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四川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字典 |

2018-01-03 15:03

|

【 liuxue86.com - 高考院校 】

  三、建设内容

  全面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谋划党的建设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按照“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理念,重点建设“十个一流”,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川大力量。

  (一)建设任务

  1.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工作是第一要务、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工作目标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培育引进相结合、聘用考评相衔接、激励约束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全过程的人才工作体系,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整个校园充满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造就一支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人物工程。包括杰出教授和卓越教授选聘计划、优秀学术带头人选聘和发展支持计划、卓越人才激励导向计划。

  实施优秀青年培引工程。包括优秀青年人才国际名校名师培养计划、青年学术英才重点支持计划、全球优秀青年人才定向引进计划。

  实施全球英才汇聚工程。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高端人才选聘机制,实施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端人才精准引进计划、以“青年千人”为突破口的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全球高端引智研发计划,建立以高端人才引进效益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实施专职科研队伍攀峰工程。构建以专职博士后的灵活管理运行模式为主的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构建完善专职科研人员职称聘任考核机制,构建校地企共建专职研发和转化队伍的创新模式。

  实施管理服务队伍培育工程。培育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双带头人”,递进培养青年管理人才,为职员发展提升提供支撑,提升教辅、实验技术和后勤服务保障人员专业水平。

  实施以贡献和业绩为核心的人才考核评价工程。适度提升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强化以岗位职责及工作量考核为核心的绩效分配制度,建立以海内外同行评议、第三方评议为主的优秀人才考评机制,严格落实各类人员转岗分流和退出机制。

  实施以一流人才队伍建设为引导的条件环境支撑工程。强化“校院两级、以院为主”的人事管理制度、国际合作交流环境和国际高端合作平台建设、人才优先的资源配置新机制、优质高效精细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氛围。

  2. 一流拔尖人才培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要紧密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一流拔尖人才;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留学生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关注全球、关注未来、关注人类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

  (1)办最好的本科教育

  四川大学坚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就是坚持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具有崇高理想、独立人格、家国情怀和开阔心智。深入实施“想象学习”和“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及多学科知识面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未来的潜质、能力。全面实施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教育、国际化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川大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使每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也要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关注未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川大的本科教育具有以下特质:实施具有川大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想象学习”与“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实施跨学科和多学科知识面教育;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全面实施高端国际化教育;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实施公平教育;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一流本科教育。

  川大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将实施以下具体举措:全面实施全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完善以《中华文化》必修课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想象学习”与“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取消60分及格”的学业考评体系;实施“跨学科与多学科知识面培育计划”;实施“国际化教育全覆盖计划”;加强非通用语复合人才培养;实施“万门课程建设计划”;构建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较高影响力、体现学科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和项目制课程;实施“双创能力协同强化计划”,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智能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创新创意实现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建设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实施“荣誉学生计划”,支撑拔尖创新人才特色发展;全面推进学生学术指导全程化,助力学生自由全面成长;实施“教师教学创新发展计划”,有力保障一流人才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双证”“双身份”制度;完善教师教育教学激励机制。

  (2)办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

  打造一支全面引领学生成长、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依托优势学科和高水平科研项目,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建立高端人才培养交互机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开放办学,培养社会创新发展的领航者、学术前沿探索的开拓者和专业领域进步的推动者。

  完善研究生导师“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心理、导就业、导生活”的“七导”机制,保障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实施研究生培育过程“前置”,实现拔尖创新人才优选精育;实行研究生“国际双导师制”,实现高端人才交互培养;构建“433”研究生培养体系,分类型分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化研究生学术训练,培养一流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推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证学位授予质量不断提升。

  (3)办高质量的留学生教育

  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对接的留学生学制和培养模式,着力扩大留学生培养规模,着力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着力提升学位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实现留学生教育高端化,努力打造全球优秀学生来华留学的首选地和汇聚地。

  改革创新留学生招生培养体制和管理机制;建设高质量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品牌课程;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领导力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有力支撑高质量留学生教育的校园服务保障体系。

  3. 一流学科平台建设

  构建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学科体系,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建设学科高峰。激励优势特色学科争第一,推动交叉融合学科和前沿探索学科国际领先,引导面向未来学科实现世界首创,同时,超前部署培育一批学科抢占国际新的学科方向和领域,从而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前沿探索学科、面向未来学科和超前部署学科“4+1”的学科发展布局,打造出一批世界领先的一流学科。

