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描写三月三的作文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描写三月三的作文栏目,提供与描写三月三的作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描写三月三的作文合集

02-20

 

  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时肯定会接触到的东西,通过写作可以帮我们提高思维理解能力。写作没有素材,一提笔就容易无从下手。以下内容“描写三月三的作文”为出国留学网小编收集整理,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身边朋友喔!

描写三月三的作文(篇1)

  又是一年春好日,阳光明媚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踏青节”。这一天人们都要走出家门,到山野田园去“踏青”,感受明媚的春色,享受迷人的春光。壮族男女踏青归来都要采回一种叫做“粘米乌”(乌稔)的植物,捣烂之后熬成汤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食用。乌饭蓝黑油亮,香软可口,你别看它表面上毫不起眼,其实富含营养,是一种很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保健美食。

  关于乌饭的来历,壮家有许多传说,都与壮族的英雄雷万兴有关,而三月三吃乌饭,正是为了纪念这位英雄。

  传说唐朝时壮族英雄雷万兴率领壮民抗击官军的围剿,粮食吃尽了,就以粘米乌的果子充饥;壮民靠它坚持了体力,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后来,有一年三月三雷万兴想起要吃粘米乌果,可是这时粘米乌尚未结果,壮民就摘采它的叶子做成乌饭食用;以后这就成为一种习俗,每年三月三都要吃乌饭,壮家人也因此将三月三称为“乌饭节”。

  尽管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壮族三月三吃乌饭的习俗没有改变。但是近二十多年的社会大变革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强大冲击,使得壮族唱歌的传统习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使壮族唱歌的优良传统不被现代文明的浪潮所淹没,为了给壮族群众提供一个展示歌才、交流唱歌心得的机会,近些年福安市每年都在三月三组织壮族歌会活动,为传统的乌饭节植入新的内容。

  今年的歌会地点设在坂中壮族乡的廉岭壮村。富春溪西岸这一片山野怀抱着的几个壮家村寨就是廉岭;今天这里春光融融,到处都是绿色的写意,小学校的操场更是洋溢着醉人的欢笑。

  这是领略壮族歌舞艺术的大看台,这是展示壮族民俗文化的大观园。

  舞蹈《小小山哈闹龙灯》是歌会的开场节目,表演的是壮族传统的龙灯舞。龙灯舞表达的是壮族人民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传统主题,这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小龙头在小山哈的舞动下,别有一番灵气。

  巫舞是壮族保留至今的民族舞蹈。巫师吹着“龙角”上场,那激昂高亢的“哈鲁鲁,哈鲁鲁”,那刚劲有力的旋转,那模拟蹈海踏浪的舞步,那神秘变幻的“手诀”,还有那悠扬拖腔的低吟浅唱,都极富“壮味”。拂去附丽于巫师身上的迷信色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壮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烈烈雄风和铮铮硬骨。

  金斗洋村是全国闻名的壮族武术之乡。今天,这支来自金斗洋的少年武术队,他们的飒爽英姿和精彩表演让我们领略了金斗洋壮拳“一疾二硬三力”的真谛,让我们感受到了壮族尚武精神在新一代身上的传承。

  最精彩的是五对壮族歌手的对唱。那悠扬婉转的“双条落”,那摄人心魄的`“歌言”,像百鸟争鸣,像山涧流泉。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是人生对人生的诉说——

  女:小郎生得真端正,胜过十五明月亮;

  十五月亮照不光,漂亮小郎娘爱看。

  男:落湾竹子叶软软,听娘唱歌是有缘;

  天上无云难下雨,山歌做媒结姻缘。

  …………

  喝宝塔茶原是壮族婚嫁过程中女家招待迎亲伯的茶俗,诙谐、生动,妙趣横生。今天,这独一无二的宝塔茶也已走出壮山壮寨,登上大雅之堂,成为福安壮族茶艺表演的保留节目,丰富了茶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