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23人口课件15篇

字典 |

2023-06-03 11:31

|

推荐访问

人口课件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大家在写教案课件前考虑哪些问题?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符合您需求的“人口课件”列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人口课件 篇1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九年级第二单元《关爱自然 关爱人类》的第二节第一框,是基本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口观和人口忧患意识,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

  2.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我国人口特点,说明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分突出的制约因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重点阐述和分析我国人口众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国情。正确认识我国人口众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对于人口众多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构成的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采取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提供给学生许多直观的材料并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思考的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使他们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明确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口忧患意识,明确当代青少年肩负的重任。

  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发挥学生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动脑、动口,经过学生的思考和相互交流以及与教师的交流、探讨,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觉悟,以达到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同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生动的画面和一些具体的材料及数据,是学生获得多样化的的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动画首先敲响人口警钟。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感觉器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征

  议一议:以上这些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具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得出结论。意图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将基本事实转

  化为基本观点,以进入思维方法状态。

  2、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一、人口众多,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多媒体提供两段材料

  讨论: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经过充分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可增强学生思维过程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尽快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人口众多,影响劳动就业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多媒体显示一段有关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的数据资料。

  提问:材料中的数字反映了什么?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运用典型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然后让学生联系社会上的下岗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原因,除了是因为体制转轨以外,一个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口众多造成的。

  第三、人口众多、增长过快,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让学生就身边的事实举例。这样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四、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加快也会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多媒体显示一段有关联合国预测老龄人口的情况,并帮助学生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因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可加深理解。

  (三)小结

  通过小结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能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以完成教学目标。

  (四)反馈检测

  上述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通过反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人口课件 篇2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口大国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九年级第二单元《关爱自然关爱人类》的第二节第一框,是基本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口观和人口忧患意识,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

  2.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我国人口特点,说明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分突出的制约因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重点阐述和分析我国人口众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国情。正确认识我国人口众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对于人口众多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构成的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采取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提供给学生许多直观的材料并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思考的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使他们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明确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口忧患意识,明确当代青少年肩负的重任。

  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发挥学生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动脑、动口,经过学生的思考和相互交流以及与教师的交流、探讨,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觉悟,以达到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同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生动的画面和一些具体的'材料及数据,是学生获得多样化的的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动画首先敲响人口警钟。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感觉器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征

  议一议:以上这些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具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得出结论。意图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将基本事实转

  化为基本观点,以进入思维方法状态。

  2、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一、人口众多,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多媒体提供两段材料

  讨论: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经过充分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可增强学生思维过程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尽快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人口众多,影响劳动就业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多媒体显示一段有关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的数据资料。

  提问:材料中的数字反映了什么?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运用典型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然后让学生联系社会上的下岗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原因,除了是因为体制转轨以外,一个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口众多造成的。

  第三、人口众多、增长过快,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让学生就身边的事实举例。这样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四、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加快也会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多媒体显示一段有关联合国预测老龄人口的情况,并帮助学生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因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可加深理解。

  (三)小结

  通过小结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能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以完成教学目标。

  (四)反馈检测

  上述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通过反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人口课件 篇3

  学习内容:

  人口普查-写多位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前置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56900读作:()

  40080500读作:()

  370600读作:()

  1459032700读作:()

  你能说出这些数的读数方法吗?

  2.说一说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七七十七百零八九千零五十

  讨论:这些数是写法是什么样儿的?把数的写法写下来。

  二、探究学习

  (一)整万数的写法。

  1.问题:结合刚才写数的方法,想一想下面的数应该怎样写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法,再试着写一写。

  七万写作:()

  七十万写作:()

  七百零八万写作:()

  九千零五十万写作:()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数都是的数,所以把数写在级上,然后在级写就可以了。

  (二)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写法。

  1.刚才是整万的数,如果你已经会写了,再试试下面的数你能不能写出来。

  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写作:()

  想一想:你是怎样写这个数的,把你写这个数的方法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吧。如果自己没写出来的话,要

  仔细听听别人方法呀。

  小结:我们发现这个数含有---级,要先写---级上的数,再写级上的数,每一级上的数都按照

  的方法来写。

  (三)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1.回答:“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数怎么写?个级上数又怎样写呢?先尝试一下,在小

  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再对照数位表来写一下这个数。

  思考:为什么要在千位上写一个“0”?

