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一)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 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 7课时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查找、提炼相关资料,了解杜甫生平,赏读《登高》、《登岳阳楼》,想象画面,品味作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自读《石豪吏》,概述故事情节,体会当时百姓遭受的兵役之苦及诗人对此的同情。

  3、激活知识库存,激发学生赏析杜甫诗作的兴趣,liuxue86.com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说明:

  赏读《登高》、《登岳阳楼》时,可分别抓住“坼”、“浮”、“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词,品味诗人写景用词的准确,同时联系作者的生平,两诗分别写于公元767年、768年,是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即将终结前的感怀之作,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以诗人的人生境遇体验其思想情感。《石豪吏》一诗,文字浅显,故事情节性强,学生可通过自读理解文意,体会差役的凶狠、百姓的苦难,了解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现实,感知杜甫作品被称为“诗史”的缘由。另外,还可促发学生回忆《春望》、《春夜喜雨》、《赠花卿》、《绝句》、《旅夜书怀》等耳熟能详的诗作,进一步激发学生赏析杜甫诗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积累三首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具。

  2、难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分析诗作中蕴含的作者忧国忧民及嗟叹个人命运的思想情感。

  说明:

  杜甫诗作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例如《登岳阳楼》一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高》一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积累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并且可以激活学生的记忆库存,共同吟诵杜甫诗作中的佳句。理解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这情感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等,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助于体会作者这样的情感。重点赏读《登高》、《登岳阳楼》,自读《石豪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介绍《唐诗鉴赏词典》名句索引中选自杜甫作品中的名句约有50多句,由此可见,杜甫确实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堪称“师圣”,同时引导学生共同回忆熟悉的杜甫诗作。

 

 

学生搜索记忆库,回想杜甫的诗作。学生熟悉的作品有:《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赠花卿》、《绝句》、《旅夜书怀》等。

激活学生的记忆库存,比较直观地体会杜甫诗作的丰富及对我们的深远影响,引发学生学习新诗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生平

探究

请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杜甫的资料,明确杜甫生活的时代,适值大唐帝国经历着由盛而衰的剧变,其一生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学生课前准备杜甫的生平资料,查阅三首诗创作的时间、时代背景、作者的遭遇等,在课堂上交流。

一方面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提炼资料的方法和习惯,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作者与作品紧密地联系起来。

 

 

 

 

 

 

 

 

 

 

 

赏读《登高》、《登岳阳楼》

 

 

 

 

 

1、提问:诗人登高、

登楼时的人生境遇如何?

 

 

 

 

 

 

 

 

 

 

 

2、提问:《登高》一诗

前四句描写的景物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圈画诗中关键词语体会,并想象画面,从中我们可以体察诗人怎样的心境?

 

 

 

 

 

3、引导学生联系诗人

的生平,通过朗读,体验《登高》后四句诗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提问:(1)“常作客”与现代汉语有何区别?

(2)诗人“恨”什么?

(3)诗人为何新停浊酒杯?

 

 

 

 

 

 

 

4、品读《登岳阳楼》中的前四句诗。

(1)用一个词语来描绘你所想象的诗人笔下的洞庭湖的景色。(2)前四句诗中哪两个字显示了洞庭湖的景色特点。(3)回忆孟浩然在他的诗作中是怎样描绘洞庭湖的,比较两句诗写景的异同。(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

 

 

 

 

5、提问:根据《登岳

阳楼》中的后四句诗所表达的内容,为杜甫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6、总结两诗在杜甫诗作中的重要地位:《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登岳阳楼》被评为“登楼第一诗”,现今岳阳楼上三楼正壁还悬挂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诗屏。

学生根据掌握的杜甫生平资料,可以发现这两首诗均写于杜甫漂泊西南时期。诗人弃官,辗转到了成都,寄居草堂,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后好友严武去世,诗人更无所依傍,遂买舟漂泊四川、湖北、湖南各地,公元770年,诗人于贫病交迫中,逝于舟中。而这两首诗是诗人辞世前两三年的作品。写作《登高》时,正值767年的重阳节,诗人寓居长江畔的夔州,患有多种疾病,生活也很困顿。768年诗人离开夔州,漂泊在湘江一带,暮冬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作《登岳阳楼》。

 

学生可以从“急”、“高”、“哀”、“清”、“白”、“飞”、“萧萧”、“滚滚”等修饰词中想象诗人所见景物的特点:秋风猛烈,山高林密;野猿长啸,哀转不绝;沙洲小渚,孤清冷落;水鸟低飞盘旋;落木萧萧,江水滚滚。这是一副既雄浑高远,又萧飒荒凉的秋景图,一种悲愁之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中,诗人悲苦的心情可见一斑。

 

 

 

