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流浪的星星》读后感

【 liuxue86.com - 读后感范文 】

  你读过《流浪的星星》这本书吗?有哪些感受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浪的星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流浪的星星》读后感【1】

  本书的作者,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中国的名气远不如丹布朗或斯蒂芬金那样大,可默默无闻,笔耕未辍的他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也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我在寒假入手了一本《流浪的星星》。

  本书讲述的是一名犹太女孩在二战期间与家人为逃避纳粹追杀而逃亡的故事。期间,艾斯苔尔,也就是这位犹太女孩不仅经历了童真的岁月,青春的萌动,也承受了父亲离去的痛楚,体验了饥饿之苦,牢狱之灾。战后,无家可归的母女两前往了刚刚成立的以色列。苦难的日子结束了,那些失去土地的阿拉伯人却又沦为了难民,故事又以一个阿拉伯女孩的视角展开……

  本书的语言十分优美,我想这其中少不了译者的功劳,那些生动的景物环境描写不仅为读者展现了美丽的异域风光,还不失时宜地衬托出了人物的心情,一切浑然天成,丝毫没有作者刻意而为之的味道。如“今天,还是同样的云,然而它们却含有某种威胁的味道” 一句出现在艾斯苔尔逃亡时的一章,便表现了她对未来,对周围的恐惧之感。类似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此外,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还经常涉及到宗教这一概念,无论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它们在逃亡时总是乐意去听布道者讲述宗教故事,与其说是打发时间,倒不如说是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但这种慰藉和寄托所带来的作用却是积极的,两个女孩都靠着坚定的信仰活了下来。这颠覆了我对宗教的看法,我总认为宗教是误人子弟,欺瞒群众的,可读完本书后我却发现,你可以不信仰宗教,但是你不能否认宗教的力量,事实也证明,有时候那些有着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比没有的人更加坚定。

  总的来说,《流浪的星星》传达出了一种对和平的渴望,对人道主义的呼唤,对宗教力量的理解,它语言优美,情景流畅,对人物心理把握十分得当,阅读起来很轻盈,值得去细细品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流浪的星星》读后感【2】

  翻开小说,纸张笔墨满是流浪,祈祷,希望和失望的意象,对应的是,书中主角艾斯苔尔昵称“小星星”.。星星作为一个意象,一半是熹微的光明,一半是不息的流浪,如图书名一般,小说主题是祈祷着希望之光是漫长无尽头的流浪生活。

  本书讲述了二战以后,女主人公艾斯苔尔径受战争,逃难,饥饿,疾病死亡及战后辗转以色列,加拿大,法国的心路历程。她与阿拉伯人萘玛仅仅只见了一面,便被迫永远分开,她们虽身在异地,但同样地在控诉着战争,不断思念着对方,以最低的生存要求反抗着战争所带来绝望和死亡的阴影在世界上不断漂泊,凭借者祈祷与宗教的力量,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家园与未知的祖国。

  作为犹太人,艾斯苔尔一直生存着,流浪着,在种种艰难下,最终到达宗教神圣所在的耶路撒冷。无时无刻不在浪迹的犹太人能够在万水千山里的等待流浪中以烛光低语里的祈祷而使散漫的意志再次凝聚,尽管无助但它可以给人以希望,所以经受得起流浪的民族必然一种特质,流浪天涯却依然有着本民族的强烈认同,有着宗教在支撑,那是一种民族信仰是群体的热情,是共同的目标。

  战争,给予我们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伤恨离别,但是战争的背后其实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我认为,作者用笔传达着微笑却有深远的对和平安宁的无限期待,透过细细的笔调,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到艾斯苔尔的心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逝去安静时光的回忆,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怜相惜,每段散发的都是点点滴滴的关爱。萍水相逢的萘玛因对民族的屠杀和歧视,两人进见了一次面便被迫分开,之后两人还不断思念着对方,这反映这什么,这是人性的光辉,在这两个人身上得到充分地体现,她们用真善美去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爱与希望。

  合上书,我的心沉淀了片刻,我想,其实我们的生或也可以像艾斯苔尔那样精彩和她一样有着信念,让这些信念在我们青春这路上“流浪”,在人生扉页上画出五彩的图画。我们也要像她那样,勇敢地面对一切,做个坚强的人,为自己的梦想家园前进,在青春之路继续谱写生命的乐章。

  《流浪的星星》读后感【3】

  一直以来就对诺贝尔文学奖很有兴趣,但是没有认真读过有关的书,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就买来读了。开始以为内容会像童话一样,读了以后发现是讲战争的。故事里,一个是阿拉伯女孩,一个是犹太女孩,她们在不经意间相遇,交换的只是彼此的眼神和姓名,从此再未相遇,却又彼此念念不忘。

