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酶的课件(通用9篇)

字典 |

2023-04-21 10:38

|

推荐访问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根据您的意愿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酶的课件》的文章。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 编制高效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教师更加灵活和深入地授课。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酶的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2、掌握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理解小说人物的人物形象

  4、理解小说标题的含意和小说主题

  【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教师指导的合作探讨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主题

  2、理解小说标题的含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小说大体内容(课前布置阅读,但为了发挥课堂最好的效果(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再次在课堂阅读)(10分钟)

  2、谈论:谈谈小说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并阐述原因

  二、把握故事情节,理解小说主题

  (一)把握故事情节——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1.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提示:

  人物:“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情节:1、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2、借被子

  3、通讯员救人牺牲

  4、新媳妇献被子

  2.请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理清全文情节。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带路)开端

  通讯员随“我”借被子(借被)发展

  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救护)再发展

  通讯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牺牲、献被)高潮、结局

  (二)理解小说主题——小说为什么以百合花为题

  1.百合花有什么特点?

  请学生谈看图片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

  (提示:这是个开发的话题,尽管让学生谈,意思在,就要肯定。)

  2.百合花被在文中出现几次?它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提示:物象的具体作用)

  明确:3次。

  第一次:新媳妇拿出自己唯一的嫁妆百合花被子

  第二次:新媳妇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第三次:把白百合被子盖在小通讯员身上

  作用总结:

  A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借被子、献被子)

  B被子与人物性格关系。

  3.围绕百合花被子,小说讲述哪些情节?从中可以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明确:美丽、纯洁、善良、高尚。

  ①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一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有些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这表现出她善良、淳朴、深明大义。

  ②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这表现她无私、高尚

  ③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

  这表现她善良、果断坚毅

  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

  4.思考:作者为什么以百合花为题?

  (1)赞美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2)“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百合花为象征,赞颂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

  (3)“百合花”为题的寓意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三、布置作业

  思考问题:

  1.“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

  2.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探究人物形象及作用

  (一)“我”的形象

  1、“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人物。

  2、“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文中找出原句为证。

  “生起气来”——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

  “发生了兴趣”——总和我保持丈把远的距离

  “越加亲热起来”——艰难而有趣的对话

  “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同乡”————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

  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

  怀着崇敬的心情怀想他——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

  (二)小通讯员的形象

  1.小通讯员是一个怎样一个人呢?小说是如何刻画小通讯员这个人物形象的。

  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天真纯洁,充满朝气

  A腼腆、羞涩、局促而又质朴纯洁:带路”情节中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张皇”“数摸”“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拘谨局促的心理。看出他的朴实、纯洁;

  B“借被”的情节中,更看出通讯员的憨厚朴实,不善言辞;

  C一路上的走走停停,等我,给我留两个馒头,看得出他关心同志

  D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刻,还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表现出其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

  他憨厚朴实,拘谨腼腆,比如,“带路”情节中“张皇”“数摸”这两个动词的描写作用。

  E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通过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活动

  2.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的手法。

  提问:小说几次写衣服上破洞,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说中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作用。

  第一次: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通讯员由于“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8222;嘶8223;的一声,衣服挂在门钩上,在肩膀出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作铺垫。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他安祥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是在作品的倒数第四段,“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破洞。”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是要把这和通过那细密的针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二、小结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资料补充:

  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刻划小通讯员。

  第一个方面,他是个英雄,他的牺牲是为了掩护民工。当敌人的手榴弹“在人缝里冒着烟乱转”的时候,他让民工趴下,自己英勇无畏地扑了上去。在一般小说中,这个方面无疑是本质,是重点,是高潮,是要大笔浓墨地正面抒写的。但是,作者却只是让一位民工在事后用几句话交代了过去。这种侧面叙述的方法,透露了作者的匠心。虽然从意识形态上,这是个是重点,用当时的理论话语来说,是人民战士的本质,但是,这不是小说的重点。因为简单地再现战士的英勇无畏,早就成了流行的俗套,光是写这些,并不能表现茹志鹃对英雄个性的发现,在这里没有她的创造和突破。