  (1)构建以优势学科登峰、交叉学科领先、前沿学科引领、面向未来学科探索为核心的学科体系

  以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引领人类未来发展为目标,优先启动一批已具备一定基础,能带动或支撑学校多个学科发展的优势学科,引领学科发展,巩固和扩大优势特色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以优势学科建设牵引构筑若干学科高峰,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学科。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一批交叉融合学科、前沿探索学科、面向未来学科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率先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同时,超前部署一批聚焦行业未来的学科平台,力争使其成为若干新领域的开拓者。

  (2)重点建设一批争创世界一流的学科

  以“学科前沿、重大需求、川大优势”为基础;以“目标一流、从优从严”为标准;以“改革创新、突出绩效”为导向,经过专家充分论证,重点建设如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区域历史与边疆学、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化学与绿色化工、诱导组织再生主导的生物医学工程、先进高分子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深地岩体力学与地下水利工程、先进轻工技术与环境保护、以生物治疗为主导的前沿基础医学与创新药物学、以精准医疗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与护理学、口腔医学、管理科学与国家治理。

  (3)超前部署一批聚焦未来新领域的学科

  为了抢占国际新学科方向和领域的先机,学校拟超前部署一批聚焦未来新领域的学科,力争使其成为若干新领域的开拓者。包括:“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和西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喜马拉雅区域社会文化与生态保护、量子科学与新型外场下的物理学、资源生物学与高原生态、电磁辐射科学与传输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环境与火安全材料化学与工程、智慧生态型新一代电气工程、新能源与低碳技术、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集成、智能空天信息与先进装备、基于加速器的核技术及应用、应激医学引领的特种医学、综合灾害科学与管理、大数据智能、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等。

  4. 一流科研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四川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彰显四川大学核心竞争力,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发展进步方向,以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为前提,以先进科研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重大科研项目培育为抓手,以标志性一流科研成果为目标,构建国际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

  实施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工程。培育造就一支世界水平的人才队伍,汇聚形成一批跨学科、综合交叉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支持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形成特色优势, 提升创新能力。

  实施先进科研平台建设工程。努力建设若干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学校科技创新基地体系,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有力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

  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工程。改革创新学校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不断优化项目组织方式,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汇聚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提升科技队伍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实施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工程。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国际科学研究发展前沿领域以及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科学基础,加强组织开展源头创新研究;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开展变革性技术的科学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任务;建立与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价值评估体系,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

  科研管理模式和机制改革创新。资助开展战略研究和培育项目;突破学科学院壁垒,建设高水平交叉平台;利用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学院积极性;实施全过程激励机制;改革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与服务保障模式;探索和完善组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机制。

  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登峰工程。提升人文社科研究总体水平;实施四川大学人文社科人才人物工程;搭建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创新平台,加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增强川大学者的国际话语权。

  5. 一流成果转化机制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和政策藩篱,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研发转化的热情与潜力,以机制改革加速成果转化,以成果转化驱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创新成果与产业、创新项目与生产力、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紧密对接,以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实施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新探索。规范科技成果处置程序,优化处置流程,扩大成果完成人转化收益。实施科技成果所有权的确权改革,科学确权,早期分割,权益共享,责任共担。

  推进双创人才活力激发新举措。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支持和规范科研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实行符合横向研发特点的考核评价方式,完善以实际应用价值、行业贡献度和社会影响力为主要指标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评价体系。

  开拓研发需求精准对接新途径。构建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与需求精准对接的长效机制。开展需求牵引的“订单式立项”,引导企业早期介入开展“先导式立项”,搭建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网络交互平台,促成“互动式立项”。

  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新突破。以实施许可和技术转让方式在蓉在川转化的,学校在原有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基础上再增加5%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加大奖励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在蓉在川就地转化。

  6. 一流华西医疗服务

  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打造引领医改的卓越华西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品牌、世界一流的国家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国际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国际会诊中心。

