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考研政治马原考点栏目,提供与考研政治马原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7考研政治马原考点总结

 

  出国留学网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考研政治马原考点总结,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考研政治马原考点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选择题出题点】

  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革命性)。

  二、唯物论

  1.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选择题出题点】

  起源: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本质: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一切意识(不论对错)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客观世界都有其原型。

  2.实践;人与自然关系【分析题出题点】

  ①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②人与自然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处),③转变实践方式,通过合理的劳动实践(结合材料处)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主观能动作用【分析题出题点】

  ①认识:a.根据目的反映客观世界——主体选择性;b.认识不仅对客观事物进行直观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做出抽象反映;不仅反映当下,而且能构造出客观事物可能成为的样子(蓝图)——能动创造性。

  ②实践:a.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b.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

  4.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人们的历史选择性【选择题出题点】

  不同民族依据本民族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国际环境,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a.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可能性空间”;

  b.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三、辩证法

  1.矛盾同一性【分析题出题点】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认识以及处理问题要从对立中把握同一。矛盾双方(结合材料处A与B)具有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利用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我们要善于正确认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合适的条件,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析题出题点】

  矛盾客观、普遍存在,我们应当正视矛盾,承认**问题(结合材料处)的存在,并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具有特殊性,(①不同事物;②不同发展阶段;③诸多矛盾及不同方面。具体结合题目)解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如实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方法有效化解问题。(结合材料)

  另附: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共性。我们要善于从个别事物中发现共性...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劳动二重性

 

  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劳动二重性,大家复习一下!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劳动二重性

  1、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在继承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劳动创造价值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说明了究竟是什么劳动在创造价值。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一系列理论都是以此为前提建立起来的。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所以,是否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判断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标准。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表现在:其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其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发展。

  推荐阅读:

  2015考研政治练习题汇总 

  2014年11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4年12月时事政治汇总 

...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家复习一下!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最早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里首先出现的。最早的资产者主要是以下两个途径形成的:其一,从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其二,由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二、资本原始积累

  1、最早的资本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而产生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2、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新兴资产阶级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推荐阅读:

  2015考研政治练习题汇总 

  2014年11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4年12月时事政治汇总 

...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商品经济

 

  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商品经济,大家复习一下!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商品经济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构成: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二因素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即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社会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2)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其二,其矛盾性表现在: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特性,是历史的范畴。

  对同一个人(商品的买卖双方)而言,不能同时兼有二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获得使用价值,就不能占有商品的价值.。具体而言,对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价值;只是由于价值凝结在使用价值里面,所以他才关心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

  3、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4、商品二因素的根源或决定因素:劳动的二重性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就是劳动的具体性(具体劳动)和劳动的抽象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两类劳动或者两次劳动,而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

  矛盾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异质性),上是无法比较的(不可比性);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同质性),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可比性)。

  5、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重性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价值规律

 

  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价值规律,大家可以复习一下!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价值规律

  1、价值形式

  (1)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2)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货币

  (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推动的结果。

  (3)货币的基本职能主要有以下5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产生的后果有:其一,使整个商品世界被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其二,这样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其三,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买卖脱节。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3.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其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2)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交换价值的一种)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求平衡时价格等于价值。所以,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4)价值规律的作用

  积极作用表现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有: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

  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推荐阅读:

  2014年11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4年12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考前复习:劳动力

 

  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考前复习:劳动力,帮助大家快速梳理考点!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考前复习:劳动力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商品是用来买卖的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不依附与任何人,因而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来支配;——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第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以上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所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后果

  劳动力成为商品即雇佣劳动的产生,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表面上看似乎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不平等、不自由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而是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且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次一次地出卖。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除了具备商品的一般性外,还具有一般商品部具备的特殊性。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在价值方面,其一,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成本),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构成和决定的。

  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具体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是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其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最后,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其二,劳动力价值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但无论如何变化,劳动力的价值不能低于其最低界限。这个最低界限就是维持劳动者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生存资料)的价值。

  (2)在使用价值方面。一般商品的使用,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消失或原样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创造新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以上的价值(剩余价值)。

  2、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意义的,正是其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性

  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所以要购买劳动力的秘密所在。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

  推荐阅读:

  2015考研政治练习题汇总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所有制和所有权

 

  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所有制和所有权,帮助大家快速梳理考点!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所有制和所有权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2、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进行区分。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就是所有权。所有权做为一种排他性权利,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3、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私有制)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推荐阅读:

  2015考研政治练习题汇总 

  APEC会议时政选择题及答案  

  2015考研时政:十八大四中全会重要内容汇总 

...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剩余价值

 

  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剩余价值,帮助大家快速梳理考点!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剩余价值

  一、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直接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剥削。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

  二、剩余价值率

  衡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它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

  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

  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推荐阅读: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相当于变相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不需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缺点是不可能无限制地使用。因为工作日长度的延长、劳动强度的增加,受到生理状况、阶级力量对比等因素的制约。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可以表述为: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推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致力于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此一来,各种商品的单价就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于是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比,其缺点是实现起来比较“麻烦”;其优点是具有无限的潜力。

  3、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其同一性表现在:

  (1)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即资本家剥削工人;

  (2)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起点。

  其矛盾性表现在:

  (1)它们所要求的技术基础即劳动生产...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劳动价值

 

  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劳动价值,帮助大家快速梳理考点!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劳动价值

  1、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量的内在尺度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应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

  2、劳动时间的种类: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某个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花费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同种)使用价值(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生产领域)中实现的。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生产不同种商品的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存在复杂程度的差别。简单劳动是指不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的倍数。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换算,是在社会的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在流通领域中)自发地进行的。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

  4、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具体)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产品)的效率,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总产量/总产值。所以,与劳动生产率相关的有三个

  指标: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总产量即产品数量总和),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价值数量(总产值即所有产品的价值量之和),单位使用价值所包含的价值量(单价即一个产品的价值量;单价=总产值/总产量)。具体而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商品的总产量增加,总产值不变,单价下降。反之则相反。

  也就是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总产量)成正比,与单位使用价值所包含的价值量(单价)成反比,与单位时间生产的价值(总产值)的数量没有联动关系。

  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有多种因素,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技术装备及原材料的质量和自然条件等等。

  推荐阅读:

  2015考研政治练习题汇总 

  

2014考研政治马原考点真题解析

 

  以下《2014考研政治马原考点真题解析》由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您独家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中马原分析题沿用了以往“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套路。但今年与往年不同的一点是第一问中直接给出了答题的范围“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所以学生只要明确辩证法都有哪些答题要点就可以作答。辩证法包括两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对范畴,还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只要从这几个角度找相应的答题点结合材料作答就可以。

  第二问 “当你从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和启示?”,言外之意是问我们遇到矛盾和难题时该如何去做。所以广大考生只要学会把问题转化一下,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然后再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2013年分析题主要考查的是认识论,今年分析题主要考查的是辩证法,据此2015的广大考生一定要在复习中重视辩证法和认识论部分所要重点考查的知识点。2015年考研政治试卷也很有可能在认识论中重新命制分析题。


  点击查看:2014各科考研真题及答案公布入口

  考研答案栏目推荐链接:

  2014全国研究生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4全国研究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4全国研究生考试数学真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