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拜伦《唐璜》读后感

【 liuxue86.com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唐璜》是拜伦所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拜伦《唐璜》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拜伦《唐璜》读后感1

  他内心的矛盾,他虽凶狠的杀死了不少土耳其人,但又从凶残的沙俄士兵屠刀下救了一个10岁的土耳其女孩。看至此,我不经在思考一个问题,拜伦究竟想通过唐璜向我们展示一个什么样的19世纪?唐璜受沙皇女王的要求,带着土耳其少女前往英国进行谈判。唐璜原本对英国十分仇恨,说英国“曾经把自由奉献给全人类,现在却要他们戴上镣铐,甚至禁锢人们的心灵”,并且侵略到北美、印度等处。英国同西班牙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和西欧地区的统治权,曾经在三四年间多次进行大战,最后西班牙大败,失去了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成为小国。作为西班牙贵族的唐璜,自然仇恨英国。他决心到了英国后,把英国的反动真相告诉英国民众。但是,当他登上英国国土后,见到的情况却改变了他的看法。一切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觉得这儿简直是自由乐土。正当他打心眼里赞叹英国社会时,突然一伙拦路抢劫的匪徒挡住了他,强迫他留下买路钱。他从衣袋里拔出手枪,打死了1个匪徒,另4个夹起尾巴逃走了。此后,他改变了看法,觉得在伦敦的街道上根本找不着一个老实人,最富丽堂皇的宾馆也只不过是外交界骗子的安乐窝。

  被引见英国国王后,他发现大臣们完全是“没有丝毫人气味的畜生”,议会是一个专搞捐税的机构,财阀们才是英国和欧洲各国的真正主子,而大不列颠王国不过是“一所超等动物园”。唐璜被英国上流社会接纳,天天进出贵族、富豪居住的伦敦西区。他说这区域是英国最罪恶的地方,这儿的人“把爱情一半当荣耀,一半当买卖”。他的行为又恰恰同他的认识相违背,他在这儿同不少的贵族妇女勾勾搭搭,打得火热。看到这些,我想我找到答案了。所有的叙事都是为了拜伦讽刺英国和欧洲贵族社会、贵族政治而做铺垫的。诗歌中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呈现在我眼前。情节虽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

  拜伦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诗歌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英国统治阶级夸耀“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璜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透顶,丑陋不堪。看完后,我陷入了沉思,拜伦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的讽刺英国贵族进行讽刺呢?找到拜伦生活的背景后,我想我有点懂了。

  拜伦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不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一位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囿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

  后来,拜伦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或许,唐璜身上多少有点拜伦的影子,不管是他对女人的态度,还是对英国贵族的讽刺,拜伦通过唐璜及一系列他的拜伦式英雄,给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社会贯入一泓使世人认清事实的清泉。

  拜伦《唐璜》读后感2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约16000行,共16章,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唐璜》的主题是对英国和欧洲贵族社会、贵族政治的讽刺。虽然小说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诗人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

  诗歌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做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英国统治阶级夸耀 “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瑛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透顶,丑陋不堪。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传统的唐璜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他的被迫出走,就是因为他或多或少地是那个有夫之妇的牺牲品。唐璜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他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却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但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黛的经历,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理想。

  如果说因讽刺的需要,主人公唐璜显得行动多于思想 ,那么诗歌的叙事者则承担起了思考和评论的重任。故事之中或故事之外不断出现的议论、感慨、回忆、憧憬,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叙事者大量的富有抒情性议论,充满哲理和深刻的思想,以及淋漓尽致的嘲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品不仅揭露现实真实深刻,而且想像丰富奇特。它描写的风暴、沉舟、战火的场景等,十分精彩。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抒情描写非常出色。拜伦善于用各种诗体创作,语言幽默洗练,在英语口语入诗方面无人可与之匹敌。

  拜伦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在中国,鲁迅称拜伦是浪漫主义的“宗主”,盛赞其人其诗“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

