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数量关系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数量关系栏目,提供与数量关系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快速理解和解决算数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中,会有大量的信息要求管理快速、科学、准确地接受与处理,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是用数字来表达或是与数字有关的,因此作为公务员只有掌握快速数学运算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作。

2022三支一扶考试数量关系备考习题练习

 

  2022年的三支一扶考试虽然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完成了考试,但也仍有河北等省份目前还没有正式完成考试,数量关系一直都是三支一扶考试笔试中的重难点题型,所占分值也不低,能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相信在考试中肯定能积攒你的优势,快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不定方程

  不定方程,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大于方程的个数,且未知数受到某些(如要求是有理数,整数或正整数等)的方程或方程组。比如:2x+3y=14。

  二、解题方法

  1.代入法

  4x+7y=29(x、y均为正整数),求x=( )

  A.1 B.2 C.3 D.4

  解析:直接代入选项,当x=2时,y=3,选择B选项。

  2.整除

  3x+5y=27(x、y均为正整数),求x=( )

  A.3 B.4 C.5 D.6

  解析:观察列式,3x、27均能够被3整除,所以5y也能够被3整除,即y能够被3整除。可得,y=3及3的倍数,排除B,C;因为x、y均为正整数,代入A选项,y取3,x=4满足题意,选择A选项。

  应用:不定方程中,未知项系数与常数项有共同约数,可以考虑使用整除法。

  3.奇偶性

  2x+7y=19(x、y均为正整数),求x=( )

  A.3 B.4 C.5 D.6

  解析:19是奇数,2x一定是偶数,则7y为奇数,所以y为奇数。y=1、3、5、7等;因为x、y均为正整数,所以y=1,x=6满足题意。选择D选项

  应用:不定方程中,未知项系数奇偶性不一致时,可以考虑奇偶性。

  4.尾数法

  6x+15y=57(x、y均为正整数),求x=( )

  A.5 B.6 C.7 D.8

  解析:57的尾数为7,15y的尾数为0或5,则6x的尾数为7或2。因为6x是偶数,所以6x尾数只能是2。所以x=2、7、12、17等。结合选项,选择C选项。

  应用:不定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是5或者5的倍数时,尾数规律比较明显,可以用尾数法解题。

  这些方法大家学会了吗?做一道题目练习下!

  把69瓶矿泉水装入盒子中,现在有两种盒子,大瓶每盒装8瓶,小盒每盒装5瓶,要求每个盒子都恰好装满,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大小瓶子相差几个?

  A.4 B.5 C.6 D.7

  解析:设需要大小盒子x、y个,根据题干给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8x+5y=69。且x,y之和为十多个。观察列式特点,我们可以用尾数法+奇偶性判断。通过奇偶性我们可以判断出y为奇数。5y的尾数只能是5,那么8x的尾数是4。所以x=3,x=8满足条件。

  当x=3时,y=9,x+y=12,满足条件。

  当x=8时,y=1,x+y=9,不符合。

  所以,大小瓶相差9-3=6瓶,选择C选项。

  关于不定方程的做题方法,小伙伴们要灵活掌握,举一反三,可以找对应的题目多做练习,加油!

  三支一扶考试报考条件:

  (一)招募对象和条件

  文件规定:招募对象主要为国内普高...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让数量关系变得简单又好学

 

  任何的考试除了事先刻苦的努力准备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的技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各位朋友们精心准备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帮助大家获得高分。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有很多,考生可针对不同的题型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来帮助答题,常用的方法如下。

  1、特值法 所谓特值法,就是在某一范围内取一个特殊值,将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对于只需要把握整体分析的数学运算题非常有效。其中,“有效设1法”是最常用的特值法。

  2、分合法 分合法主要包括分类讨论法和分步讨论法两种,重点应用于排列组合问题中。在解答某些数学运算问题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而分步讨论法则是指有时候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此时需要把问题进行分步,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解决。

  3、方程法 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求解未知数的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方程法应用较为广泛,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都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

  4、比例法 根据题干中相关比例数据,解题过程中将各部分份数正确画出来,进行分析,往往能简化难题,加速解题。

  5、计算代换法 计算代换法是指解数学运算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实质是数量之间的转化,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6、尾数计算法 尾数法是数学运算题解答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当四个答案全不相同时,可以采用尾数计算法,最后选择出正确答案。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的详细内容如上文所述,相信大家都已经看懂了,总之,如果你要获得更多关于考试的方法技巧的话,关注出国留学网,一定会有极大的收获。

  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和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让你快速解决的方法

  高中语法填空解题技巧有哪些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详解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答题模板

