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国考行测技巧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国考行测技巧栏目,提供与国考行测技巧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21国考行测主旨观点题技巧:转折文段分析

 

  主旨观点题作为行测常考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很有必要,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国考行测主旨观点题技巧:转折文段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1国考行测主旨观点题技巧:转折文段分析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题量占比还是挺大,而在片段阅读中主旨观点题更是重中之重,对于这类题型,同学们很难快速准确地选到正确答案,主要是因为对文段的类型把握不到位,下面小编就对转折文段进行讲解。

  (一)转折后直接提出观点

  例: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是老龄社会。中国实际上在2001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东南沿海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用工荒”,已经凸显出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标准如何确定

  B老龄化社会将使中国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C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首先步入了老龄社会

  D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

  答案:D

  解析:文段开头提出“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接着用但转折引出了观点;“人口结构的变化使中国制造的优势正在消减”,之后进行详细说明,所以文段重点在于转折后,D项符合文意,当选。A项的标准是非重点、C项首先步入表述错误,B项,时态表述为将来式,而文段中最后一句论述"该问题已经凸显”,故该项时态表述有误,并且主体是制造有影响,范围扩大,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二)概括转折前后

  例:如果仅从文物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的确不适宜大规模地向读者开放,否则,因为频繁翻阅以及由此带来的细菌侵入,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们的保存。但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它却本应该向社会开放,因为只有这样,古籍的文献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学术研究也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古籍文献:

  A需要民众参与研究

  B保护技术有待提高

  C是否开放是一个难题

  D文物属性更应受到重视

  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如果从文物价值来看,为了更好地保存,纸质版古籍文献不适宜向公众开放;接着转折指出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古籍文献应该向社会开放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讨论的是古籍文献是否开放的问题。转折前是不宜开放,转折后是需要开放,作者对于是否开放是没有倾向性,因此要概括转折前后,C项与此相符,A项需要民众参与是倾向于开放、B项提高保护技术倾向于开放、D项应受到重视倾向于不开放,ABD三项都有转折前和转折后的的倾向性。故本题选C。

  国考行测承接叙述题:亲密的话题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承接叙述题是我们较为常见的一类题,但是好多小伙伴的思维都不够清晰,先去考虑什么、后去考虑什么,完全没有头绪。其实承接叙述题本身也是一小...

2021国考行测技巧:阅读敏感

 

  掌握行测技巧能够帮助考生更顺利的答题,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国考行测技巧:阅读敏感”,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1国考行测技巧:阅读敏感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中,特别是片段阅读部分,文字的阅读量是很大的,很多同学逐字逐句在分析,最后导致相对简单的言语部分成为考试中拖后腿的部分,拖延了时间。那么接下来,小编教大家一个小技巧,让大家知道在读文段的时候,并不需要每字每句都要读,知道在读的时候对于某些字句存在敏感性,也就是文段重点,那么到底敏感什么呢?

  表达方式敏感

  表达方式都有哪些?通过常识我们可以指导有议论、说明、记叙,还有描写、抒情。其中我们要特别关注议论、说明和记叙,因为我们都知道片段阅读的材料大都来源于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半月谈等新闻评论或媒体,他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议论、说明、记叙这三种,考察方式也是这三种最常见。

  为什么要对这些表达方式敏感?因为这些表达方式直接决定出什么样的题目,那么这种题目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比如:议论文是由论点、论证、论据组成的吗,那是不是应该重点关注论点呢?所以表达方式不一样,出的题目侧重考察的重点也是不一样,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了解完体裁和表达方式敏感之后,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更加准确的抓住重点,我们需要找到关键词。

  【例1】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由硅酸盐溶浆凝结而成的火成岩构成了地壳的主体,按体积和重量计算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见到的则是沉积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坏后,又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积,经过压实、胶结再次硬化,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特征的岩石。在地壳中,在大大高于地表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不同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变质岩。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地球上各类岩石的:

  A.形成条件

  B.结构特征

  C.地质分布

  D.化学成分

  【解析】A。文段首先对地球上的岩石进行了分类,然后分别对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由此可知,文段目的在于介绍地球上岩石的形成条件。故选择A。

  关键词句敏感

  ①议论性片段(一般会涉及到逻辑性的关键词句)

  敏感点:首尾句、对策句、表达作者观点或重点的词:总之、在我看来...

