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铁人精神事迹1000字

字典 |

2023-04-02 19:01

|

推荐访问

铁人精神事迹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在写之前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范文,范文构思是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启迪器,你知道书写范文的基本要求吗?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特意为你呈上“铁人精神事迹”,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铁人精神事迹【篇1】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共党员,1923年9月出生,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风貌,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鲜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国家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宣告大庆油田正式发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树立在荒原上。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与其他伟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王进喜身上体现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铁人精神事迹【篇2】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共党员,1923年9月出生,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风貌,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鲜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国家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宣告大庆油田正式发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树立在荒原上。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与其他伟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王进喜身上体现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铁人精神事迹【篇3】

  铁人,在现在不但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有铁人称号的王进喜,是我们的榜样,铁人这个称号也可不是随便得来的。想当年,王进喜在工作的时候,一根钻杆突然掉了下来,正好砸伤王进喜的大脚,当工人们赶过来的时候,王进喜已经陷入了昏迷,王进喜醒了,见工人为了救他,竟然放下手中的工作。

  王喜怒吼道:“我又不是泥涅的!”说完他立马拖着正在流血的腿去工作,工作结束完后,王进喜被送进了医院,经过简单包扎后,他就柱着拐杖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他心中有一件急事,一个井位正处于高压区,十分危险,很容易发生井喷,王进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井喷发生了,如果不堵住缺口,后果不堪设想,在这时候,王进喜跳进了泥浆里搅拌泥浆制止井喷,最后井喷竟然被制服了。

  王进喜是我们中国人,是我们祖国的铁人!我要学习铁人精神,以后为祖国出一份力量。

铁人精神事迹【篇4】

  星期五晚上我和哥哥看了《铁人王进喜》这部电影,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本片的主人公王进喜出生于1932年,逝世于1970年。1958年9月,他带领1205钻井队创造了当时全国的最高记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的称号。由于当时条件艰苦,设备不先进,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在大庆打下了一片大油田。

  王进喜是一名不折不扣,勇敢创新的实干家。干起工作来,不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而且肯动脑子,用心去干好工作。我们要学习铁人的这种钻研精神,勇敢创新,大胆改革,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王进喜十五岁时当上了石油工人。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后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又担任贝乌五队队长,带领工人为中国石油做出了贡献。他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打油田。”

  我们都应该向铁人学习,做一名勤快勇敢、愿意为他人服务、为国争光的好学生!

铁人精神事迹【篇5】

  今天我和妈妈、弟弟观看了铁人王进喜影片,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客厅,使我们更加尽心的看电影。

  影片一开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王进喜爷爷在大庆油田的奋斗历程,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面,他在荒滩上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他就用自己的脊背当吊车,压井喷的水泥散不开,他就跳进泥浆里,当“人体搅拌机”。我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叹,他真是一位铁人啊!

  我看到王进喜爷爷工作时突然胃疼,他捂着肚子在冰天雪地里疼得晕了过去,幸亏有同事看到了他睡在雪地里,把他扶了起来说:“队长,你睡在雪地里会被冻死的,你快去休息吧。”王进喜爷爷这种带病上岗的精神,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现在完美的生活环境,却没有像王进喜爷爷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爱国、忘我、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要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铁人精神事迹【篇6】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在市总工会的统一安排下,热电公司工会组织员工观看了《铁人》这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影片。

  电影《铁人》以黑白和彩色两种形式、两条线索交错进行来描述 “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劳模和以刘思成为代表的新一代劳模间传承的故事。影片既重现了几十年前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艰苦场面,又展示了新时期青年人继承前辈光荣传统、爱岗敬业的风貌。

  王进喜,一个普通的西北汉子。平日里,朴实无华没有豪言壮语,饿着肚子还要诙谐幽默;然而,王进喜被称做铁人,主要因为他的那种无坚不摧的顽强精神。关键的时候,大吼一声,挥手就跳,“舍得给你”,做人肉搅拌机,敢于牺牲,这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地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这首没有经过任何刻意修饰雕琢的语言体现出了铁人对祖国、对民族、对工作、对同志的深厚感情,正是在铁人这种以苦为乐,不向困难低头精神的带动下,大庆油田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那种要啥没啥的环境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