  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有哪些

...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奇偶性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奇偶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奇偶性

  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很多考生觉得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其实不然,在数量关系中,有很多比较基础的知识点是短时间内比较容易学习的,该类题目也是容易得分的。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知识点--奇偶性。

  概念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奇数。如1、3、5、7、9…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偶数。如2、4、6、8、10…

  运算性质

  1、基本性质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性质2: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2、推论

  推论1:偶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推论2:当且仅当几个整数的乘积是偶数,那么其中至少有一个偶数。当且仅当几个整数的乘积是奇数,得到这几个数均为奇数。

  推论3: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同奇(偶)。

  应用环境

  1、题中出现了奇偶字眼。

  2、已知两数之和或之差,求两数之差或之和。

  例1.大小两个数字之差为2345,其中大数是小数的8倍,则两数之和为()。

  A.3015 B.3126 C.3178 D.3224

  【答案】A。解析:两数之差为奇数,两数之和必为奇数,故选A。

  3、不定方程:未知数的系数中有2的倍数。

  例2.某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有5名钢琴教师和6名拉丁舞教师,培训中心将所有的钢琴学员和拉丁舞学员共76人分别平均地分给各个老师带领,刚好能够分完,且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都是质数。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培训中心只保留了4名钢琴教师和3名拉丁舞教师,但每名教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变,那么目前培训中心还剩下学员多少人?

  A.36 B.37 C.39 D.41

  【答案】D。解析:此题有两种状态的学员情况。可根据第一种状态中学员共76人构建等量关系,列方程。设每位钢琴教师带x名学生,每位拉丁舞教师带y名学生,则x、y为质数,且5x+6y=76。式子中y的系数6是2的倍数,可采用奇偶性进行解题。很明显,6y是偶数,76是偶数,则5x为偶数,x为偶数。然而x又为质数,根据“2是唯一的偶质数”可知,x=2,代入原式得y=11。现有4名钢琴教师和3名拉丁舞教师,则剩下学员4×2+3×11=41人。因此选择D。

  行测类比推理备考:言语关系

  类比推理,是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之一,整体不是一个难把握的题型,但是要达到百分百的正确率,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同学们要熟悉考试中常见的词项关系,向命题人的思维靠拢。常见的关系类型主要包括:逻辑关系、言语关系、经验常识关系和理论常识关系四种。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言语关系类型。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技巧

 

  相遇追及问题是行测考试中常见的考试题型,备考中重视此题型非常有利于考试,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技巧”内容,仅供参考,祝大家在本站阅读愉快!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题型,在行测考试中会多次出现,并且考查内容较多,相遇追及是行程中的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重要的内容,此考点的出现已经较为常见,结合日常生活背景火车过桥和过隧道问题就显得略有创新。在隧道上和桥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会以何种内容出现,又会以何种形式进行考查,小编为广大考生进行如下解答:

  基础题型

  例1.一列长9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桥,所需时间为( )秒。

  A.37 B.40 C.43 D.46

  【答案】C。解析:传统的行程问题中一个人或者一辆轿车经过桥长的时间,都是将人或者轿车看作一个点进行操作,所以行驶的总路程可以直接看做桥长。但是火车并非如此,从火车的车头上桥开始到火车的车尾下桥为止停止计时,可以得到火车通过大桥所走的距离不光是桥身长,还需要考虑火车本身的长度,即总路程为桥长加上一倍的车身长度,因此该火车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为(1200+90)/30=43秒。选择答案C。

  进阶题型

  例2.一列火车途经两个隧道和一座桥梁,第一个隧道长600米,火车通过用时18秒;第二个隧道长480米,火车通过用时15秒;桥梁长800米,火车通过时速度为原来的一半,则火车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为:

  A.29秒 B.25秒 C.40秒 D.46秒

【答案】D。解析:火车过桥问题,需要考虑火车自身的长度。设火车自身长度为x米,则,解得x=120,则火车速度为(120+600)÷18=40米/秒,则火车过桥时速度为20米/秒,路程为800+120=920米,所需时间为920÷20=46秒。

  例3.有一行人和一骑车人都从A向B地前进,速度分别是行人3.6千米/小时,骑车人为10.8千米/小时,此时道路旁有列火车也由A地向B地疾驶,火车用22秒超越行人,用26秒超越骑车人,这列火车车身长度为( )米。

  A.232 B.286 C.308 D.1029.6

  【答案】B。解析:行人的速度=3.6千米/小时=1米/秒,骑车人的速度=10.8千米/小时=3米/秒,设火车车速为v。由题意可得22×(v-1)=26×(v-3),解得v=14,火车车身长度为22×(14-1)=286米。