  拜伦《唐璜》读后感3

  《唐璜》读后感高中时,我们学历史文学史时,就学到,拜伦和雪莱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拜伦的《唐璜》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更是受到广泛的赞誉。不过,这本书,让人读起来会有一点吃力,毕竟,不是一般人可以欣赏的嘛!反正我是看的马马虎虎。

  《唐璜》是一首拟史诗性质的长篇叙事诗,叙述的是主人公唐璜的少年时代和冒险经历。简单的概括来说,唐璜,是出生在西班牙的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十分轻浮的人,做事草率,为人放纵,经常和妻子吵架。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唐璜,也变成了一个小无赖,到处闯祸。后来,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便对孩子的事亲力亲为,誓要把唐璜教成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出众的好孩子。当然,唐璜也并没有让家人失望。但是堂皇却被母亲的好朋友朱丽亚拉下水,偷吃了禁果,闹得满城风雨后,母亲便安排他出门避避。后面,便写了唐璜的几次游历生活,也一共写了唐璜的四次艳遇,加上之前的一次,一共五次。分别是,在东方海岛上,与少女海黛的两情相悦;在土耳其苏丹王宫与苏丹王妃的奇遇;受沙俄女皇的宠幸;出使英国时,与英国贵妇的邂逅。这几次艳遇中,在我看来,只有一次是唐璜的真实情感。那便是与少女海黛的故事,两个人两情相悦,是在海黛的海盗父亲的残忍分离下,两个人才被迫分开的,而海黛也绝食死去。这一段缠绵哀婉的感情,就这样被扼杀了。

  其实,看过英国史的人都知道,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正值多事之秋,大革命,名族、民主解放运动蓬勃开展。而作为英国上议院议员的拜伦,也曾多次抨击政府,可惜的是,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拜伦便将这种郁结,抒发到写作中,从唐璜的形象塑造上来说,不难看出,里面加入了作者太多的主观想法。太有深度的理解,我就不知道了,这只是我水平之内能了解的。其实《唐璜》还不愧是浪漫主义文学,里面的很多句子真的很浪漫。连与爱情为敌的无情的"时间",想到要擘开这样温柔的两颗心,也不免忧伤与怀。他们的容颜不是为皱纹而生的,他们那蓬勃的心和纯洁的血液,不容凝滞,头上也不容白发为灾。上帝爱的人早死。不知什么原因,当他们凝视着晚霞的那一刻,仿佛在他们心间,随着欢笑,突然袭来一阵颤栗,好似冷风拂过了火焰或琴弦。

  拜伦《唐璜》读后感4

  首先,我觉得与我期待的“唐璜”有很大的出路。不过,还是通过阅读、思考并查阅资料,对唐璜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外对拜伦,及他与骚塞、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认为《唐璜》中,对于唐璜奉凯瑟琳女皇的使命出使英国一部分占据了全诗的大部分篇幅。而且,诗人拜伦的议论也越渐增多,多得似乎令人厌倦。而全诗的对唐璜结局的处理也似乎很模糊。

  与其说诗人拜伦是在写唐璜,不如说他是借着西班牙历史上的这个传奇式的人物来完成诗人构思中的一个“穿线式的人物”。因为正是通过描写唐璜传奇式的经历——艳遇、冒险、参战、出使等等,来达到对当时整个欧洲社会环境的一次全面的出击。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以及英国。

  唐璜所游历过的国家:

  1)西班牙:唐璜是继堂吉诃德之后西班牙的又一位“名人”。

  可以联想到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情节。

  2)希 腊:海盗的小岛似乎倒是纯真爱情的世外桃源。

  在唐璜在海上遇难一段的描写真是一场精彩的海难电影,特别让人能够身临其境。此外,当最后只剩下唐璜一个活着的生命时并最终昏倒在孤岛的岸边时,又可以让我联想到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可不同的是在这里唐璜峰回路转,被美女海黛所救。

  3)土耳其:一种独特东方风情的展示,这里对土耳其上层统治阶层豪奢画面大段不厌其烦的描绘,让我联想到王尔德笔下《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同样不厌其烦的描写。我想这些除了是为诗人的批判服务外,还有一层似乎应该是当时欧洲人眼中的东方情结吧?

