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12中考语文课内阅读考点精析

字典 |

2012-05-18 09:56

|

推荐访问

2012中考语文

【 liuxue86.com - 中考语文 】


  新泰市实验中学 陈凡休 曹丙红
  相比较于高考,中考由于是各地市自主出题,加之现行初中教学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统领下的“一标多本”的特色,各地选用的教材不同,命题思路不同,相互之间可以借鉴的东西比较少,给深入研究带来较多障碍。而说到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有很多地区取消了,近两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中考课内现代文阅读何去何从?
  在这里,我们集中研究了泰安近三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为更能看出中考试题尤其是课内现代文阅读题命题方向发展变化的脉络,我们再前推三年做参考。
  泰安市的中考题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课内现代文阅读题的命制。我们觉得,这一点非常好,这样对于我们老师的平时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解决了 “要不要学课本,学课本有什么用”的问题。只有用好课本,重视对教材的挖掘,才能使全市的教学有一个核心,使教学沿着清晰的方向在稳定中求发展。
  一、近三年中考课内阅读题回顾
  (一)近三年中考课内阅读题信息概览:

年度

 
题号
出处
作者
课本位置
分值
体裁
2008
二(二)10-12
《白杨礼赞》
茅盾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
8
散文
2009
二(二)10-1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第9
10
杂文
2010
二(二)10-12
《周庄水韵》
赵丽宏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2
10
散文

 

附2005-2007年中考课内阅读题信息:

年度

 
题号
出处
作者
分值
2005
二(二)8-10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8
2006(课改区用)
二(二)10-12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8
2006(非课改区用)
二(二)10-12
《社戏》
鲁迅
8
2007
二(二)10-11
《背影》
朱自清
6

 