  气冲云天;在地位和荣誉面前,铁人掷出了“我要的是工人阶级的地位,全国人民的荣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铁人精神”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王进喜在那个年代所表现的为国家、为民族昂扬向上、永不后退的精神,是我们所有员工都应该铭记和学习的。

  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位“小知识份子”的角色,这位小知识份子当时没有坚持住,虽然做了逃兵,然而他也付出了许多,双腿不能行走,留下了终生的烙印。晚年还一直在忏悔他当初的决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直要求他的儿子“刘思成”替他完成他没有完成的责任。

  刘思成是我们新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内心由痛苦,空洞,矛盾,到坚定,明了,清晰,他的内心活动是影片情节发展的中心轴,同样是钻井工,为什么这一代和上一代的区别这么大呢,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当看到铁人在压井喷的水泥散不开的危险时刻,他带头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体搅拌机”;当看到铁人拖着伤腿在誓师大会上简洁豪迈的一句 “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时,只觉得感慨万分,铁人形象骤然清晰。那是一个物质极其匮乏,条件极其艰苦的时代,是什么让他们那样充满干劲?他们穿不暖,吃不饱,与今天的我们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可他们的精神世界比我们丰富多了,而且斗

  志昂扬,奋发向上,这种动力就是“信仰”。 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有些空虚。现在看来那时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纯粹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在喧扰复杂的今天,我们更要以“铁人”精神引领时代精神,引导职工把学习“铁人”与学习身边的劳模结合起来,把发扬工人阶级敢于争先的品质与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承老一代劳模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迎接挑战,同心同德、共克时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让我们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风斩浪,走向辉煌的明天!

铁人精神事迹【篇7】

  翻开中国石油工业的史册,在大庆石油混战的这一页,你会看到一个先锋人物,那就是铁人王进喜。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就听说了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听到了他的壮举,对他有很高的钦佩之情。听说,但从未真正的了解,在看过《铁人王进喜》电影之后,再通过一些生平的了解,我对铁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铁人王进喜出生在一个平凡不能在平凡的家庭,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做过苦工。直到1950年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苦的,也许正因为是这些不一般的经历,造就了铁人王进喜不平凡的人生。也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钻井工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新中国的第一代钻井工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铁人。王进喜同志是一名党员,他是1958年带领全队创下当时全国最高纪录的领头人,他带领的队伍荣获了“钻井卫星”红旗,这些数不清的荣誉的.背后是王进喜和他的队伍不时地艰苦奋战钻井取得的。

  铁人王进喜同志带领着他的队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风凛冽,始终会在油田的钻井看到他们奋斗的身影。他是一个有例文精神、乐于资源,乐于助人的人。在每个队都在争第一的时候,他能协助其他的队伍解决困难,并资源自身的经验,协助其他的队伍一起钻井,成为钻井队的好带头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我想假如没有王进喜同志这种乐于助人,与他人一同进步的思想,中国也不会有那么快的发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也应该具备这种乐于例文,不为私欲,积极为国家的发展,为了更高水准的生活而不时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说不论是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还是党员,在自身不时进步的同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进步,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努力。

  铁人王进喜同志在种种困难面前,他的心不软,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身的脊梁当吊车;压井喷的水泥散不开,他跳进泥浆池里充任“人体搅拌机”。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在不停地进行着钻井工作,可以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自身有病了也坚持工作。他的这种精神不由让我们大学生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想想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假如没有当初的一切,我们现在不知还处在怎样的一种状况里呢!现在的我们可能不用在面临那么艰苦的工作条件之中,而且因为现在这么好的环境,让我们很少会联想到饥荒、恶劣的天气之类的。但是我们要学的是铁人的这种精神,但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和铁人一样毫无顾忌的勇往直前呢?

