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十四行诗》读后感

字典 |

2017-08-21 09:19

|

推荐访问

十四行诗读后感

【 liuxue86.com - 读后感范文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是同一本书、同一个视频,不同的读者也能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下面,出国留学网为大家带来“《十四行诗》读后感”,更多内容尽在出国留学网,欢迎大家的阅读。

  《十四行诗》读后感1

  大概是由于阅历尚浅的缘故,读冯至的诗很难让我有直击心胸的怅然,往往是反复咀嚼才稍稍磨出点意味。最早知道他是翻过他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印象颇深他在序中说,他时常联想起梵高的一幅名为《春》的画作,那幅画作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间立着一棵树,丫杈间寂寞地开着几朵粉色小花。他说四周是一个极贫乏的世界,在枝干内却流动着生命的汁浆。青年人也如这般,内心和外界是龃龉的,因而显得艰难而孤单。

  孤单这种意境是在读他写的十四行诗后又再次得到映照。其时他在西南联大教授德语,昆明是战乱中一处颇难得的静谧。他《十四行诗》的诗句中常常是从一方小窗子向外眺望,里头是窄屋,外头是原野同山路,狭隘中看到的辽阔,这仿若如他曾提及的梵高的那副画作《春》。加利树,或是曲鼠草,从这些细微之物入诗,信手拈来,平凡中却洞见其哲思;谈及歌德、杜甫、鲁迅,寥寥数语映其一生;他写几只幼犬初生,写案头摆设的用具,意趣动人而又引人深思。李广田说冯至是“建立了中国十四行诗的基础”,他的这本小集子在文学史上自有不可估量的位置。

  冯至的这十四行诗有着一种脱俗清丽雅致的美,文字干净,寻章摘句都能出人意表。他写“在黑暗中吠出光明”,一反天狗食日的吞噬,化而成叫人又有了希冀;他写“歌声从音乐身上脱落,归终剩下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意象由声感转入视觉,由虚物化作实体,不免令人赞叹;他写“象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错综复杂,然捕捉精妙得当。这些奇异的意象,不敢说得益于诗人的天才,但一定是“明察秋毫”的结果。同法国的浪漫相异,德国向来是个严谨的国度,冯至有中国文人的气质,却又在德语思维中浸染,执着于理性,思考人生同世界万物,他是抒情诗人,但又不仅止乎情。他观乎自然,草木皆有灵性,而总由物及人,看似孤寂的诗句,却又总带着点引人前行的曙光——“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还有些年纪青青的男女,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收笔的那一刻每每令人松了口气。倘若文学真有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功能,那么或许冯至的诗便是一个典型的范式。他哀伤却不颓废,冲淡却不绝望,时值抵抗日军民族危亡,而他的诗句却难以捕捉到融入时代号角的零零碎碎,但焦灼感,对生命的追问,确不曾停歇。

  这些诗成于一九四一年,书毕冯至即大汗淋漓重病一场,仿若耗尽了元气。冯至在这些诗中写天气、写山野、写小径、写水,写自然界的一切造物;写名人、写农妇、写城市,写具物,写一切形形色色的人、事。书写的过程亦是思考与追问的过程,他将那些于他人生有所启示同营养之人同物什化入诗中以示“感谢”,他将这些意象作为记忆同创作的始发点铺展叙述,时间同空间的纵横线交织而行,生命的永恒,宇宙的广博,光和时间年轮。人类自始即是不具安全感的个体,从丛林状态到契约社会,个体仍旧是个体,孤独仍旧是不更变的命题。这种不安全感是在时间的流中渐渐显露而出的,原以为熟悉之物却忽然间觉察似乎从未相识,“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急促的不安便是人类共有的表面却也是最深层的恐惧。

  冯至揭下了令我们感到恐慌的面具,却也抛出了枝条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尽管只是一个愿景)——“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象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这诗句或许亦是冯至创作的告白,惟其所思所想,化而为文学、艺术,方可安稳,方可永存。

  《十四行诗》读后感2

  冯至是一个沉稳的人,他的诗也沉稳。早期的情诗很受新月派的影响,风格轻清。他的最好的作品是二十多首十四行。十四行诗,中国人写了不少,其中大多是新月派诗人写的。在当时,打倒了旧体诗后,新月派提出了新格律体,最方便的是直接拿来西方的格律。最早的十四行好象是闻一多写的。此体写得好的,除了新月派一干诗人外,就是梁宗岱,再就是冯至。冯至后出,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至的《十四行集》一出,登时把以前的十四行都比下去了。这二十多首十四行,或咏物,或咏人,几乎没有情诗,显得大气,非同一般。读过他的诗,才觉得新诗并不只是鸳鸯蝴蝶,哥哥妹妹,也可以象旧体诗那样,回味无穷。十四行正体分两种,分别是意体和英体。英体前三段都用交韵,后两段作“尾声”用随韵;意体则前两段用抱韵,后六行分两段,可用二至三个韵,但每两个韵间距离不得超过四行,韵脚安排可随意。一般每行的顿数一致,用汉语写字也最好一样多冯至的十四行对顿数很严,字数上时有增减,但还是十分严谨的。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1、 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

