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字典 |

2015-07-18 09:09

|

【 liuxue86.com - 读后感范文 】

  看苏菲的世界,走进哲学的国度,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欢迎阅读!

  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如果我问这几个问题,你一定觉得好笑。但殊不知,这一本书,不正阐述这几个问题吗?苏菲是上校笔下虚拟的人物,而上校不正是作者乔斯坦•贾德笔下虚拟的人物吗?

  这么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另一个更高级的人安排的,可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人安排,那么第一个人的生活又是谁的安排呢?是有人互相安排?或又是怎样?这不禁让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永无止境的思考下去。我们真的生活在别人的笔下吗?或许是,或许不是。但至少我这么认为:不管你怎么想,你的生活还是会继续下去,和往日一样,那么相信与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关于本书的第二个哲学问题,就是永恒之乡。真的有吗?哪里是怎样的呢?好奇就鱼贯而出。倘若有,那么永恒之乡里又有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会到永恒之乡呢?他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我想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对于这个,我持有跟上述同样的观点。相信与否,生活会一样继续下去,不会也变化,即使你也在相对于另外一个地方的永恒之乡。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留给了我无限的思考。

  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二)

  马儿为什么叫马,何为马,在没读着本书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是某一时间,爸爸妈妈拿着一张图片或是我偶然间从电视上见到这种东西,爸妈对我说,那是马儿,我从此就认识那是马了吧,每天总会见到许多人,许多事,我却从未提出一句:为什么?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

  对此,作者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想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攀爬着,想探究魔术师的秘密。我们比哲人们缺少的只是一颗好奇心,一颗智慧的头脑。

  哲学家们不停的爬着,同时也不停的唿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唿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总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塬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两千年,中世纪,浪漫主义深深吸引着我。

  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叁)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着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着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像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哲学也给不出这些答案,因为哲学本身已经否定了自己能给出答案。但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否就让哲学没有意义呢?不,哲学的意义其实就出现在这些矛盾的思维中。或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哲学家得出了什么答案,而是去看他们怎么思考的。因为哲学家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确实无法证明那些答案,但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中采用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就像黑格尔说的,这些哲学性的思考,会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哲学虽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顺着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来越多的看到外面。

  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四)

  在某个书店中,我在一个书架发现了《苏菲的世界》,莫非这和《再见,苏菲斯》有联系么?好像很神秘的样子……好,就买这本书了。

  我突然发现我在自己找麻烦,这么烦的一本书,我为什么会买?但是,随着阅读,我似乎发现这本书有一个特点——麻烦是肯定,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特别入迷,我甚至从中午十二点一直看午夜十二点。虽然没侑汲取多少知识,这里的知识太丰富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光是人名就让我头昏眼花的,但是在这本书中所涉及的方面还是有限的,比如书中很少谈及中国哲学(如果要谈及中国哲学史估计说叁天叁夜也说不完)。

  我很喜欢希腊神话,我认为希腊的神离我很近,因为祂们拥侑普通人所拥有的特性。而中国的神话我来说太遥远了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

  《苏菲》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哲学史,我看了人类是如何进步的,侑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学习,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个新的名词,我一直以为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就是讲道理的,和科学历史等等没什么关系,自从看了《苏菲》我才知道哲学是一种包含所有学科的中和性课程,但是必须用一辈子的时间用心学习。

  乔斯坦贾德是一茖十分称职的教师,十分幽默的教师,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比如书中有几幕中加入了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童话人物,像小红帽,爱丽丝之类的,很可爱的想象。还有他的授课方式——写信,对话(至于那影碟,我们看不见,只有苏菲知道这是什么感觉)与其祂哲学书相比之下特别多姿多彩,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久很久了。

