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北师大小学教案模板7篇

字典 |

2023-05-27 11:56

|

推荐访问

北师大小学教案

【 liuxue86.com - 小学教案 】

  编辑为了满足您的需求,花费心血制作了这篇“北师大小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必备的重要工具,但是老师也应该清楚,教案并非随随便便写写就行了。教案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北师大小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方法,理解各种平面图形的概念,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明确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意识,渗透形体知识从点到线到面到体的结构体系及统计、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索能力、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东趣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和一个、活动角一个。

  教学过程:

  (1)这是一条。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呢?

  (2)如果在这条直线上取一点可以得到一条,取两点呢?

  2.由于直线是无限长的,所以只能画出它的一部分,下面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

  (3)评讲:在()条件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交点叫做()。

  第二张图中的两条直线是相交还是不相交?说说理由。

  3.即时训练:最近苏州市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改善住宿条件遇到了一个困难,谁愿意来帮这个忙?(从自来水总管想接两根管子,一根接到洗脸盆A点,另一根接到洗衣机B点,怎样接最省材料?)(说说理由)

  二.整理复习“角”

  1.出示一个角: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可以引出一条射线,再引出一条就可以得到一个。

  (1)(媒体转动角的一条边)你发现什么变化?说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媒体演示边张开、延长)

  (3)什么是锐角?你知道它是几度吗?怎样才能知道?

  (4)你还知道其它的角吗?

  三.整理复习“三角形”。

  1.通过刚才复习,我们已经知道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还明白了两条射线组成角的各种情况。那么至少需要几条线段才能围成一个平面图形?

  2.你能围出哪几种不同的三角形?说说它们各自的特征。

  3.分类:你们会给这些三角形分分类吗?(出示学生按角和边分的两种情况)

  4.刚才,我们从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这两大方面进行了复习,大家学得很不错。

  四.理复习“四边形”。

  2.需要几条?所以说用四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四边形)?用五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呢?什么叫六边形?N边形呢?

  3.你们愿意自已来复习四边形吗?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复习?

  想一想:(1)为什么说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五.综合练习。

  1.完成p133面练习二十九中的第1、2两小题。

  2.下图中∠1=,∠2=。

  3.小强有一把用旧了的直尺,现在只有四个刻度能看清楚了,想一想,他可以直接一次性测量出的长度有哪几种?(有没有好的办法)

  4.(1)两只小恐龙想比一比谁的力气大,于是找同一种材料做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看谁先把它压扁。大家想一想谁会获胜?(动画)

  (2)现在你知道学校的伸缩门要由平行四边形构成吗?而修椅子时为什么要钉成三角形?

  5.你能用学过的有关平面图形拼成美丽的图案吗?(学生拼完后再集体展示。)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小朋友们,小华在自己的生日时,亲自布置了自己的房间。你们看(电脑出示情景图),漂亮吗?房间中哪些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先出示情景图,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巩固旧知。

  小朋友们在小华的房间中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

  1.教学例7。

  a.规律有很多种,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们真聪明,它们都是有一组重复出现的。

  b.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看,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

  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那么,后面应怎么摆呢?

  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c.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找到的规律与我们在小华房间里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1个图形。

  d.我们找到了这组图形的摆放规律。那么,这两组图形的规律大家能找出来吗?

  四人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哪一小组愿意将你们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学生上台讲解,教师配合出示相应的数字与图形)

  在学生明白原来学习规律的特点后,出示新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发现新规律,并找出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最后设计活动,仿照性地创造规律,巩固新知。

  e.谁知道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

  f.你能创造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在本子上画。

  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出来的规律?

  投影器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规律。

  2.教学例8。

  a.大家看,这是小华创造出的规律。

  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谁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那么,后面的数是几?为什么?

  在例7教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例8的规律,并总结找规律的方法。最后,采用“我来考老师”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创造规律,将新知识逐步消化。

  b.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那你们知道这些数的排列规律与刚才我们自己创造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c.你能创造出一些规律来考一考老师吗?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谁创造出的规律最好。

  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1.完成书上第90~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出示第92页思考题。