  这是关于她们相遇时的描写:突然,从队伍中脱出了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她向艾丝苔尔走过来。她的脸苍白憔悴,裙子布满了灰尘,在她的头发外面包着一条大大的围巾。艾丝苔尔看见她鞋上的带子已经坏了。年轻的女孩走近她,一直挨到她的身边。她的眼睛里有一种奇怪的光芒在闪耀,但是她没有说话,也没有提问。很长一段时间,他就这么一动不动的站在艾丝苔尔面前,将手搁在艾丝苔尔的手臂上。接着,她从衣袋里拿出一本没有写过字的黑皮本子,在第一页的右上方,她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就这样,用的是大写字母MEJMA。然后她把本子和笔递给艾丝苔尔,然后让她写下自己的名字。她又站了一会,把黑本子紧紧抱在胸前,仿佛这是世界最重要的东西似的。最后她一句话也没有说,便朝已渐渐远去了的难民队伍走去了……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家园,还又亲人,可是这里却永远不缺乏希望和光明,人们不断的向着自己的目标走去,带着对死亡和希望的思考,带着自己的信仰。不停的等待,寻找,祈祷。或者失望,或者死亡,亦或者希望,或者“活”下去……

  《流浪的星星》读后感【4】

  草草读完了勒克莱齐奥的《流浪的星星》。这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副印象派的油画。充满了跳动的光影。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没办法按照正常的顺序去读它的每个段落。我看到的是一大堆散乱的词语、形象、流动跳跃的感官和情绪。阅读原本是一种线性的信息,但这些内容几乎是同时涌入我的脑海中,像一幅画带来的全方位的视觉冲击。

  小说前面的部分花了很长篇幅叙述女主角艾斯苔尔的童年生活。写得优雅至极但是几乎令我读不下去。作者用过于繁复的技巧渲染了一个特别老套的主题:青春的疼痛与孤独,少女内心的无名躁动,她那种莫名其妙的任性,以及时而狂野时而冷漠的心情实在令人厌烦。在开头部分,有许多过于肉感的风景描写,即通过人物的感官去“体验”自然风光,这使得小说抒情泛滥,失去了节制。还有作者笔下人与自然的那种奇妙的内在的呼应,几乎构成了一种原始的宗教,让我感觉有些虚浮和夸大。(虽然这也许是为艾斯苔尔在流亡生涯中对与宗教的体验做了一种铺垫)小说在很多地方写到了宗教的奇妙力量:艾斯苔尔完全不了解宗教,父亲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不让她接受宗教教育。她在小时候去教堂参加过安息日庆典。那时候宗教是完全听不懂的神秘语言,这语言是直接渗透到她的身体里去的。这类描写尤其体现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感官崇拜倾向,因为这部小说中宗教根本没有任何具体内容,而只是神秘的、发光声音在灵魂里起伏荡漾。

  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有一种感官崇拜的特征,充斥着细腻优美的抒情,对于知觉的超乎常人的挖掘,这既是他小说的魅力所在,可能也是他的缺陷。《流浪的星星》里的人物性格全都是模糊的,大部分人物出现了一次就不见了。这当然和小说的流亡主题有关。他们只是在生命中相遇,然后被迫分开,有时被命运,有时被死亡。这种情况在主人公最亲近的人身上也不例外。例如艾斯苔尔的第一个丈夫雅克(牧羊人)就是个特别单薄的人物,两人在去往以色列的中途相识。然后莫名其妙地结婚了。以色列建国,战争开始,雅克参加军队被打死,死前不知道艾斯苔尔怀上了他的孩子。生命和死亡在同时发生了。这似乎就是雅克潦草一生的使命。小说笔下的人物也没什么思想,没有对自身命运和处境的思考与认知,他们的大脑里仿佛全是感官的风暴在吹来吹去,发出骇人而空洞的声音。