  对于火车过桥和过隧道问题,和常规行程问题的最大区别点在于火车的自身长度是不能直接忽略的,火车上桥的关键点在于车头上桥,而火车下桥的关键点在于车尾下桥,所以广大考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好题干信息,最终将题目解决。

  行测备考指导:如何计算植树问题

  在行测数量关系的...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解不定方程

 

  任何考试想要成功都离不开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解不定方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解不定方程

  题型介绍 1.不定方程定义:未知数的个数多于独立方程的个数(例:2x+3y=21,未知数个数2多于方程的个数1)

  2.解不定方程:常见的有两个范围(正整数范围内即不定方程;任意范围内即解不定方程组);无论哪种情况其核心都为带入排除。

  例:已知2x+3y=21,且x、y均为正整数,求x=()

  A.1 B.2 C.3 D.4

  若想求解其原则为带入选项选择符合等式即题干限制条件的答案,但在考试中若四个选项依次带入的话会浪费时间,所以有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快速排除选项;因此其解题核心为带入排除。

  解题技巧 (一)正整数范围内1.整除:若某未知数系数与常数项存在公约数则可以用整除排除选项

  例:已知2x+3y=21,且x、y均为正整数,求x=()

  A.1 B.2 C.3 D.4

  【解析】若想求x则需将等式中的y消除,其中常数项21与y前的系数3有公约数3则观察等式,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3y加上某数其和21也能被3整除,则某数2x也要能被3整除,因为2不能被3整除所以只能是x能被3整除,因此观察选项,选C。

  2.奇偶性:未知数前系数为一奇一偶的情况可以用奇偶性排除选项

  3.尾数法:某未知数前系数的位数为0或5的情况可以用尾数法排除选项

  例:(奇偶性+尾数法)已知4x+5y=31;且x、y均为正整数,求x=()

  A.1 B.2 C.3 D.4

  【解析】观察等式,未知数前系数一奇一偶的情况,根据奇偶性4一定为偶数加上某数其和31为奇数则某数5y一定为奇数;y前系数为5则根据尾数法5y尾数为0或5,且5y为奇数的话则其尾数只能是5,则5y的尾数5加上某数的尾数的和是31的尾数1,那么某数4x尾数只能是6,观察选项,能使4x尾数是6的只有D项4,所以选D。

  (二)任意范围内特值法:求解不定方程组中相关式子的值;令其中某未知数为0。

  A.9 B.10 C.11 D.12

  【解析】未知数的个数3个多于独立方程的个数两个,所以求解不定方程组,且求解的是x+y+z式子的结果,所以可以用特值法解不定方程组。因为答案唯一且确定,所以三个未知数具体值为多少都对最终答案x+y+z的和无影响,所以可令其中某个未知数为0;令y为0则

  解方程组,下式减上式得x=11,带入上式则z=-1,所以x+y+z=11+0-1=10,...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作为常考题型之一,备考好此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准备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均值不等式”,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内容资讯!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均值不等式

  在每年的各类考试中,极值问题都是常考的一类题目,极值问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类题目,只要掌握基本公式和结论。就能快速解题,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极值问题当中的一类问题—均值不等式。

  什么是均值不等式

  定理1:若a、b是实数,则 ,等号当且仅当a=b时取得。推论1:若a、b是正实数, ,等号当且仅当a=b时取得。定理2:若a、b、c是正实数,则 ,等号当且仅当a=b=c时取得。推论2:若a、b、c是正实数,则 ,等号当且仅当a=b=c时取得。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1) 和一定,求积的最大值。

  例1:3个自然数之和为14,它们的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A.42 B.84 C.100 D.120

  【答案】C。解析:三个数的和一定,要想使积最大,则需要使这几个数尽量接近,取5、5、4,所以积最大为100。C选项正确。

  (2) 积一定,求和的最小值。

  例2:若两个自然数的积为100,则这两个自然数和的最小值为多少?

  A.10 B.20 C.30 D.40

  【答案】B。根据,可得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所以,这两个自然数和的最小值为20。B选项正确。

  例3:用18米...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指导:比例思想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

 

  公务员行测行测问题怎么解决?想学习的考生可以来看看,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备考指导:比例思想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指导:比例思想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

  在行测备考中很多考生对于数量关系望而却步,对于常考题型行程问题更是早已放弃。行程问题确实在难度上较高,但是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下面小编对于行程问题中常用方法进行总结。

  一、比例思想

  所谓比例即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用份数之比来代替两个相关联的实际量之比,以反映这两个关联量之间的关系。

  二、正反比在行程问题中的具体运用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三、常见题型特征

  1.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及百分数

  【例题1】甲乙两车从相距330千米的A、B两城相向而行,甲车先从A城出发,过一段时间后,乙车才从B城出发,并且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当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了30千米,则甲车开出多少千米时,乙车才出发?