  当这样的一个疑问冒出时,我们踌躇了,我们没有铁人那样的精神,没有铁人的那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敢。我们总是在困难的面前踌躇,迟迟不肯做出果断的决定,解决困难,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身不肯努力克服困难。沉睡的人们,还在踌躇的人们让我行动起来,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来证明任何困难我们都是可以克服的,不是困难太大,是我们还不够努力,还不够吃苦,拿出铁人的精神,用铁人的乐观和坚持,来克服一切困难。

  随同着角色的不时改变,我们在工作、生活上往往面对很多困难,假如我们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放弃、自甘堕落,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在接受生命的磨难时,没有坚持住的失败的人!有人常说:“没有经历生活带来磨难的人,一定是个不幼稚的人。”只有经过磨难的不时洗礼,我们才干更坚强,才干真正体会到生命带给我们的丰富内涵。因此,让我们牢记自身的责任,牢记自身说承当的使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想铁人一样,绝不轻言退缩,勇敢直视生命的磨难。让我们变得更强,让我们不再软弱,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不再“心软”。

  铁人我们永远的典范,永远的标杆,是我们面对磨难时的精神支柱,让我们记住铁人,不时地学习他的精神,向铁人致敬!

铁人精神事迹【篇8】

  刘丽铁人精神事迹材料

  刘丽说,新时代的石油工人要不断创新。60多年前,大庆油田的石油很容易喷涌而出。如今,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突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丽铁人精神事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丽人物事迹

  只有到了晚上12点,才是属于刘丽的个人时间。她终于可以闲下来,躺在床上看看书,或者猫着身子摆拼图。一张完整的拼图有1000块碎片,工程量巨大又琐碎,但“能完全放空自己,很享受”。

  至于其他时间,刘丽的精力都花在了一件事上——“好好尽责,当一名好工人”。

  “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

  “你要当一名好工人”,1993年,刘丽进入大庆油田采油厂第六作业区48队时,身为新中国第一代采油工的父亲这样对她说。好工人要有好技术,刘丽勤练抡大锤、换抽油机皮带等基础技能,创造出15秒更换35公斤抽油机皮带的竞赛纪录。48队的口号是“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那时刘丽年轻,经常参加单位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就想着为48队争荣誉。

  1997年,刘丽代表大庆油田参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技能运动会,获得第三名。颁奖台上,其他选手都在笑,刘丽却哭了。说起话来温温柔柔的刘丽,骨子里很要强,“比赛时有一个小失误,不然成绩会更好,(当时)控制不住自己,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回放比赛场景,想着如果没失误就好了”。

  这几年,刘丽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声名渐隆,领导语重心长地跟她说:“你要当一名好领军人。”但对于具体怎么做,刘丽也在摸索的路上。“大家把‘大国工匠刘丽’当成一个榜样,甚至是一个仰望目标在看,我真怕让大家失望,反而更不断向大家期望中的刘丽学习。”

  同事邹继艳1996年进厂,形容刘丽“特别自律”“对什么事都很上心”。一次,她们到重庆参加一场技术交流活动,别人都是单纯参会交流,但刘丽不是,“她把自己搞得特别累,关注活动举办的方方面面,说这个环节不错,可以借鉴,那个环节怎么完善下会更好”。

  “一开始是因为父亲的严格要求。我们48队是唯一一支七连冠的金牌采油队,所以我少了其他年轻人初入社会时的迷茫,一门心思扎到单位里。现在就算没有人推着我走,我也放松不下来了。”刘丽这样剖析自我。

  “创新是被逼出来的”

  “好好听话”这个词,刘丽概括的并不准确。23年来,刘丽个人累计研发成果达200多项,这与父辈们“用身体拌水泥、保石油”的做法大不相同。早些年,身边人看到刘丽琢磨这个、琢磨那个,第一反应都是:你一个一线女工,想那些干嘛?[ wWW.f215.COm]