  第二个方面,和在冒烟手榴弹面前的英勇无畏相反,他在异性面前十分地腼腆。按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条来看,这一切都是现象,不是本质,是不值得过多地花费笔墨的。光是腼腆,在女干部面前腼腆,最多只是显示他幼稚、单纯。茹志鹃的匠心在于把这种在部队内部的、异性面前的腼腆,打入另一种环境:不是在部队内部,而是在部队以外,在群众工作中,和老百姓发生冲突——借不到被子。

  第三个方面,作者把新娘子作为战士的一个陪衬,一种反照,是一个“镜像”。新娘子对战士的拒绝,甚至某种意义上和他顶牛,不是说明和他关系的对抗,相反,恰恰正是说明关系融洽。设想如果不融洽,如果是在日本鬼子兵面前,她敢这样放肆吗?敢于争吵正是亲密、不怕得罪的表现。茹志鹃的才气正是把这种争执处理得相当有分寸,面且有特色。这种特色表现为:一方面是在小战士生前拒绝借被子,可是另一方面,在他牺牲以后,就坚决把自己那么宝贵的被子填到棺材中去。被子由于失去了实用价值,显得更加富于深情。这种深情,又由于一个细节的强调而显得分外生动,那就是小战士牺牲后,新娘子还坚持给他缝补衣服上撕破的口子。这在审美价值超越实用价值上,和被子是同样的道理。

  为了表现这一点,作家在结构方面确实是匠心独运。在这一点上,茅盾洞察细微地称赞说它“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6月)“结构上最严密”,这一点很好理解,凡在后面有结果的,前面一定有伏笔,有交代。如:为了表现小战士牺牲后新媳妇坚持为他缝合挂破了衣衫,事先作了交代,不但交代如何挂破,而且在离去之时,还看到他的破布片在肩头一飘一飘的。又如:为了表现对小战士的怀念之情,写“我”无意触摸到身边干硬的“馒头”,事先就特别作了交代,小战士生前如何把馒头放在路边石头上,说是给她开的饭。这就是茅盾所说的:“没有闲笔”,“善于用前呼后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同上)这一切,都使小说情节细节各个部分富于有机联系。

酶的课件【篇2】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X》。我从以下几个部分逐一产开分析:

  一、说教材: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7—9)年级《体育与健康》,第X章第X节。通过本节课学习,提高同学们(力量,柔韧,速度)等身体素质,促使同学了解和掌握关于XXX的技术,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自信,拼搏的良好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促进社会适应能力。

  二、说学情:教学对象为X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快。但是对于单调而又枯燥的运动项目往往学习兴趣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本节课,我采用以游戏方法为主线贯穿。课堂中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敢于想象的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要求以“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从而增进健康,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知识目标:了解XXX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掌握XXX技术,提高XXX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信,拼搏,坚持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人体生理结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教学

  重点为:XXX技术中的XXX动作。

  难点为:该动作整体协调连贯,一气呵成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营造一个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游戏法”为主导,并配合以“讲解法”“分组法”“比赛法”等穿插使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伴随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及师生评价等来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2、引导讲解本节课教学内容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队列队形练习(“弹钢琴”游戏)[队列队形练习为大纲要求内容,通过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振奋的精神];

  2、“听数报团游戏”[该游戏把单调的跑步与游戏结合,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身体机能进入运动状态做准备]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老师讲语言导入教学内容,讲解示范XXXXX技术动作

  2、学生友情分组,由小组长领导进行模仿练习,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增加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学生进行“小刺猬回家的游戏”(XXXX游戏,简易讲解一下游戏玩法),从而提高学习集积性。

  4、创设“小白兔采蘑菇”的游戏”(XXXX游戏,简易讲解一下游戏玩法),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学生之间相互放松。2、课后总结,师生互动

  3、收回器材4、师生告别

酶的课件【篇3】

  教学目标 :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1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作者介绍、解题;

