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三候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三候栏目,提供与三候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大暑三候是什么意思2022(精选版)

 

  大暑就快要到了,关于大暑三候你有哪些了解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大暑三候是什么意思2022(精选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大暑三候是什么意思2022(精选版)

  大暑三候的三候是什么意思

  古人将大暑划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总结出每一候当中相对应的物候现象,也就是大暑三候的“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

  一候:腐草为萤

  《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亦有鬼火之称。在古代,科学并不发达,那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只能以主观意识来猜测和推断。

  其实,“腐草为萤”说的是营火虫产卵的事。萤火虫多在夏季水边的草根上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成虫。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这只是眼中所见的一种假象。在这个炎热的时节,人都躲到阴凉处蔽日,而萤火虫却在此时孵化出壳,虽然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个夏季,但它选择在最热的时节来到这个世界,那迎难而上的精神真是让人钦佩。而晚上的荧光点点又在酷暑中给人带去无限的浪漫和清凉。

  二候:土润溽暑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闻一多先生在《大暑》中写道:“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树,几多银丝的小葫芦,吊在藤须上巍巍颤,初结实的黄瓜儿小得象橄榄……”别具意趣。

  溽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又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由此可见夏热之毒。“桑拿天”里人们心生烦躁;“龌龊热”则令人夏不坐木,这中间的一热一湿,仿佛两头张牙舞爪的猛兽,无情地侵蚀着人的愉悦和健康。但可喜的是,庄稼的长势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三候:大雨时行

  《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此,大暑时节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季节。

  大暑连天阴

  遍地是黄金是什么意思

  说法一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说的意思其实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也是植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节,这个时候如果遭遇下雨的话,因为高温很容易在地上或者树上长出各种菌耳,吃起来在凉凉的夏季别有一番口味。所以“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说的其实不是庄稼收成,而是大暑连续下雨地上的菌类吃的多。

  另外可以把野木耳洗干净包饺子,也可以晒干之后装起来,每次打汤的时候放一点在里面,可以当紫菜用。大暑的时候,水稻孕穗基本已经全部结束了,到了水稻扬花了,早稻的话都开始扬花了,因此连续性降雨其实并不好,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其实还是不希望连续下雨的,可以下一场雨降降温就好!

  说法二

  农村俗语“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的意思是:如果大暑时节连续多天阴雨天气,就可以缓解高温带来的旱情,这样农作物就会大丰收,另外过去人们和家畜的饮水难问题也可以缓解不再发愁。要知道,像三伏天这样炎热少雨的天气,可谓是“滴雨似黄金”。不仅仅是对于农作物,还有人畜等方面的正常饮水问题。也正应了这句老话“小暑雨...

大暑三候的意思是什么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常常会用到一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你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暑三候的意思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暑三候的意思是什么【篇一】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三候的意思是什么【篇二】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的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来保佑百姓的平安。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传统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它的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吃凤梨

  大暑期间得时候,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的,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的时候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把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的时候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大暑三候的意思是什么【篇三】

  大暑节的基础天气特点:日照最多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恰如左河水诗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里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

精选小暑三候候物的简介

 

  我国古代的人们将五天称为一候,三侯既是十五天,那关于小暑的三侯候物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下面不妨一起跟随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看下“精选小暑三候候物的简介”希望你会喜欢,欢迎你的参阅!

1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

  小暑之日“温风至”,这“温风”是热风,但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天地间一个大蒸笼中,蒸出全身污垢;再如舒展在温水之中,此时温风徐来亦如酒,也可兴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

  二候蟋蟀居宇

  后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它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令小院鸣声鼎沸,天越凉离人越近。待农历九月不入户就要冻死,十月就在床下鸣了。它名“促织”,为督促女子纺织,“促织鸣,懒妇惊”,是为警示。

  三候鹰始鸷

  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谚语

  1.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2.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3. 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

  4. 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5. 小暑南风,大暑旱。

  6.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7.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8. 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9. 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

  10.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11. 小暑小禾黄。

  12.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

夏至三候

05-23

标签: 夏至 三候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有着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的天气特点。大家知道候物是什么吗?候物简单的来说就是某一时间特有的东西。那关于夏至的三个候物大家有了解的吗?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夏至三候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src=http___p6.itc.cn_q_70_images03_20200621_4a59815ab03e488bb85a36d378e9bba5.jpeg&refer=http___p6.itc.webp.jpg

  夏至三侯是哪三候

  一侯鹿角解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鱼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侯蝉始鸣

  雄性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侯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半夏是一种喜阴的多年生有毒的草木,因其夏至后生,而此时夏天过半,故称“半夏”。而此“生”非“苗始生”,而是“倒苗”,茎叶枯萎而根茎生长,此时便可采收。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拓展:气候特点

对流天气: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芒种三候

05-11

标签: 芒种 芒种三候

 

  我国古代将“五天”称为“一候”,而一个节气大约十五天,所以又被称为“三候”。那芒种三候指的是哪三候呢?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带带大家了解芒种三候是哪三候,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00302804312_79312ec0.jpg

  芒种三候分别是哪三候

  芒种节气就被古人划分为:一侯螳螂生,二侯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1、一侯螳螂生: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2、二侯始鸣: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3、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推荐阅读:

  芒种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的由来

  小满动三车是哪三车

  小满见三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