  但刘丽觉得,自己的创新初衷没有多么复杂,就是为了解决生产难题,“是被逼出来的”。

  她回忆起自己的第一项创新成果。那是千禧年初,她常常要骑着自行车,驮着卡箍、水龙带、管钳、扳手、撬杠等一大堆工具去洗井。因为工具重达15公斤,加上洗井时要把卡箍上紧在井口,用卡箍接好水龙带,几十米长的水龙带吸足了洗井后返出来的水和油泥,抬都抬不动。所以,其他队里往往是两名男工搭配干活,大家都觉得“怎么能让女同志去洗井”,但刘丽性子倔,“我是队里的骨干,我主动要求承担这项任务”。

  在一天天奋力骑车的过程中,刘丽有了想法:水龙带和卡箍没法改,其他工具是不是能组合一下?她写写画画,开发出一套组合工具,将总重量压缩至2.5公斤。队里的技术员看到后,将这项成果申报到厂里,当年刘丽就获得了一项革新奖。

  “你看,我的初衷就是想让活好干点,没想获奖,没想得证书。”刘丽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就在采访当日,刘丽带领团队研发的压力变送器清洗仪刚刚应用到几个小队中。“以往是人工洗,压力变送器里有一个膜片,很脆弱,哪怕用棉签轻轻碰一下也容易坏,坏掉后整个压力变送器就完了。当时的损坏率超过50%,重新换一套又得上千块钱。”

  研发清洗仪迫在眉睫。邹继艳回忆研发过程:“刘姐思路很清晰,是一个引导者。试验冲洗液流的频率与力度时,她说,能不能对冲洗范围也做控制,可以省电。这些做完了,她又说,是不是能加一个自动烘干功能?她就是这样,有了一个点子,还想着能不能再扩一扩、再扩一扩。”

  外界看到的是又一项创新成果,刘丽想的则是延续父辈们“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梦想。作为一个开发了60多年的老油田,大庆油田到2021年仍然保持着4300万吨以上的油气稳产。“它能保持这么多年的高产能,实际上非常困难,需要用数字化设备替代一些基础性人力工作,需要我们攻克越来越多的难题。”刘丽说。

  “不是管家婆,是领军人”

  2011年,为了鼓励生产创新,厂里成立了“刘丽工作室”。成立伊始,工作室只有刘丽跟徒弟两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生产难题的解决,其他作业区的工人也请求加入工作室。现在,工作室已有35个工种、537名成员。

  一天,领导问刘丽:“你觉得自己在工作室里是什么角色?”刘丽下意识地说:“那肯定是管家婆。大事小事,这个人那个人的事,事无巨细,都要操心。”

  领导说:“你的定位错了,你是领军人,要成为让大家信服的人,用精神和行动去引领。引领大家凝聚到你身边,打心底里爱上工作。”

  刘丽这才反应过来。“以前做事常常是为了让自己或父母开心,随着我的身份不断转变,责任越来越大,要开始想怎么把大家拢到一起。”

  邹继艳说,别看刘丽身高超过一米七,是大高个,心思却很细,说话做事很有智慧,“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室都有很大收获,这跟刘姐的人格魅力有重要关系”。

  早在工作室成立前,刘丽就显露出这样的人格魅力。2003年,邹继艳参加厂里竞赛,更换抽油机皮带的时间始终无法突破4分钟。刘丽让她做两遍看看,做到第二遍中间时,刘丽喊了“停”。

  原来,别人扛皮带走到抽油机跟前都是先迈左脚,邹继艳却是先迈右脚,算下来比别人多迈一步,总时间多花了14秒。邹继艳注意到,自己的工作细节都被刘丽记录在了一张纸上,包括卸螺丝、扛皮带等各个步骤的耗时。

  对于工作室的新人,刘丽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她请求厂里设立了创新成果攻关团队奖,5人一队,以老带新,不光看成果做得好不好,还要评价团队合作得好不好。

  “如果个人在前面走得特别快,后面却拖着一个找不到方向的大尾巴,指定是不行的。”刘丽说。

  一次,工作室征集生产难题,一名进厂不久的年轻人提出,注水井套压装置冬天易滋水结冰,很难更换,有必要创新。邹继艳知道刘丽搞这方面的创新快半年了,很快会有成果出来。邹继艳性子直,当时就想站起来对年轻人说“别做了”,旁边的刘丽却轻轻拍了拍她,示意让年轻人继续讲。