  ②说明文片段(说明对象要注意)

  敏感点:说明对象、特征、形成、原理、结论

  ③记叙性片段(总体考的较少)

  敏感点:隐含作者观点的词句、评论句

  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

  【例2】虚拟博物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实体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可以展示所有的藏品,观众无需与藏品保持距离,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从不同方位看到作品,并实现人机交互,因此不少人担心实体博物馆会逐渐失去魅力。而事实恰恰是,通过数字化的复制,人们了解到那些原作,便更想走进实体博物馆接触它们。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

2021国考行测技巧:直言命题

 

  为了让大家顺利的备考行测考试,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国考行测技巧:直言命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1国考行测技巧: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作为行测必然性推理的基础题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小编就什么是直言命题,如何判定、考查哪些方面的知识点和大家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含义

  直言命题指的是判断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比如“所有中国人是勤劳的”,“所有女孩子都是美丽的”,这里的判断对象分别是“中国人”和“女孩子”,他们所具有性质是“勤劳的”和“美丽的”这样的命题形式就是直言命题。

  判定

  直言命题有以下几个项构成: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现在我们把“所有中国人是勤劳的”进行结构拆分,量项:所有,主项:中国人,联项:是,谓项:勤劳的。判断推理是形式推理,句子中的主项和谓项不重要,把形式提取出来即可,即为:所有是,量项除了所有之外还有有些以及特指的某个。联项除了表肯定式的“是”之外还有否定式的“否”。把所有形式组合,可以变成以下六种形式:所有是,有些是,某个是,所有非,有些非,某个非,只要可以把形式提取为这六种形式之中的任何一种,都是直言命题。

  矛盾

  学会判断了之后,在公务员考题里面是如何考查直言命题的,首先我们来说第一种,知真求假或者知假求真,涉及到矛盾命题。矛盾命题指的是同一素材的两个命题永远满足一真一假的关系。例如“这支玫瑰是红色的”和“这支玫瑰不是红色的”这两个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一定为假,这两个命题就是一组矛盾命题。

  找矛盾的方法:

  1.在原命题前面加“并非”;如“所有善良的人都是美丽的”的矛盾为“并非所有善良的人士美丽的”。

  2.转换关系:所有变有些,某个不变,是变非,即直言命题间的矛盾关系为:所有是与有些非;有些是与所有非;某个是与某个非。

  根据矛盾的特点,我们来做一道试题:

  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由此可以推出:

  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

  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

  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首先翻译题干(1)有些非(事物);(2)二中非猎枪;(3)所有是(事物);(4)四中有草药,结合题干还告诉我们只有一句话为真,涉及到一个真假性问题,我们会发现条件(1)和条件(3)是一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则(2)和(4)一定为假,可以推出二中有猎枪,四中无草药,选D。由于不确定一个草屋里有多少种东西,故而确定不了(1)和(3)哪一句为真,哪一句为假。A一定错,B、C的真假性无法确定。

  行测备考:逻辑判断之重点题型辨析

 ...

国考行测言语题技巧:莫要盲目找对策

 

  国考行测言语题作为行测备考的一种,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考行测言语题技巧:莫要盲目找对策”,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国考行测言语题技巧:莫要盲目找对策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直是考试中的重点,而其中主旨观点题是近几年行测必考题型之一,所以,很多考生都特别关注这种题目,然而,在这类题型中,我们经常会误选一些对策性选项,而正确答案又不是对策性选项,这就使考生很纠结,究竟什么时候不用选对策,今天小编带领大家来分析一下,什么样的文段我们不需要选对策类选项。

  【例题】

  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面积的30%,作为农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为给牧场腾出空间,已经有70%的森林遭到砍伐。目前畜牧业对全球825个陆地生态区中的306个造成了威胁,并且威胁到1699个濒危物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

  B.应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

  C.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D.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