  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二、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写作背景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生字

  六、古今异义字(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七、“师”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八、“之”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九、“其”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十、意动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酶的课件【篇4】

  教材分析

  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张家界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以及它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赞美了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教学目标

  1.认读3个字。

  2.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了解张家界美丽的自然景色及其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略张家界仙境般的迷人景色。

  2.知道由于张家界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张家界的武陵源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索溪峪的野》对张家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学习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兴趣的。还有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写景的文章,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自学问题不大。

  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点播学习为辅。

  教学理念

  重视朗读和默读,在读中展开想象与联想。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并形成积累。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张家界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从第一段引入课文的学习。

  未到张家界,就听人说湖南的张家界地貌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张家界仙境般迷人的景色。

  二、练习读课文,把握每自然段的意思。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2.把下列的字音和句子读准确。

  华山(四音)顷刻(三音)迥然(三音)纤尘(xiān)安谧(mì)

  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絮絮低语斧砍刀劈鹰首高昂凌空展翅

  气势磅礴万丈深渊虎背熊腰流水潺潺景色怡人

  由于张家界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张家界的武陵源/于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3.再次练习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并想一想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学习所得,练习朗读课文积累喜欢的好词佳句。

  提问:你从哪里感受到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每座山都像一幅画、一首诗。

  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是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的利剑……它们纷纷排列在你的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每一座山峰,都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1)想象这些山峰的样子,把想象到的读出来。

  (2)“……”省略了哪些山峰的样子,你用“有的像……”的句式给大家说说。

  (3)这些山峰这么美,把这些美景留在头脑中吧。

  金鞭岩怎么令人难以忘怀?(在想象中读出感情,积累语言)

  黄狮寨有什么特点?(在想象中读出感情,积累语言)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下金鞭溪。按照“溪边溪水溪中”的顺序介绍。

  (4)张家界还有什么特点?(植物、动物种类多)

  3.齐读课文的结尾,体会结尾的作用。

  你觉得结尾好在哪里?(概括了文章内容,与课题相呼应,文章紧凑严密)

  四、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摘抄下来。

  课后小结:

  五、作业: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酶的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对“枣儿”这一具体事物及剧中情节,语言加以泛化、深化、理解象征意义。

  2、体会有象征意味的台词

  3、理解剧中人物的亲情,思考现代人的生活追求。

  【教学重点】

  揣摩情节、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剧中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实社会中,人们迈步奔小康,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现象,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二、整体感知

  1、概述古诗情节:

  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子,一老一少的交谈,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儿子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反映社会变迁。

  2、本文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交待,枣树为背景,“枣儿”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彻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3、老人有几次回忆起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借“枣儿”表达什么思想?

  ⑴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竟然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在枣儿树下尿尿。

  ⑵ 老人十分疼爱男孩。

  ⑶ 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

  ⑷ 作者是借“枣儿”传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4、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5、“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

  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

  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亲情、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酶的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习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4、投影思考题:

  (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1)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2)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研读赏析

  教师导学: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投影思考题:

  1、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2、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学生默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预期达到: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蜡烛的珍贵意义。

  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一直舍不得用,现在,把它们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的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只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酶的课件【篇7】

  第一课时

  目的: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大和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画,你们想看吗?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这是颐和园里的美景。(板书:颐和园)指导读音和写法,请你看老师写颐字,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习其它生字时,你也应该这样,想想应该怎样记着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想从文中了解什么呢??好,就让我们一起读书,讨论,弄懂这些问题,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二、学习课文,通过读书,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1.请同学们自由读书,拿着笔,可以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号,画出生字词,你喜欢的词语,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颐和园的大和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你再次读书,把作者带大家游览的地方画出来。(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3.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去细细游赏吧。你喜欢哪一处景物就来读那一段,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你就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4.你喜欢哪一处景物?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读出了大和美呢?