  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孩子,最先找出规律。

  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二课时,着重教学数字间的变化规律。这一课时教学的规律,不再是一组事物间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相邻两项等差的规律。在教学时,首先出示情景图,在学生找规律巩固旧知的同时,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然后,转入新知的探究过程,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引导学生找出以前规律的共同特点,然后将新规律与之进行比较找出其特点,抽象出数量间的变化规律。接着进一步抽象到数字间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最后,设计创造规律的活动,既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又与教师形成互动,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反馈,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新知。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加深难度,出示思考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动脑,拓展思维。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特点是将找规律一节的全部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渐进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规律。此外,这节课设计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这一环节,不仅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特别是最后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

北师大小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2、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情趣(抢答式复习)

  1、 60÷10 = 600÷( )= ( )÷1 = 0.6÷( )

  说一说:解答这两道题你用的是什么知识?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什么?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用字母表示:a:b=a÷b=a/b)

  (二)导目标

  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的化简。(板书:比的化简)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分组自学目标1

  (出示情景图)

  淘气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的水。笑笑也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2小杯蜂蜜、18小杯水。同学们想一想哪杯水更甜?

  1、导学法

  估一估、想一想、算一算

  2、小组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40 :360 2:18

  3、质疑问难

  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的,那么你能不能联系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来想办法解决呢?小组讨论一下,该如何来计算并比较呢?

  4、各组自学,交流汇报。

  你们运用了什么好方法?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40:360=40/360=1/9=1:9

  2:18=2/18=1/9=1:9

  5、小结:比较的结果一样甜,由此可见,比的化简对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化简比是有必要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比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呢?我们来看大屏幕。

  6、导入“最简单整数比”的概念。

  比的前项与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也就是说,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6∶5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你能列举出几个最简整数比吗?(指名回答)

  7、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最简单的整数比是用什么方法化简得到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个目标。(出示目标)

  三、分组自学目标2

  1、出示问题:化简比

  24:42 0.7:0.8 2/5:1/4

  2、导学法

  学法指导:

  每组任选一题、分析比的类型、个人独立解答、交流解题依据、组内总结方法

  3、各小组自学,交流讨论。

  4、汇报交流

  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怎样学的?都学会了什么?

  (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5、指导总结化简比的方法

  (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2)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6、智力大比拼: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你能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吗?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化简比:

  14:21 = (14÷7) :(21÷7) =2:3

  7、老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那么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区别呢?(课件)

  四、练习(课件)

  1、化简比:

  15:21 0.12:0.4 2/3:1/2 1:2/3

  2、连一连

  3、判断

  4、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5、解决问题

  五、回顾学习目标,进行本课总结

  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化简比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板书:

  比的化简

  a:b=a÷b=a/b

  40:36=40/360=1/9=1:9

  2:18=2/18=1/9=1:9

北师大小学教案【篇3】

  教材分析:本单元把平移、旋转与对称轴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首先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 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现象;其次,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再次,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内容: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以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 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2)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4)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价值。

  2.难点:(1)初步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培养。(2)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3)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

  3.关键:(1)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2)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为学生所创造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加强“做中学”。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14页。

  【学习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渗透图形类的教育,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

  3.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现象。

  【知识链接】:本节的知识是我们认识了简单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即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条折线就是对称轴。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14页,标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学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

  动手操作:取出一张纸,对折,画出图案,用剪刀剪下图形,

  再打开,观察剪下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3.对称点和对称线段的特征,对称轴有什么功能呢?

  验证:试一试不沿着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左右两边会不会完全重合?

  4.猜、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5.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6.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 理解题意。

  以上结合课本第12、13页的数学活动及14页“试一试”的第1--3题。

  1.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吗?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有怎样的特征?

  “练一练”第1--3题 及“配套练习”相关章节。

  ---16页。

  【学习目标】:

  1.通过画图练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课文提供素材,以及自己所认识的图形,感知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对称现象。

  3.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通过练习,学生能进一步认识与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知识链接】:本节的知识是我们认识了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课。意在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学法指导】:

  1.结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己练习课本第15--16页,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2.针对练习中出现的疑难点,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反馈。

  【学习过程】: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

  说一说0---9十个数字中,哪些数字是对称的,有几条对称轴?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进一步感知对称点和对称线段的特征,对称轴有什么功能呢?

  举例:你见过的哪些物品和图形是轴对称的,每生举3例,在小组内共享,并讨论其是否正确。

  4.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5.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6.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 理解题意。

  (1)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的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2)疑惑反馈,集体交流。

  (1)按题目要求,说说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2)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

  (3)自己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7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利用镜面对称现象,判断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学习准备】:一面小镜子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纸片各一张

  【知识链接】: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初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体会镜面对称现象具有的一些特点。

  【学法指导】:

  1.结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己研究镜面对称现象具有的一些特点。

  2.针对学习中出现的疑难点,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反馈。

  【学习过程】:

  观察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的不同?

