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贵阳甲秀楼导游词介绍

【 liuxue86.com - 导游词范文 】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二十米,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浮玉桥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贵阳甲秀楼导游词介绍,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位于贵阳市滨河路与西湖路交叉处,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万鳌头石矶之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楼高约20米,为三层三檐攒尖顶,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华丽宏伟。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楼下浮玉拱桥飞架南北,桥下清流回环,形成涵碧潭。入夜,华灯齐明,楼桥亭台映现其中,恍若仙境。

  此楼为贵州巡抚江东之所建,取名“甲秀楼”,意为“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

  甲秀楼内,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收藏甚多,其中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长联,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洋洋洒洒206字入联,长短相见,妙语连珠。

  甲秀楼长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棘道,汉置戕河,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南明河入贵阳城后,至大南门外,出霁虹桥下,曲折而西,澎湃之势大减,积流成潭,此即涵碧潭。潭中有巨石如鳌,平坦广阔,是为鳌头矶,或称鳌矶石。甲秀楼,被誉为贵阳市徽,就建在鳌矶石上。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8年),贵州巡抚江东之在鳌头矶上建阁,名曰“甲秀”。后人续修一带九孔白石桥于楼下,贯通南北两岸,名曰“江公堤”,后改称“浮玉桥”。桥上又建一方亭叫做“涵碧亭”。甲秀楼屡遭兵燹,在明末和清代多次增修或重建。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二十米,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浮玉桥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解放后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能见七孔。楼基和桥虽经多次洪水冲击,历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尔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二年(1797年),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又铸铁柱立于楼下。解放初,政府维修甲秀楼,拆除铁柱,移存省博物院。十年动乱中,楼危亭毁。1981年,按原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重建涵碧亭,重修过程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重修后有八块诗碑复嵌于底层楼壁。楼额“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二字的两块,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楼顶层外面。

  自明清以来,甲秀楼就是贵阳人游宴之所。登楼眺望,众山环抱,近者为观风台,林木茂蔚;远者为黔灵山,青山一发。栖霞、扶风、相宝、南岳诸峰,罗列左右,如笑如妆,令人心旷神怡。下视城郊,早午炊烟飘散,数十万人家饭熟时。四时朝暮,风景无限,山城气象,历历可观。所以文人雅士题咏甚多。刘春霖(字雨三,贵阳人,同治戊辰进士,官江西布政使)仿昆明大观楼长联,作甲秀楼长联共一百七十字,概述了贵阳市的地理形势及历史变迁。该联胸襟开阔,气魄雄伟,甲秀楼美景于眼前。许芳晓《芳杜洲》:“芳杜洲前春水生,碧潭相映数峰青。盈盈细草裙腰色,随着游人绿进城”。

  漫步河滨,垂柳轻拂,花色撩人。入夜,灯光水色交相辉映,人影散聚楼桥,游艇飘荡波心。舞厅传出的音乐,如夜雾一般,撒在碧波古楼之上。

  翠微园,与甲秀楼相毗邻,是一组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占地4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前身为南庵,后改名为武侯祠,观音寺,1993年经维修后改名为翠微园。园内拱南阁造型敦朴生动;翠微阁端庄秀丽;清花空翠园修竹婆娑;龙门书院浓荫幽静。整个古建筑群古朴雄伟,庭院幽雅,不愧为建筑珍品、游览胜地。

  想了解更多导游词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导游词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504469.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