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化学备考:解决信息题的主要方法(一轮复习)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解决信息题的主要方法(一轮复习)

经过数次中考的洗礼,信息题越来越为师生熟知,但很多学生不喜欢信息题,有的甚至看到信息题就逃之夭夭,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信息题的主要特点是:情境新,阅读量大,但是条件隐蔽性强。创设情境的材料常涉及:微粒的结构,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新科技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出题的时候往往所给材料比较冗长、陌生,让人云里雾里,同时有用的材料又隐含于字里行间,学生往往不知该如何下手。其实,如果把“多余”的情境去除,直截了当地告诉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相应问题,多数学生是可以运用所学知识顺利解题的。所以信息题的难度只是一种“相对难度”,题干的情境化只是手段,能否成功破解这种“相对难度”,才是这类试题考察学生的目的所在,也就是我们一直培养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既然信息题只是“相对难度”,所以我们的重点就是“去情境化”,这是解决信息题的主要方法。下面举几例来说明我的这一观点。   我们先来看一道选择题: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在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D.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 [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解决信息题的主要方法(一轮复习)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化学备考:借助图形解化学试题(一轮复习)

 依据现代教育理论──构建主义的学习原理设计可视化的图形,搭建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利用可视化的图形可以把知识点之间的整合过程表现出来,帮助同学们记住知识并懂得其含义,这几年来中考题中也多次出现结合图形来解决化学试题,现举几例,以供参考。   例1.(09烟台)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铁、银、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硫及其化合...[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真题解析(一轮复习)

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一年一度的中考过后,笔者习惯研究中考试题.仔细研究2009各地中考化学后,我为一些地区出现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试题拍手叫好。其中杭州科学卷化学部分有一道题给我下了深刻印象,下面做一介绍,与大家共赏。 题目:34、(10分)在课外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总质量为400克左右,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并比赛小车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道路上一次运行的距离谁最远。张明制作了...[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解跨学科综合题(一轮复习)

一、中考命题透视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近年来中考中出现了一类跨学科试题。跨学科试题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突出各学科之间知识相互渗透的综合类化学试题。试题能突出化学学科的基础性和边缘性。学科综合即以基础化学知识为主线,有机的渗透物理、数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学科综合性强。纵观08年各地中考试题,此类试题多以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为命题背景,突出化学学科知识...[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物质推断问题一题多解(一轮复习)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钡、碳酸钙等物质中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鉴定分析其组成,做实验记录如下:   第一种情况:   ① 将固体粉末溶于水,搅拌后全部溶解得无色溶液;   ② 在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过滤,然后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由此推断原固体粉末中(以下用化学式填写,下同)   肯定含有   ...[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气体的制备(一轮复习)

题目:如下图所示,某学生用装置甲(瓶的内壁附有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先在瓶内放入锌粒,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   (1)写出甲瓶内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装置乙和丙中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如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从A导出的气体通过B、C、D、E的次序是:       (3)气体通过乙瓶,是利用浓硫酸的______性。  ...[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定比定律(一轮复习)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许多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给出明确和精密的表达,但有重要的语言叙述,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 一、“定比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体现 “定比定律”是化学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定律,象数学中的公理一样,是不证自明的。定比定律是说组成某一化合物的时候,各成分元素常依一定的质量比互相化合。在初中化学教材第四单元中有明确的体现,描述为“每种纯净物质的组成是固定...[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学式(一轮复习)

一、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学式          例1  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笑气”的化学式是(     )   A.N2O5      B. NO2      C. NO        D.N2O   解析:从题中可知,“笑气”含有N、O两种元素,在氧化物中,O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就可以推得“笑气”是N2O。...[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物质推断题解法综述(一轮复习)

【例1】1.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X一定是H2O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解析】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单质有C、H2、O2和...[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物质推断题解法综述(一轮复习)

【例1】1.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X一定是H2O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解析】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单质有C、H2、O2和...[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化学备考:正确区别两种“差量”的不同(一轮复习)

1.在一烧杯中加入50 g足量的稀盐酸,再放入一种不纯的锌粒7 g,使其充分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56.8 g。试求锌粒中所含杂质的质量分数。(锌粒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2.在一烧杯中加入50 g足量的稀盐酸,再放入12 g石灰石,使其充分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过滤,得滤液为55.6 g。试求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查看全文 ]
2012-10-31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信息库建设自查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中国教师招聘信息网 广东教师招聘信息网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南京教师招聘信息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江苏省教师招聘信息 郑州教师招聘信息 新疆教师招聘信息网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广州教师招聘信息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大连教师招聘信息
热点推荐
中考历史题库 中考化学压轴题 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改革 中考话题作文题目 中考生物答案 中考数学答案 中考总分 中考录取线 中考电话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