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李后主亡国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李后主亡国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李后主亡国 宋朝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原先各地的一些割据势力仍还存在。当时除契丹建立的辽国以外,五代时期的十国,北方有占据太原的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国。在湖南等地,也有人割据。 宋太祖稳定了内部以后,开始考虑怎样消灭这些割据势力。究竟先解决北方呢,还是先解决南方?宋太祖日夜盘算这个问题。他想先南后北,但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天,风雪交加,眼看天色已晚,鹅毛大雪还下个不停,宋太祖顾不得下雪,去赵普家中,跟赵普商议这桩大事。他跑到赵府门口,敲起门来。赵普开门一看,只见宋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惶恐不安,连忙拜了下去,请他进门。 宋太祖到了厅堂,赵普命人烧红炭火,在火上烧肉,同时让妻子出来倒酒招待。 宋太祖说:“大嫂,不必客气。” 饮过数杯以后,宋太祖故意试探地说:“我想削平诸国,先出兵太原,你看怎样?” 对这问题,赵普也早有考虑。他说:“北汉的西北,就是辽国。如果我们攻下太原,就会受到辽国的威胁。我看不如先削平南方诸国,再去对付北汉。那时候,像弹子那么大的一个北汉,能向哪里逃呢?” 宋太祖大笑说:“其实我正是这个主意,刚才不过故意试探一下你的意见罢了。” 赵普也跟着笑了起来。两人再商议了一番,宋太祖先南后北的方针终于确定下来了... [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李后主亡国的相关文章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先天下之忧而忧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王安石变法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他们有的享有免役特权,有的利用权势瞒产漏税,沉重的赋役都压到农民身上。再加上政府每年还要付给辽国和西夏大量银绢,也得由农民负担。各地常有农民起义发生。国家田赋收入没有保证,开支却越来越大。北宋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xū)即位。这一年,宋神宗才二十岁,很想有所作...[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吴王夫差...[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素材,希望对2014年高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本站时时更新,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以获取更多资料!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近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例句]南朝·宋·范晔...[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掘地见母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掘地见母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十三棍僧救唐王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十三棍僧救唐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生。那时候,洛阳城郊十五里的柏谷庄,有少林寺千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有武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园。一日,饲养牲口的和尚智守,听见有人在谷草垛后嘀嘀咕咕说,原来他们是青泥沱人,听说唐王那里年景好,在闯潼关逃荒...[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历史典故):老子留下五千言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历史典故):老子留下五千言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则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时代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历代不知有多少人考证过老子的姓名、字号。 按照《老子内传》的说法,他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所以号为“...[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苏秦合纵联六国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苏秦合纵联六国 战国七雄中,就数秦国最强盛。楚、齐、魏、赵、燕、韩六国诸侯联合起来,用“合纵”的办法结成南北联盟来抵抗秦国呢,还是联合西边的秦国,用“连横”的办法结成东西联盟来保存自己呢?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洛阳人苏秦,他主张合纵;另一个是魏国人张仪,他主张连横。他们俩是同学。 苏秦在洛阳时想去见周天子,只恨没有人向周天子推荐。他知...[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素材,希望对2014年高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本站时时更新,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以获取更多资料!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苏秦游说六国,采用合纵战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张仪则帮着秦国到各国游说,要这些国家与秦国联合攻击别国,叫“连横”。 六国中,齐国和楚国比较强大,两国结成同盟,对付秦国...[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合纵、连横,动荡不定。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 赵武灵王是一个眼光远、胆子大的君主。赵国的大臣楼缓、肥义、公子成,全是他的帮手。赵武灵王想...[ 查看全文 ]
推荐访问
运作文员 国际海运操作文员 安装售后主管 高中历史、政治、地理教师 2015高考英语冲刺 2005上海高考作文试卷分析 2011重庆高考作文试卷 2007重庆高考作文试卷 2008天津高考作文试卷 2008安徽高考作文试卷 2006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08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15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05广东高考作文试卷 2008河南高考作文试卷 2007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08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11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05河北高考作文试卷 2006河北高考作文试卷
热点推荐
高考升学率 高考数学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专科学校排名 高考化学题库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小高考信息 三本分数线 高考理综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