  5.指名发言,读出句子,说说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换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滑过,游过。点明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你能读出来吗?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指导读书)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到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处处有美景,让我们感受到颐和园的确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可作者为什么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呢?他为什么这么写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三、布置作业

  同学们,颐和园那么美丽,可还有许多中外朋友不知道,我们国家在开拓旅游产业,旅游局希望能在电视上做做这方面的广告,请你们课下帮忙设计个广告词,能吸引广大游客,说出颐和园的特点。你们愿意吗?好,比比看谁的广告词写的好。

  第二课时

  目的:

  体会中心,学习写法

  体会中心,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

  1.同学们,颐和园是个大公园,为什么作者只带我们游览这些地方呢?(生自由发言,能说出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作者怎样写出颐和园的大和美呢?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你觉得这样介绍好在哪里呢?你能当一个小导游,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吗?

  3.想开去:和作者一起游览了颐和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用上书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作业:你能这样来介绍我们的校园吗?

酶的课件【篇8】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1. 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教师要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 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酶的课件【篇9】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二次函数的概念及相关习题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3、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教法学法设计:

  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函数?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2.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y=kx+b,k≠0;y=kx,k≠0;y=,k≠0)3.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常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k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

  (二)设计意图

  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

  引入新课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已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看下面三个例子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例1、(1)圆的半径是r(cm)时,面积s(cm)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s=πr(r>0)。

  例2、用周长为2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y(m)与矩形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y=x(20/2-x)=x(10-x)=-x+10x(0例3、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问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考虑利息税)?解:y=100(1+x)=100(x+2x+1)=100x+200x+100(0教师提问:以上三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三)讲解新课以上函数不同于我们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就把这种函数称为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巩固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二次函数即y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2、在y=ax2+bx+c中自变量是x,它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值。(如例1中要求r>0)3、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0?(若a=0,ax2+bx+c就不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了)4、在例3中,二次函数y=100x2+200x+100中,a=100,b=200,c=100.5、b和c是否可以为零?(四)巩固练习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和是10cm。(1)当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为4.5cm时,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cm2,其中一条直角边为xcm,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此题由具体数据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五)小结思考: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让学生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小结的良好习惯,将知识进行整理并系统化。而且由此可了解到学生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六)作业布置必做题:正方形的边长为4,如果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在长20cm,宽15cm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锯掉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写出余下木板的面积y(cm2)与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做题:1.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2.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二次函数y=x2和y=-x2图象?作业中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实施分层教学,体现新课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补充第4题,旨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二次函数图象的兴趣。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788855.html
延伸阅读
六一文艺汇演的邀请函篇1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们好!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来到了,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中快乐地展现自我,体验成功,感悟成长。
2023-04-21
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准备了一些有关此话题的内容,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在平常的工作中离不开文档的存在,范文是我们必不可少好帮手,范文的意义在于能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2023-04-21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根据您的需求,出国留学网整理了《拉个圆圈走走教案反思》,更
2023-04-21
幽默搞笑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幽默可以化解各种不愉快的情况缓和尴尬的真实体验,你有记录幽默搞笑的句子的经历吗?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儿童节搞笑语录”,句子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儿童
2023-04-21
语言具有表达思想的力量,发言是树立自己形象的一种方式。发言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语言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清晰明了,你应该需要优秀的发言稿范文吧?小编选择了最有价值的“初心读书会致词”
2023-04-21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制作精良的教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家有没有写教案课件方面的苦恼呢?小编为您特意收集整理
2023-04-20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我们特意为你呈上“《凸
2023-02-06
老师为了学生而奉献一生。当过老师的人基本上都有过写教案的经历,再有经验的老师都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案,如何才能写出脱颖而出的教案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供你参
2023-02-05
教师是孩子驶入歧途的修正员,教案要体现概念和方法相似的知识。用于比较难的知识。教案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保证。你写过教案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孤独之旅说课稿教案课件,请收藏好,
2022-12-03
感言是指对于某些活动或者经历的事情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语言,感言就是表达因为某些事情引发出的想法的文字语言,感言究竟该怎么写呢?以下内容“《牛虻》的感悟”是由出国留学网给您提供的,相信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