  等年轻人讲完,刘丽启发说,如果只换装置外侧的橡皮圈,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年轻人恍然大悟,兴奋地说要改变内部阀门结构。

  “我们这个年龄段,对创新的认识很深了,年轻人不一样,他刚有兴趣,你就把它掐灭了,他以后还怎么热爱?”刘丽这样对邹继艳解释。那次会议最后,刘丽鼓励年轻人大胆去做,有问题随时找她交流。

  而对于团队里的“老人”,刘丽又换了种管理思路。“能当上高级技师的人,技术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往往缺乏更高层面的认识。现在国家对于高技能工人有了新政策,我们想邀请大学教授来讲讲这些。”她反问记者,“如果资深工人都不理解高层政策,怎么带着下边的人走?”

  工作室的讲座还包括压力疏导类内容。刘丽相信保持健康心理很重要,累或者烦的时候,她喜欢看励志语录,给自己加油鼓劲,还会把这些语录发到工作群里,每个工作日的清晨都发一段。

  “有人否定心灵鸡汤,但它对我的积极暗示很强。”刘丽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当天发到群里的话念给记者听,“不管遇到什么,请始终记得,不要停止奔跑,继续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一代做给一代看,一代领着一代干”

  几年前,刘丽受邀参加一档电视节目,编导希望节目呈现出反差效果,让她在镜头前说刚上班时并不热爱石油行业,因为在48队受到先锋引领才慢慢有了转变。

  刘丽不愿意:“我绝不接受!虽然我小时候不太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但从小看到父母那么热爱工作,从小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氛围中长大,我不可能对这行没有特殊情感。”

  双方僵持不下。3天后,节目组拗不过刘丽,同意她按照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表达。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根植在刘丽的记忆里。她祖籍河北,父亲刘文生上过军校,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后来部队整体改编为石油师,父亲也就到了大庆,和铁人王进喜是工友。

  小时候,刘丽总是坐在家门口等父母下班。当时父亲是采油队队长,母亲是随军家属生产队队长,两人常常忙到顾不上做饭。每当这时,刘丽就到邻居老奶奶家蹭饭吃。

  家里的大件儿——自行车,常年被父亲征用到厂里,驮砖、搞建设。采油队队员基本上都是外地人,节假日常到刘文生家里吃饭。刘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吵吵把火(东北话,吵吵嚷嚷)的,都是生产上的那些事儿。”

  再长大一些,刘丽开始崇拜父亲。“他不光能干,还是个有思想的人。”父亲每天看多少页报纸、写多少字,都是固定的,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他去世。父亲还兼任厂里的文化教员,白天上班,晚上给工人们讲课。父亲上课时,刘丽就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着那么多人静静地记笔记,内心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他说什么我都认为是对的”。

  1990年,刘丽初中毕业,父亲已经60多岁,从厂里退休了。刘丽的哥哥姐姐觉得刘丽成绩优异,应该继续读高中,即使以后父母不在了,他们也可以供养妹妹上大学。但父亲告诉刘丽“人要先自立”,她可以先上技校,学习3年就能参加工作,工作后照样考大学。

  刘丽心里委屈,但还是无条件服从父亲的安排。1993年,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从技校毕业。1995年,工作两年后,她如愿考上了大庆职工大学。

  那两年,她边工作边备考,身心俱疲,还被父亲督促入党。刘丽写了入党申请书,战战兢兢地交给父亲,父亲一看,说“写得不合格,认识不深刻”,要求她每天记录工作内容,把工作体会写进申请书里。父亲退休后空闲时间多,头天晚上,刘丽写了申请书,第二天就能收到父亲的修改意见。

  但归根究底,父亲认为“写得不合格”与工作状态有关。那时刘丽刚毕业,工作上遇到问题,不好意思问别人,父亲就陪着她上井,一样一样教她,如何量油,如何擦拭、保养设备。一次,刘丽除油井口旁的草,手上磨出水泡,蹲在角落生闷气,父亲看到后慢悠悠地说了一句:“眼是懒汉,手是好汉,不怕慢,就怕站。”

