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字典 |

2015-10-28 16:14

|

【 liuxue86.com - 读后感范文 】

  出国留学网为您呈现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系列,欢迎阅读。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一)

  自从跟着集体忙活着让全国人民都去喝茶的事,我已经很久没读书,也没写什么东西了。安古人的说法我早就变俗了,可我老师安慰我说劳动不俗,劳动很雅,只有劳动过读的书才会被真正吸收。我想读读《金瓶梅词话》不知道会不会吸收的很好,但不能读马老的《资本论》,否则老想着找自己的剩余价值。

  这些混帐玩笑话都是劳动之后读了王小波杂文“吸收”良好的后遗症。www.liuxue86.com

  五一节匆匆忙忙赶到宁波,没偷到预料中的闲情,另外几个城市的人照样跟踪操控。即使这样我居然还是能够读完一本随手抄到的《我的精神家园》,这都要感谢女友无边无际的加班。

  实际上这本书的名字只是其中一篇小杂文的名字而已,看上去很严肃,实际上全不是那么回事——小波是少有的幽默智慧的作家。一部分杂文是讲电影的,一部分杂文是讲他在国外的一些片段,一部分杂文谈到了关于“尊严”的问题。喜欢王小波的原因是他一点也不“文艺腔”,全是俏皮话,你一看就乐了,乐完了你觉得他怪损的,连你也骂了,接着你就反思了。

  现在这书不在我手上,我凭印象记得他说好莱坞电影说的很妙。大概是这样的观点:1、美国有好的文艺片。2、美国电影人为了赚钱太能不厌其烦的把一个路数拍烂。就像《镜花缘》里有个“直肠国”,吃下去什么拉出来的还这样,于是加点作料再吃,反复吃几遍拉出来的东西终于像拉出来的了这才完。这不是好莱坞电影吗?我一想《诸神之战》不就是吃了《阿凡达》拉出的吗?我可不做直肠国的食客。

  我原来读小波的小说,一直觉得他最喜欢的作品应该是奥威尔的《1984》。实际上他热爱的是王道乾等翻译家的语言,他喜欢现代文学,无比推崇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还有图尼埃。他对小说创作的很多感受跟我这样的普通人很相近,你看过现代文学之后你很害怕,那些语言每一句都是无可挑剔的,但你就是再怎么有才华,一辈子也就能出一两个。

  他还很推崇卡尔维诺,卡尔维诺对新千年文学做过演讲,他想写8个讲稿,完成5个就死了。现在剩下轻、快、精确、形象、繁复,恰好我的老师最近也在看卡尔维诺的这些讲稿,她现在对精确十分着迷,并迫使我也要精确。我下一本要读的书估计就是这个。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二)

  如今,《红楼梦》已被翻拍了许多回,看看电视上鲜艳的画面,动人的情节,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不禁让我梦回红楼,重回我的精神家园。

  依稀记得,当我还是小学生时,抱着《红楼梦》,看着书上的插图,津津乐道。总认为林黛玉是个傻姑娘,小心眼,犹是讨厌。可曾想,现在我读起《红楼梦》来,另有一番滋味,如同身临其境。

  当初我厌烦的林妹妹,现在我不禁打心眼里喜欢。曾记否,林姑娘只身进京都时那份胆怯与不安,俏语谑娇音桃花 黛玉泣残红时那份忧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隐隐约约浮现脑海,我知道林妹妹乃是美貌与才华的代名词。她忧郁,她不开朗,这又如何,人非完美,那温婉充满伤感的眼神让人们诉说她苦难的命运以及他对宝哥哥坚贞不渝的爱恋。又曾记得当生命已经到了尽头,林妹妹独守空房,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眷恋,她不得不离开。惊天地,泣鬼神,黛玉香魂依旧。殊不知,当我十年后再次品读林妹妹时,心中有何触感,我想有的只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期待。