  建设中国品牌世界一流的华西医疗中心。全面打造智慧口腔医疗,建设国际知名智慧口腔专科医院。创建综合序列防治国际示范中心,建立先进人工智能口腔医学技术体系,成为国际口腔疑难病诊疗中心。建设国家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和全国首家、国际一流的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微创介入医学、器官移植、老年医学与慢病、护理学、围产医学、麻醉危重医学、紧急救援医学、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等领域国际一流,尤其在结直肠癌与肺癌等微创精准治疗、亲体肝脏移植、心脏瓣膜微创治疗、精神疾病功能影像诊断、基因编辑等生物治疗技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等前沿技术全球领先。建设国际知名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心。建设国际知名出生缺陷监测网,形成辐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数亿人口的妇幼卫生监测体系。围产医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国际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治中心。建成国家级化学中毒救治基地,逐渐发展为国际化学中毒临床及培训指导中心。

  建设引领医改、辐射“一带一路”的卓越华西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华西智慧医联体;打造辐射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分级协同医疗服务体系。拓展国际实体医疗与网络医疗合作,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医疗救援中心和国际会诊中心,建成“一带一路”华西国际医疗体系,把华西医疗品牌推向世界。

  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世界一流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毕业教育基地。建成国际认证的高水平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虚拟教学中心,探索建立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认证体系。构建世界一流的护理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建设以生物治疗为特色、国际领跑的临床转化医学研究高地。建设精准医学、口腔医学、微创医学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前沿医学研究学术高地、创新中心。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治疗与创新药物研发基地,面向科技前沿搭建“医政企”协同创新转化平台,建成国际一流的华西生物医药研发全产业链、生物样本库和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

  7. 一流校地合作体制

  不断加强学校与各省市区的合作,在服务地方特别是西部建设中共谋发展。以《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通过省市校共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可示范、可推广”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四川范本”。

  深入推进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大科学中心和颠覆性技术探索平台、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的先行区、校地协同和军民融合的创新示范区。

  校地共同构建成都协同创新创造研究院,为区域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四川省、成都市和四川大学共同打造国际化、高起点的创新创造研究院,构建面向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沿科学探索平台和变革性技术平台。

  校地共同打造三支专业队伍,为区域高端产业培育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提供人才支撑。校地协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校地共同培育和建设高水平工程技术研发专职成果转化和博士后队伍,校地共同打造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队伍。

  校地共同搭建四类平台,打造学科建设、成果转化和区域服务的互动融合发展区 。重点推进省市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面向地方和产业需求的技术研发支持体系,建设一批“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与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条关键企业共建一批产业化(中试)基地,共建校地合作国际化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共同打造环川大知识经济圈。

  校地共同设立专项基(资)金,构建研发转化过程全覆盖的资金支持体系。共同创立和拓展校地(企)合作专项资金新模式,设立“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培育基金”,深入对接校友同创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

  8. 一流国际合作交流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增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需求能力,全面实施高端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留学川大”品牌,不断提高“实践及国际课程周”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实施服务“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助推工程。加大“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领导力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中俄两河流域高校联盟”中方牵头学校的作用,实施“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程。

  打造“留学川大”品牌。改革创新留学生人才培养机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质量全英文授课专业体系,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和实验实习基地。

  实施高水平国际化教育行动计划。拓展选派渠道,加大资助力度,鼓励优秀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坚持实施“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暑期课程。

  加快实施高端国际教育园区建设 。 全面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建设,积极探讨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共建中外创新创业联合中心、中外合作高级金融学院、中外合作文理学院和多学科交叉国际联合实验室等。

  9. 一流文化传承创新

  以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为目标,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世界一流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川大人文社科优势,打造能够为国际学术界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理论、新话语,提升思想原创与世界引领性。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创新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产生一批引领全球的创新成果、新思想、新文化,增强四川大学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

  推动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实施一批重大文化工程。推进大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出版工作,重建当代新蜀学。实施“学术论著英译工程”,让优秀的、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川大学术著作走向世界。

  加强教育普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构建具有川大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的综合学术平台“四川大学锦江书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加强“孔子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和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建设,加强对在校国外境外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0. 一流环境条件保障

  建设美丽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一流人才培养的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加大智慧教学设施、条件保障设施、学科交叉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加开放、便利、舒适、自由的工作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保障。