  在央视“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刘丽说自己“总想长成父亲希望看到的样子,但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2012年3月底,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刘丽整理遗物时,看到儿时记忆中父亲反复擦拭的宝贝——他的那些奖章,全被放在底层壁柜的角落里,落了灰,而刊登刘丽事迹的报纸杂志、她的各类证书被整整齐齐码在书桌前的抽屉里,父亲每天读书看报就能看到。刘丽才意识到,“我一直把父亲当作榜样,没想到我已经成了父亲的骄傲”。

  父亲下葬那天,刘丽把他的笔、记事本、老花镜、手表放入墓地。那块表是她1997年参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技能运动会的奖品,父亲一直戴到去世。刘丽想起她见父亲的最后一面,是那年“三八”妇女节,她抱着一束鲜花和刚领的证书去父母住处。父亲刚好在楼下遛弯,一看到她便迎上来,笑得很开心,说“姑娘回来了”。

  “一代做给一代看,一代领着一代干。”刘丽说,“父亲没留下什么遗言,但我常常会想起小时候,无论哪一次家长签字,父亲的批语总是8个字,‘巩固成绩,继续努力’。”

  主要贡献

  刘丽扎根采油一线27年,实现技术创新200余项,获市局级以上奖励68项、国家专利35项,其中“螺杆泵免压井维修封井器底座”为国内首创,填补这一技术空白。培训学员1.5万人次,培养技能专家6人,高级技师、技师65人,厂级以上技术能手135人。

  2011年8月,以刘丽名字命名的“刘丽工作室”成立,最初只有两名成员,致力解难题、服务油田生产是工作室的初衷。在刘丽的带领下,工作室实施“研、产、用”一体化创新管理模式,现已发展壮大到涵盖采油、集输等35个工种,拥有531名成员的集人才培养、难题攻关、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效联盟 。研制革新成果1048项,加工推广2344件,累计创效8600万元 。

  2022年3月,大庆“油二代”采油班长刘丽:28年超千项创新成果创效1.5亿元。

  所获荣誉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质量工匠”等荣誉称号。

  1993年,刘丽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技校毕业,当上了石油工人。

  2020年6月,入选2020年黑龙江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

  2020年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

  2020年11月24日,入选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开发布的2020年“最美职工”名单。

  2020年12月,被中国石油集团授予“特等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2年3月2日,被评为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铁人精神事迹【篇9】

  今天我和妈妈、弟弟观看了铁人王进喜影片,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客厅,使我们更加尽心的看电影。

  影片一开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王进喜爷爷在大庆油田的奋斗历程,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面,他在荒滩上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他就用自己的脊背当吊车,压井喷的水泥散不开,他就跳进泥浆里,当“人体搅拌机”。我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叹,他真是一位铁人啊!

  我看到王进喜爷爷工作时突然胃疼,他捂着肚子在冰天雪地里疼得晕了过去,幸亏有同事看到了他睡在雪地里,把他扶了起来说:“队长,你睡在雪地里会被冻死的,你快去休息吧。”王进喜爷爷这种带病上岗的精神,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现在完美的生活环境,却没有像王进喜爷爷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爱国、忘我、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要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铁人精神事迹【篇10】

  记得小时候就经常听到最美奋斗者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石油铁人王进喜……好多名字。爸爸告诉我,他们就是那个时代得榜样、先进人物。但是那时候我还小,对他们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直到昨天重温了“铁人王进喜”的影片,我才真正了解了英雄人物的伟大之处。

  王进喜采油得时候,石油从地下喷涌而出,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带着石油的泥浆里,用全身的力气搅拌石油。周围得工人看到这一幕,都纷纷跳下去搅拌泥浆。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环境恶劣得岁月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振兴国家的石油事业,为此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影片中,王进喜在誓师大会上有这样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人没饭吃会贫血,国家没有石油也会贫血,贫血就会被人欺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贫穷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就是这样一种只管付出不记回报的奉献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时代新人。他们为了新中国和下一代,甘愿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这就是那一代工人得崇高精神。