(1)学生已经了解了杜甫的

生平,诗人在外长期漂泊流浪达11年,作此诗是第8年。由此,可推测这里的“作客”可以理解为客居他乡,一个“常”字揭示了诗人已在外漂泊多年,再加上年老多病,其艰难困苦可以想象。

(2)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诗人

恨的是国家有危难,但自己却年老多病,不能为国效力

(3)俗话说:“一醉解千

愁”,但杜甫却愁苦而不能饮,也许因病不能饮,也许因贫而无酒可饮,满腔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1)学生可能会选用水势浩瀚、

雄伟壮阔、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等词语。

(2)“坼”描写洞庭湖的千层巨浪冲裂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显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描写洞庭湖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沉浮,显示洞庭湖的壮阔。

(4)学生能够回忆预备年级

学过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比较两句诗则需要教师的点拨:孟诗是实写,杜诗则是虚写。(学生诵读)

 

 

学生围绕“亲朋无一字”、“老

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三句诗来体验诗人的所思所忧。

(学生诵读)

 

 

学生跟读、诵读、背读,争取熟读成诵。

 

 

 

 

了解诗人当时的境遇,有助于理解诗作中“老病有孤舟”、“百年多病独登台”等诗句,有助于体验一个漂泊四海、年老多病、报国无门的诗人“涕泗”、“苦恨”的情感宣泄与心路历程。

 

 

通过圈画准确的修饰语,有助于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描写的自然景物既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季节特征,同时带有诗人的主观感受,以此体验年老、孤独、多病的诗人的心境。

 

 

“常作客”和“恨”、“新停浊酒杯”是准确体验诗人愁苦心情的关键词,而诗人个人的生活境遇、生活理想则是产生这种情感的源头,有感情地朗读是体验这种情感的较好的方式之一。

 

 

 

 

 

让学生的思维从文字到画面,再从画面到文字,这是一种写作的基本思维方式。同时,通过与孟浩然诗句的比较,再次感悟诗人笔下景色的壮阔。

 

 

 

 

 

 

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他人对杜诗的推崇,激发学生热爱杜诗的情感,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自读《石豪吏》

提问:1、全诗开篇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怎样?2、在战争中,老妇一家遭遇哪些不幸?

3、天明时分,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与老翁告别的?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能大致概述故事情节,并能体味诗人对石豪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的抨击,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三个问题的设置,标志着故事发展的三个阶段:起因、经过、结果,有助于学生把握全诗内容,领会诗人的感情。

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三首诗。

2、选背你喜欢的杜诗

中的名句10句,并选择其中的一句写出你对其的赏析评价。

 

拓宽学生对杜甫诗作的积累,并有基本的欣赏。

  思路点拨

  本篇课文共三首古诗,在一节课内均作详细的分析和品读显然不可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三首诗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喜好,选择课堂品读和课后自读相结合的方法;也可选择课前布置自读笔记,课堂交流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

  练习举偶

  我们在赏读本篇课文的过程中,已经领略了杜诗写景用词的准确,我们再任意选读杜诗中写景的名句五句,圈画准确的用词,并说说你对其的欣赏。可在班中交流。

诗句摘录

选自(诗名)

准确用词

赏析

 

 

 

 

 

 

 

 

 

 

 

 

 

 

 

 

 

 

 

 


诗句 诗词鉴赏 诗词 散文诗 现代诗 打油诗

诗句 诗词鉴赏 诗词 散文诗 现代诗 打油诗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723121.html
延伸阅读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我们读书的诀窍,而老师对我们教育上的陪伴,则像是咖啡的伴侣。在毕业之际,应该好好谢谢我们的老师。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谢师宴请柬范本2020”,仅
2020-07-20
在朋友圈发早安语,愿大家都是有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新的幸福等待着你。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朋友圈早安短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朋友圈早安短语(一)1.凡尘俗世,
2020-07-18
早安的问候送给客户,愿客户新的一天有新的开始,新的气象。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客户微信早安短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给客户微信早安短语(一)1.愿我的祝福,如
2020-07-18
问候一声早安,希望美好的一天属于每一个人。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安短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早安短语(一)1.睁开迷人的双眼,看白云片片;舒展美丽的笑脸,听流
2020-07-18
考上大学啦?恭喜啊!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欢喜一下,向更美好的明天迈进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恭喜别人考上大学祝福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恭喜别人考上
2020-07-18
大家期待已久的寒假已经来临啦!朋友,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初二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2019”,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二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2
2019-01-11
有些题目你自己不知道答案,所以只能看正确答案以及解题思路你才能知道你自己做的是不是对的。以下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小升初语文试卷及
2018-08-20
小升初考试已经结束了。朋友,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人教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07-26
一眨眼的工夫,初二上学期就这样结束了,寒假已经来临了。朋友,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2019初二上学期生物寒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20
2019-01-14
朋友,在寒假里,我们玩耍的同时,也要按时做寒假作业哦!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2019初二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2019初
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