出国留学网

目录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

【 liuxue86.com - 读书心得 】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带来的《看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一)

  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感触良多。看书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介绍、书评,反映甚好。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介绍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是一本出入职场的心路历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很沉重,以致于我无法一目十行,速读完成。

  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采访新闻和事件,但她并不是在简单的去描述这些片段,用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辉煌与荣耀。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着不断犯错、不断推断、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在写的,其实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柴静在十年中探索着逻辑,有一天她懂了,于是有了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思考,独立的思考,摆脱自我影响的思考。何谓成功,在我看来便是平和,宠辱不惊。如何能够平和,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之上,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内心学会平和得制定目标和计划、判断得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平和很难达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这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过程,不知十年后能否做到?

  同样柴静的敬业令我折服,为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不断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打磨着自己的冷静和理智,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心甘情愿。我的第二个感触便是责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旁观者,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在山西采访时,一位官员带着讥笑的说: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我办的就是。 她可以在不断的余震中走入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走入非典病区,顶着各种压力采访敏感话题,凭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在采访两会时,有个编导说柴静看你采访,眼睛里都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正是她的热情的所在。责任感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师,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意味着改变别人的思想,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责任感在我看来就是不愧对每一节课,不敷衍,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任,能让我的学生从每节课中学到一点内容,也许这种看法比较肤浅,但这也是我目前致力于达到的目标。

  《看见》中还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尊重不等于礼貌,理解也不是可怜。存在即合理,我们往往只看见受害方,一味的去谴责侵害方,却缺少对于他们的谅解。一个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温柔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话,即使她父亲经常殴打她母亲,她仍然相信父亲会温柔,只是没有被发现。Kim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包容的心。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表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理解,这是我要去学习的。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二)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三)

  现在书的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买哪本书来读,经常是很多书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学校举行的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群策群力,推荐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工作之余,到书海里畅游,让我们觉得自己依然年轻,自己和这个世界依然紧密相连。好享受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的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很甜蜜。

  对于柴静,以前只认为她很另类,很多年轻漂亮的主持人都积极寻找嫁入豪门的机会,不惜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富翁,她没有。她不浮夸、不奢华,普通、真实。真正地认识她缘于读《看见》这本书,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倔强的小姑娘,她带给人令人振奋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正能量。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每一篇报道都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丝毫没有废话,这也正是做教师的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作者在书里说得: 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 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 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 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如果把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说真话、做真事的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振兴,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谢谢,柴静《看见》。

  小编精心推荐

  读书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小编精心推荐

  读书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想了解更多读书心得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书心得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328836.html
延伸阅读
阅读会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会让我们知道更多的知识。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学生阅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学生阅读心得体会(一)“书”,我们
2020-07-17
这个假期,在完成假期作业的时间之外,我给自己安排了阅读计划。希望通过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我阅读的书籍是语文老师在课上提过的,推荐
2020-07-09
亲子阅读,既能够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也能够拉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亲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亲子阅读
2020-07-04
阅读,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也能够丰盈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那么在这次阅读当中,你有怎样的体会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阅读心得体会2020”,仅供参考,欢迎
2020-07-01
亲子阅读能有效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早的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子阅读心得体会感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亲子阅读心得体会感想(一)众多
2020-07-01
《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中国军事文学长篇小说。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岩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红岩读书心得体会(一)阅读无处不在,它
2018-08-21
《活着》这本书是余华为了教会我们,人要好好活着这个道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的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活着》的读书心得体会(一)一本名为活着的书,写
2018-08-21
在我们的生活中,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我们会感到读书给我们带来的能量,也能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充实。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2019-12-18
培根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体会:《培根随笔》”,欢迎阅读。读书心得体会:《培根随笔》《培根随笔》就像一本字典,当你有什么烦事和闹
2018-09-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的话是有道理的,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亲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亲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