  推进一流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条件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交叉创新、科技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江安国际校区。推进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打造环川大创新创业示范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实施校园信息化全面提升计划,打造智慧校园。构建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规律的信息化治理生态体系。全面提升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全面提升信息融合共享及信息服务能力。构建理念与技术先进、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川大智慧校园。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学科共享分析测试公共平台。瞄准服务学校前沿优势学科,加大高精尖仪器装备力度,搭建一流研究型分析测试服务平台。加强分析测试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分析测试杰出工匠级工程师、科学研究大师级人物。

  打造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服务体系的引领知识服务和创新服务的智慧图书馆。实施四位一体信息资源构建计划、四类高端知识服务打造计划、四季书香阅读推广发展计划、四大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计划。

  建设一流的校园活动空间,营造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规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的体育和文化活动场所。实现使校园文化活动空间的生活性、学习性、交流性、娱乐性有机结合,实现“每个宿舍楼都有独立的学生活动空间,每个团队都有交流互动场所,任何时间都可进行交流”的目标。

  实施校园综合改造工程,打造一流校园环境。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调整和完善校园使用功能,持续加强校园软硬件建设。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努力打造一流校园环境。

  (二)改革任务

  1. 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

  学校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不断净化校园政治生态,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保证。

  (1)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方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领导好学校各项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管理,筑牢思想文化防线,使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研究党建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升学校党的建设质量。坚持学校党委、基层党委(总支)、党支部“三级联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体系,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严把关、正风气,从严选好管好用好干部,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3)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正学风;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健全管党治党问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教书育人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把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明晰责任、完善制度,确保学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更好地激发学校每个组织和个体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作用,增强学校发展内生动力。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健全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校务会等会议议事规则和程序。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重大问题决策机制,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优化领导班子分工,实行党政交叉任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同运行的工作机制。

  (2)落实“以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

  优化学院设置,建立学校宏观管理、学院自主运行、责权利明晰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以学院自主运行为基点,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构建以水平和贡献为基础、以发展质量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使有限的办学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以学院自主运行为基点,减少职能部门及其内设科室,精简机关部门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学院的行政服务队伍。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3)规范和加强学术组织建设

  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术管理体制和制度,尊重并支持学术组织独立行使职权,并为学术组织正常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落实《四川大学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推动学术治理重心下移,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完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同运行机制,严格制止利用行政权力获取和侵占学术资源,充分保障教授治学,充分发挥师生在校院两级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完善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监督机制

  推进依法治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健全《四川大学章程》落实机制。依法落实师生的办学主体地位,尊重和保护师生合法权利,完善师生行为规范,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园环境。扩大有序参与,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师生员工代表等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有师生代表和校外人士参加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对学校人、财、物等重要资源配置及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扩大社会合作,加强四川大学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建设,健全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制度,构建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 助推学校事业发展。


四川高考语文试题 四川高考数学试题 四川高考英语试题 四川高考理综试题 四川高考文综试题
四川高考语文答案 四川高考数学答案 四川高考英语答案 四川高考理综答案 四川高考文综答案

  想了解更多高考院校网的资讯,请访问: 四川高考院校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572581.html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
高校搜索
专业分数线
延伸阅读
全国院校的高校名单已经出现,还不知道的考生赶紧了解一下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全国高校名单汇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全国高校名单汇
2020-07-09
为了帮助考生能够更顺利的走进高考的殿堂,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新疆高校名单56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新疆高校名单56所新疆维吾尔自
2020-07-09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宁夏高校名单20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宁夏高校名单20所宁夏回族自治区(2
2020-07-09
掌握全国高校名单能够帮助考生更好的进行高考,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青海高校名单12所已公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青海高校名单12所已
2020-07-09
全国院校的高校名单已经出现,还不知道的考生赶紧了解一下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甘肃高校名单50所已公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甘肃高
2020-07-09
高考院校频道为大家提供湖南省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名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湖南省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名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l
2018-11-01
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江苏省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部省共建行列,大家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思路为“专项+综合”,简要概括为“4+1+1”。江苏省15所“双一流”建
2019-01-15
高考院校频道为大家提供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一起来看看都是哪些学校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深入贯
2018-09-27
为了帮助考生能够更顺利的走进高考的殿堂,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国一流专业排名”,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中国一流专业排名哪些本科专业荣膺
2020-06-24
为了帮助考生能够更顺利的走进高考的殿堂,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四川高校名单132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四川高校名单132所四川省(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