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7)的相关文章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7)

1.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 A.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D.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 )领导体制。 A.归口管理 B.统筹统分 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D.各管各的 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数为( )。 A.l人 B.l一2人 C.3人 D.1一3人 4.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企业盈利率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人的积极性 D.提高劳动生产率 5.行政处罚无效的原因是( )。 A.行政违法性质不严重 B.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 C.没有法律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 D.当事人无财产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page] 1.B【解析】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2.C【解析】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的编制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本地区的编制工作。 3.B【解析】本题直接考查法律的相关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 4.D【解析】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5.C【解析】《... [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7)的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6)

1.2006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7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D.承包...[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5)

1.法的要素主要包括( )。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事实 2.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 )。 A.绝密文件 B.群众上访信件 C.过时的文件 D.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 A.民主纲领 B.经济纲领 C.政洽纲领 D.文化纲领 4.群众观点包括( )。 A.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B.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C...[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4)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个人价值融于社会价值中 B.人的自由是相对的 C.人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 D.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 2.地方性行政法规,应由( )制发。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3.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文种是( )。 A.布告 B.通告 C.公告 D...[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

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案件实行( )。 A.合理性审查原则 B.合法性审查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但也有例外 D.合法性审查原则为主、合理性审查原则为辅的原则 2.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 )决定的。 A.生产资料私有制 B.当时的生产力状况 C.野蛮的剥削制度 D.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3.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2)

l.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 A.前者不改变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后者是社会形态的根本质变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C.前者一般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系;后者触及生产关系 2.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计划手段( )。 A.既是一种行政手段,又是一种经济手段,还是一种法律手段 B.要体现...[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题(1)

1.针对请示的内容主要涉及的两个方面,批复也可分为( )。 A.指示性批复 B.报告性批复 C.请示性批复 D.审批性批复 2.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有( ) A.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B.国家只有一套中央机构 C.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D.只有一个国家主权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第十章

第十章 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和党的十四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 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结束了。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西方国家加紧了对原社会主义国家的争夺和渗透,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 查看全文 ]
2013-08-0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九章

第九章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党的十二大和全面改革纲领的制定 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 查看全文 ]
2013-08-0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第八章

第八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一、在徘徊中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早就对“四人帮”极其痛恨,希望尽早结束社会动乱,把我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这股猖獗十年、祸国殃民的政治势力终于被扫除掉,真是大快人心!各地一连数日举行集会、游行,人们载歌载舞,沉浸在多年未有的欢庆之中。 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 查看全文 ]
2013-08-0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七章

第七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 查看全文 ]
2013-08-05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公共事务经理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客务主管 基础物流事业部业务员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强电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经理 公共管理专业 签证基础 2015.8.28预测机经 A类写作预测 公共利益 公共关系专业 韩国留学知识 知识结构 公共卫生研究生专业 数学知识 雅思预测 雅思写作预测 雅思阅读预测 雅思预测 雅思口语Part1预测 2015年7月雅思写作预测
热点推荐
公务员辅导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 国家公务员新闻 申论答案 数量关系 国家真题答案解析 申论真题 申论热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