  2.尝试写一写下面的数,也可以对照数位表来写。

  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写作:()

  在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各自的写法,说说是怎样来写这个数的。

  小结:从刚才的写数中我们发现,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现在你能不能

  完成的说一说怎样写亿以内的较大数呢?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把较大数的写法写在下面。

  三、达标检测

  1.写出下面画线的数。

  (1)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是的广场,面积约为四十四万米2,写作:米2.

  (2)火箭每分至少约飞行四十七万四千米,写作:米。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零五万六千七百万二千零三十

  七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十六万零四百

  三百六十万二千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二千四百万零四百二十一千三百二十万二千

  一千零三十二万零五十一千四百四十二万

  3.直接回答

  (1)一个数的位是万位,它是位数;

  (2)一个数的位是十万位,这是位数;

  (3)一个数的位数是9位,它的位是位。

  四、课时小结

  1.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人口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人口课件 篇5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

  夏炜老师:指教《天气和气候》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建议进一步加强普通话修炼。

  刘新梅老师:指教《滔滔黄河》她高质的学案,优秀的课件,科学的`程序,熟练的操作,使课堂“起点学案化,过程探究化,知识图象化,学生愉悦化,小结纲要化。” 建议问题设计要严密。

  周玉霞老师:指教《西亚》她流利的普通话,潇洒的表情,渊博的知识,高效的调控,使课堂锦上添花。她设情感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设认知停靠点,让学生都学会;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学。建议风趣幽默。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的罗列在黑板上。

  1.板书: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比如: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2、学生讨论分组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3、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人口课件 篇6

  1: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和大势;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 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因素、特点及实现人地协调的途径;

  3: 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4: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人口分布一般以 为衡量指标,但事实上,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

  格局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 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人口 格局。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

  半球的20°―60°;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 千米范围内;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 米的范围内。

  各大洲中, 洲人口最多, 洲至今没有常住人口。人口分布密集区:东亚、、和 国东北部。人口分布稀少区:高山和寒冷地带、地带和

  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 ,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 、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包括: 、、科技发展水平、的人口与发展政策、战争和历史因素等。政治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 。

  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 、、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 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 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_______丰富程度, 水平, 发达程度,

  __ ___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有 性和 性。

  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 的生活方式,保证 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 的人口数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 ”的基本国策,以谋求 。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2、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3、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

  5、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学习重难点:

  1.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2.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

  3.读表1―3―1、1―3―2、1―3―3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原因。

  4.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及人口最稀少地区,试解释的原因。

  1.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这样说是否正确?可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举例说明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我国北部、西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人口仅占全国的4%,其中西藏的人口密度不到2人;其余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全国的96%,其中台湾人口密度高达500人以上。分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1.我国可以说“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被巨大的人口分母一平均,却是“地少物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最令人担心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值还会下降,那么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矛盾,请举例说明。

  2.有一片草原,放养了一定数量的牛羊,若干家人在此幸福的生活。几年后迁来一定数量的人家,当地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但也可以勉强维持生活。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几家人口,结果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大批人家外迁。你能够用环境人口容量理论解释吗?

  1、分析表格中有关资料,回答(1)~(3)题。

  (1)计算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入表中空格。

  (3)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________________两种资源是否得到最佳结合。所谓最佳,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A.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环境好的地区 B.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生态好的地区

  C.资源丰富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生活方式 C.交通运输条件 D.文化教育状况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

  C.高原地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 D.内陆地区人口密集,沿海地区人口稀少

  7.我国下列省中,人口密度差异很大,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疏的是( )

  ①资源总数不断扩大 ②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④人口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不确定

  B.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往往低于其人口合理容C.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对制定该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回答1~4题:

  4.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常与图示地区相似,是因为地势较高的高原、山区( )

  A.世界人口密集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

  C.世界上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亚州人口最多,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右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8~10题:

  8.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

  9.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1~12题: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13.读下图表,回答问题。

  >49℃>29℃>24℃21℃±3℃[来源:ks5u]

  (1)图1、图2和表1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和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 的影响,从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14.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3: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万左右,至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l反映出1990年一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

  明问题。例如,有些地区人口过密,劳动力过剩,就业发生问题;有些地区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这些问题就涉及人口分布的问题。因此,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3、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带。原因是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而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耕,人口稠密。

  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世界人口最稀少地区: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地形崎岖,气候寒冷)、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热,水资源缺乏)、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气候湿热)、南极洲、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

  1.不正确,说的太绝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而处于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多冻土、人口稀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这样,如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如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高原、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等。这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因素。

  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资料,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 ,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

  政治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

  1、人口集中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对比分析分界线两侧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等)。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丰富,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多高山高原,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沙,寒潮、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开发历史悠久,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地处内陆,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差,开发历史晚,经济落后。