  《红楼梦》亦是如此,我常常用心去斟酌何为精神家园。

  我读过名著,读过小说,也读过传记,连一些花边小文章我也浏览过,我不知道它们能否建造我的精神家园。我只知道闲来无趣,信手掂来。

  我还记得曾经为了一本书,整日废寝忘食。我如饥饿似渴的读着它,于是我的精神世界多了一束阳光,少了一点阴霾。从那一刻起,我打下了家园的地基,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往上建造。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说过: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这个家园里外观不美丽,房间不够多,没有庭院,没有苗圃,但可以有无尽的快乐,无尽的幸福。

  我不理解那些文人骚客的精神家园,我也做不到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会有新的看法,就如当时我读《红楼梦》一样。

  回顾十几年来的读书生涯,当年的《水浒传》《繁星·春水》《唐诗三百首》《史记》等等,我仍觉得那么亲切,它们都是我的家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为了更美好的家园,我要不停的加工,如果沦落到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就不好了!

  精神家园,我的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三)

  我对本文很有感触。当今社会处于浮躁的氛围中,精神被物欲所蒙蔽,拜金主义已经占到合情合理更合法的地步。网络充斥着八卦、黄色和暴力。现代社会的美常被视为昔日的丑恶,还美其名曰:审丑视角。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速度的迸发。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信息速传和交通便利把原有的自然享受磨灭。但是我们的工作学习之繁忙不足以被悠缓的享受所抵消,所以出现了卡拉ok,电视,电脑,网络,psp,mp3……甚至连手机都方便我们“及时行乐”,直到再也离不开速食文学,在线视频,网页游戏……曾几何时我们已经失去了享受的幸福感。

  另一个原因,我认为可以从生理上来阐述。由于现代娱乐设施多以辐射环绕,人的身体机能难免受到影响。辐射的危险度据说可以再来回1米间反复10万次后煮熟一颗鸡蛋。而人脑作为人身体最脆弱的部分,成为对辐射神经高度敏感的区域。人的心理紧张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辐射的增加。但是反观越发不能摆脱高级设备的社会人,文明人,其实不自觉地加速了精神紧绷,导致衰退。

  或许有些骇人听闻,但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自觉地有意识地让自己有一定的空间远离过快发展的新式技术。就好比艾略特所著的《荒原》,如果人类灭亡归咎于自然的不可抗力,那么人类的精神毁灭一定是源自人的自杀,而且是上瘾般的毒杀。我认为这本书能够警醒我们青年一代,把握自己的生活,重新获得幸福的真谛。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四)

  第一次读《我的精神家园》,有一些语言,不懂。

  再一次读。觉得《我的精神家园》是一本杂文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深思,风格却又是黑色幽默的,让人一边笑一边思考,这并不代表抛弃了严肃,话题是严肃的,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叙述而已。王小波说过,他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他书中的人物始终都是笑着的,这是一种黑色幽默,可是他喜欢。我也喜欢。有人曾这样说过:“《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充满睿智的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思想家的精神家园,是使人忧伤的幽默。”

  在《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中重点提到了男女平等,是从心里尊重他们,而不是当成弱势群体来进行所谓的关怀照顾,现在我国的男女平等虽然进步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大不足;不可否认,这一点西方国家比我们做的好。这一点在后面几篇关于同性恋的文章,也提倡大家对弱势群体改善以前践踏的态度,也指明了现在国人一种对不想看见的事物采取忽略的心理。而且说出了男同性恋存在的合理性,这个群体的困扰,其在研究中也保持站在一个科学研究者的方位,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调查分析这种现象。这也体现了作者坚持了科学精神,而不是情绪化的,不理智的。在《有关“给点气氛“》《我看老三届》《驴和人的新寓言》《愚人节有感》几篇文章主要是呼吁大家保持理智,用一种笑话的方式来嘲弄失去理智的人所做的愚蠢事迹,他是真正站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上的,这并不是套话,这几篇文章里的闹剧让人发笑,但当它成为现实,我们才知道失去智慧和理性是多么可笑和悲哀。在《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中,我觉得他主要想阐述的是自重,女性穿着要大方得体,也从男女平等角度上说明了女性自重的重要性,行为举止应与身份符合。其中也说到西方年轻的小姐鲜有化妆,因为青春靓丽,中年人化淡妆,这样大家都漂亮。而中国年轻的女孩们化妆,而中老年人却破罐子破摔,这样使得差距更大。我们的民族还是应该采取些措施来组织这种马太效应的,无论你是贫富差距,还是精神方面的。