  2、 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

  3、 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

  4、 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十四行集》之十六本诗一开始即言明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所经历过的任何事物,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份,这也是本诗一而再,再而三所强调的意涵,「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正是此描述。

  而「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和「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种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在意义上遥相呼应,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解释,这在说路、水、风、云之所以有关连有呼应,正是由于那儿有着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充斥着人生经验,已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份,而之所以那儿充满那么多回忆,也是由于那些是我们人生经验的发生地,就好比在巷子口被狗咬了一下,从此经过那都会不经意地「停、看、听」方始离去。所以这正说明这些事物是有关连的,因为同样都是我们经验的投射。

  而最末「我们隋着风吹、隋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与「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这两部份首尾呼应,而且皆应用了排比、类叠的修辞法,其意义也就是说,既然我们自小到大的人生经验及经历散布在大自然的每处,那么我们整个人的精神不也就等同于这世界的每处,四处皆然。

  读冯至的《十四行诗集》要抓住"生命的体验"这一环节。在本诗里,诗人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高高的山巅,站在那里,于一呼一吸之间,体验着风吹水流式的生命感应。试还原诗的情境,想象自己也身处于高高的山巅,细细体验:自我生命怎样融化入大自然,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那流动着的生命(水,风,云,雾……)如何凝定在生命的静态(山,平原,路,树,蹊径……)之中……

  《十四行集》之二十六.这是另一种生命体验:如何看待我们自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与自我世界?阅读此诗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诗的一开始就提出"熟路"这样一个意象,然后不断以"隐藏"、"生疏"、"迷途"这样的抽象词语加以颠覆,自然引出第三节的意念提升:对"身边"的"事物"要保持一种新鲜的紧张感,不断有"新的发现";最后一节更是引向"自己":连自己的发肤属于谁都是可以提出疑问的。  反复吟诵这两首诗,以体会"诗与思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十四行诗》读后感3

  诗歌是绿原看世界的生命瞳孔,也是他生命的原点。循着诗意,他能走进全世界诗人的心灵。通过诗歌解读《读冯至的〈十四行诗〉》,绿原已经进入了冯至《十四行诗》的灵魂:诗歌的本原性的孤独,诗性的体验和对生命存在之思的感动。

  1941年冬天冯至创作了十四行诗,它使作者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理性中又蕴蓄着深厚的感情。冯至接受过擅长哲理思辨的里尔克和歌德等德国文学家和思想家的熏陶。诗歌的神灵厚爱孤独,《十四行诗》创作时期正是他现实生存中孤独体验最为深刻的时期。冯至的《十四行诗》是诗与哲学交融的现代主义之作,《十四行诗》特别突出本源性的孤独,一种耀眼的精神性。它不是里尔克的神秘主义或纯粹的形而上学的理性思辨,而是富有中国本土主义特征的孤独、骄傲的展示。

  绿原的解读诗写于90年代,他同样面对着理性的思考,经过历史的变迁、社会的风澜、生活的反反复复,幽幽暗暗之后,以一种回望式和审视式的姿态进行的思考。绿原是一个自觉地投入到社会生活搏斗中的诗人,有一种和时代并进,坚韧的内在力量。狄尔泰在《诗与体验》中说:“诗与精神世界密不可分,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只有通过体验,人才能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自身生命之流中,并于自然的生命融合在一起。”真正的诗人是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和无限的诗意凝结到诗歌里,深入世界的本质,达到人性的深层。90年代起,对于绿原的诗歌,人们认为“它们更多的是心灵信息的传达,是生命哲学的幽思,是对各种复杂人生体验的反刍,是对智慧的抵达。其中有寒江独钓似的孤独,也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超迈高蹈,舒卷自如。”诗人晚年对理性的观照,正体现了一位老诗人的冲淡的睿智,也正是一个诗人炉火纯青的时候。透过诗歌对诗歌的解读,我们将看到诗人博大悲悯的情怀。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369023.html
延伸阅读
读了这个故事,你自己有怎样的想法?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骆驼祥子读后感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假骆驼祥子读后感700字(一)这是一
2020-07-21
到了初中这个阶段了,我们就更应该把阅读提升上去,多去阅读,多去了解书籍,从中汲取养分,努力成长。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
2020-07-21
《昆虫记》这本书是有趣的,它讲述了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也将我们人类的感悟与昆虫结合,有了另一番感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昆虫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2020-07-20
《爱的教育》教给你怎样去爱人,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变得更美。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假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一)
2020-07-20
家长承载着的是父母对远游孩子的思念和爱意。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一)第一次翻
2020-07-20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初中《二十四孝图》读后感(一)假期
2018-08-25
《奥塞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奥塞罗》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奥塞罗》读后感1本故事讲述了一个悲惨
2018-07-27
《罪与罚》是朋友们读得比较多的一部作品,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罪与罚》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罪与罚》读后感1《罪与罚》是一
2018-07-26
《左耳》讲述关于青春成长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左耳》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昔日小虎队的一员——苏有朋,近日晋升为导演,由他导演的电影《左耳》已在各大影院上映
2018-09-27
小说《推拿》字里行间流淌着“尊严”两个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推拿》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读毕飞宇的小说《推拿》,读得很快。用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就读完了,二十二万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