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方法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方法

一、命题特点 《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18个。文言文试题的段子虽然选自课本以外,但所考查的知识却都在课文以内。考查文言知识不能扩展到课文以外,否则几强人所难,测试效果也不好。” 虚词虽然有18个,但高考的命题重点要集中在文言文课文中几个常见、常用的虚词上面。 考生不仅要懂得虚词的词典上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具备具体运用知识的能力。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虚词命题在不增加题量和分值的前提下加大了知识考查的密度。 从题型来看,多采用比较判断的方式,要求考生对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做出判断,并不要求指明其意义和用法。近几年文言虚词考查的题型也比较稳定,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每题用来做比较的8个例句中,有4个例句出自高考文言材料,有4个例句出自中学课本。 二、方法点拨 夯实课本文言基础知识是解答好虚词题目的基本前提。复习文言虚词,应对照《考试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虚词逐个归纳整理。 文言虚词的积累应当注重阅读实践,结合典型句子分析,日积月累。要注意整理课文里比较重要的... [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方法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如何有效复习文言虚词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你好, 语文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确实不易掌握驾驭,但并不是没有办法突破。语文,即中文,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之一,是我们的国语,母语,更应该学好。而且,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完全可以学好。 语文的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这四字真理,不知道你是否静心体会。语言的考查,即检测你的识别能力,表能力和交流能力。高考语文的考查一般为三大块:一是基础知识,包...[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虚词考题回放

黄活汉 [考题回放]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2011年高考广东卷) A其智能亦自可韬语其妻曰……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答案:B [试题解析] 考题中依然是往年的热点虚词:其、以、之,这些虚词在近年的高考中经常接触,“且”虽然考得少,但是其用法和意...[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名言警句精练

一、填空。 1.老吾老,( );幼吾幼,( )。 2.路漫漫其修远兮,( )。 3.莫以善小而不为,( )。 4.读书破万卷,( )。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6.先天下之忧而忧,( )。 7.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 8. 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 9. 不飞则已,( );不鸣则已,( )。 10. (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河。 11.落红不是无情物,...[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格言精选(必看)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歇后语大集合(必看)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草帽烂了边——顶好;没言(沿) 草帽当锣打——响(想)不起来 草人救火——白送死 草人救火——自取灭亡 草人的胸腔——无心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厕所里挂绣球——配不上 厕所里吃烧饼——难开口 厕所里吃香瓜——不对味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抱着蜡烛取暖——无济于事 ...[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俗语集锦 2

501、骑鹤上扬州——后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502、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503、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506、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507、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508、七年之病,求三年之...[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俗语集锦 1

中国俗语 1、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 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谚语和惯用语总结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新增俗语,估计不会考查较难把握的歇后语,谚语和惯用语有可能是考查重点,总结如下,供参考。 二字俗语 行家 惧内 冒尖 亮相 滚蛋 较真 吃香 老练 白吃 丢脸 草包 哭穷 三字俗语 清一色 老一套 绊脚石 丢面子 假斯文 打算盘 书生气 不正派 一面倒 说大话 吃不消 钻空子 卖人情 不开眼 不大离 靠得住 吃得开 顺口溜 玩得转 出洋相 怪不得 干瞪眼 关系户 门外汉 不够格 ...[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什么是熟语呢?

什么是熟语呢?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到,熟语和成语很接近,但范围比成语要广泛。成语除了符合熟语所具备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简洁精辟、大多由四字结构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书面来源或典故)、书面色彩较浓等特点。而成语只是熟语的一部分。在...[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惯用语新编

新习惯用语精编及详解 1、 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2、 白骨精:《西游记》中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常用来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3、 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4、 半边天: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5、 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6、 保护伞: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7、 ...[ 查看全文 ]
2012-05-04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2年度述职报告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专项资金审计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2012年12月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1月 2012年3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2012年6月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2015北京高考总分 2005上海高考英语 北京高考总分
热点推荐
高考作文押题 三本分数线 高考生物 5184高考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物理题库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报名时间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二本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