  2、一是自然环境优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沿海交通方便。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二是经济实力雄厚。这里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人口总量大大增加。三是政策因素,80年代以来国家从全局出发,制定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使这里成为改革开放最先获益的地区,大大刺激了人口迁入。

  1.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可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在水资源利用上可节约用水,呼吁保护水资源等。即我们应正视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矛盾,努力将人口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的限度之内,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2.“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都是新专业术语。“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所指的人口规模应该是“为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为维持生存必须的最低生活标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人口数量”,即人口数量的极限。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也有人把人口合理容量称为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其含义为“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具有的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所以环境承载能力下的人口数量与能最大程度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数量是不一样。

  从情境材料中可以看到,草原上,开始时属于“人口合理容量”;当第一次迁入后,已接近“环境人口容量”;当再次迁入时,草原已超越“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阈值),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1、解析:(1)先明确人口密度的概念。所谓人口密度,就是平均每平方千米内人口的数目,从表中资料可知:巴基斯坦的人口为1.4亿人,面积为79.6万平方千米,这样巴基斯坦的人口密度为1.4亿人÷79.6万平方千米=176人/平方千米。

  (2)分析给出的数据可知: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

  (3)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两种资源得到最佳结合,就会达到两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还会使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点评: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能说明和决定这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只有把人口数量、密度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说明问题。

  答案: (1)176 (2)D (3)人口和自然 两种资源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2.D解析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其主导因素是生活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地区一般而言,或是经济发达,或是自然条件较好。但是,环境和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是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地区,人口较稀疏;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资源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人口也较稀疏;而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必然稠密。

  学贵在用,上述几个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但任何因素都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有因时因地的差异。比如,资源再丰富,如果分布比较偏远,又没有开发,则人口稀少;生态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可能稠密也可能稀疏,要看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得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4解析:从图中的曲线变化可知,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左右,海拔500米至1300米之间,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多,应在气候湿热的赤道地区,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也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因为高原、山区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

  5.B 解析:东亚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6.D 解析: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主要位于自然条件优越的东亚和南亚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西欧和美国东北部地区,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平原,人口分布稀少。根据统计资料,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7.D解析:从原始社会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导致资源的种类、数量、范围、利用率不断发展,从而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

  8.B解析: 读图可直接推知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约100亿,再减去发达国家人口数约9亿,即发展中国家人口数约为90亿。

  9.C解析:合理人口容量一般小于环境人口容量,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为8 ~ 9亿人,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人,图中a大约等于16亿。

  10.D解析: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11.B解析: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等许多因素的制约,并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加大。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就会导致环境问题。

  12.解析Ⅰ图表示环境容量始终高于人口数量,这是最理想的;Ⅱ图表示人口数量在某一个时段超过环境容量,但很快恢复到环境容量以下;Ⅲ图表示由于人口数量太大,环境遭到破坏,新环境容量已低于原环境容量。答案:A

  13.解析:水源、地形、气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自然因素,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温带或亚热带,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本题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既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又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人口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图表中人口增长的速度,讨论漫画“苦难的母亲”,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理解人口无计划增长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示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通过“城市问题”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城市迅速扩张所产生的问题。

  3.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 地理图表的能力。 4.通过对人口问题的读图、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认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建议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增长直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就会使得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本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教材首先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并用图表显示1995-20xx年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给出触目惊心的数字。这种直观、鲜明的对材料的引入,使学生印象深刻,又超出了学生原来的想象,为学生下一步认识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 接着,教材叙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认识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另一个知识准备。明确了人和环境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人口问题的'核心,以及由人口问题所引起的连锁的环境、资源、水、土地等问题。

  教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所产生的问题。并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说明地球现已难以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此漫画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教材进而点出: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关于“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教材分析

  “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这部分的 教学内容,教材首先用图示显示了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这幅图形象、直观的把1900年、1925年、1950年、1987年、20xx年世界城市人口的变化表现出来,一目了然。

  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源泉是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用示意图表示流向城市的原因,其结果城市发展过快。给城市带来的问题,用了四幅插图表示。对于这部分内容,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阅读课文,看图并回答: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城市问题的四幅插图,让学生讨论并说明城市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重在理论阐述,说理性强。处理好这段内容,关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抓住人口“多”和由此造成的“害”字。对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图示和素材。可以用生动的例子开头,“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对人口增长过快产生忧患意识。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重点理解人均收入的概念,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做铺垫。

  用漫画“苦难的母亲”引出: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人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么多人,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 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人类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人类无截止地滥用资源使环境恶化。

  通过提问、讨论、举例,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个 教学环节,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依赖 教师讲述,而是通过思考 教师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交流得到的。

  教学设计示例1

  【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 教学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 教学手段】幻灯片

  【 教学过程】

  (导入)“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 (148*45=6660人)

  (学生活动)增加了这么多人,需要为他们准备什么?(吃、穿、用、 教育、医疗等)

  做“做一做”

  ( 板书) 第二节 世界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提问:人类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讨论)看漫画“苦难的母亲”提问: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分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问题:

  1、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那么人类会采取哪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带来了那些后果?