  在写到王小波自己对小说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和探索,我最欣赏的就是他那句“用一生的时间来追求艺术。”记得他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提到过“最后我发现还是我在家里面写小说最适合我。”他认为真正的好小说都是精心设计的,无论怎样去分析都是合理的。就如杜拉斯的《情人》,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无一不精。

  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党爱国爱人民。当今社会中,我们的国家经济是发展了,可是精神上呢,是贫瘠的,很多人却不愿意面对现实,是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如果我们都想改变的话,也不是多么难的事吧!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五)

  本来是想拟一个主题的,想了很久,却不知道该把重点放在哪上面,也就放弃了。高中时就知道王小波,从同学的书中看到几篇他的文章,当时就很喜欢。可能是他们认为我还小,当时不愿意给我看。这本书是我一直想看的,从图书馆借出来两次,第三次借的是类似于全集的文化笔记,也包括我的精神家园这一部。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津津有味。上面说的这和其中的一篇《摆脱童稚状态》有联系了。就是关于作者应该写什么样的书。毕竟读者从书中得到的东西还是靠自己的意识决定的,而作者只要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很高兴的一点就是他一直站在艺术的角度,而不是装作艺术家。我一直相信艺术是源于生活,写文章也是,没必要搞得太严肃,也不用把文章写的晦涩难懂故作高深来显示自己多内涵。虽然王小波把小说看得比杂文重要,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杂文质量。李银河说王小波就像是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个诚实的小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他都是诚实的凭良心说话的,有什么说什么,和一些文人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现在入正题,书中也有关于杂文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杂文就是讲道理的,然而讲道理也是一门艺术。好的杂文就是把道理讲明讲透,看完后会让人酣畅淋漓,大呼过瘾,给人启发让人痛快。我相信我的精神家园就是这么一本杂文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深思,风格却又是黑色幽默的,让人一边笑一边思考,这并不代表抛弃了严肃,话题是严肃的,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叙述而已。王小波说过,他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他书中的人物始终都是笑着的,这是一种黑色幽默,可是他喜欢。我也喜欢。

  这本书收集了多年来王小波在各类杂志上刊登的文章,我也相信,只有一天天生活的累积才能写出这么多精品。并不是在夸耀这本书怎样怎样,而是这本书包括了一个人不同阶段对不同事物的态。,如果让一个人一直写,想写出这种东西是不可能的,这是一段生活又一段生活的感悟。所以我们从这本书上也可以了解王小波是个怎样的人,追求智慧的、追求美的、理性的、追求自由平等的、有趣的、思想独立的、乐观的人。当然这些远不够形容他。

  按照我的理解,我把本书分成四大区域。第一部分就是主要阐述了自己的女性观和两性观,对男同性恋的看法,传统中国婚姻观的影响和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以及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分析。而第二部分,则是写自己对小说写作的态度,当然包括写作方法、形式上的创新。他主张真正的好小说是经得起推敲的。第三部分是站在一个文化工作者的位置上主要针对传媒方面的想法,对一些中外电影手法和思想的评价,对其影响的分析和主题的看法。其中体现出了社会的浮躁等现象,当然提到的不仅仅是电影艺术。在这一点他主张欣赏文艺要用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第四部分是站在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上去谈我国的社会现在,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这主要属于社会文化的范围。也写了一些域外杂谈系列,通过对中国留学生的描写体现整个民族的习性,也反映了他对这种差异的看法。虽然我知道对于这本书,分开描述会使得很多观点不容易安家,因为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贯穿整本书的,这只能等到详述后,在各段中提取了。

