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字典 |

2016-03-31 14:04

|

【 liuxue86.com - 培训心得体会 】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八】

  一、高中语文课改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课改是在初中语文课改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教了近三十年的语文,可以说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有时会越教越觉得不懂得教。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太一样,其他学科教的是学生还不懂得的知识,而语文学科,到了高中已经是大家都看得懂,在学习上,除了文言文,其他都是看得懂的知识,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语文课不用认真学;语文很需要长期积累,有些学生就认为少学几篇课文,少听几节课都无所谓,上课听不听也无所谓,甚至有些学生很直率地说:“老师,您就告诉我们哪些是要考的,或者是会考的,就行了”,我们这些当语文教师的,有时真的觉得很悲哀。中华民族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文豪、大文学家可以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语文教育,也应该说最成功的就是语文教育了。可是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却走进了死胡同,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不得不学,考试变成了脑筋急转弯的文字游戏,难怪连王蒙这样的大作家、孙绍振这样的大教授前几年都大喊不懂得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本来应该要很愉快的、很美的,可是语文教学却成了分析课、把本来很美的文学作品拆成七零八碎,文学作品本来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高考试卷却非要变成唯一答案不可,这真是明知不可为却硬要为的难事啊。另外,语文教学的路子也越走越窄,很多高考语文高分的同学,谈起经验时却说最不用学的就是语文了,实在令语文教师难堪和汗颜啊。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该越来越高才对,也就是说人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因此说,语文教学确实应该大力改革才对呀。

  二、高中语文课改改什么,怎么改?

  高中语文课改的内容和丰富,例如课程的改革,将语文学科与外语学科并入语言领域,再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必修设1、2、3、4、5,选修又分规定选修和自由选修,还鼓励教师更具自身特长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例如有些老师开设了影视文学欣赏、书法、毛泽东诗词研究、李白杜甫诗歌探究等等,就比较受学生的欢迎。课改还要改变原有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换句话说 ,就是如何给学生打成绩,现在采用的就是学分制,学生不一定追求满分,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内容方面多下苦功。

  课改很重要的是一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是要整体提高人的素养,语文教学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爱写作、会写作,成为一个能说一口较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工整漂亮的字,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文化人。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有机的结合教学内容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在直观性、大容量性上面下功夫;还要特别讲究讲究讲练结合,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按照叶圣陶先生所讲的“要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三、目前高中语文课改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上级和专家的意图与现实的实际状况可能不太符合。应该承认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们的眼光确实看得更广些,看到了欧美的教育现状,看到了欧美教育界的教育理念确实比较注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比较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欧美的现代科技的高速度发展绝对与他们的中小学教育有关。因此,心里着急,盼望着用强有力的手段来改变中国长期来的传统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但是,他们似乎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唯物辨证法的思想,他们否认我国传统教育也是高度重视素质教育这一现实,强行的将我国传统教育划入应试教育的范畴,轻视知识的积累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做法上有点贪全求快、拔苗助长,例如语文,教材编得过多,在两个半学期要教完必修的5个模块教材(实际上是5册),其他还要完成5个系列的选修教学工作,18本的选修教材,还有十几部的课外名著,让人看了都觉得目眩。老师拼命的赶进度,蜻蜓点水,学生似乎除了语文,其他都不用花时间了。实际状况是每个学科教材都在尽量贪全求深,都在做强做大,结果是微观看来很好,全盘实施极难,难怪会有课改是“专家出名,出版商发财,教师受苦,学生获罪”的极端说法。

  (二)、 教师培训不够。实施课改的主要责任者是广大教师。教师们虽说学历大部分达标,但是,课改是新任务,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的培训绝非一两天就能了事。特别是在中学开设如此之多的选修课更是前所未有的,教师们看了都傻眼了,直感叹跟不上形势了,而好多选修课也并非教师真正所长,匆忙上马,效果更定是不太尽人意的。从近年来的培训情况看来,搞大面积培训(即上大课、开讲座)的多,满堂灌的多,而时间又极短,并不真正解决问题。我认为,要真正搞好教师的培训,一是时间上要有保证,参照欧美和我国高校及医院培养医生的做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的编制应当更宽松一些,中小学教师也应当有学术假,让老师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停机充电”一次,电充满了,才能让发动机工作得更稳、更持久。毛主席当年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就谈论过,要让马儿跑得快,就要让马儿吃得饱,吃得好。用在教师培训提高方面道理也是相同的。二是要确有效果。也就是说既要有理论上的学习,也要有实践操作上的培训,还要有新的探索。这种探索应该允许百家争鸣,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实际上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又有什么不好呢?领导从全局、专家从理论、教师从操作,大家议论议论不是可以更周全,更完善吗?何况教师各有其长,方法、手段完全可以扬其所长。

