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土地誓言》教案

字典 |

2017-09-14 14:47

|

【 liuxue86.com - 初中教案 】

  篇三:土地誓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品读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土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作者的抒情方式,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方法:

  1.朗读讨论法

  2.质疑点拨法

  3.批注学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土地的誓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作品。(重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品读课文内容。(重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法、批注学习法

  一、情境导入

  播放《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歌唱出了辽阔的东北沃野的富饶美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美好家园被日本仅略着强占。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带着我们一起了解那个年代那篇肥沃的黑土地,中华儿女的苦难与争扎,以及热血青年们对关东原野的深深眷念。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著有散文集《憎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科尔沁旗草原》,传记小说《曹雪芹》。

  2.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3.生字词讲解 (略)

  三、课堂展示

  1.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范读、抽读、齐读) 2.学生自读课

  文,理清文章脉络。

  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并思考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不同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内容 :

  第1段: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2段: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景物不同:

  前者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排比的运用,加强了感情的冲击力。

  后者选取春秋两季的景物,抒情较舒缓,在深情怀念中暗含忧伤、喷怒。

  四、课堂检测

  再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准确的朗读课文,或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布置

  1.按要求抄写本课生字词。并进一步理解词语的含义。

  2.结合课后练习题一、二、三预习理解课文。

  六、小结

  篇四:土地誓言

  教学目标:

  1.理解标题的含义。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2.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土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知文章内容,学习作者运用恰当的表现及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2.品味作者的抒情方式,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方法:

  质疑点拨法、批注学习法

  一、情景导入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述似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探求文章的

  语言美。

  二、检查预习

  教师询问小组长检查预习的情况,同时教室巡视。

  三、课堂展示

  (一)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的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因此,这一标题应理解为“我”“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这种表达方式比较常见。例如朱德的“母亲的回忆”,其意就是“关于母亲的回忆”,而不是“母亲自身的回忆”。作者之所以如此表达,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在拟标题之时就更是如此。况且,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二)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文章的语言美。

  1.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就感受最深的文句进行交流,并简述理由。 (学生交流,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喜欢的文句。生1、2、3......)

  2.从刚才的朗读中,我们发现,文章的语言优美而富于感情。不管谁读到这篇文章都会被作者优美的语言所深深地感染。文章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美在手法、美在生动。下面我们将尽情地品味。

  (1)美在意象

  提示:本文众多的意象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请大家找出来,想象体味这些意象,在头脑中再造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寻找1、2段中的相关意象,并用自己的话表述,题目拟为“美丽富饶的关东原野”,突出东北地域之广阔,物产之丰富。(条件允许可展示图片)

  (2)美在情感

  文中奔涌着丰富激越的情感,这种情感,我们把他定位为思乡之情,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眷念乡土,热爱祖国,本是人之常情,课文中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却有着特定的背景。当时,作者所眷顾思念的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作者流亡关内,无家可归。国恨家仇重重叠加,使得本是单一的思乡之情就显出了几许悲壮的意味,几多深广的内涵,从而拓展了文章的主题。

  课文情感的抒发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情感的抒发不是单一的,而是起伏变化的:第1段的抒情,有如湖泊般,平静、深沉中潜藏着激流;第2段铮铮誓言,有如大江奔流,一泻千里。

  (3)美在生动

  1)巧妙绝伦的修辞手法

  A.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为什么会有人称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激动,她有一种倾吐的欲望,对土地以“你”相称,使抒情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手法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B.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想起......我想起......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大量运用排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大量运用排比,使得语句更加连贯,逐渐增强语势,便于情感的进一步抒发。故乡的风物犹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现,作者对故乡的牵系与眷念呼之欲出。

  C.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沉,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根骨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如何理解这一句话?请谈谈你的看。)

  明确:这是写实,同时也是诗意的表达。任何一块土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便是句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充满激情的作者,其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作者的心和着大地的心,一同战栗,一同愤怒,大地似乎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作者,激励着作者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这是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的艺术表现。

