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分析与归纳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分析与归纳

上南东校 张抱舟 上南南校 朱颖儿 近年来,上海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都是一篇说明文另外再加一篇记叙文。如2007年《中国瓷器》、2008年《深层海水的利用》、2009年 《城市景观花卉装饰》、2010年《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等等。通过研究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的考点及题型,明确答题规范,教给学生答题方法与技巧,这样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通过对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总结为以下六个考点,十二个题型。 考点一:考查基础知识 这是对学生文字的书写、词义的辨析(包括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词语的语境义、引申义、比喻义的理解的考察。要认真仔细阅读对应的段落,思考词义,比较异同,注意搭配等。 题型1: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例:2008年《深层海水的利用》第③段中加点词 “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通过上下文研究得出。 ) 题型2:在文中找到相应近义词。 例:2008年《深层海水的利用》第③段中与加点词“丰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丰富。 (直接文中就能找到。 ) 题型3:联系上下文,辨析词义。 例:2007年《中国瓷器》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 A光彩夺目 B流光溢彩 C巧夺天工 D栩栩如生 ……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 C 。 例:2009年《城市景观... [ 查看全文 ]
2012-05-17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分析与归纳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古诗欣赏题考点分析

中考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词句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 1.词句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 查看全文 ]
2012-05-17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指津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法讲解,古诗词鉴赏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难度不大,所选古诗词大多来源于课本或《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二是所考内容一般有常识记忆、词语理解、情感领会、表达技巧分析、名句品味等。三是所考题型有选择题、主观表达题以及鼓励创新的开放题,后两种题型有增加趋势。 考点透视 综观近几年中考,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古诗词鉴赏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难度...[ 查看全文 ]
2012-05-17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备考抓住阅读与作文

清华附中老师张彪 中考语文近百天的复习可选择两种不同方式,一是全面衡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查漏补缺式的选择性复习;二是分别列出每天的具体复习计划,分模块复习。无论选择哪种复习方式,考生都要做2至3套完整的练习题,做题形式可根据各人情况而定。平时习惯分类复习的考生,要精做几套题,大致了解考试方向;平时习惯整体复习的考生,可以泛做一下,重点针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巩固。 阅读和作文在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大...[ 查看全文 ]
2012-05-17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最后阶段复习怎样才能事半功倍

中医看病有“脉络”之说,人际交往有“人脉”之谈,当然中考语文也有“题脉”之言。一旦弄清了试卷中的来龙去脉,像中医把搭脉那样,把准了“题脉”的话,中考最后阶段的语文复习就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中考语文成绩也会普遍提高,让中考语文飞的目的一定会达到。 绘张“题脉”图(2009年~2010年) 根据近几年来教育部门的“继往开来,稳中出新”的命题精神,仔细地察看两年来试卷的题量、题型、分值等数据,发现继“往...[ 查看全文 ]
2012-05-17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复习策略经验分享

对于初三年级的考生而言,意味着已开始进入倒计时。时间的紧迫、学科复习内容的庞杂,使得有些学生开始出现焦虑情绪。下面,我想就如何运用复习策略,高效地抓住考前的一百多天,做好语文复习工作,谈谈个人想法。 结合《中考手册》,熟悉所有考点 目前,每名初三考生手中都有一本 《考试手册》,它就中考的考试目标、内容、试卷题型、结构,都有详细的说明。 有的考生只是盲目地背诵古诗文、大量地做阅读题目、 一篇篇练习写...[ 查看全文 ]
2012-05-17

专题推荐:

2012年中考语文教材专题知识归纳 37

141、雁过拔毛:大雁飞过能拔下毛来。形容武艺高强,也形容盘剥勒索严重,连高空飞过的大雁也不放过。比喻经手办事便捞点好处。 142、偃旗息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143、扬汤止沸:从锅里舀起开水再倒回去,以制止水的沸滚。喻治标而不治本。 喻救急。后遂以“飏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44、一日千里:形容马跑得极快。比喻人才智出众。也...[ 查看全文 ]
2012-05-15

专题推荐:

2012年中考语文教材专题知识归纳 36

121、天高地厚:比喻恩情深厚;也形容事物艰巨复杂。 122、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123、尾大不掉:比喻属下势强,不听从调度指挥。比喻事物前轻后重,难以驾驭的现象。 124、文不对题:文章内容跟题目不相配合。也指谈话、对答脱离中心。 125、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默默无闻,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 126、无所不至:犹言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多作...[ 查看全文 ]
2012-05-15

专题推荐:

2012年中考语文教材专题知识归纳 35

101、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102、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103、如虎添翼: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104、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分离。形容不近不远,不亲不疏,相互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指文情若实若虚。 105、入木三分:形客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查看全文 ]
2012-05-15

专题推荐:

2012年中考语文教材专题知识归纳 34

81、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82、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83、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 84、评头论足:是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85、平易近人:指态度谦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查看全文 ]
2012-05-15

专题推荐:

2012年中考语文教材专题知识归纳 33

61、金声玉振: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也比喻文辞优美。 6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63、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64、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65、苦心孤诣:指精心...[ 查看全文 ]
2012-05-15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2年度述职报告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4s店客流量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报告怎么写 银行市场分析报告 卷烟市场分析报告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食品分析报告 建材市场分析报告 调查分析报告 可行性分析报告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酒店行业分析报告 血液分析检验报告单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2012年12月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1月
热点推荐
中考历史真题 中考物理答案 中考化学答案 中考状元经验 中考数学题库 中考生物题库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中考作文技巧 中考政治答案 中考话题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