  【答案】A

  【解析】首先通过题干的问法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主旨观点题,通读完题干,可以得知整个文段讲述的畜牧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首句直接说明随着肉类产量增加,畜牧业对温室效应影响增大,第二句说明畜牧业占地面积比例较高,接下来进一步补充说明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接下来指出在拉美,畜牧业对森林造成的影响,最后一句说明畜牧业对于生态区和物种的影响。整个文段句义分析完,会发现文段成并列结构,分别阐述了畜牧业对温室效应、土地、森林以及陆地生态区的消极影响,对于并列结构的文段,我们去提炼共性找到文段重点,文段整体讨论的就是发展畜牧业产生的消极影响。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选项,看哪一个选项与我们分析出来的重点相符,A项说明的就是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与文段重点相符,保留;B项给出对策,应限制畜牧业发现,我们通过整个文段的分析可以得知作者只是在客观阐述发展畜牧业的多方面消极影响,对于整个畜牧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并无法的知,因此,也就谈不上是否要限制畜牧业,所以B项属于过度推断,排除;C项说明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整个文段分析完,我们会发现文段中并未提及上述的消极影响会阻碍畜牧业的发现,因此C项的信息题干并未提及,排除;D说明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本项信息只是畜牧业多方面消极影响的其中一方面,属于片面化信息,排除,综上对于题干和选项的分析,本题选择A项。

  通过上述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如果一个题干只是在客观阐述问题或现象的时候我们只需概括题干信息即可,不要去过度推断,选择对策类选项,结合相应的题目,帮助考生们明确什么样的题干需要我们去选择对策类选项。

  2021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如何有效阅读

  行测题目的解答速度,在理想情况下20道逻辑填空控制在10-15分钟;20道阅读理解,控制在18-20分钟。从这里大家其实可以看出,言语需要各位把控的,是总时长,至于单个题目的所用时长,我们不做考量。逻辑...

国考行测技巧:逻辑填空中的“相反相对”

 

  大家在做行测逻辑填空题时常常会被虚词所困扰、干扰,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考行测技巧:逻辑填空中的“相反相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国考行测技巧:逻辑填空中的“相反相对”

  相信参与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们,一定对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逻辑填空题目不陌生,这类题目“变化多端”,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同学们往往都在用一种“代入式”的方法做题,就像找男女朋友,感觉对了就合适,但是,这种题目仅仅靠感觉,还是不可以的,所以今天小编教大家用更客观的方式,来确定一下这个“空”应该填什么含义的词,第一个逻辑关系——反对关系。

  西汉时期的汉武帝纳了一位妃子,还把从小发誓要“金屋藏娇”的陈皇后打入了冷宫。陈皇后整日以泪洗面,十分伤心。而汉武帝却只和妃子寻欢作乐,对陈皇后不闻不问。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汉武帝的行为: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愁。分析句子,新旧的含义是相反的,笑愁的关系是相对的。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反对关系。

  接下来通过两道例题一起来感受一下反对关系的魔力吧!

  例题1: 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 ),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

  A.无所顾忌 B.无所不为 C.无所事事 D.无所作为

  【解析】:由标志词“不是...而是”判定句子具有反对关系,空后“我们尽力做了”为呼应点,所填词语应填与之具有相反相对即“没有尽力做”意义的词语。对比选项,A项的“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B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均不含有“没有尽力做”的意思,可排除。C项“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都不做,D项“无所作为”指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侧重于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对比选项,D项与空后的“尽力做了”和“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对应的更恰当,排除C,故本题选D。

  例题2: 如果我们继续让市场决定命运,让政府在稀缺的石油和食品上互相(),资源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如果世界各国在研究、开发以及传播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资源上进行(),快速的经济增长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A.争夺 竞争 B.制约 分工

  C.竞争 合作 D.抵制 改革

  【解析】:由“但”及句意判定本题中两句话之间存在反对关系,故两空应为表意相反的词。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选项C中的“竞争”与“合作”,故本题选C。

  2020省考行测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的解题技巧

  在历年省考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题目是各位考生初步了解省考时最熟悉的题目类型,然而深入接触后发现最熟悉的题目如今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部分考生做题时会感觉某个选项是正确的,但是具体分析之后发现主观的理解与题目本身的意思相去甚远,于是陷入深深的迷惑中难以自拔。那么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改如何去化解呢,今天就以主旨观点题为例携手各位考生一起攻克言语难题。

  一、主旨观点之主题词

  各位考生在面对主旨观点题目时常常会有“我怎么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我怎么知道出题人怎么想的”这样的困惑。其实有这样的困惑也...