  4)俄 国:在到俄国面见女皇之前,有一场战争,诗人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勾勒战争的场面,不可谓不精彩。看时脑中不断出电影中的欧洲战场的场面。之后到了俄国,相遇了凯瑟琳大帝,即世界史上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女皇。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在读茨威格的人物传记式小说《断头艳后》时,总是把她与冷肃勾勒在一起,这里又有了新的认识。

  5)英 国:我认为这是诗人着重要写的国度,因为拜伦是英国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先锋人物。在他的诗篇里很容易看到他对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骚塞、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谩骂(用谩骂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似乎情况和我们现代作家中郭沫若创造派对徐志摩新月派的谩骂一样吧? 对英国当时上流社会的刻画与鞭挞可谓已经达到了极致,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些都是通过诗人的议论与跳跃性联想的形式来展现的,而非通过主人公唐璜的经历与理解,是一大败笔,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唐璜》的缺点:

  1)大段的议论与跳跃性联想的诗句。

  2)语言比较平白。(当然这可能是与我看到版本的翻译有关。)

  3)对人物的塑造完全是采用一种外位式的视点,而没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造成了人物的设置只是为了展开议论而存在的感觉。

  拜伦《唐璜》读后感5

  长诗《唐璜》的作者拜伦(1788-1824)是英国杰出的诗人,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歌以辛辣的社会讽刺和批评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唐璜》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约16000行,共16章,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传统的唐璜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他的被迫出走,就是因为他或多或少地是那个有夫之妇的牺牲品。唐璜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他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却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但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蒂的经历,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理想。

  《唐璜》的主题是对英国和欧洲贵族社会、贵族政治的讽刺。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贵族青年,16岁时与一贵族少妇发生爱情纠葛,母亲为了避免丑事远扬,迫使他出海远航。于是,通过唐璜的冒险、艳遇和各种经历,广泛地描绘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唐璜在海上遇到风暴,船沉后游抵希腊一小岛,得到海盗女儿海蒂的相救。诗歌歌颂了他们牧歌式的真诚爱情。但是海盗归来,摧毁。此后,唐璜被当作奴隶送到土耳其市场出卖。又被卖入土耳其苏丹的后宫为奴,逃出后参加了俄国围攻伊斯迈城的战争,立下战功后被派往彼得堡向女皇叶卡捷琳娜报捷,得到女皇的青睐,成为宠臣。诗歌中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诗人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

  诗歌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英国统治阶级夸耀“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璜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透顶,丑陋不堪。

  《唐璜》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中外名著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800096.html
延伸阅读
如果每个人都能奉献出一些爱,世界究竟会变成怎样美好的世界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假期爱的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初中假期爱的教育读后感(一)《爱的
2020-07-17
读了此书,你个人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呢?来好好的总结记录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读简爱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假读简爱有感(一)《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
2020-07-17
仔细读一读简爱,就会发现这是一本具有浪漫色彩的小说,那么内容也是非常的让人印象深刻,自由、浪漫、充满激情。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仅供参考,
2020-07-17
坚持不懈,就能得到成功!即使被摧毁,但却绝不会失败!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期初中生读老人与海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期初中生读老人与海有感(一)看了《老人
2020-07-15
书中描述的奇妙故事是否将你也带进了那个奇妙的世界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范文(一)今天我满怀
2020-07-15
《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神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神曲》读后感1与上帝同在的人——
2018-07-27
你们在读完《浮士德》后有些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浮士德》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浮士德》读后感1一本好书,就
2018-07-27
《教父》是男子汉必看的一本书。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教父》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教父》读后感1迈克尔·柯里昂,是教父另一个
2018-07-20
《红字》是一部怎样的浪漫主义小说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红字》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红字》读后感1还在初三年级的时候就开
2018-07-20
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来,读围城,体验钱钟书先生笔下的故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假《围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寒假《围城》读后感(一)“被围困的城
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