  先说第一部分,我认为其中主要体现的平等自由、互相尊重、和理智这些观点,其在《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中重点提到了男女平等,是从心里尊重他们,而不是当成弱势群体来进行所谓的关怀照顾,现在我国的男女平等虽然进步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大不足;不可否认,这一点西方国家比我们做的好。这一点在后面几篇关于同性恋的文章,也提倡大家对弱势群体改善以前践踏的态度,也指明了现在国人一种对不想看见的事物采取忽略的心理。而且说出了男同性恋存在的合理性,这个群体的困扰,其在研究中也保持站在一个科学研究者的方位,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调查分析这种现象。这也体现了作者坚持了科学精神,而不是情绪化的,不理智的。在《有关“给点气氛“》《我看老三届》《驴和人的新寓言》《愚人节有感》几篇文章主要是呼吁大家保持理智,尤其是后两篇,用一种笑话的方式来嘲弄失去理智的人所做的愚蠢事迹,他是真正站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上的,这并不是套话,这几篇文章里的闹剧让人发笑,但当它成为现实,我们才知道失去智慧和理性是多么可笑和悲哀。在《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中,我觉得他主要想阐述的是自重,女性穿着要大方得体,也从男女平等角度上说明了女性自重的重要性,行为举止应与身份符合。其中也说到西方年轻的小姐鲜有化妆,因为青春靓丽,中年人化淡妆,这样大家都漂亮。而中国年轻的女孩们化妆,而中老年人却破罐子破摔,这样使得差距更大。我们的民族还是应该采取些措施来组织这种马太效应的,无论你是贫富差距,还是精神方面的。

  第二部分,王小波主要是写了他对小说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和探索,我最喜欢的就是他那句“用一生的时间来追求艺术。”记得他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提到过“最后我发现还是我在家里面写小说最适合我。”他认为真正的好小说都是精心设计的,无论怎样去分析都是合理的。就如杜拉斯的《情人》,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无一不精。当然他也意识到一个人一辈子能写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就很不容易了,写一部好的小说是真的呕心沥血,并举了很多例子。很多人最优秀的作品就是成名作。还提及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这也是一部好小说,有人说他的小说有些不正派,我觉得恐怕是这批读者的思想有些污点吧。我认为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小说这种虚构的文学艺术,能不能不要把意识形态,政治因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上去,只是单纯的去欣赏小说的本身,才是简单的快乐的事情。再说到他对写作形式以及方法的不断求索,不创追求创新。在这里面王小波提到过很多次卡尔维诺,而且非常赞同他的不断改变和创新。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后面还提到了幽闭型小说,讽刺了这种小说一贯顾影自怜的风格,提倡大家从生活中学习,只有生活经历才能够让一个人成熟,才能让一个人写出来好的作品,期期艾艾的反倒让人生厌。就好比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天天搞得像心灵多么千疮百孔一样,真的让人很无语。又没有真的怎样,装给自己看,装给别人看,最终害得还是自己。最让人无语的还是一些人以把文学读者群体标准定低了,书中以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引发的争论为例。就像第一段说的,有些人可能不适合读一些书,是不是文学就不要发展,是有弱势群体,可是如果我们把弱势群体当作我们工作的标准,那文学还要发展吗?很多名著也都成了禁书了吧,难道我们还活在清朝吗?如果社会的一切领域都以弱势群体为标准,还谈发展干什么?这种谬论,不能看,看了真是够惹人生气。不过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中国的很多文化领域都没有层次,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现在的文化只有两种,一种是从小孩子到老人都能接触的,另一种就是国内人都不能接触的(除了部分精英人士)。这样既容易误导不成熟人的价值取向,也不能够满足成熟理性的人深层次人的需求。思想的火花有碰撞才有创新,大家都一样,是不行的。

