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大全8篇

【 liuxue86.com - 小学教案 】

  编辑特意为您整理了《教资小学数学教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数学基础的简单运用,作为一名多才多艺的数学教师,持着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的态度。写教案课件是每一个老师少不了的工作。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您收藏!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篇1】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第一课时 认识圆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圆片图形: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

  (2)课本第56页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

  (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

  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

  4、小组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2)58页做一做第一题。

  (二)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

  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

  三、当堂测评

  1、判断,并说明理由。(40分)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0分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30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

  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

  四、谈收获、讲表现。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3.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

  了解一天钟面上的时针要转两圈,也就是上午几时和下午几时。

  教学准备

  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猜谜语。

  谈话: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认钟表。(板书:认钟表)

  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初步认识钟面。

  引导:小朋友,在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认识钟面上有1—12这些数,还有一长一短两根针。

  引导:这两根针的名字叫什么呢?谁是分针,谁是时针呢?

  请学生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指出“时针”和“分针”,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1)过渡:刚才我们与“时针’’和“分针”交上了朋友,但是你们知道她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请大家商量商量,屏幕上这只表是几时?(教材第76页的钟表,是2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提问:这三只表又是几时呢?(教材第76页都是5时的三只钟表)为什么?

  (4)略讲电子表:直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数字是几,就是几时。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形式?

  (5)“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会认时间以后有什么用呢?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请大家看看: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汇报交流。

  (6)引导:你们真聪明!请你们试着在小闹钟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7)教师拨时间,学生说是几时,并说明是如何知道的。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1)继续拨时间,让学生说是几时。

  先拨7时,再拨7时不到一点,最后拨7时过一点。

  (2)7时不到一点。

  提问:这是几时呢?小组商量商量。学生汇报交流:7时不到一点,接近7时……

  (3)7时刚过一点。

  指名交流:刚过7时,7时过一点……

  (4):小朋友们说得真好。 7时不到一点、刚过7时、接近7时、7时过一点都对,我们都可以说成是大约7时。

  (5)提问:这三只表分别是大约几时呢?(“想想做做”第3题)

  4.。

  今天在钟表店里你学会了什么?

  三、实践应用,质疑反馈

  1.拨一拨。(“想想做做”第4题)

  学会了就要用,我们来矫正一下小闹钟上的时间。

  学生拨3时、9时、大约5时、12时、大约6时。

  2.修一修。(“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小朋友们可真能干!能帮老师修一修三只掉了针的表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小朋友最聪明,手最巧。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汇报交流。

  3.议一议。(“想想做做”第6题)。

  先后出示两张图,让学生思考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质疑: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呢?

  演示时针一天转两圈。

  四、延伸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回家以后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时间表,争取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单项口算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得数。

  2.复习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回答。(说出各题的计算过程)

  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知道连加、连减表示的意义,那么如果一个算式里面内有加法,又有减法,它又表示什么含义呢?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鱼缸里有几条黑金鱼?有几条红金鱼?求共有几条金鱼?应该怎么算?(板书:)如果捞走2条,求还剩几条?怎么计算?(板书:)

  如果我们把刚才演示的内容用图来表示(贴例题图)你能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引导学生叙述题意:鱼缸里有4条黑金鱼,3条红金鱼,捞走2条,还剩几条?)谁会列式?

  板书:

  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加减混全式题应该怎样计算呢?结合这道例题,谁来说一说?(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减2等于5。)板书: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计算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2.教学例2

  出示鸽子图

  你能说出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学生分组说一说图意,然后指名叙述:有4只鸽子在吃谷子,飞走了1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多少只?)

  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这也是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齐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

  3.比较质疑:

  两道例题有什么不同?(一道是加在前,减在后,另一道是减在前,加在后)

  说明:无论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只要有加有减都叫加减混合,计算加减混合算式与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请你用学具摆一摆。

  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的做一做。

  订正时说计算过程。

  3.口算:(指名说答案,其他同学当裁判)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

  4.竞赛:争做计算小能手

  每人一张小卷子,学生独立计算,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前五名完成的同学把卷子交到老师那里,全对的为“计算小能手”,其他同学订正后全对的第人发一朵小红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做加减混合式题要按什么顺序计算?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篇4】

  [教材简析]

  教材的第一道例题是出示了一幅农村生活情景图,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道连加算式,引导学生从3个2相加和4个3相加的角度理解连加算式的特征,为教学乘法意义作好准备,例题后的试一试,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

  第二道例题在充分感知相同数连加的基础上教学乘法,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用乘法算4个2相加可以列式42,也可以列式24。在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的同时,教材结合前一个算式着重介绍乘号,后一个算式着重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至于乘法的意义,是这道例题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还可以用乘法算是例题的重点。例题后的试一试既要求列加法算式又要求列乘法算式,教材指点学生把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是看图列式,第二题是先按要求摆学具再列式,通过这两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第3、4题巩固了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乐园玩一玩,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学习例题,初步感知。

  (1)提问:在动物乐园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呢?