  1.照镜子时,所看到的镜子中的人的大小、上下与前后的位置与实际情况有什么异同点?

  实际物体与镜面图形是对称的,它们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对折后,完全重合,但左右方向相反。

  让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发现什么?

  镜面对称与轴对称没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把镜子看做对称轴,那么镜子内外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一些物体的位置与方向时,要利用镜面对称现象的特点进行判断。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对号。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2.实践活动。

  (1)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3.专项练习:

  (1)站在镜子前,右手拿着数学书,左手拿着铅笔,镜子中的你是怎样的?

  答:镜子中的人也是右手拿着数学书,左手拿着铅笔。错的,应相反。

  (2)从镜子中观察一个钟面的时刻时,实际是5点整,在镜子中的时刻应是几点整?

  (3)星期天中午,小明在家睡午觉,醒来看到对面墙上的镜子里的表是9时45分,小明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虚惊一场,你知道小明看到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2时15分)

  根据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完成,集体反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我会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             。

  “配套练习”第11、12页1---4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让学生经历运用图形来描述平移现象的活动过程,发展抽象思维。

  【学习重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知识链接】: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有的一些生活经验,如:缆车滑行、国旗徐徐上升等基础上理解。这些运动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能根据感知的经验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现象,并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的实例。理解用数点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左右或上下的平移。

  【学法指导】:

  1.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利用实验,观察等方式认识理解平移现象。

  2.针对学习中出现的疑难点,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反馈。

  【学习过程】:

  什么事平移现象,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运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物体的运动,如缆车滑行、国旗徐徐上升、直升机螺旋桨的旋转以及小风车旋转等基础上理解。这些运动是不同的,可分为平移和旋转。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习近平移。

  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呢?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平移不仅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还可以斜着平移。

  最主要的是确定原图的位置,虚线图形为原图,实线图形是平移后的图形,通过原图与平移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就是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来判断。

  首先要确定应用前和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或对应边,然后在看对应的点或对应边平移了多少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多少格。

  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按照要求平移相应的距离,将这几个平移后的突出点或线段的位置确定下来,最后按原图的顺序连接起来,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将图形平移,将一个点或一条线平移后,按照原图的样子画出图形即可。

  学生结合上面六个问题,小组内探索交流,由于涉及一些专业术语,教师可作适当引导,以备在集体反馈时学生能表达清楚。

  (1)学生独立练习,组内交流。

  (2)集体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你知道吗?课本第19页“阅读材料”。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我会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

  【学习目标】:

  1.学生能按照课本实例联系生活经验,感知旋转现象,并会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想象等过程,发展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能够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旋转运动的视频,自制小风车。

  【知识链接】:上一节已学习习近平移现象,本节的知识是结合一些生活经验,如:缆车滑行、国旗徐徐上升、直升机螺旋桨的旋转以及小风车旋转等基础上理解。

  【学法指导】:

  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利用学具认识理解旋转现象。

  【学习过程】:

  什么事旋转现象,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运动?

  怎样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呢?

  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作是旋转现象。

  3.学生试着用学具做旋转动作。

  学生结合上面三个问题,小组内探索交流,探索平移和旋转两种现象的区别与联系,集体反馈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指导。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整体性的疑惑应集中解决。)

  (1)学生独立练习,组内交流。

  (2)集体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巩固加深:“配套练习”第13、14页第1、4、5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1页“数学游戏”。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增强学生有关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等知识。

  2.进一步掌握图形、方向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学习重难点】:

  通过练习活动,进一步巩固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知识链接】:本节课是我们在学习了平移与旋转现象之后,依据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实例,进行的练习课。理解用数点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左右或上下的平移。

  【学法指导】:

  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利用实验、观察专项练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理解平移现象。

  什么事平移、旋转现象,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结合课本第20、21页,独立思考或2人组完成任务。)

  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呢?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平移不仅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还可以斜着平移。

  最主要的是确定原图的位置,虚线图形为原图,实线图形是平移后的图形,通过原图与平移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就是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来判断。

  首先要确定应用前和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或对应边,然后在看对应的点或对应边平移了多少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多少格。