  正因如此,小说中写得最棒的部分,在我看来是第二部分《艾斯苔尔》,也就是作者改变了第三人称叙述,转而用第一人称记叙艾斯苔尔与母亲从法国坐“七兄弟号”到耶路撒冷的经历:长途跋涉、焦虑地等待、拥挤的船舱、海上风暴、被英国人扣留……船上的一位年轻的拉比(约伯)一直在用希伯来语讲述《托拉》,那些来自世界各地,说着不同语言的犹太人似乎被唤醒了,古老的宗教在他们共同的血脉中点燃了光。这一段写得凄迷感伤而又有所克制,文字间透露出淡淡的散文的神彩。艾斯苔尔的形象似乎成熟了很多,她内心的独白也显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宗教的主题再次出现了,这次有雅克为她做一些简单的翻译,童年时代在教堂听到的神秘的声音开始有了意义。听完了《创世纪》的故事之后,艾斯苔尔说:“现在,我知道我们一定会到耶路撒冷了。”“当我们知道了书中所写的一切,我们就会到了。”第一人称的“我”即是艾斯苔尔的觉醒,也是整个流亡群体的觉醒。《创世纪》读完后,律师来了,把这群犹太人从英国人的拘留中救出来,他们又上路了。律师似乎是一位现代的先知。因为在这个桥段之后,“我”就消失了,小说的叙述突然又转回了第三人称。整部小说在人称视角和叙事风格上不断换来换去,好像作者用一个姿势讲累了,突然又换个姿势来讲,这倒是一种很新鲜的写法。

  艾斯苔尔一家到达了以色列,在路上偶遇了女孩萘玛,一个年轻的巴勒斯坦难民,她们在擦肩而过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交换了彼此的名字(不能不说这是个很生硬的安排)。然后小说又跳到了萘玛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犹太人建国给周边民族带来的灾难。这一段叙述风格全变了,不再是“感官挂帅”的浪漫主义,相反,作者采取了一种几乎是冷酷的纪实笔调去讲述萘玛的遭遇:战争、流亡、饥渴、鼠疫、死亡……所有人都在灾难中苟延残喘。从浪漫到写实的转化表面上是因为萘玛和艾斯苔尔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导致她们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但更可靠的解释也许是:两个敌对民族的女孩其实是同一个人,她们是彼此的影子。在艾斯苔尔的流亡充满了梦幻的色彩,她不断幻想着牺牲的父亲还会回来,幻想着终将抵达耶路撒冷;萘玛的流亡则全然是惨烈的现实,几乎可以视为一部巴勒斯坦难民营的长篇报道。但她们的命运又如此对称:她们父亲都在战争中死去,都在流亡中组建了家庭,都经历了死亡和婴儿的新生,她们各自遇到一位故事的讲述者,一位是带来信念的拉比,另一位是讲恐怖故事的老太太乌依雅。作者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将流亡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随着流亡命运的深入,角度的不断变幻,小说变得越来越厚重。那种灵幻跳跃的笔法和诗歌般优美的语言,在深沉的叙事中获得了充实。原来让我几乎读不下去的缺点现在变成了了不起的优点。小说最后,晚年的艾斯苔尔回到自己的故乡,抛洒母亲的骨灰。这一段写出了人生的全部,让人听到无数声音在脑海中回响激荡。她坦言她是在寻找自己的疼痛:“我想要看见疼痛,想要弄明白我失去的是什么,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抛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去。我觉得如果我找到了这疼痛的痕迹,我就终于可以离开了,忘掉这一切,……如果我找不到这疼痛来自何方,我便失去了我的生活和真理,我将要继续流浪。”流浪,当然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主题,不是战争,不是屠杀,也不是苦难。这也是让我读罢深思不止的问题。

  推荐阅读:

  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

  《茶馆》读后感范文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655838.html
延伸阅读
《围城》述说着城里城外的人不同的状态,一个想出去,一个想进来。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围城读后感范文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围城读后感范文7
2020-07-15
暑假闲暇时光体验《简爱》带给你对女主人公面对挫折的勇气。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简爱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假简爱读后感500字(一)暑假里我阅
2020-07-15
“家书抵万金”在你的身边又有多少带着父母挂念的物品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暑假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初中暑假傅雷家书读后感(一)傅雷是我国著
2020-07-14
高中时候的你在读这本《追风筝的人》时,面对文中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友情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07-09
每一次阅读,都是对宇宙的一次探索,每一次在书籍之中起航,都是对知识的一次探险。那么让我们拿起书,写下感受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20”,仅供参考
2020-07-04
动物的世界里竞争也是非常残酷的,但是只要我们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会成功的,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雄狮去流浪》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
2018-08-06
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毛流浪
2018-08-22
《雄狮去流浪》这本书详细的描写了被“驱雄”后的半大雄狮到草原上流浪生活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雄狮去流浪》读后感500字范文,欢迎阅读,仅供参考。《雄狮去流浪》读后感
2018-09-06
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将的东西有很多,既适合小孩子看,又适合成年人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毛流浪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毛流浪记读后感范文(一)读了《
2020-05-15
《三毛流浪记》读完,对比你现在的生活,你从中得到怎么样的感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三毛流浪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三毛流浪记读后感范
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