  应该允许多种模式出现。课改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中华民族的腾飞服务,凡是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模式都应该允许尝试。目前的课改方案也只是一种试验,不应该是唯一一种模式。应当允许各校有自主权,老师有自主权,允许各校自行探索、教师自行探索,在不断探索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例如语文教学中的背诵学习法、以作文教学为为中心的教学法、读写结合教学法等等都应该可以尝试,选修课也应该更自由一些,让老师能够发挥所长,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一句话,只要能够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

  四、课改了,教师怎么办?liuxue86.COM

  实施课改,谁最辛苦?自然是奋战在第一线广大的教师。长期来,他们受到的指责最多,高高在上的专家学者指责他们长期以来不愿实施素质教育,以至使我国至今未能获得一个诺贝尔奖;颐气指使的各级官员们指责他们没有创造出一年比一年高的升学率,让自己增添新的光彩;广大的家长也指责他们怎么没有孙悟空的本事,为自己的子女变出重点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是指责归指责,他们的愿望,终归还是要靠千千万万奋战在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实现。作为教师来说就要很善于将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升学率(甚至是提高重点学校的升学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既要快速度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要快速度的提高升学率,,既能满足专家的愿望,又能满足官员和家长们的愿望,按照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张建新的说法是“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满足方方面面的要求,简直是个无解之题。”(引自2004-11-23 《中国医药报》刊登的《教师心理疾病谁来治》一文)。但是,解这种“无解之题”的责任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落到了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身上了。

  然而,,作为教师还是需要有点儿精神的,尽管受到重压,尽管专家学者们认为目前作为整体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不高,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却要他们来承担。作为分子的教师,是可以择路而逃的,作为整体的教师队伍,却只能高歌着“我是泰山顶上一青松”,迎着困难上,开始轰轰烈烈地实施课改了,开始轰轰烈烈的实施素质教育了。

  教师如何对待课改呢?我认为:

  一要用平常心来对待。现在许多文章都在大谈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加压,有压力才有动力。这话本来是很对的,但是不断加压的结果,就是心理负担越来越重,佼佼者易污, 峣峣者易折,心理疾病也就愈容易产生。2004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为对象所进行的调查显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结果: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不少被检测的教师自卑、嫉妒、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水平偏高。如果说要不断加压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产生负面的东西。有不少课改的理论专著的一些新说法,往往表述很很晦涩,让人难以读懂,把本来就很简单的东西特意地复杂化,人为的划定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鸿沟,让人水中看月,雾中看花,很大程度上人为的增加了课改的神秘性,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实际上,我认为,课改的目的是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提高教育质量。它包括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环境的改善、教育评价制度的改进、课程结构的改革、教材的改革以及教育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等等,它有政府的责任,有专家学者的责任,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有学校领导的责任,有教师的责任。作为普通的中小学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责任通通一肩挑。作为教师的责任就是像农民一样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精心的做好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在正常的年景下有个较好的收成。当然,在耕种中要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手段,以取得更好的收成。因此,教师要打破课改神秘的心理压力,鼓起信心,不要被太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搞糊涂、搞害怕,用正常的心理去学习课改的新理念,掌握课改最本质的精神,认真的加以实践。

  二是要吸取我国传统教育有益部分的精髓。中国是一个富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教育观念、教育成就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光辉灿烂的。不同的国度自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教育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这就有点类似中医与西医的不同,很难讲清孰优孰劣。我们不能因某些要人的论述,就人为的将我国传统教育和以前的教育通通划入应试教育的范畴之内,将国外的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之内。教育观念的表述应该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尽量的简单化、形象化。在这方面,我劝那些专家学者多去读读《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学学这两位伟人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这两位伟人他们的理论是如此的高深,但在表述上却是如此的浅显、生动形象,而我们的专家学者不在将所要引入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国化、时代化上下工夫,却拼命的写一些让人难弄懂、难操作的莫名其妙的东西。作为教师当然要不断进取,不断的接受新的理念、新的事物,但是,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教师更要弄懂本国传统的精华与糟粕,不要把本来精华的东西抛弃掉,而去接受一些未经长期实践证实的所谓新理念,这不就有点像丢了西瓜拣了芝麻了吗?