  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按照要求平移相应的距离,将这几个平移后的突出点或线段的位置确定下来,最后按原图的顺序连接起来,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将图形平移,将一个点或一条线平移后,按照原图的样子画出图形即可。

  学生结合上面问题,小组合作,完成小黑板显示题目。

  Θ

  1.课本第21页“数学游戏”。

  (1)学生独立练习,组内交流。

  (2)教师设置相关平移问题,学生按要求完成。例如:将棋子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2.“猫捉老鼠”。

  学生按课本要求轮流做游戏。

  五、自我小结。

  1.怎样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画平移后的图形该注意什么。

  六、 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第14页4、5题。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2-23页。

  【学习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能应用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绘制简单的图案。

  3.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

  4.认识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图形对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平移、旋转、对称知识的实际应用。

  【知识链接】:本节知识是在我们已经掌握简单的图形变换即:对称、平移、旋转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已经掌握的图形变换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体会到复杂、美丽的图案 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

  【学法指导】:

  收集、制作精美图形;经历观察、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加强与他人合作、交流、评价的意识。

  收集一些美丽的图案,观察是否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图形组成的图案。

  自己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知识设计一幅图案,课堂上展示。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课文第22页内容,及23页的“画一画”“练一练”)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美丽图案,许多图案是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设计出来的。

  要判断图案是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首先要认真观察,找到每个图形的特征,从中找到每个图形的基本图形,再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来解答。复杂、美丽图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

  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都要选准基本图形。平移要确定好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轴对称要确定好对称轴,选好对称点;旋转要选好旋转点,依次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

  1. 课本第27页“画一画”的第(1)、(2)题。

  2. 课本第27页“练一练”第1题。

  ○1 收集图案。

  ○2画出一个基本图形,一般要求简洁图形。

  ○3确定图形的变化的方案,即平移或旋转进行变化。

  ○4完成一副图案。

  四、自我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第15-17页1、2、3题。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图形、镜子中的数学。

  【学习目标】:

  1.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现象。

  3. 掌握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利用镜面对称现象,判断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学习重难点】:

  1.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掌握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利用镜面对称现象,判断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知识链接】:本节的知识是我们认识了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课。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画轴对称图形该注意什么?镜面对称现象的特点进行判断。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1.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虚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侧对称的点完成重合、对称的线段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判断轴对称突出的依据。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判断。

  4.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先找出已知图形的几个关键点,然后根据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特点,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最后按已知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称点,就绘制出与已知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

  5.镜面对称现象的特点。

  镜子中的物体与实际中的物体是对称的,镜子中物体的大小、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与实际情况一样,即对折后完全重合,但是左右方向完全相反。

  6.利用镜面对称现象的特点,根据镜子中物体的影像,可以判断一些物体的位置与方向。

  《学案和作业设计》第39页1-4题,第44页1-3题,第47页1-3题。

  四、自我小结。

  你还有什么疑难未解决,在小组内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第17-18页1-4题。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平移和旋转、欣赏与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增强学生有关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等知识。

  2.进一步掌握图形、方向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学习重难点】:

  通过练习活动,进一步巩固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知识链接】:本节课是我们在学习了平移与旋转现象之后,依据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实例,进行的练习课。理解用数点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左右或上下的平移。

  【学法指导】:

  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利用实验、观察专项练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理解平移现象。

  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什么事平移、旋转现象,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副精美图案。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1.平移和旋转的意义。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者一个轴移动的运动现象叫做旋转。

  2.平移和旋转的异同点。

  相同点: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变。

  不同点:平移是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改变。

  3.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

  可以根据该图上某个顶点或线段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

  4.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方法。

  按顺序找出所画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或线段),按要求移动相应的格数,然后再把这些点(或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5.复杂、美丽的图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

  6.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的方法。

  (1)画出或选择一个基本图形。

  (2)确定图形变化的方案:平移定好方向和平移的格数;旋转定好旋转点(或轴),依次按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对称定好对称轴,选好对称点(或线段)。

  (3)精心装饰、修改完成的图案。

  《学案和作业设计》第52页1-3题,第57页1-2题,第62页1-4题。

  四、自我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第15-17页4-8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检测,充分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通过检测、练习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 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 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

  【知识链接】:本节课是我们在学习了对称、平移和旋转之后,进行检测内化的一节课。

  【学法指导】:

  勤思考,善动脑,会归纳,要仔细。

  【检测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配套练习”17-19页“成长展示”。

  一、自我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检测,我已掌握了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还有疑惑,今后的学习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讲评。