  至于《苏菲》一书究竟写的是什么?可以有很多答案,可以是西方哲学史,也可以是科学的发展概述,也可以是神秘类小说……

  “你是谁?”“世界从哪来?”看似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不仅困扰了苏菲,也困扰了读者。之后作者化身为艾伯特(艾勃特)一一为苏菲(读者)解答。那哲学是什么?什么人能成为哲学家?在此,做了很明确的答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当然小孩子最符合这个要求,我们经常可以看小孩子喜欢打破沙锅问底。作者在解释哲学时用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喻成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除此之外,作者很侑才华,祂用了一茖很大胆的写法,如果写得不好很侑可能会让人浑浊不清。祂在书中的谜团是一环扣一环的先是陌生人的来信,再是一个叫席德的女孩,再是神秘小屋,就这样神神秘秘的,开始还好,疑团是可以解开的,但是越后面,我便越是一头雾水。什么会有字的香蕉,在路上捡钱,捡明信片诸如此类,只在电影中可以看的情节,让我更加怀疑这是不是一部悬疑剧。直至《柏客来》这一节,才开始揭秘。原来苏菲是一位书中书的人物,这是不是为了提高读者兴趣而故意这样写的呢?不是,他的构思是这样的席德是真实存在的任务,而苏菲是像小红帽一样的人物,因此她可以看见小红帽,爱丽丝,亚当夏娃……苏菲是虚构的,她自己很能明白这一点,但是她依然不停地最求真理,哲学影响了苏菲的世界,而苏菲也影响了席德,两个女孩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也许作者想说明苏菲不仅仅是一茖小说人物,也是一名活人们心目中的人。祂赋予苏菲和艾伯特灵魂,使祂们在“现实”中当一名像幽灵一样的人物。但这点与他之前所写的没有鬼神存在的哲学相反。但实际上这一点不矛盾,因为这些都是艾勃特编出来的。以这么有特色的方法来写小说不是很可爱么?

  做一回小说推销员,《苏菲》一书与爱情小说一点关系也没祂侑可以让人大开眼界,可以是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也可以让人对哲学有一定初步的认识,也许会激励人成为一名哲学家。

  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五)

  阅读前几章,以为本书的主角就是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觉得诡异,到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场哲学宴会上,我才渐渐意识到,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本书作者笔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笔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创造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作为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笔下,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脱离了少校的控制,获得了成功。这种被创造者逃离被安排的命运的构思,让我感觉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维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这样评价本书的:“《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它唤醒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带领我们走过了几千年来的哲学的发展史。从最初的自然派哲学家,到理性主义,到古典派哲学家,到繁荣蓬勃的希腊文化,印欧文化、闪族文化,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文化,再到豁然开朗的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现代的笛卡尔,经验主义,浪漫主义,唯物主义,存在主义。丰富的内容带我们走过沧桑,让我们得到一种哲学的洗礼与升华。毕竟,从古至今如此多的哲人有着如此多的理论,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对于世界、生命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创新着。而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看着哲学的发展历程,看着古代哲学家们一些关于世界的荒谬的解释,或者看着一些哲学家们的全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看着这些突如其来、迎面涌来的思想,自己原有的一些观念的确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自己也对这个世界开始了一些全新的思考。

  在我的理解里,哲学就是关心、探索我们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我们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应该去思考的。而我们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生命观的过程,也可以是看做对于哲学的思考。比如在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了两个哲学性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类问题也反映了哲学家们的任务,也就是去思考、去探索关于生命、世界等本质的问题的答案。从古至今,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然而还没有出现能够说服全人类的一种理论,因此也需要无数的后继者给出自己的答案。而相反于观念里的高深莫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研究哲学。也许我们并不能人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都可以成为哲学的思考者,去寻找自己的生存的意义。

  其实每一位、每一种在各个时代叱诧风云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家都是由“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上是否有上帝和灵魂?”等等看似无法解答的问题展开的。如何解答这些问题呢?,书中提供了一些线索:“只需用自己的常识”“要站在兔毛的顶端”“用儿童的眼光来探究世界,也就是不要被世事所麻痹,仔细地观察周边的世界,有勇气发表自己的思想。那我们如何不能结合自己在书中所学与生活中所见所闻来创造 “自己的哲学呢”?