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解题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在行测的判断推理部分中,假言命题在考试中是一个高频考点,很多考生能够掌握基础的解题方法,也能够很好地运用,但是遇到条件较多、题干比较复杂的情况时,往往容易陷入困境,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法。针对难度较大的假言命题题目来介绍一种方便快捷的解题方法——二难推理模型。关于二难推理模型,主要是需要了解一下考试中常见的2种形式:

  1.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B;推出:B恒成立。

  2.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推出“非A”恒成立。

  【例1】下面是甲、乙、丙三位专家关于录取选调生的意见:

  甲:如果不录取李正,那么不录取王兴;

  乙:如果不录取王兴,那么录取李正;

  丙:如果录取李正,那么不录取王兴。

  应该选择哪种录取方案,使甲、乙、丙三位专家的要求同时得到满足?

  A.只录取王兴 B.只录取李正

  C.都录取 D.都不录取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甲和丙两位专家的意见为:如果不录取李正,那么不录取王兴;如果录取李正,那么不录取王兴。可构成二难推理的第一种模型: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B;推出:B恒成立。所以可以得出条件“不录取王兴”恒成立,即王兴不录取。再将乙的意见进行逆否,可以和甲构成二难推理的第二个模型:如果不录取李正,那么录取王兴;如果不录取李正,那么不录取王兴。可构成二难推理的第二种模型: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推出“非A”恒成立。所以可以得出条件“录取李正”恒成立,即录取李正,故本题答案选B。

  【例2】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4种假设:修了池塘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

  据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桥

  C.最后可能有花园 D.池塘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可提炼出推出关系:池塘→桥→不花园;花园→植树→桥。将第二个进行逆否可得:不桥→不植树→不花园。则可以得到:桥→不花园;不桥→不花园。为二难推理第一种模型: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B;推出:B恒成立,所以可以得出条件“不花园”恒成立,即不建花园,所以答案为C。

  推荐阅读: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解题思路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逻辑填空方法之联合关系

 

  还在为了不知道备考知识点而烦恼,还在为了面对题目没有解答思路而懊恼?不用找了!看这里,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逻辑填空方法之联合关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逻辑填空方法之联合关系

  逻辑填空是同学们在行测言语备考当中的老大难。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语感去做题,若是阅读能力强的同学仅凭语感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都还是可以的,但是想要提升却很难,更不要说本身阅读能力就不太好的同学。所以对于逻辑填空方法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其实逻辑填空中,空缺处与上下文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逻辑关系是什么,在题目中我们如何去判断,又如何利用它去做题,学习了这些方法,并且勤加练习就会有很不错的收获哦。今天教育专家带大家来看一个很有趣的逻辑关系-联合关系。

  在联合关系之前,首先给大家看两个例子:

  例1:人生如画,或色彩斑斓,或无光暗淡,关键是看你用什么色彩去渲染。多点激情少点懒散,多点积极少点悲观,定能绘制出一片锦绣河山。

  在划横线的这个句子中,发现句子句式是“或...或...”,其形式上是并列的,但是词语含义上是相反的。

  例2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有信心才有勇气,有信心才有力量。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只会让我们痛失机遇;悲观失望、自怨自艾更会使我们徘徊不前。

  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划横线的地方两个词语之间是用顿号隔开的,在形式上也是并列的但是词语的的意思是相近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发现,它们都是形式上呈现的并列的,但是词义上有相近也有相反。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联合关系。

  联合关系指的是空缺处与上下文之间从形式上呈现为并列,文意上可以呈现相近或相反的表达。那么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如何判断该文段就是联合关系的呢?判定标志走一波。如果空缺处和上下文之间存在并列词(和、又、也、并、以及、同样、逗号、顿号);选择词(或者、或、要么...要么...);句式并列,那么空缺处和上下文之间就是联合关系。判断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去应用呢?那就是找选项当中呼应点的近义词、一致词、背离词。其中通过大量的做题我们会发现:

  1、判定标志为标点符号:顿号前后多选一致词、近义词;

  2、其余判定标志需结合常识及句意进行判断

  (1)空缺处与上下文之间话题趋向一致,含义相近,选呼应点的近义词、或一致词。(2)空缺处与上下文通过对比进行描述,选项要找与呼应点相反或背离的词。

  例: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平心静气、( )者,似乎为数不多。相反,惯于给灵魂做加法,喜欢抛头露面、彰显自我的人倒是不少。君不见,有的人只要有机会,不是东拉西扯、侃侃而谈,便是谈天说地、( )。不少人喜欢吧逛街购物、唱歌喝酒、头疼脑热、感冒鼻塞之类的闲事琐事无聊事,统统发到朋友圈里去。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委曲求全 口若悬河 B、心如止水 指桑骂槐

  C、波澜不惊 口诛笔伐 D、心无旁骛 津津乐道

  【解析】答案:D。看题干,发现第一括号前有标志词“逗号”,说明这个空缺处和上文为联合关系,又因为是“顿号”,所以这个空缺处就应该填的词为平心静气...

行测技巧:逻辑填空高分技巧

 

  又快了国考考试时间了,许多考生都在积极的备考,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归类重点,理解题型,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技巧:逻辑填空高分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技巧:逻辑填空高分技巧

  很多同学在备考的过程中,会发现逻辑填空这部分题量大,但做起来准确率低,提分很困难。今天,小编给同学们介绍一个逻辑填空高分技巧——找准呼应点,帮助大家突破瓶颈。

  在解逻辑填空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文段语境,也就是上下文的重要作用,找准呼应点。通常题干中会给出一些提示性信息,比如关联词语、解释性词语、提示性句子,甚至一些标点符号等,这些信息就是逻辑填空的解题关键。

  例题.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________,就只能千锤百炼,通过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来解开暗物质的谜团了。(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守株待兔 B. 一蹴而就

  C.妙手偶得D. 灵机一动

  【答案】C

  【解题思路】

  第一步,根据“若是不能……,就只能……”反义并列可知,划线处所填成语的意思要与“千锤百炼”“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的意思相反,即并不是通过长时间高强度的持续劳动、克服困难就能获得的。文中的“千锤百炼”“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即为本题的呼应点。“守株待兔”侧重心存侥幸的心理,“灵机一动”仅仅指人的反应敏捷机智,两者均不能体现上述语境的含义,故排除A项和D项。“妙手偶得”和“一蹴而就”均含有“轻松获得”的含义,符合语境要求。

  第二步,根据前文“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知,该空应与“艺术创作”有关。“妙手偶得”原意是文学素养很深的人依靠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可以用来形容“艺术创作”。而“一蹴而就”则没有这一层含义,故排除B项。因此,选择C选项。

  推荐阅读:

  2020行测技巧:逻辑填空题作答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填空题

行测技巧:如何提高行测资料分析题的准确率

 

  行测作为公务员的考试科目之一,有些题型需要你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这让许多考生很是摸不着头脑,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技巧:如何提高行测资料分析题的准确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技巧:如何提高行测资料分析题的准确率

  众所周知,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是占比较大的一部分,而且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减少做题时的失误,精准识别题目中的“小障碍”以便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小编告诉大家,在资料分析中比较常见的时间易错点有如下几点:

  1.题干中的时间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同(要注意分析问题所求为基期值、现期值还是其他时期的数值)

  例1.2017年1-11月A.市的生产总值为12345亿元,同比增长10.7%。11月当月的生产总值是5678亿元,同比增长13.5%。

  问题:2016年11月A.市的生产总值约为多少()