  A.55 B.125 C.135 D.45

  【解析】两车相遇时共行驶330千米,但甲车多行驶30千米,即甲车180千米,乙车150千米。由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5:6,在相遇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5:6,乙出发共行驶150千米,则甲行驶125千米,甲在乙车出发之前行驶了180-125=55千米,选择A选项。

  2.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若量A为不变量,量B可以写成比例形式,量C给出实际值(或求解)

  【例题2】甲车从A地前往1200千米外的B地,若提速25%,则比原时间节约了60分钟;若提速20%,则比原时间节约多少分钟?

  A.55 B.50 C.45 D.65

  【解析】在路程不变的前提下,原速:现速1=1:1.25=4:5,则原时间:现时间1=5:4,减少1份对应减少60分钟,则原时间为300分钟。又因为原速:现速2=1:1.2=5:6,则原时间:现时间2=6:5,6份对应300分钟,则节约1份时间为50分钟,选择B选项。

  行测排列组合问题之读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一类问题,只要在读题时确定“是否有序”,就可以对题目进行求解了——这类题目就是排列组合问题。而针对近几年的考情,我们会发现,题干的表述往往需要广大考生认真理解,以确定题...

2021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方程法

 

  国考考试在即,备考行测板块刻不容缓,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方程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1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方程法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类行测数量关系当中妥妥的送分题目,方程法解各种题目。很多同学在公务员考试当中做行测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会把整个数量关系的部分放弃掉,但是按照近期的公考题目难度来看,数量关系的题目趋于简单化,这一部分如果一做不做就直接放弃的话,还是相当可惜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方法,方程法解题。做所有题的第一步都是读题干,梳理题干信息,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翻译题干,也就是把文字描述的数据关系转化成数学式子,这个过程只要大家认真读题,都不难做到,这一步也为我们用方程法列方程时提供了思路:

  例1.某单位从甲、乙、丙三个部门共抽调了25人参加一项公益活动,已知三个部门分别由20%、10%、10%的员工参加,且甲部门的人数比乙部门多一半,乙、丙两部门的人数相同。问甲部门有多少名员工?

  A.50 B.60 C.75 D.80

  第一句就给出了这道题目的重要等量关系,甲乙丙参加的人数之和25人,若能表示出各部门参加的人数,方程就有了。

  接下来方程法做题主要有三个步骤: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首先设未知数,分为直接设、间接设两种,直接设就是设问题所求量,求谁设谁,简单粗暴;间接设就更加关注题干当中涉及的未知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带着系数设未知数,可以简化方程,简化计算。以上题为例,题干中的未知量有甲乙丙三个部门的人数,如果直接设的话可能就会出现x、y、z三个未知数,那我们也得相应的列出三个方程等式才能解出三个未知数,列式和计算的难度都会提升。那我们再仔细梳理梳理,甲乙丙三个部门的人数各自需要提出20%、10%、10%的员工数,所以我们不妨先考虑把每个未知数的系数变成10,再继续分析,甲部门比乙部门多一半,乙部门和丙部门人数相同,那我们不妨让乙部门=丙部门=10x,甲部门=15x,每个部门的参加人数各自是3x、x、x,这样我们利用系数的关系,仅用一个未知数就表示了三个量,那我们也只需要列一个方程就可以了,回到题目上,现在除了第一句给出的加和关系,后面的关系都已经用完了,那我们就用第一句加和关系列出方程:3x+x+x=25,很容易解出答案x=5。到这里我们离正确答案仅剩一步之遥,利用间接设时,一定要注意所设并非所求,一定要回头看清楚所求量是不是还需要结合系数转化一下,这道题目问的是甲部门有多少人,回到设未知数那一步,甲部门设的是15x,因此最终答案是15x5=75人。

  行测技巧:“另眼看待”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分值最“贵”的一部分,这部分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快速理解和解决算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涉及的知识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所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这些题目在我们的认真学习下是完全可以掌握并能做对的,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很多考生把握不好题型和做题时间,也拿捏不住阅读理解题目的灵活性,往往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没得到分数,赔了夫人又折兵。很多考生因此采取战略性放弃,直接忽略掉了数学,但是数学基础好的考生一般都能拿下大多数数量关系题目,所以大家...

