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高考资源网语文: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的相关文章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

在每年高考试题中名句名篇默写均有涉猎,而每年考生做这类题竟然失分颇多,得分只在半数左右,更有甚者要求默写的句子都写上了,却得了零分。究其原因,并非没有背过,而是默写时个别字写错了,以至于整个句子的默写不能得分。给你以下几招,以便在高考默写中稳操胜券。 一、 字形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羁”,有不少考生写成了上方是西字的错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字形,不是由“西”“革”“马”构成,而是由“四”“革”“马”构成,可借助谐音“四个马”识记,这样就记准了,默写时再也写不错了 二、 字义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其中的“叶”写成了“夜”, “襟”写成“巾”,此乃字义不清的结果。若记住了“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写黄鹂鸟隔着树叶徒然唱着美好的歌,“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写对了。 三、 对比识记 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如:将“艰难苦恨繁双鬓”中的“繁”与“三顾频烦天下... [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的相关文章

高考资源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

技法点拨 一、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解析

(一)把握作者的感情 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所谓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即抽取诗歌中某一句,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根据所选句子的特点,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设题 (1)借景...[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高考阅读题解题方法

【考情分析】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入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而江苏高考多年来一直以散文为阅读文本,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鉴赏古诗词形象

鉴赏古典诗词的艺术形象,要分析、判断它们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可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1、是现实中某种品格、品质、精神的象征。 一般的咏物诗常借助这种形象,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而这些形象就成了某种品格、品质、精神的象征。如: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地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作者以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一、吃透考纲。 就是知道高考现代文阅读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我们的复习资料说得很清楚了:分为6个方面,就是6大考点。一般就是按照这6个点设置的。在此,不再赘述。 二、把握命题规律。 近年来所选材料突出体现以下特点:1、选文多具有浓郁的文学性、哲理性,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2、选文多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的散文。3、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多为抒发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关注“基础型 拓展型 研究型”课程学习

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的课程学习分作“三板块”,即基础型学习、拓展型学习和研究型学习。高中教材编写、教学以及高考命题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理所当然应关注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这“三板块”的课程学习。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尤其是高三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和同学可能较多关注的是基础型学习,而对另两个板块的学习关注不够。 积极参加拓展课程 实际上,近几年来的...[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的特点

一、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选材特点 1、全国各省市 年份试题套数人物传记数其它文体数 200919145 201019163 201119136 2、四川卷 年份选材文体篇名作者或出处 2009议论文慈溪县学记宋·王安石 2010人物传记酷吏传汉书 2011小说 (人物传记)辍耕录·隐逸元·陶宗仪 结论:人物传记在高考中始终占主要地位 二、人物传记的特点 身份为人在前面, 典型事件跟后边。 经历官位会多...[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表

1、必须/必需:前者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者动词,作谓语,还可作定语。 2、颁布/公布:前者内容常是法令等;后者内容常是方案、名单、帐目、成绩、数字等。 3、辨别/鉴别:前者指分辨、区别;后者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4、度过/渡过:前者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后者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5、遏止/遏制:前者着重于“止”,通常用于战...[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常见易混词口诀

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 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 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 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 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 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具体财物用物资,客观事物用物质; 支...[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高考近义词辨析

1、关于、对于 关于表示关涉的范围。如: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对于主要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2、通过、经过 通过是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经过是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3、尽管、不管 不管后面是假设的情况,如:在党的领导下,不管前方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尽管后...[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人力资源述职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2015北京高考总分 2005上海高考英语 北京高考总分 江苏省高考总分 高考的总分是多少 2015高考一本分数线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 河南高考加分政策 广东省高考加分政策
热点推荐
高考化学试题 高考数学知识点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高考满分作文600字 高考化学真题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自主招生面试题 高考理综试题 2022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