  2.疑难汇总,集体讲评。

  3.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 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

  二、 疑难汇总,合作解决。

  三、 全班性的问题,集体解决。

  四、自我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检测,我已掌握了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还有疑惑,今后的学习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利用所学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设计一幅图案,在全班展示交流。

  【课后反思】:

北师大小学教案【篇4】

  〖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见识多,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平日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的经验,包括学习小组长如何带领小组成员学习,如何在讨论的时候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并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用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诗歌巧妙地告诉孩子,庄严的国徽在生活中出现在什么地方,让孩子感到国徽是那么亲切,自己虽年纪小,也能用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

  〖教学目标】

  1.学生会写生字8个,会认生字6个,积累课文中的好句子。

  2.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按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这节课上,学生通过默读、合作读、分角色读、互动表演读,教师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自悟自得,在读中感知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

  2.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设计在学生自读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点,在自主探究基础上,进行多向对话,实现合作阅读、探究性阅读。课上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然后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3.放大语文教学,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外资料引进课内,挖掘语文课程资源。课上设计了“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4.发挥网络优势,改变学习方式。这节课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了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教学设计,必须注重两点: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准确把握自己的课堂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制作和使用课件的基本技能,这样,能更好地达到营造课堂情境的目的和处理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长用游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的识字情况。

  3.师抽读字卡,全班抢读,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读音。

  [这一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所以安排了“默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您知道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

  3.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

  问题预测: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②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③为什么要把钱币上的污泥擦干净?

  ④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过去,有些学生没有经过认真读书和深入思考,就急于提出问题,结果经常提的不着边际。对此,我要求学生质疑前,先留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平静地读书和思考,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使学生养成认真读书,静心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然后让学生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再提到全班讨论。这样,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就有一定的深度。]

  (四)合作交流,互动探究

  1.梳理疑难,明确研究方向。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问题卡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师生一起梳理:

  ①按诗的内容顺序梳理。

  ②对和国徽有关系的问题进行梳理。

  [要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质量,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提问题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哪些问题提得好?再对问题进行归类。比如词语理解、常识性问题、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的问题等,逐步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

  2.合作探究、多项互动。(解决与内容有关的问题)

  ①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圈画、思考,寻找答案。

  ②小组讨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长带领交流。

  [课堂上,要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及选择内容的方法的权利,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弹性区间”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

  ③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及时做出合适的应答。]

  ④在学习过程中你都得到过谁的帮助或者帮助过谁?(教育学生互相帮助,增进友谊)

  3.搜集信息、自主探究。(解决与国徽有关的问题)

  ①学生直接上网下载或摘录有关的资料。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结合平时观察和收集的资料,说说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③讨论:我们做什么可以为国徽增添光彩?

  4.感情朗读、情感升华。

  下面我们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你们想怎么读?

  [教师以征求的口吻与学生商量以哪种方式读书,一来,尊重学生,体现师生的平等,把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方式选择。二来,也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五)个性展示、体验成功

  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两种,也可以自己创造方法表达。

  ①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

  ②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

  ③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

  ④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

  ⑤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作业设计:

  1.个人:读读你喜欢的诗句。画画你喜欢的情节。

  2.同桌之间:背诵这首诗。

  3.四人活动: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4.自由组合: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可添加在课文中的任何地方。

  5.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北师大小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欣赏由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并了解图案的排列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的美,会用基本的几何图形设计有规律排列的图案。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水彩笔、尺子。

  引导学生发现衣服上有学过平面图形。

  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设计由这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漂亮图案。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图案,请看。漂亮吗?请仔细欣赏,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和你同桌说说它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用了什么颜色?

  (1)由2名学生选择喜欢的图案回答。

  (2)教师指定一幅图案学生回答。

  师:喜欢第5幅的同学请举手。这幅图案用了什么图形?(三角形、六边形)红色的六边形由几个三角形组成?(6个)在红色六边形的周围你还发现了什么?这幅图案像什么?

  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来自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你在哪里见过像这些一样由平面图形组成的,有漂亮颜色的图案呢?

  师:咱们学校新建的厕所还没有合适的地板瓷砖图案,校长想请全校的同学都来出谋献策。淘气已经设计了一幅,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方格图案)

  1.在这幅图案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有正方形,还有4种颜色。

  2.观察这4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①第一行第5个正方形是( )色,第一行第8个正方形是( )色。第11个呢?