  虽然人们对历史上各种哲学流派褒贬不一,但那些哲学家确实应当受人尊敬,他们是如此勇敢而执着地探寻着真理与实践的奥秘。哲学的世界亦梦亦幻,它像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神话却又源于我们身边一切普通的事物。

  然而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知道风霜雨雪的成因,我们还知道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火箭为什么能飞上月球。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些没有丢弃好奇心、或再次点燃好奇心的人。这些人仿佛不认识这个世界,不相信这个世界,不承认这个世界。他们怀疑,他们思考,他们改造。于是有了孔孟的仁义,老庄的逍遥;于是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哥白尼的日心说;于是有了浪漫主义的反讽,于是有了经验主义的体验;于是有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于是有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自古以来多少先人尝试了无数方法想爬到兔毛顶端,又有多少今人依然作着不懈努力。而我们,这些习惯了安逸,习惯了一位接受事实的人们,难道不该为自己的麻木和怠惰感到羞愧吗?难道不该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吗?

  知识可以积累,技艺可以传承,但人生的经历,理性的感悟却只能从零开始慢慢体会。上地对待古今的哲学家是公平的,都给了他们一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也许就是哲学发展了几千年却依然连最初的问题也没有答案的原因吧。所以我们不必怀着对哲学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要好奇,只要思考,就离真理更近了一步。哲学家们知道的并不比我们多,但他们好奇的东西比我们多,他们思考的东西比我们多,所以他们看穿了事物的表面而抓住了其内在联系。这好奇的能力,这思考的能力,上帝也曾给了我们啊。

  “也许我们也是星尘”结尾时的比喻一位没有带着隐隐的神秘感,我们在这宇宙间只是昙花一现般的一瞬星光而宇宙仍在不停的运转着,轮回着。它会如何呢?这我们我从知晓,世界如此之大,还有无数个秘团我不曾揭开,还有无数个空间我不曾体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不停地探索着。放飞哲思,倾听它们振翅翱翔的声音……

  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六)

  带著“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疑问,苏菲开始了一段超越时空的旅行。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与苏格拉底、笛卡尔、康德等众多大师相遇,聆听他们关於人、关於世界的思考。同时,苏菲也开始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直至她发现她只是少校手中的傀儡,只是按照少校给她设定的路线行走时,苏菲最后毅然决定逃离少校的掌控,向自由、永恒的地方奔去……

  一年前,我曾经翻阅过这本书,其带给我满满的惊喜与感动。一年后,当我在课堂上看其电影,重温故事之余,也再次思考其中的种种。

   “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予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此一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其中有些人掉了下来,但也有些人死命攀住兔毛不放,并对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的深处、尽情吃喝的人们大声吼叫。” ——Chapter2 一开始我很激动《苏菲的世界》给我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有生命力的、充满未知的世界。但后来再想想,世界并没有变,只是我苏醒了!

  哲学来自于人们对人类、宇宙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例如儿童——小时候我很喜欢玩公仔,会和她们对话。当然大人对这不以为意,他们知道科学家知道公仔不是生物,不能和小孩对话。但他们又怎麼会那麼肯定小孩听不到公仔对他说的话呢?逐渐地,小孩长大了,好奇心逐渐减少了,也习惯了“世界就是这样”。

  当然,这里并非指人应该永远像儿童一样以保存好奇心,这里只是强调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即使习惯的世界已经把你洗刷够多了,你仍可以相信你有恢复好奇心的能力。

  曾经我和一个同学聊天,他觉得国中生那些不好好读书、搞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是很难理解的。我问他:“国中的时候是否有想过自己为什麽要努力读书?”

  他说:“因为要考一个好高中啊”

  我问:“那你想过为什麽要考一个好高中呢?”

  他说:“我也不知道”

  我问:“那为什麽你不去想呢?”