  (二)近三年真题回顾
  (甲)二〇〇八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8分)
  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0.联系下文,说说文中加点的“好女子”对写白杨树有什么作用?(2分)
  本题考点是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的考查。
  参考答案:“好女子”和后面的“伟丈夫”构成[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技巧:通过阅读,要敏感地意识到“但是”在该句中的转折作用,话题一转,“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想到“对比”手法的运用。所以本题中“对比”和“白杨树坚强不屈与挺拔的个性”是两个重要的得分点,后者如果直接用原文“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来答也是可以的。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为什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样说有什么深刻含意)?或:“树中的好女子” 是怎样,白杨树又是怎样呢?等等。
  11.作者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本题考点是对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的考查。
  参考答案:连用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层层深入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读来气势充沛,酣畅淋漓。[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技巧:对于句子“好处”的分析,在初中阶段往往比较简单,我们可以首先想到修辞方法。这一句里,排比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排比与反问具有相同的作用,即加强语气,使语气更强烈更有气势。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第一段在抒写看到白杨树的感想时,语言很有气势,请你说一说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等等。
  12.简要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并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本题考点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考查。
  参考答案:进一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技巧:叙事类文章的概括是比较简单的,就是“谁”(在何时何地)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但散文概括起来难度就大得多。这一段概括,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当然要入理入扣,是要经过一些训练的。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请你说一说第二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或: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段所表达的意思,这样写有何用意?
  本阅读题明显按照词、句、段、篇由局部字词句的理解到整体认知的层次来命题的,难度系数由小到大,在整套试题中的难度属于中等。
  (乙)泰安市二〇〇九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0.分别说说文中两个加点词的作用。(2分)
  本题考点是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的考查。
  参考答案:“总”表明时间长,频率高。“只”表明根本不作别的考虑。[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技巧:如果套用点儿语法,这是考查副词或者说状语在句中的作用,这些词或成分往往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抛开语法,就是让学生体会做为修饰成份,这些词语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加点字词可不可去掉,为什么?或:加点词语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或:说一说加点词语有什么妙处。
  11.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请从论证的角度简要分析。(4分)
  本题考点是对“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能力的考查。
  参考答案:为下文揭示对方论据与论点之间缺乏必然联系作铺垫。[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技巧:抓住问题的中的关键词语“论证的角度”,首选搞清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式。对方的“事实”自然是用来证明对方的“论点”,这个过程,为下文批驳立下了靶子。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第一段文字于全文(或下文)来讲有什么重要作用?
  12.对方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是什么?
  本题考点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考查。
  参考答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评分]4分。每问2分。
  答题技巧:首先弄清本文破立结合,有破有立的行文特点,就比较容易找到作者“破”和“立”的是什么了。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论敌得出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提出了怎样一个针锋相对的论点?或:这篇驳论文论敌的论点是什么?作者针对论敌观点而提出的论点是什么?(2分
  本阅读题安排的顺序是从字词到段落至对全篇的把握,难度系数是由小到大。
  (丙)201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分)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0.作者写了两次到周庄,有怎样不同的印象?(3分)
  本题考点是对文章的层次结构考查。
  参考答案:第一次是在仲春,下着小雨,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下了小雪后,其印象“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第二次同时还写到了柔美的水声。(3分。答出两幅图画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技巧:通过比较查找不同层次之间的区别。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作者写了两次到周庄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或:仲春和冬天的周庄有什么不同?
  11.为什么说“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3分)
  本题考点是对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的考查。
  参考答案:周庄的水声充满万般柔情,声音丰富多样,变化多端。(或用文中“神秘幽远”“裹着万般柔情”“袅袅回旋上升”回答亦可)(3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技巧:其实就是找“这样的声音”的特点,明白了题意,就不难找到答案。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作者抓住周庄冬天水声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或: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篇幅来描写周庄冬天的水声?
  12.这段文字语言清新优美,请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本题考点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参考答案:举例:如“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突出色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雪后周庄的优美景色。(4分。举例2分,简析2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技巧:初中阶段的语言欣赏还是首先考虑修辞方法的运用。除答案中所列的比喻,还可以找“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拟人),找“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排比)来欣赏。如果学生把目光用在对词语的锤炼上,如“重重叠叠”“袅袅”等叠音词的运用, “抚摸”“渗”“裹” 等动词的运用,也无不可。
  该考点其它呈现形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试找一处你最喜欢的来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本阅读题设计是同整体感知到局部分析,但难度系数也是小大到从。
  二、对中考课内阅读的一些思考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考哪些知识点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分析的,它们在一套题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考查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掌握。课内现代文和课外现代文在文体方面是具有“排异性”,因为试题尽量考查学生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往往是先确定了课内现代文语段,才谈得上课外阅读题的遴选命制。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课程标准和泰安市印发的考试说明上对课内现代文阅读是如何要求的。
  课程标准对课内现代文阅读相关的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7.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我们泰安市对中考现代文阅读的相关要求:
  1、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2、文章的思想内容。
  3、文章的层次结构。
  4、文章的写作特点。
  5、对文章的体会和看法。
  这只是对现代文阅读总体而概括的要求。语文基本能力从形式上体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又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探究六个能力层级。在这些层级中,课内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一般难度中等。