  对于第三部分,我想说的话就多了。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发表在《演艺圈》上的,讨论的方面也比较多,像是格调、媚雅、电影内容,追星癫狂等等。属于“狭隘文化”范畴。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当属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了,我想,王小波如果还活在这个世界,会怎样看待现在的娱乐圈。所谓推己及人就是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从不同人的利益点出发,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增加相处双方理解,让大家更加宽容。事实证明这确实是极难实现的。先从电影说起,如《霸王别姬》《红高粱》等电影,都是挺好的片子,可是为什么这个剁了一根手指头,那个扒了一张皮,导演是和人体有仇吗?我明白这是一种表现方式,但是一定要这样吗?当然这和我国的人民有关,人家要求的是:让我笑吧,让我哭吧,让我感动吧,我们要求的却是让我受教育吧!从电影里读到什么还是靠观众自己的三观决定的。所以说片子的格调还是靠观众决定(前提当然是编剧和导演是认真的做了)。在《都市言情教育里的爱情》中王小波也说出了对待都市言情剧的态度,只能当作消遣,切忌推敲。这里面我还想提起推己及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发现我不太能看偶像剧了,偶尔看了几集也是把自己所有幼稚的东西,少女梦啊之类的全都翻出来,然后才能像个傻叉一样的让自己相信这狗血的剧情,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在这爱幻想,或者爱妄想的脑袋里一一成真了,也就相信了,可是看了几集之后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其实现在的偶像剧和一些言情剧就是把人的思维带入那一个圈子,观众就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我并不是在批判这些言情剧,毕竟给一些人梦想还是好的,如果没有一点调料,生活都是些现实的东西,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忍受的吧!就像有些人可能不需要理想,可是不能离了幻想妄想。当然我偶尔也会看一些脑残剧来放松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情绪是可以蒙蔽理智的,当然,这就是所谓理性中的感性。后面的明星与癫狂中会提到。我记得我小时候认为幼稚是个好词,甚至把之与单纯相等,现在想起来当时蠢的还真不轻,庆幸的是我已经意识到自己曾经是个傻叉。可能现在我仍然是,那要等以后我才能知道。当然现在我可以理解我八岁的大侄女为什么鄙视我三岁的小侄女。接下来谈谈关于格调的问题,有时候我觉得我国人民对于某些方面还是较敏感的,就像《茶花女》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妓女和一个坏东西的故事,还看什么看呀,把孩子带坏了。这就是放重点的问题。再说关于文体的事情,现在流行的是咆哮体,它还有羊羔体,凡客体,知音体等前辈。都只是一时笑料,还有一些网络红人,其实这是一种社会的浮躁,人们需要可以娱乐的东西,需要有人和事物让自己崇拜或者嘲弄,所以这些就应运而生。所以我们不能批判什么,也不想批判什么,更没资格批判什么。也正如我们不能说偶像剧幼稚一样,因为有人需要它,否则它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只是价值观的问题。说到人们对于娱乐的需要就要车上《明星与癫狂》了,我也相信大家其实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及自己所做的事的性质,区别就是有人能控制住自己,放松后癫狂后该干什么干什么,有的人不能而已,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属于前者的。大家都明白自己是消费者,所以明星癫狂是一种假象,可是大家是因为信仰缺失才会这样,找一个顺眼的人或者较为欣赏的人来追星,所以这又不算是个假象。我都被自己搞糊涂了。

  第三部分扯的有些多,倒显得像个话痨,现在说第四部分,第四部分主要就是中西方的差异,但到这又不好直说,我挺佩服王小波的,什么都敢说,相比较,我可就太低级了,只能在心里嘀咕两句。有时候我都觉得很可笑,就像文中王小波楼下那个卖废纸的大爷,为了让纸重一点,浇水然后看着它发霉。门口弄得又脏又乱,臭气冲天,也只为了卖多一点钱。我们可能会觉得现在这样的事应该不会发生了,这可说不好,有可能同样的事还在发生,更不要说相同类型的事情了。#p#副标题#e#有多少人在做对社会有大害,对自己有小利的事呢。偷电缆的人,生产质量极差的衣服,装作高档货出口骗取退税,货物运到国外再成船销毁的人。数不胜数了吧!退一步说,你就生产稍微好一点的货,卖了不也赚钱吗?可人家不这样想呀!再说说环境保护,本书中有一篇文章专门提及了环保问题,我在这里就把它和历史文化保护放在一起。书中说,除了脏一点乱一点,北京城和所有的美国城市都一样,现代建筑遍地都是,看不到北京的文化,欧洲的城市却能够让人一眼识别出来。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脏一点乱一点,为什么我们的比较脏比较乱,我们可以说北京城现在已经干净多了,但这是个洗脸和洗澡的问题,北京是我们的脸,我们现在把脸洗干净了,可是脖子上的灰怎么办?身上的又怎么办?身上脏了时间长了,心就脏了,上次在家里电解我们家的水,看完我都快受不了了,墨绿色的沉淀物,水全部黑了,都发臭了。是的,现在有卖净水机的,可是我们连破坏后修复的程度都没到,只是破坏后求自保,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吗?没错的话,多数小城市的垃圾还都是露天倾倒或者填埋吧。说白了,这是生活模式的问题,越是穷,越去损害长远利益,能过好才怪呢。现在很多人啊,他们眼中的利益就是钱,真是悲剧。