  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好办法能很快算出来?可以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横着看图案的颜色排列规律。

  ②第一列第6个正方形是( )色?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竖着看图案的排列规律。

  3.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4.想象一下,如果继续画下去,会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展示画下去的图案)

  1.师:刚才这幅图案是淘气设计的学校厕所瓷砖图案的效果图,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

  (1)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

  (2)图形的形状、颜色排列要有规律;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图形的美,感受了美,并用双手创造了美,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仅能画出美丽的图案,还能够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北师大小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对朱总司令的敬仰之情。

  2、 学会写一类生字10个,认识二类生字。

  3、 完成课后练习,复习巩固词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掌握略读方法,学习略读。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基础知识;

  1、 正音字:泞(ning)陕(shan )

  2、 生字:

  淅:X xi 左中右结构 查水字旁

  组词:淅淅沥沥

  沥:L li 左右结构 查水字旁

  组词:呕心沥血 沥青 披沥

  泞:N ning左右结构 查水字旁

  组词:泥泞

  袖:X xiu 左右结构 查衣补旁

  组词:袖手旁观 袖珍 领袖

  嗓:S sang 左右结构 查口字旁

  组词:嗓门 嗓音 嗓子

  陕:S shan 左右结构 查耳刀旁

  组词:陕西陕北

  厚:H hou 半包围结构 查厂字旁

  组词:得天独厚天高地厚 厚道

  炊:C chui 左右结构 查 火字旁

  组词:炊具炊烟 炊事 无米之炊

  伍:W wu 左右结构 查单人旁

  组词:队伍落伍 羞与为伍

  亏:K kui 独体字

  组词:亏欠幸亏 理亏 功亏一篑

  3、 区别字:

  伍( )吹( )陕( )嗓( )泞( )

  悟( )炊( )峡( )搡( )咛(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朱德总司令的事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朱总司令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人物,了解时代背景。

  师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朱总司令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在班内交流,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课件出示朱总司令的相片,介绍朱总司令革命历程。)

  三、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朱总司令的崇敬之情,

  1、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词,多读几遍。

  3、检查读生词。(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4、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5、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6、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朱总司令的?

  7、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配乐读全文,体会饮水思源的道理。

  作业: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好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

  思考:从文中能否看出老陈头脚上有伤?

  (老陈头步子一扭一扭的,有点踉跄。)

  朱总司令为什么不先说话,直接就动手去抓老陈的行军挑子?

  他是怎么想的?从这你能看出什么?

  “起肩就走”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二、组内讨论:

  “这行军挑子容易挑吗?”从文中哪儿能看出来?

  (夜雨淅淅沥沥,黄土高原一片泥泞。过了两道光秃秃的山,又过了一条很深很深的沟,村子里黑沉沉的。)

  “然而晨光迷蒙,前进的队伍人影幢幢,分不清谁是谁”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四、实践活动。

  课外读有关朱总司令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动课交流。

  板书设计:

  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课文,读出对朱总司令的崇敬之情。(各种形式读,如:评读指导、比赛读)

  二、学习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指的是文章中人物活动或事情发展所处的一定时间、特定地点以及周围情况等。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的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如果没有环境描写,作者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读者则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题,讲清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想了解更多小学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小学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892592.html
延伸阅读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教案模板。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要知道写好一份完整教案课件,让老师教学也会更加高效。希望能帮助到你
2023-05-27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你也许需要"最新小学健康教育课教案"这样
2023-05-27
关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案(篇1)写物抒情,莫忘与人的活动和感受关联写物抒情,无论抒发的是对物的感情还是对与之相关的人感情,都不能不写与人相关联的活动和感受。本文写高大的皂荚树的种种
2023-05-26
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整理了以下的“《数学小学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
2023-05-25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必备部分,老师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成功的教学基石。以下推荐一篇网络文章,题为“小学整理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但请注意,该内容仅供您参考!小学
2023-05-25
小学是人生情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进一步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北师大版”,仅供参
2022-04-07
四年级是小学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四年级语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
2022-04-01
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积极互动的过程,教案也应当建立在这基础之上。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2022-03-31
出国留学网主题阅读推荐:“小学教案”、“小学音乐教案”。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教案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写教案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案写作对你有
2022-12-27
小学数学是最简单的基础,哪怕没读过书的人也会简单运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充分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理解性,教师就需要在上课之前撰写一篇优秀的数学教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需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