  三是要发挥自己所长。我们不要轻易的断定某种教学方法是好的,某种教学方法是坏的。我们很难断定是李逵的短斧厉害,还是林冲的长矛厉害,事实上,只要得心应手,杀得了敌人就是最好的。应该允许教师创造并形成各种各样的教学风格,要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方为美。林冲不太可能既会长矛,又会短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只是武林中人的最高境界,现实中有一项精就非常不错了。所以,我们要鼓励教师要扬长比避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建立和谐社会,也一定要有和谐的教育观。课改不能只有一家之音,“万马齐喑究可哀”,而应当允许多种声音出现,教师们的教学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用“斧”、用“戢”、用“矛”、用“鞭”,通通都行,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因素,提高教学质量就行。

  四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研究,变“教书匠”为“学者型”的教师。时代在向前发展,新事物、新观念、新手段、新方法不断出现,作为教师也不能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也要与时俱进,但学习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为我用,而不是为了点缀自己,不是使自己成为当年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作为教师,既要学习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和大纲、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手段,更要花大工夫研究活生生的学生。21世纪的中学生接受的信息量特别大,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和上世纪的中学生大不一样,对他们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他们的教育内容、手段、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作为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之间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较大的进步。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课改本来就是摸着石子过河,没有太多现实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回头看,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因此要特别注重写好课后反思,写好学生教育追踪记录,做好个案分析,在大量的个案分析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上升成理论,再用这个理论指导自己的课改工作,这也就是哲学上所讲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反复的过程。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九】

  我省今年即将全面推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本学期教研组多次组织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引发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由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而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放慢,但是,我认为表面上看上去进度慢了,教学任务似乎没有很好地按时完成,但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慢”还是有效果的。除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之外,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以前那种老师只顾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和进取心,教学进度虽然掌握得很好,但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可以想见的。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由过去那种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进度确实不像由老师“满堂灌”那么好控制,因为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动态多变的。但毕竟课堂教学是应该有一个时间观念和安排的。过去那种完全由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还是比较根深蒂固的。所以,一当学生放开了思维,而又没有很好地控制好时间,教学进度较为缓慢的时候,这种“积习”就不免抬起头来。老师并不是不能“讲”,关键是要讲得精彩,讲得恰是时候。那种以牺牲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代价的“讲”是不合乎新课改精神的。

  现在有很多教师还是经常采取老师先设计好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小组去讨论这种方法。虽然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直奔教材的重难点而去,既解决了主要问题,又节省了许多时间。我认为老用这种方法用新课标的精神去衡量有些不妥。人们常说:能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如果长期都是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展开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惰性和依赖性,

  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就得不到培养。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被剥夺了。老师所设计的问题的提出要等到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体会之后才提出来,而且最好是等学生自己先提出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再进行讨论以解决问题,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提问情况把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而教师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再向学生提出。如果学生已经提到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和能力,又可以解决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

  现在“语文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在凡是进行语文课改的课堂教学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比比皆是。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惯。在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之后,课堂上每每闪现出富有精彩见地的思想火花。我以为,课堂上主要时间应该要留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当学生有问题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也应是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成员之一。只有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之后再进行的讨论才是有效果的。而且,进行讨论老师还要注意对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和调控。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再者,毫无边际的课堂讨论是没有休止,也是很难有结果的。当然,通过大家的讨论,能得出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答案,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什么问题都要有个结果,存疑也可以,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以前那种课堂教学只唯老师(《教参》)的理解为上,不考虑学生自己的领会如何的做法的反动。尊重学生自己独特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肯定和强化学生有时并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和看法,而是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见解的习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学生,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的见解要如何高明和正确。更何况对于中国语言的理解见仁见智的情况是经常有的,就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新课标就提到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所以,当学生的见解未必尽然甚至谬误的时候,我们还是首先要保护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和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或老师自己平等地(不是居高临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他们见解不够合理的理由。这样做,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多接触语文材料”就是要学生自己去多读书,多背书。读多了背多了语感就有了,书面语言的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规律也就逐渐熟悉和掌握了。写出的文字就能像韩愈说的那样“文从字顺各识职”了。现在许多老先生,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内,他们一谈起自己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无不回想起当年孩提时代读书背书的经历来。总之,要使得学生像会说那样会写,就要让他们多读书,多背书,多写作。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和正道。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方式之一。”按照新课标精神,既要符合新课标课标精神,又要切实可行。下面我谈谈几种具体的做法。