  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呼唤自己的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实际上作者想笑答自己思念家乡,故乡令自己梦牵魂绕。这样写,可以使自己的情感显得更加浓烈、深挚。因为只写自己思念故乡,就只表现单方面的情感,一些故乡对自己的召唤,就极为深刻地揭示出土地和自己的那种“默契”关系。古诗中常用这种表现手法,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精当准确的动词运用

  A.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

  泛滥着一种热情。

  (明确:“泛滥”,原为贬义,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意为“洋溢”,表示心中的热情非常之高涨,几乎要泛滥了。)

  B.田垄里埋葬国我的欢笑,爱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

  (确:“埋葬”表示自己的欢笑已经随着那片土地的沦陷而一去不返。) C.天......河流浅浅的流过,柳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明确:“窜”字生动形象地表象出柳条生长的速度之快,力量之强。) D.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明确:“默契”本是心和心的了解沟通,不需要言明局能彼此理解。这里运用“默契”就非常生动形象而且深刻地揭示了“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它揭示出: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哺育出这样的儿女;只有这样的儿女,才能理解这片土地,最依恋和热爱这片土地。

  3.根据前面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吗?

  (明确: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感情的激流倾泻。两段文字都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抒胸臆。)

  4.学生再次齐读课文,充分领略文章的语言美。

  四、课堂训练

  结合自己家乡的特点,仿写句子:当我躺在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原野上怪诞的风......

  五、小结

  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怀念故乡的散文,字里行间凝聚着对故乡无比深切的炽痛的热爱,表达了作者收复故土,解放家乡的坚强决心。故乡是我们的根,故乡是放飞游子的线绕子,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的心永远属于故乡。

  本文是一篇美文,希望同学们以后多阅读,多赏析,让记忆中的“她”多一些珍珠的光泽,多一些夜星的璀璨。我相信,数年之后,你们唱给故乡的歌谣将更加动听。

  六、作业布置

  1.反复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

  2.将仿写句子抄到小作文本上。

  篇五:土地誓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品读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土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作者的抒情方式,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方法:

  1.朗读讨论法

  2.质疑点拨法

  3.批注学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土地的誓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作品。(重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品读课文内容。(重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法、批注学习法

  一、情境导入

  播放《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歌唱出了辽阔的东北沃野的富饶美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美好家园被日本仅略着强占。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带着我们一起了解那个年代那篇肥沃的黑土地,中华儿女的苦难与争扎,以及热血青年们对关东原野的深深眷念。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著有散文集《憎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科尔沁旗草原》,传记小说《曹雪芹》。

  2.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婆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3.生字词讲解 (略)

  三、课堂展示

  1.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范读、抽读、齐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并思考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不同的景物?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内容 :

  第1段: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

  “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2段: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

  战斗而牺牲。

  景物不同:

  前者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排比的运用,加强了感情的冲击力。

  后者选取春秋两季的景物,抒情较舒缓,在深情怀念中暗含忧伤、喷怒。

  四、课堂检测

  再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准确的朗读课文,或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

  情地朗读。

  五、作业布置

  1.按要求抄写本课生字词。并进一步理解词语的含义。

  2.结合课后练习题一、二、三预习理解课文。

  六、小结

  七、板书

  第一部分:写“我”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

  土地的誓言 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

  端木蕻良 第二部分: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引魂牵,“我” 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初中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初中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394215.html
延伸阅读
母亲节到来以后,我们应该要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让学生明白母亲节的意义,毕竟母亲为了照顾我们付出了很多,又怎能不感动。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仅供
2020-05-07
秦王朝此时空前的强大,并且秦始皇还希望自己创下的基业能够传承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但是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了短短的XX年就遭到覆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教案,供大
2018-10-01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初三上册数学“
2018-10-01
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舞记》学案,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观舞记》学案设计学习目标
2018-10-01
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8-09-20
人们夸赞最多的是母爱,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赞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七年级语文
2018-10-01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应该多结合实际情况,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七年级开学
2018-08-21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深受学生的喜爱,从两个设问导入,引发了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童话故事中的所得,也正是学习童话故事的主旨所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案,
2018-10-01
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了解gifanimator5软件及其特点,会用uleadgif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制作GI
2018-10-01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一短文两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一短文两篇教
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