  第四部分还包括两个类似专题的系列,一个是“尊严”,另一个是“域外杂谈”。在尊严系列中,我把中心放在君子、自重和责任上上,尊严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别人把你当成人,这个前提是你的尊重人家,其次就是自己把自己当成人,做人该做的事,不做人不该做的事。事在人为啊。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就是中国人的自私,罗素说“中国文化里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这一点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很多人都只是在家或者在自己那狭小的圈子中负责任,所以在外面就毫无顾忌,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就行。就比如很多的人家里都很干净,出了门的走廊都没法看。公共场合的卫生和秩序更是不能说。正是因为大家都逃避责任,每个人都是这样所以大家在别人的眼里就是“那男的”“那女的”怎样怎样,而我们也这样看别人,从没有人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大家不要对所谓的三聚氰胺奶,毒大米,瘦肉精别搞得像多恐慌似的,可能你就卖过假冒伪劣产品,我就卖过放了一年的枣,卖给人家结婚的人缝在被子里,寓意为“枣生贵子”,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极品。文中一直认为传统的“君子观”是有问题的,君子不言利、君子独善其身、君子动口不动手,如果是这样做君子的话,人就没办法活了,当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忍吗?算了,还是去死比较容易,君子是站在平等基础上的,权益是自己捍卫的,什么事情都要看情况。不过现在的人也没有这么傻,现在缺的是真君子,遇到事情能站出来的真君子。最后说域外杂谈系列,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盗贼、农场、中国餐馆。其实我认为《门前空地》《打工经历》应该划入域外杂谈中门前空地主要是通过不同民族地域的人对门前空地的利用来体现不同人的价值观,而《打工经历》中王小波他们却是闹了大笑话,那句“你们是艺术家”意思是干活就不像个干活样。这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和外国的社会分工和价值意识,我们不要求专业,有利益就行,那个中国雇主身上也能看出来。在域外杂谈中虽然是写一些生活琐事,实则说的是两国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就拿房子来说,人家要求自然,我们要求现代化。在行上,人民快航便捷便宜服务态度好,我们国家的航空公司还是只会说,这个方面不归我管,你打电话给某某机构。还有着装方面,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大陆来的?“盗贼”疑问则是一种不明显的讽刺,一开始以为华人都有武功,不敢抢劫,后来却发现我们是个习惯于投降和顺从的群体,最后竟然有十二三岁的黑人小孩子去抢劫王小波,还好他不算糊涂。中国餐馆更是典型,大厨二厨各自的人生,价值目标,都直接的反

  映出传统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房子后面是垃圾堆,前面照旧是餐馆。我不想说这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那我该怎么讲呢?

  我是一个中国人,爱党爱国爱人民。我敢保证这话一个字都不假,我们的国家经济是发展了,可是精神上呢,是有多贫瘠,很多人却不愿意面对现实,是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如果我们都想改变的话,也不是多么难的事吧!关于这篇读后感,还是看着目录完成的,有些还是查了一下书,所以觉得很愧疚。书中还有很多观点没有一一论述,只是挑了一部分,很多观点也仅代表个人想法,可能有些偏激有些还不够尖锐,本来想了好多,写到这却不知该怎么写了。