  他说:“想这些很累,不想想”

  跟著一条社会认可的道路走是最安全的,很多人也按照社会期待走完一生,就像那个深入兔子毛皮的生物。不能否认他人选择这条生命道路,只要那是他“选择”的——实际上很多时候他并没有选择,也没有思考,就像动物一样按照既定的生命程序活著,忘记了他实则为人。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活”。哲学家是一群勇敢的,他们敢爬出舒适柔软的兔毛皮,他们承认自己的无知,审视自己的生活。他们紧握自己的好奇心,不让其随年月流失,发出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

  世界没有变,只是我苏醒了!我愿意恢复你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能力,愿意审视自己的生活,追求智慧和真正的幸福。

  暑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七)

  我是谁?这个问题贯穿在整个故事中,你曾经思考过吗?

  我存在吗?

  如果我存在,会是以什麼样的形式存在?肉体的、意识的、抑或其他的呢?

  如果我存在,我的存在是有限的,还是永恒的?

  如果我存在,我的存在是被注定的,还是我可以选择的?

  如果我存在,我的存在之於我有什麽意义?

  苏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读到的一个故事。

  而席德和她父亲只是我们读到的一个故事。

  少校操控著苏菲和艾伯特,贾德操控著席德和少校。在读故事的我们,是自由的,抑或也在受著某种操控?

  当苏菲惊然发现她和艾伯特都只是少校小说的人物,按照少校的旨意行走时,苏菲决定要逃离少校的掌控。最后,苏菲和艾伯特都逃离了。经历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后,他们到达一个自由、永恒的世界,这不正是从古到今的哲学家们追求的吗?——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我们也拥有自由吗?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吗?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好世界可能吗?

  萨特说存在先於本质。所谓本质是指组成某些事物的东西,也就是说某些事物的本性。但萨特认为人并没有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我。同时他认为生命应该有意义,这是一个命令,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

  对於存在的定义会有很多争论,但萨特的观点无疑会带给我们启发。人是有自由的,人可以创造自我。虽然这种自由有时会受到一定限制,但任何时候人都不会是完全丧失自由。正如萨特曾在监狱里说过“我没有逃跑的自由,但是我有想逃跑的自由”——虽然身体自由被剥夺了,但还是可以拥有精神的自由。

  存在和自由可以创造自己,也许人们还会追问人生的意义,这点萨特没有给出存在的具体意义,他认为意义是要由我们自己来创造。

  曾经我问一个人,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他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说,那你觉得你现在过的生活有意义吗?

  他说,没有,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我说,如果即使你不知道你喜欢做什么,但你在寻找你喜欢做什么,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

  他说,有。

  弗兰克尔曾说过,“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对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对我们有何指望。我们不该继续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该认清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人生的意义,在於追寻的过程,所谓“意义”,是“活”出来的。

  苏菲的世界,她唤醒了即将沉睡于兔子的皮毛的人,带著好奇心,发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

  推荐阅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00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00字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532291.html
延伸阅读
高中时候的你在读这本《追风筝的人》时,面对文中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友情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07-09
《桃花源记》一文中记录了一段非常神奇的相遇,这一段桃花源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为美好的目的地。那么记录下你的读后感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读后感600字范文”
2020-07-02
《我是猫》里面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去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我是猫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我是猫读后感(一)《我是猫》是夏目
2020-07-02
《骆驼祥子》书里“样子的经历,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一)
2020-07-01
神秘岛出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如果你喜欢看科幻内的书籍,那么他所写的书你就一本都不可错过,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秘岛读后感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神秘
2020-06-30
《苏菲的世界》是本什么样的书呢,相信看过之后你就会喜欢它。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关于苏菲的
2018-07-16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是否会被里面的人物情节所吸引呢,在读完后又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心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寒假苏菲的世界
2020-03-06
每一次阅读,都是对宇宙的一次探索,每一次在书籍之中起航,都是对知识的一次探险。那么让我们拿起书,写下感受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20”,仅供参考
2020-07-04
苏菲的世界将是一本与哲学有关的小说,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600字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苏菲的世界600字读后感(一)苏菲的
2019-06-21
在读苏菲的世界过程中,你是否会被里面的人物情节所吸引呢,在读完后又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心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