  电影看完后,王进喜的那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还在我脑海中盘旋,王进喜吃苦耐劳,无畏困难的铁人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铁人精神事迹【篇11】

  外界评价王进喜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也是科学求实的典范。在科技领域,他以“识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刻苦学习,带领工人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创出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1961年2月,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生产二大队大队长,负责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个钻井队。他经常身背干粮袋,骑着摩托车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场,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当了大队长后,他深感没文化开展工作困难,拜机关干部为师,抓紧一切机会学文化。他说:“我认识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泽东。”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铁人已经可以独立地看报、读文件、学“毛选”,甚至可以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了。王进喜学习技术知识始终坚持学以致用。

  他说:“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他带领工人们不断地从实际需要出发搞技术革新。为提高钻井速度,他和工人改革游动滑车。为打好高压易喷井,他带领工人研究改进泥浆泵。为提高钻井质量,他和科技人员一起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他还在多年的钻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钻井绝技”,能根据井下声音判断钻头磨损情况。他对待工作严细认真,一丝不苟,经常向工人强调:“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中青网评)

  大庆石油会战取得的成绩和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1964年1月25日,《人民日报》以一版头条通栏刊出毛泽东的号召:“工业学大庆”,并亲自接见王进喜。“工业学大庆”活动对于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新华网评)曾经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进喜,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斯人虽逝,但他身上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拼搏奉献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铁人’精神早已融入大庆的每一方土地中,每一个大庆人的血脉里。”120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段永坚说,王进喜用尽一生诠释什么是“铁人”。

  “‘铁人’离开我们已有五十载,‘铁人’虽逝,但精神长存。”1205钻井队党支部副书记李海洋说,在这50年间,大庆油田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在世界石油大舞台上展露中国风采。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749384.html
延伸阅读
希望五一劳动节你的辛劳得到回报,五一劳动节是带有国际性质的重要节日。眼看着劳动节就要到了,让我们把心中美好的祝福立马送出去吧。以下由出国留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五一快乐文案温柔》,相
2023-04-08
祝五一劳动节快乐身体安康开心快乐,再过几日便是劳动节,在劳动节最不缺少的就是发送祝福语,你是否在寻找劳动节祝福语呢?今天出国留学网编辑给您分享“五一快乐的文案温柔”相关主题句子,希
2023-04-08
WishingyouapeacefulandlovingLaborDay.~~以上的短句你喜欢吗?出国留学网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五一快乐文案温柔(汇总46条)”,欢迎阅读,希
2023-04-08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语言也是一门课程,身为人民教师,是常常需要根据教学进度来编写修改教案的。教案可以作为教师上课的提示,您是否最近为写教案而犯愁吗?有请阅读“找春天的教学反思简短”相关
2023-04-08
做一个母亲不容易。你得照顾你的孩子,提防你的情妇,担心你丈夫的工作。有哪些句子值得一读呢?在愉快欢乐的娱乐生活里,我们每天都会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同类型的句子。句子是他们用来记录自己
2023-04-08
有请阅读“王进喜铁人精神事迹”相关内容,不少人提到写作,都很惧怕自己提笔不会写,很多过来人都推荐我们有空多读读范文。借鉴模板的标题能够使文章的呈现更具吸引力,一篇好的范文是怎么构成
2023-03-31
铁人王进喜的事迹篇11960年4月9日至11日,大庆油田第一次技术座谈会召开。余秋里最后做总结发言时大声问:“王进喜来了没有?”王进喜被大伙推了出来。余秋里指着他说:“这就是王进喜
2023-04-04
现在有关于范文的写作思路了吗?范文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了。看范文重点分析它的写作框架和要点,以下为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铁人王进
2023-03-31
在工作场合中,撰写编辑文案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可以在网络上精准搜索到想要的范文。借鉴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如何写出一篇具有多方面的范文呢?基于网友的需要
2023-04-02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铁人王进喜事迹相关内容,要想快速掌握范文对象,就多借鉴学习吧?写作时提笔没有思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编写文章之前,借鉴范文可以让我们写得更流畅。范
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