  对于王小波,我不知道该用喜欢、崇拜还是欣赏来形容。好像都不贴切,还是应该说他是我的精神标榜呢。喜欢王小波,有很多原因,除了在开始说的有趣、智慧之类的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因为他去过很多地方,懂得很多东西。我相信只有经历过不同生活的人才有精彩的人生,虽然他的人生短暂,却是精彩无比的。他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过“我有一点傻瓜,也有一点笨蛋,从某一方面说,我是个有点善良的傻瓜,而另一方面,我就是嘴皮子伤人的坏蛋”。这一句话,我非常喜欢。王小波的很多书都很有意思,包括剧本。他独特的黑色幽默让人在开怀大笑的时候不忘思考,最欣赏的还是他的思想,甚至在《爱你等于爱生命》这种所谓“情书”中都有探讨很多问题,让我感到他真的是一个不断追求智慧的人。有人说他愤世嫉俗,崇洋媚外,我只能对此表示沉默。这种人,是不值得和他争论的,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有些人连接受自己缺点的胸襟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虽然我们国家的领导团体还是理智的,无奈事务太多,慢慢来吧!我们更需要的是民众的觉醒。需要大家一起来改变。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六)

  《我的精神家园》一书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有人曾这样说过:“《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充满睿智的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思想家的精神家园,是使人忧伤的幽默。”读完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知识分子的不幸”这一部分内容。我从中得到了这样一个感悟: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书中写道:“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答案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是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的。毋庸置疑,好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一个人实现理想和目标。同时,我认为虽然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但并不起绝对作用。我坚信个人的努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追求,才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活得更有价值。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王小波说,人应该记住自己做过的聪明事,更该记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这是提醒人们应该具备时时反醒的精神吧,我这样理解。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知识分子,在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多少少的失误。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反醒的精神,努力做到时时刻刻自省,不断改正错误。

  古语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个知识分子,在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王小波还说,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选择幸福,实现理想,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一个知识分子,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有宏大的志向后,还有博大的胸怀。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多向他人学习了。毛泽东曾经豪迈地写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正沧桑。”其中抒发的正是一代伟人豁达的胸襟和壮志豪情啊!他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也正是与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联系在一起。

  在现实社会中,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往往会摔跟斗。但是,命运就在我们的手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不断地学习和追求,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其实,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七)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思想的盛宴。以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其思想渊源,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写作方式,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我们在他的精神家里中穿行着,感受着他对思想、对自己、对写作的真诚、徜徉其中,我们分明听见了他从天堂里发出的笑声和他充满机智妙趣的耳语。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蜚的权力,他就已经不战而胜了。

  王小波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

  有人说,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只出理论家、权威理论的阐释者和意识形态专家,不出思想家,而在我看来,小波是一个例外,它是一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贯穿在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之中。

  推荐阅读: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400字

  拒绝平庸(王小波)

  王小波 李顺起义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594039.html
延伸阅读
《围城》述说着城里城外的人不同的状态,一个想出去,一个想进来。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围城读后感范文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围城读后感范文7
2020-07-15
暑假闲暇时光体验《简爱》带给你对女主人公面对挫折的勇气。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简爱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假简爱读后感500字(一)暑假里我阅
2020-07-15
“家书抵万金”在你的身边又有多少带着父母挂念的物品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暑假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初中暑假傅雷家书读后感(一)傅雷是我国著
2020-07-14
高中时候的你在读这本《追风筝的人》时,面对文中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友情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07-09
每一次阅读,都是对宇宙的一次探索,每一次在书籍之中起航,都是对知识的一次探险。那么让我们拿起书,写下感受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20”,仅供参考
2020-07-04
看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让人深受感动。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有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今天我看了《传
2018-10-08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读后感范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工匠精神读后感范文800
2019-08-10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其中的一部,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大感悟,也让我得到了一定的教育。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大学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我的
2020-05-20
《狼牙山五壮士》是在1941年9月25日的战斗中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事迹所编写,共二十四天。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勇于献身的精神”,欢迎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读后
2018-10-22
尽管我们看的书可能是同一本,可是每个人的感悟却是不一样的,甚至感悟的深浅也是不一样的。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大学》600字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我
201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