  2、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 教师总结)对于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就出现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人口增长过快,还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 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 板书)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人口课件 篇8

  一、认识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1、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变化图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

  2、展示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讨论:

  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明显增多

  3、生物种群的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3、给出学案,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自学相关内容,认识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与前景。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完成相关的问题;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从感性的认识的理性的分析,逐步认识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锻炼学生分析能力与自学能力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的在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在所列的主题中选择2至3个主题,再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2、选择以下主题作为讨论的重点:

  1.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

  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

  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3、以1为例,通过分析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的关系,介绍用概念图来分析因果关联的方法,深入剖析土地开垦的根本原因以及最终后果。引导学生尽可能探求表面上未直接关联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关系。

  4、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每小组完成一个主题。要求建立生态系统与人口增长之间的联系,做到科学合理、符合逻辑,深入分析因果间的逻辑关系。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对策。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列举出众多的主题。

  学生明确讨论的主题,同时体会探究时主题的选择

  学习因果关联分析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小组讨论完成主题,画出概念图,小组代表来阐明本组的观点,对概念图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情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选择的主题抓住生态学方面的'主题,避免与别的科目讨论的问题重复。

  让学生学习因果关联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

  锻炼学生思维及用专业术语表达观点的能力;

  渗透哲学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我国面临的人口与环境问题

  1、在讨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我国面临的人口与环境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展示环境问题图片。

  1资源缺乏:

  2环境污染:

  2、结合正在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简单分析温室效应学生谈自己的看法,讨论我国面临的人口与环境问题。

  学生关注社会动态,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渗透思想教育,学会客观的对待问题。展示环境问题图片,引起学生的共鸣,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与策略

  1、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的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出环保措施与策略: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依靠科技,使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2、展示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学生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环保措施与策略。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学习理性思维。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内容学生谈收获

  社会实践布置社会实践任务:搜集资料分析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途径。

  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学生准备实践,完成分析报告锻炼学生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通过活动深刻认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板书设计】

  一、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

  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

  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三、我国人口与环境面临的问题:

  1资源缺乏:

  2环境污染:

  四、措施与策略: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识点归纳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⑵、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⑶、200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⑷、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①、2010年,人口要控制在13.6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②、2020年,人口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后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⑴、对粮食需求增大,要求开垦土地,必然破坏植被。

  ⑵、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⑷、淡水缺乏。

  ⑸、环境污染加剧。

  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情况

  ⑴、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

  ⑵、人均淡水不足世界人均淡水四分之一。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破坏因素:

  ⑴、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⑴、影响因素

  ①、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超过再生能力。

  ②、工农业、城市布局不合理。

  ③、环境污染严重,超过自净能力。

  ④、人口增长过快,生态负担加剧。

  ⑵、危害: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酸雨等。

人口课件 篇9

  人口普查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

  1.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2.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若干、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

   教学过程

  (鉴于第一个班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情况,第二个班上课时更改为:课前让学生先来读写一些四、五位数,一方面回忆以前的读数写数方法,另一方面知识过渡的时候便于衔接。)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1.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人口普查后的数学信息,培养他们的收集和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对学生的'总结经行推敲分析,形成方法,达到全体共享的目的。)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第6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写数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写出各种较大的数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较大数的意义。因此,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

   三、教师梳理,巩固提升。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第7页“练一练”第3题,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万以内的数”时已经有了基础,所以在练习本题时,可以先安排比较一些“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比较数的方法。然后,出示一些数据比较大的数,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也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进行比较,如地区的住宅面积的比较、地区的财政收入比较。经过学生自己的比较与交流,让他们自己概括出较大数的比较方法。

  第4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第7页“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新授学习前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学习了多位数的读写后进行,这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板书设计