  一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目的是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和方面的能力。阅读和写作采取开卷的做法,试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能力的迁移。口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二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对自己的语文能力情况(包括课内外听说读写等方面)作一个基本评价,等第分“A、B、C、D”四级。互评是让学生做“考官”,通过公布条件、自报申请、考查通过等程序确定“考官”人选和资格。然后授予他们以职权,对学生的背诵、朗读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考试”。内容采取临时抽签办法确定。

  三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平时的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情况,要记载下来,作为同学的学习情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在期末评价当中要在学生的成绩报告单上由具体描述。

  四结合:描述和成绩相结合。以前学生学习的结果只是单一的考试成绩,现在,我们要把学生平时的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过程等情况作出描述,同考试成绩一道,记入学生的学习情况档案。

  五结合:学校与家长相结合。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学习和表现应该是有所了解的。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一个促进。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十】

  身为第一线的任教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本人从中受益匪浅,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教学的思考促进本人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让本人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新的语文课改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本人以高潮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经验,权作抛砖引玉。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本人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本人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以“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新课改指导思想。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本人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本人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本人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比如本人班的学生何裕鹏,语文基础差,是属于基础差的学生,本人秉着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课改新理念,本人经常发现他的优点,尊重他,表扬他,而且利用课堂上的潜移默化,让这位难教的学生从心里接受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结果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他第一个交家庭作业,课上经常举手发言,对语文的兴趣日益浓厚,慢慢地开始看课外书籍,期末考试从不合格提升为63分。有效课改教学在他身上得到体现。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本人认识到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的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本人特别注重对学生字词句的积 累,这是学生理解说话写作的基石。针对那些放不开手脚,腼腆害羞,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加强诵读,特别是现代文的诵读,优美的语段的背诵,古诗文的背诵等;加 强造句练习;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课前 5 分钟演讲,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实施了有效教学。学生敢说了,逐渐会说了,也提高了作文能力。 再次,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寒假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周练、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

  四、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本人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五、在课上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

  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改过程中,本人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和人生的成长。

  推荐阅读

  中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分享

  小编精心推荐

  课改心得体会 |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小编精心推荐

  课改心得体会 |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想了解更多培训心得体会网的资讯,请访问: 培训心得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747464.html
延伸阅读
公司组织的这次业务培训,对于我们刚入职不久的员工来说,可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能更好的去了解自己岗位的工作,清楚如何的去做,才能更好的去把业务做好让自己得到进步,而此次的业
2020-07-20
学校经常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初中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2020-07-20
学校这次组织的业务培训,也是让我收获挺多,更是感受到要做好一名小学的教师的确自己还需要努力,还需要成长,才能变得更加的优秀。此次培训也是有一些体悟,会在今后教学工作里去做好,不负此
2020-07-18
这次的培训确实还是然有着很多进步,我来到xx酒店这里有过很多培训,每一次都能够让我接触到一些新的东西,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面,做一行爱一行,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培
2020-07-18
公司经常会组织员工进行集体培训,在这次培训过程中,你有什么心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员工个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公司员工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2020-07-18
自古以来教师们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们的工作也不能和时代脱轨,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要经过相应的培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
2018-12-14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谨记提升自身修养,更应该在自己的专业上做一层突破,培训也是一件不错的方法。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
2019-12-20
培训是认识自我,发现自身不足的好机会,可以借此学习到不少的东西,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高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19高中教师培训心得
2019-09-23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暑假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语文暑假培训
2018-07-27
教师是教育的源点,每天面对着祖国花朵的你是不是有时候都不知道高如何培养这些孩子?那么培训就是必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师培训小学语文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
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