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社区

目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字典 |

2017-09-15 14:10

|

【 liuxue86.com - 初中教案 】

  篇四:登上地球之巅

  学习重点:

  《登上地球之巅》

  1、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真正的英雄》

  1、了解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

  2、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认识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知识讲解:

  一、 基础知识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

  耸立sǒng 砭骨biān 崔巍cuīwēi 匍匐púfú 阴霾mái 余暇xiá

  2、辨别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形体的异同。

  缭绕——缠绕 斩钉截铁——锲而不舍 养精蓄锐——齐心协力

  阴霾——阴晦 梦寐以求——孜孜不倦 迫不及待——难以弥补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践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阴霾:本文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侵袭:侵入和袭击。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情上。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二、 重点分析

  1、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2、阅读课文,试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得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氧气已经不多了,他们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

  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着休息,开始进入半昏迷状态。他冒着生命危险,决定把自己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此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借着星光和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地匍匐前进。到8 830米时,氧气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空氧气筒,开始了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行动更加迟缓,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3、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什么?

  寒冷、黑夜和缺氧。

  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4、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爆炸后,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大西洋中。

  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lí)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课文就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5、这篇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是: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演讲词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6、全文的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前后为悲痛和力量)。这两种感情水乳交融: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7、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总——分——总。

  第一段(1——4节)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段(5——13节)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段(14——21节)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8、你怎样看待演讲者的姿态和角色定位?

  演讲者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

  巩固训练

  1、找出下列各组中注音或书写的错误,并在横线上订正。

  A.刺入骨髓 销耗巨大 阴霾毙日 砭骨biān ________

  B.难以弥补 斩钉戳铁 养经蓄锐 耸立sǒng ________

  C.梦寐以求 孜孜不卷 迫不急待 匍匐púfú ________

  D.钢毅不屈 步履艰难 契而不舍 余暇xiá ________

  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排比)

  B.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夸张)

  C.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比喻、拟人)

  D.阴霾笼罩着整个的国家。(夸张)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的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B.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他的家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D.会谈就互相感兴趣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

  4、《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

  5、登顶过程中,很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胁,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些困难?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

  6、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

  篇五: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1.提高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这是篇自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地复述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注意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事手法,通过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故设置第一和第二个教学目标。

  语言是要靠积累的。本文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并学习、模仿、运用。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故设置第四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难点: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2003年5月中国纪念登上珠峰50周年活动的新闻报纸。

  没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好录音机,磁带《青藏高原》,以及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同时,能够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有详略地复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而本文无疑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好材料。

  语言学习讲究积累。本文的景物描写很成功,故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积累和模仿很有益处。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请学生谈谈对珠峰的感受。)

  师:珠峰是雄伟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登上珠峰是巨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的梦想。

  出示2003年5月报纸新闻:纪念人类登上珠峰50周年,中国业余登山队员首次登上珠峰。

  师: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伟的珠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永远长眠在了那里。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

  (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创设了一种美好的学习情境;而新闻报纸的出示,使学生感受到了新鲜,拉近了学习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应该关注生活。)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该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

  三、细读课文,复述细节

  1.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复述时注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

  2.四人一组互相交流,然后推举一人进行全班交流、评价。要求学生注意叙事的详略。可以复述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叙事的详略和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同时让学生加以评价,是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要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的。)

  四、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师:从刚才大家复述的这些感人的细节中,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人物思想感情,感受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情感体验。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积累语言,学习景物描写

  1.四人为一组,找出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品一品,谈一谈。然后全班交流。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应该抓住景物特点,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亲身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同时,语言是要靠积累的,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积累一些好句,体验其中妙处,不失为一种学习语言的途径。)

  六、课堂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初中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初中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395142.html
延伸阅读
秦王朝此时空前的强大,并且秦始皇还希望自己创下的基业能够传承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但是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了短短的XX年就遭到覆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教案,供大
2018-10-01
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了解gifanimator5软件及其特点,会用uleadgif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制作GI
2018-10-01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初三上册数学“
2018-10-01
人们夸赞最多的是母爱,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赞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七年级语文
2018-10-01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深受学生的喜爱,从两个设问导入,引发了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童话故事中的所得,也正是学习童话故事的主旨所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案,
2018-10-01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教学目标:1、理
2016-11-14
自古以来,马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游记》中白龙马一路忠心护主;三国时赤兔马英勇救主;马也因此而成了众多艺术家笔下的宠儿。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
2017-09-15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
2017-09-15
《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呢?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社戏》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
2017-09-15
通过诵读,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光要敢于斗争,而且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教案
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