  (2)提问:兔一共有几只?小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导学生一起从图上数出3个2和4个3;板书算式:2+2+2=6(只) 3+3+3+3=12(只)

  2、观察比较,再次感知。

  (1)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都是几个相同的数在相加。

  (2)用几个几相加表述。

  启发提问:你能用几个几相加得几这样的说法来说一说每个算式吗?

  (3)教师小结

  这两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孕伏。)

  3、完成试一试,深化感知。

  (1)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照着摆一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让学生填一填。

  (2)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两题的不同练习方式,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反馈了学生对于几个几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三、认识乘法。

  1、学习例题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2)

  (2)认识乘法

  教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就可以用乘法算,写成42或24

  提问:42和24都表示几个几相加呢?等于几呢?(板书=8)

  教师在算式42=8中介绍乘号和读法(板书乘号和4乘2字样)

  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再读一读24=8这个算式。

  教师再在24=8算式中介绍乘数和积,(板书各部分名称)

  学生说一说42=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反思:想一想4个2相加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可以写成几个乘法算式?分别是怎样的?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那么?

  教师小结:4个2相加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42=8和24=8,他们都表示4个2相加。

  (教师的谈话巧妙地引入了乘法的学习;在两个乘法算式中分别介绍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则有机地分散了对于乘法的认识,使学生学得更明晰;引导学生的反思和适当的小结更让学生对于乘法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2、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画,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想一想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填一填。

  (3)反馈核对。

  提问:计算4个5相加的和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

  列乘法算式时是怎么想的?得数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看来几个几相加就可以写成几乘几。

  (4)观察比较。

  请学生观察加法和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5)教师小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教师没有在教学中直接说明,而是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致,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练习反馈时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总结

  想一想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必要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学后思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存储和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中去)

  五、联系生活,感受应用。

  提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算?

  (联系生活的例举,可以考察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六、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反馈交流,着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列成那样的乘法算式?这两个乘法都表示什么?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交流核对。

  3、想想做做3

  (1)第1题

  先让学生摆一摆,然后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第2题

  学生独立看题,摆学具,填写。

  (3)思考:写乘法算式的时候先要想什么呢?

  4、想想做做4

  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教师再指名几生进行反馈。

  5、想想做做5

  学生先填写,然后核对,再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注重强调读法和写法的统一。

  (多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能全面地检查学生对于乘法意义的体会、理解程度和乘法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的掌握情况。每题反馈时有针对性的提问则能更深入地暴露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学习的达成度。)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80页“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3)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4)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5)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多次质疑讨论,激活思维,开拓视角。

  (6)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口算卡片,袋鼠跳格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5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在端午节那天人们一般的会举行什么活动?

  师:那你们看过赛龙舟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赛龙舟好吗?

  [在多媒体电脑中出示赛龙舟图。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流。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师: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引出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师:我们把9条龙舟分开逐条逐条来看。

  出示一条龙舟:

  提问:

  ①师:一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表示几个9?

  出示:2条龙舟

  ②师:2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表示几个9?

  出示: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

  ③师:那么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上的人数,分别可以用几个9来表示呢?

  出示:3个9、4个9、5个9、6个9、7个9、8个9、9个9

  3、用袋鼠跳格的图来帮助我们算出龙舟上的人数。

  [出示袋鼠跳格图。

  师: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就表示一条龙舟上的人数,请学生独立将袋鼠跳格图完成。学生独立完成袋鼠跳格图。]

  4、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龙舟的条数和总人数。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数的?”

  [5、引导学生观察已填完整的数轴,发现每个方框中的数都是连续加9的规律。

  提问:有了这个袋鼠跳格的图,我们现在随便点几条龙舟都能很快答出总人数了,那么9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3条呢?5条呢?8条呢?]

  6、提问:从1个9到9个9,我们可以用什么简便的算式来表示呢?

  师:你们会写吗?请你们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填写出结果。

  指名汇报,教师出示:1个9到9个9的全部乘法算式。

  7、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我们给它们编乘法口诀。你们有信心编出来吗?

  [同桌的两个学生讨论、交流,将编出的乘法口诀写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有困难的同学可利用课本第80页例4中的表来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编口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清每一组算式、所编的口诀及意义。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及时进行补充、纠正。]

  8、质疑:在编口诀的时候你们遇到哪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9、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出示:9的每一句乘法口诀

  先齐读,再分组读、分男女比赛读。

  [10、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方法记住9的乘法口诀?也就是说你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记忆呢?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11、师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我们一边读,一边记忆。

  [学生各自试着记忆9的乘法口诀,自由读、自由背。]

  12、检查学生记忆口诀的情况:

  先全班背,然后指名背:谁能试着给我们背一背?

  13、师:在学生背的过程中询问:背到“五九四十五”“六九……”不会了怎么办?