  纵览泰安市这几年的中考课内现代文阅读,考得最多的是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作用,也即课标所要求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类题目,“结合语境”是重点,字词不会是让单纯地解释。至于句子,让欣赏的比较多,其中最多的还是考查修辞方法。文章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写作特点也有涉及,对文章的体会和看法基本是放在课外阅读里考。可见,课内现代文的学习还是要抓基础抓落实,这并不是说课内阅读不考的知识点就不用学习,因为课外考的东西也须通过课内学习才学会。
  (二)课内现代文如何复习
  课内现代文必须要重视复习。只有得之于课内,才能应用于课外。离开了课内经典例子的复习,专门搞些课外的现代文来空训练,效果必然是低效的,建议在打好基础的基础上,侧重语文能力固化与提升。
  在复习时,注意训练学生根据语文环境理解具体词语的能力,概括事例的能力,关键句的分析理解、语言品味、赏析的能力。在阅读训练中努力教会学生做到四个“准确”: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语境义和重要语句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写法和特点。
  应当说,一套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中考题,才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导向性。能在预料之中的是方向,而意料之外的是具体题目的呈现。中考课内阅读不会做到原题,发生做到现成题背上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但在毕业班有限的复习时间里也不可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况且复习题不在多,在精在实。
  通过统计可看出,课内阅读所选择的语段来自九年级上册的最多,其次是八年级上下册,会不会出九年级下册和七年级的,还得看以后。从文体上看,往往倾向于散文,其次是议论文,都是对初中学生有一定难度的文章,也不排除会考到小说等文体。
  如何做好课内现代文复习呢?以散文为例,应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就方法加以系统指导。下面是对散文阅读、答题方法以及考点分析做的一个总结。
  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3.品味语言
  (1)字词含义: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满论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
  (5)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如余光中,用形象表达主旨。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查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如铺垫、对比、象征、烘托、想象、联想、引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等。如果学生连这些名称都说不上来,就谈不上准确答题
  6.表达技巧
  诸如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等等。
  关于散文的知识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做个例子。由于是总复习,要多进行“面”式教学,前挂后连,多联系比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遇到同类问题时才知道如何下手,而且能应付各种变式命题。这就是能力。
  (三)课内现代文考哪些篇目
  具体到语段,一定会是名家名篇的重点段落,如2010年考的《周庄水韵》的片段中,“第二次到周庄”一节是要求背诵的。这些年考鲁迅先生的文章较多,其次是朱自清、茅盾等。
  我们也看到中考课内阅读题的几个变化:一是分值稳中有升;二是开始选用当今作家的文章,让试题多了些时代气息;三是问题的设计更灵活,问法更自然,角度更宽,面目可亲。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参考答案中不厌其烦地重复“意思对即可”,使整套题骤然“活”了起来,也体现了对师生们的关怀。
  今年我市还有用四年制教材的学校,也为我们确定复习范围提供了更多思路,此不赘述。
  附人教课标版精读课文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散文)
  4、紫藤萝瀑布(宗璞)(散文)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沙河)(诗歌)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散文)
  12、济南的冬天(老舍)(散文)
  第四单元
  16、化石吟(张锋)(科学诗)
  17、看云识天气(说明文)
  第五单元
  21、风筝(鲁迅)(散文诗)
  22、羚羊木雕(张之路)(小说)
  第六单元
  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
  27、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诗歌)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散文)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小说)
  第二单元
  7、最后一课(都德)(小说)
  第三单元
  11、邓稼先(杨振宁)(散文)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散文)
  第四单元
  16、社戏(鲁迅)(小说)
  17、安塞腰鼓(刘成章)(散文)
  第五单元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传记)
  22、在沙漠中心(圣埃里絮佩里)(散文)
  第六单元
  26、猫(郑振铎)(小说)(注:《家庭的故事》是一部写实短篇小说集)
  27、斑羚飞渡(沈石溪)(小说)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新闻)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新闻)
  2、芦花荡(孙犁)(小说)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散文)
  7、背影(朱自清)(散文)
  9、老王(杨绛)(散文)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说明文)
  13、苏州园林(叶圣陶)(说明文)
  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说明文)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说明文)
  17、奇妙的克隆(谈家桢)(说明文)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鲁迅)(散文)
  2、我的母亲(胡适)(散文)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传记)
  第二单元
  6、雪(鲁迅)(散文诗)
  9、海燕(高尔基)(散文诗)
  第三单元
  11、敬畏自然(严春友)(小说)
  15、喂——出来(星期一)(小说)
  第四单元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散文)
  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散文)
  18、吆喝(萧乾)(散文)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毛泽东)(诗歌)
  2、雨说(郑愁予)(诗歌)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演讲词)
  7、《傅雷家书》两则(书信)
  第三单元
  9、故乡(鲁迅)(小说)
  1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小说)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随笔)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杂文)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小说)
  19、范进中举(吴敬梓)(小说)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诗歌)
  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诗歌)
  第二单元
  5、孔乙己(鲁迅)(小说)
  7、变色龙(契诃夫)(小说)
  第三单元
  9、谈生命(冰心)(散文)
  10、那树(王鼎钧)(散文)
  第四单元
  13、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戏剧)
  14、变脸(节选)(魏明伦)(戏剧)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想了解更多中考语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惠州中考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58182.html
延伸阅读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复习: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复习:初中文
2020-07-21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古诗文默写”,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古诗文默写
2020-07-21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攻略:写作精彩的加分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攻略:写作精彩的
2020-07-21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
2020-07-21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复习指导:议论文两大要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复习指导:议论文两大要点
2020-07-21
要参加考试的同学们,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考语文:易错字音精编”供您参考,本网站将实时更新更多相关资讯,请不要错过。感谢大家浏览本页面!2019年中考语文:易错字音精编A1.
2018-10-29
要参加中考的同学们,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考语文:《骆驼祥子》考点”供您参考,如果这正是你想要了解的内容,那么来看看吧!本网站将实时更新更多相关中考的资讯,请不要错过。感谢大
2018-11-26
中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考语文《格列佛游记》考点,一起来看看吧!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年中考语文《格列佛游记》考点一.填空题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的
2018-11-07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得分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得分技巧
2020-07-03
中考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阅读答题的得分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阅读答题的得分技巧一、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