  A.4957亿元 B.5003亿元 C.5169亿元 D.5257亿元

  解析:【B】。问题所求的时间点为2016年11月的值,而题干材料给的时间点为2017年11月,则所求的应为基期值,列示为5678÷(1+13.5%)≈5003。

  例2.2018年C.集团的销售产品总数量的增长率为25.4%,2017年的销售总数量为9845万件。

  问题:2018年的销售的总数量约为()万件

  A.10137 B.11098 C.12346 D.13890

  解析:【C】。问题所求的时间点为2018年,而题干所给具体数值的时间点为2017年,则所求为现期值,列示为9845×(1+25.4%)≈12346。

  例3.2018年S市的木材出口量为7689亿吨,增长率为13.4%,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7个百分点。

  问题:2016年的木材出口量约为多少()亿吨

  A.6125 B.6354 C.6547 D.6789

  解析:【A】。问题所求时间点为2016年,而题干所给时间为2018年,中间间隔了2017年,所求为隔年基期值,现期值为7689亿吨,现期增长率为13.4%,间期增长率为2017年的增长率=13.4%-2.7%=10.7%,则本题列示为7689÷(1+13.4%)÷(1+10.7%)≈6125。

  2.当所求问题与年均增长相关时选项给出以总年份的数量为增长次数的错误选项

  例:Z市的消费品近几年的零售总额情况如下:2010年为5498.37亿元、2011年为6321.21亿元、2012年为6547.67亿元、2013年为7090.56亿元、2014年为7190.57亿元、2015年为7345.98亿元。

  问题:2010年-2015年的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的年平均增长量约为多少()亿元

  A.209 B.265 C.308 D.370

  解析:【D】。问题所求为2010年-2015年的年均增长量,末期值为2015年7345.98亿元,初期值为2010年5498.37,增长次数为2015年与2010年的年份差也就是5,而不是2010年到2015年共有6个年份,所以列示为(7345.98-5498.37)÷5≈370...

行测技巧:行测道理启示题作答思路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技巧:行测道理启示题作答思路”,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技巧:行测道理启示题作答思路

  在行测考试当中,有一类题目叫做道理启示题,题干特征往往是给出一个文段,往往材料是一些社会现象、哲理故事、名人轶事、人生感悟,目的是让我们选择此文段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者揭示什么道理,这样的题目看似不难,实则许多考生都有选错的经历,因为我们同学可能会在做题过程会发现,把握文段大意不难,但是往往题目中会存在强迷惑项,从而选择了一个错误答案,那么如何在考试中避免陷入误区,如何在易混淆的选项中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因此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何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会发现在做道理启示题时候,分析文段大意并不难,但是既然叫道理启示,也就意味着不能仅仅选择表面含义,或者说对题干故事浅显的概括,要保证贴合文段含义的同时但又高于原文,适度引申,揭示一些深刻道理引人深思。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练习一下。

  【例题】《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啊,我很快就要收租税了,到时候可以借给你三百黄金。”庄子就给监河侯讲了一个寓言: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听到有呼救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发现车辙里有一条鲫鱼。我问它,你喊什么呀?鲫鱼答道,我是东海里的水族,您可有“斗升之水”,来救救我的性命吗?我说,行呵,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让他引“西江之水”救济你。这条可怜的鱼说,要是那样的话,你干脆到干鱼铺去找我。

  下列选项中与庄子所讲的故事寓意最为贴切的是:

  A口惠而实不至

  B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C好钢用在刀刃上

  D远水解不了近渴

  【解析】A。此题为道理启示题,故事主要内容为庄子向监河侯借粮未果,于是庄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即身处困境的鲫鱼向庄子求救斗升之水活命但是庄子给了他一个西江之水的许诺,而这样的许诺明显是一个空头支票,不能达到救助目的的,结合故事内容首先排除,B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和C项好钢用在刀刃上,意思是切中要害,抓主要环节。而这道题的易错之处在于A和D,很多机构也给了不同的答案,个人认为应该选择A,口惠而实不至意为只在口头上答应,实际却没有做到,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喻帮助太迟,救不了急,看似都能和故事贴合,但是回归到启示题的核心要点为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庄子讲此故事的意图也并非仅仅是客观描述现状,而是讽刺监河侯表面答应的很好,但是却给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承诺,实际就是变相拒绝,所以暗合了A想说的口惠也就是表面答应,实不至也就是实际并不想帮,因此承诺的内容没有可行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