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中级经济师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级经济师复习资料栏目,提供与中级经济师复习资料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级经济师2017经济基础要点: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出国留学网经济师栏目精心整理推荐“中级经济师2017经济基础要点: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一文,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

  第十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

  金融风险是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难以完全避免。

  二、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


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

中级经济师2017经济基础难点: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出国留学网经济师栏目精心整理推荐“中级经济师2017经济基础难点: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一文,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是按一国常住单位界定。

  常住单位一般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从事经济活动在一年以上的单位,包括我国经济领土上的所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居民户,不包括我国在境外投资的单位。

  2、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

  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①总产出:是各单位生产的产品总量的价值。

  ②中间投入: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能源和各种服务的价值,它的计算范围与总产出相对应,即任何生产活动成果只要计入总产出,就要相应计算它的中间投入,它是一次性的使用和消耗,不含固定资产折旧。

  ③增加值: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是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价值,又叫做“附加值”。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1、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

  注: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都列入劳动者报酬。

  2、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不是新创造的价值,但也属于追加到劳动对象上的价值,即增加值的一部分。

  3、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4、营业盈余: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中。

  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

中级经济师2017知识点:消费者行为理论

 

  出国留学网经济师栏目小编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17知识点:消费者行为理论”,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这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是真个经济性的一个基础。

  3、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序数效用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4、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 可传递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多而不是少;消费者对这条取消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绝对值)。

  5、预算约束:影响因素:收入变动 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反之。相对价格变动: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项左移,下降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动,那么预算线不动。

  6、消费者均衡:实现均衡的前提:偏好、价格、收入不变;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的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7、两种效应:1)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购买量发生变化。正常物品:收入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化,低档品同方向变化;2)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需求变化。正常、抵挡物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正常、抵挡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8、总效应: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

  经济师栏目为你推荐:

  2017年经济师考试时间

  2017高级经济师记忆方法

  2017年经济师新手报考指南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点:统计调查的方式

 

  出国留学网经济师考试栏目分享“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点:统计调查的方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讯息,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点:统计调查的方式

  在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査的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査、重点调査和典型调查。

  1、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我国目前搜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2、普査。普査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査、经济普査、农业普查等。

  3、抽样调査。抽样调查是从调査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査,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査。

  抽样调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经济性。这是抽样调查的一个最显著优点。由于调査的样本单位通常是总体单位中的很小一部分,调查的工作量小,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第二,时效性强。抽样调査可以迅速、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工作量小,调查的准备时间、调查时间、数据处理时间等都可以大大缩短,从而提高数据的时效性。

  4、重点调查。重点调査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调査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调查这一部分单位的情况,能够大致反映被调査对象的基本情况。

  5、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査。

  典型调查的主要作用有:第一,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例如,在一次重大普查之后,可以选择若干个典型单位,检査统计数据的准确程度。

  【2016年经济师真题】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这种调查方式是()

  A.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统计调查的方式。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参见教材P177.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017复习资料:通货膨胀

 

  本文“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017复习资料:通货膨胀”由出国留学网经济师栏目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都将()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A.货币供求总量失衡

  B.工资上涨

  C.物价上涨

  D.进出口总额失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含义。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都把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将物价上涨作为同伙膨胀的基本标志。参见教材P136.

  【知识点扩展】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在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通货膨胀是种普遍的超额需求,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有的认为是人均货币存量或人均货币所得的普遍上升;有的则认为是因不能增加就业或产出的货币投人所导致的物价水平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等等。尽管说法多种多样'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规范的通货膨胀定义是萨缀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所下的定义,即“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中关于通货膨胀性质问题的定义是同纸币的流通及其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即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都把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基本内容就是货币供给过度而造成单位货币贬值。而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货币的贬值不会对已印就的票面值产生影响,所以必然由货币的对立面即商品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表现出来。因此,通货膨胀必然反映为物价上涨。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的通用定义是,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这种通货膨胀的特点有:自发性,即支出的增长是独立的,与实际的或损期的成本增长无关;诱发性,即成本的增长导致工资及其他收入的增长,诱使消费支出增长;支持性,即政府为阻止失业率上升而增加支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这种通货膨胀分为:工会推动的“工资推进性通货膨胀”,即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垄断企业推动的“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即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输入型通货膨胀。输人型通货膨胀指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类型。这实质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国除传导现象,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抬高原油价格,使石油进口国的产品成本升高,成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4)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指因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即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017考点:现金流量表

 

  经济师考试就要开始咯,赶快复习起来吧,出国留学网经济师栏目为各位同学准备了“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017考点:现金流量表”,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

  现金流量表

  【真题】下列企业经济业务产生的现金变动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A.销售商品收到现金

  B.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现金

  C.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

  D.向银行借款收到现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现金流量表的内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参见教材P237.

  【知识点扩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通常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人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一种列报方法。一般应按照现金流人和流出总额反映,以利润表中的本期营业收人为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菅活动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支项目,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

  我国企业应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并将正表中按照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在补充资料中按照间接法计算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核对。

  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人和流出各项目,其编制方法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损收账款”、“主营业务收人”和“其他业务收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根据“现金”和“银行存款”、“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补贴收人”和“应收补贴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和“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应付工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6)“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根据“应交税金”、“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7)“支付的其他与经菅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根据“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和“营业外支出”等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如下: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和“银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