2021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容斥问题

 

  行测容斥问题作为常考题型之一,国考考试在即重点备考没有错,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容斥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1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容斥问题

  首先,了解基础公式,两者容斥的公式是: I=A+B—X+Y。

  【例1】某大学年度奖学金评定中,某专业1班的学生中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的人数为6人,获得进步奖学金的人数为8人,两种奖学金都没有获得的人数为16人,已知该班级有29人,那么,两种奖学金都获得的人数为( )。

  A.1 B.0 C.2 D.3

  【解析】A。该班获得奖学金的有29-16=13人,则所求为6+8-13=1人。

  【例2】学校举办跳绳比赛,其中包括速度和花式两类,某班报名参加速度类比赛有26人,报名参加花式类比赛的有15人,其中有5个同学两类比赛都参加了,其余9名未参加比赛的同学组成了班级的拉拉队,问全班一共有( )学生。

  A.35 B.30 C.50 D.45

  【解析】D。两者容斥求和=26+15-5+9=45人。

  【例3】电视台向100人调查昨天收看电视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有34人看过8频道,有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的有多少人?

  A.4 B.15 C.17 D.18

  【解析】B。设A=看过2频道的人(62),B=看过8频道的人(34),则A+B=62+34=96;A∩B=两个频道都看过的人(11);根据公式A∪B=A+B-A∩B=96-11=85,所以,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的人数为100-85=15人。

  接下来,学习三者容斥公式

  公式一:I=A+B+C-A∩B-B∩C-A∩C+X+Y

  公式二:I=A+B+C—b—2X+Y

  【例4】某外国的考察组来到我公司进行考察访问。这个考察组共有28人组成,他们中,14人会说英语,12人会说韩语,10人会说日语。既会说英语又会说韩语的有8人,既会说英语又会说日语的有6人,既会说韩语又会说日语的有4人,而且这个考察组中还有2人能同时说出这三种语言。请问,这个考察组中,对这三种语言而言,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比一种语言都不会说的人少( )人。

  A.2 B.4 C.6 D.8

  【解析】A。会至少一种语言的为14+12+10-(8+6+4)+2=20人,则一种语言都不会的有28-20=8(人)。只会英语的有14-(8+6-2)=2(人);只会韩语的有12-(8+4-2)=2(人);只会日语的有10-(6+4-2)=2(人),则只会一种语言的有2+2+2=6(人),比一种语言都不会的少2人。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选词填空答题技巧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目本是大家非常自信的题目,因为被数量资料的数学难倒那是不会,被逻辑难住那是逻辑思维不强,被言语难倒那说不过去,可是偏偏言语的真香定律把大家搞的哭笑不得。

  今天小编先带大家来看看在言语选词填空题目中的真香定律有哪些呢?真香定...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正反比的灵活应用

 

  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正反比的灵活应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正反比的灵活应用

  作为公考行测中常见题型,工程、行程问题除了应用方程求解,还有一种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正反比,可以快速求解一些基础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在此小编通过例题做进一步详细讲解。

  正反比的应用环境

  形如行程、工程问题,题干中存在的关系,并且其中某量为定值或存在相同量、不变量,则另外两个量存在正反比关系。即在关系中:

  1、A为定值,M与B成正比关系;B为定值,M与A成正比关系

  2、M为定值,A与B成反比关系

  巧用正反比快速解题

  例1.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向B地跑,当甲跑到B地时,乙离B地还有30米,丙离B地还有40米,当乙跑到B地时,丙离B地还有16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

  A.60 B.70 C.80 D.90

  【答案】C。解析:设A、B之间距离为X,甲乙丙用相同的时间,距离不同,当乙跑了30米跑到B时,丙跑了40-16=24米,所以乙、丙速度之比为30:24=5:4,相同时间内路程之比为5:4,即(X-30):(X-40)=5:4,解得X=80。则选C。

例2.李明倡导低碳出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如果他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快3千米,他上班的在途时间只需原来时间的;如果他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慢3千米,那么他上班的在途时间就比原来的时间多( )

  A.1/3 B.1/4 C.1/5 D.1/6

  【答案】A。解析:s是一定的。现在所用T与原来的比为4:5,所以v比为5:4,他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快3千米,则速度比快的一份,对应3千米。原来的速度为12千米/小时,现速度减慢则变为9千米/小时,现在速度和原来速度比9:12=3:4,则时 的比例为4:3,则快了1/3,选择A。故只要题目中存在的关系,就可注意这个关系中是否有定值,若存在定值就可以应用正反比进行解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