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栏目,提供与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伊利股份巨量跌停事出有因?(附原文)

06-13

 

  每经网6月13日电(每经记者 赵笛) 今天是“10送10”的除权日,伊利股份(600887)的股价遭遇莫名跌停,截止11点,已经成交近7亿元。据悉,网络上出现一篇长达万字的举报文章。目前,该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尚未得到证实。

  昨天是伊利股份的除权日,公司股价“10送10”。早盘,伊利股份的股价曾在瞬间出现过涨停板价,然而好景不长,此后伊利股份的股价持续下跌,最终于10点30分左右出现跌停。

  除权日遭遇跌停的事情,A股市场并不多。对于伊利股份的怪异走势,有股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爆料指出,从昨日起,网络上出现一篇伊利股份的举报信,这或许是伊利股份暴跌的原因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该文章疑最早出现在凯迪社区网站,指明为“原创”,标题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该文章最后的署名:伊利原董事长助理张三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文已经被该网站删除,但其内容已被网友大量转帖,不少网站仍有转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伊利曾经确有一位董助叫张三林,不过该人在原董事长郑俊怀“下马”后,便离开了伊利,时间可追溯到2005年。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联系该文“作者”张三林无果,目前,尚无法正式该文便是张三林所著,也无法证实内容的真实性。

  下面是原文:

  伊利产业是国家的财产,任何有良心的人都不会同意被恶狼侵吞,作为伴随产业逐渐壮大的老伊利人,我张三林更是无法接受,内心有撕心裂肺般疼痛……罄竹难书,容我慢慢向国家汇报,向天下亿万百姓交代。这篇用血泪写成的材料,将在全国十大网络论坛同时发帖,并将复印上千份递交给国家相关部门和国家级新闻媒体。我张三林郑重申明,以下内容属实,并为此承担全部责任,跟开放性的网络论坛无关。如果认为以下的内容有不妥之处,请相关部门和当事人拿出证据,让天下百姓信服,也请网友们就事论事,站在公正的立场,透明监督。(张三林,男,生于1938年04月07日,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职位:伊利原董事长助理。)

  被亏损得面目全非的伊利现状

  伊利公司是中国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它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的一家国营农垦工业企业。1993年5月完成股份制改制,1996年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6年3月在上海证劵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上海证劵交易所30指数样本股。1999—2004年连续6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2002年伊利公司的销售额和净利润在中国乳品行业排名第一,也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伊利”商标1999年被国家工商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9年4月30日,伊利集团向社会公布了2008年的年度报告。报告中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伊利股份2008年巨额亏损19.5亿元,加上2007年的巨额亏损3.7亿元,合计亏损达23.2亿元,把伊利集团1993年到2005年的积累全部亏掉。股东权益仅剩25亿元(包括无形资产2.2亿元),远不够伊利股份从1996年至2007年从资本市场五次融资的总数。伊利股份从此被戴上了“ST”的帽子,失去了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另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问题是,伊利的3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