  小结:是的,根据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我们就能把口诀很快地背出来的。

  14、师:谁能说说“4×9”表示什么意思?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我们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还要会应用,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有信心做出来吗?

  [1、对口令游戏:

  用双手表现出9的乘法口诀,同桌对口令。

  2、列式计算:

  ①8个9相加得多少?

  ②8与9的和是多少?

  ③两个9相加是多少?

  ④两个9相乘是多少?

  指名回答,先独立做,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对这4个小题进行比较。

  3、解决问题:

  ①六一儿童节,每个小朋友要吹9个漂亮的气球,小明、红红、欢欢一共要吹几个气球呢?

  ②一张桌子摆9把椅子,8张桌子要摆多少把椅子?

  ③一本彩色故事书4元钱,一本彩色连环事5元钱,买9本故事书要花多少钱?]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1、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总结:孩子们,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每个人都长了一双数学家的眼睛,发现了那么多藏在9的乘法口诀里的规律,掌握了准确计算乘法的秘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特别高兴,因为你们个个都很了不起,会观察、乐思考、能发现、更会应用。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找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传统的教学要点,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篇6】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小学数学的教案应该怎么制作?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计算顺序.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70-30 42-20 79-6

  85-40 67-31 65-3

  65-3这道题的竖式应该怎样写?

  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65—3=_______________

  教师说明也可以写成竖式进行笔算.

  (1)出示图示,使学生明确:

  十位上 6个○表示 6个十;个位上 5个○表示 5个一,读作 65.

  (2)说明:要从65里减3

  启发学生思考:3表示什么?应该从哪里去掉?

  引导学生明确:3表示3个一.应该从65里个位上“5个一里去掉3个一.”

  教师同时在个位○中划去3个.

  (3)说明:笔算竖式怎样写呢?

  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字65,在65的`个位数5的下面写上3,也就是3要对着65的个位数5.

  写上减号和横线.就是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

  (4)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提醒学生,在横式等号后面也要写上得数.

  2.教学例2.

  (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该怎样去掉?

  (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在写竖式时,其中写减数中的“2”,你是怎样想的?(2是在十位上,应与65的十位上的6对齐.)

  (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计算.

  (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的思维过程.

  3.小结计算方法.

  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填空:

  69-27= 99-8= 70-40=

  探究活动

  小猫钓鱼

  游戏目的

  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材料

  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

  游戏程序

  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

  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能辨认、判断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动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谈话::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吗?

  教师出示一本书,问:谁知道这本书的这部分(师沿着一个顶点向两边摸,手势指出两条边所夹着的部分)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几何图形。 (板书课题:角)

  老师挑选了几件物体,你能说说看,这些物体的角分别在哪里?(课件出示:书、剪刀和钟面:让学生逐一指出书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你能说说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丰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认识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把刚才电脑投影的实物体逐渐去掉颜色及其他非本质的东西,只显露出角,明确指出这就是角)。

  3.角的特点。

  (课件出示)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以钟面形成的角为例)一个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点和2条线)

  对,这个点我们把它叫作角的顶点(扇动3次:出现顶点)由顶点引出的2条直线叫作角的边。(扇动3次:出现边)

教资小学数学教案【篇8】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再通过比较、整合,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

  (生汇报)

  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

  生:和0.06都说自己更大。

  师: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

  (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1÷20=0.05,因为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 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0.06=,=,因为,所以0.06。

  课件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0.06>

  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尺”和“小数尺”中呈现的例子说一说与0.125的互化过程。

  (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

  3.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

  练习,并思考转化方法。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班内反馈。

  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

  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4.归纳“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数。

  练习,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想了解更多小学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小学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806629.html
延伸阅读
根据你的需要,栏目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教案。教师像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案在上课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活动就需要教案。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
2023-04-26
最新小学拼音教案【篇1】五、总结。1、拼音国王看到大家表现出色,聪明能干,要把这里的奇异果送给大家做礼物(出示奇异果图)。可礼物不是轻易能拿到的,你们摘到果子先拼读音节,再把它连成
2023-04-26
感谢您的阅读栏目小编推荐您接下来看一下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案的编写需要贯穿教学目标和
2023-04-26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老师在上课时必须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以下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小学英语教
2023-04-25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课题二:应用题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期初复习第9~13题。教学要求:让学生进一步地方认识一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加深理解乘、除法
2023-04-25
要说哪个阶段的数学最实用,那还得是小学数学,作为一位尽职敬业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充分理解数学要义。教案是老师良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撰写教案必不可少。感谢您的阅读出
2023-04-23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编辑进行了深入研究精心汇总了相关资料。小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门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为了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数学。教案的撰写是必不可少的
2023-04-22
老师的教诲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教案充分体现了教师对这一堂课的设计与理念,教案使教学过程有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出国留学网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
2023-01-13
小学数学教案篇1一、说课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18页。1、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本节教
2023-04-22
教案主要是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提升学习素质,可一篇好的教案又是如何去写的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教学(实用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小学数学教案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