  人口普查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亿 亿 亿 万万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读数方法的指导上,如:先用数位顺序表读,然后用分级法,先分级,四位一级;再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与个级的读法相同,但要在末尾加上这一数级的计数单位;且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其它的“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都由我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读数还是显得很不熟练,个别学生尚没有掌握方法,影响读数的效率;读法的书写存在很大问题,如:1253000 读作:1百2十5万3千。大小写混淆,需要再次强调读作时要全部写成大写,我想在练习中要加强训练读数及其写法。

人口课件 篇10

   一、说教材

  知识与技能: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两者的关系以及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影响因素并掌握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做法;

  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合中国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及案例分析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通过问题探讨掌握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并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

  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更多地关注国家国情,树立主人翁意识保护地球强大祖国。

  环境人口容量的内涵以及影响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措施

  环境人口容量的内涵以及影响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措施

   二、说教法

  案例分析、问题探究、归纳总结

  有关环境人口的材料

  多媒体

   三、说学法

  1通过有趣故事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

  2.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及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对比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复活节岛的悲剧”,从该案例你意识到了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节课中。

  2、.问题设计

  提问:进一步对比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不难发现环境人口容量是在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上加上了一些附加条件。而这些附加条件往往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就是说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哪些因素又是关键性因素呢?

  该问题自然过渡,同时通过补充案例及读图思考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解答但又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发散思维。

  ◆ 设计意图: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利用提问,创设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引导学生联系知识,积极思考,大胆联想,发散思维,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3、活动设计

  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统计结果,结合一下三种观点你同意哪种,为什么,谈谈你对未来人口发展以与环境人口容量的看法。

  乐观派 悲观派 中间派

  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科技进步使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现今世界的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容量。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 设计意图:通过该活动引发学生对前面知识的应用理解,同时结合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自己的大胆想象思考事件的结构,表达自己的理由,这些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测验,让学生在锻炼中提高自己。

  4、作业设计

  课后探究:中国到底能不能依靠本身的资源养活自己呢?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思考。

  ◆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对知识进行理解强化能够应用,同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更多地关注国家国情,树立主人翁意识保护地球强大祖国。

人口课件 篇11

  教学内容: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的写法。(课文第五页人口普查中的第二部分,及练一练第2、4题)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难点:读数中有零的写法。

  关键:找到数级,明确每一级各个数位上必须填满数字的原理。(一个数开头不能写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体会、理解写数的规则。

  2.通过数字背景的呈现,使学生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幻灯设备。

  学具准备:数位顺序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见一些大数,大数与我们密切相联,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数字,请你们认真观看这些图片资料。

  1.幻灯呈现如下资料。

  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种。

  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约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我国南北的距离约4000千米,地球和月亮的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一个家庭每年平均用电约1000千瓦时,三峡水力发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以发电八百四十六亿八千万千瓦时。

  呈现这些资料图片时,请学生朗读图片中的文字说明,让学生了解到一些人文知识和地理知识,扩大知识视野。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图中呈现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学生:呈现的数据都是以读数的形式出现。

  2.提出问题。

  老师: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3.揭示课题:写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尝试着写出以上几个数,这样让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发现了问题。

  亿以内的数怎么写?亿以上的数怎么写?

  2.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1)呈现题目。

  写一写,再想一想。

  六千八百五十六千拔白五十万

  过程要求:

  ①学生尝试写这两个数;

  ②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数,想一想,有什么发现;

  ③同学中互相交流,各自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交流写数的方法、过程;

  ④反馈交流结果。

  对应数位顺序表,呈现写数内容。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六千八百五十是万以内的数,写在个级;六千八百五十万是万以上的数,必须写在万级,个级的数位上应该用0占位。

  ⑤最后,板书呈现:

  六千八百五十写作:6850

  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68500000

  ⑥试一试。

  请写出以下各数

  三千四百八十二万五千八百万九千零五十万

  八千零四万三十五万六千

  学生独立写数,教师巡视课堂,注意观察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以让学生对照数位顺序表来写数。

  (2)呈现题目:三百五十万零六百,写作_______________。

  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写数。

  ②小组交流,互相检查,让每一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③反馈结果

  ......

  万级

  个级

  ......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

  3

  5

  0

  0

  6

  0

  0

  ④引导提问:在3500600中哪个0代表三百五十万零六百中的零?

  通过读写对比,使学生不仅巩固了读书规则,而且明白了级级中间有0的写法。

  ⑤试一试。

  请学生写出以下各数。

  八百三十万零二百十二万零九十

  一千零二十万八百五百万四千

  3.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呈现题目: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

  过程要求:

  ①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个数,看看含有几级的数;

  ②对照数位顺序表,尝试写一写;

  ③反馈写数结果;

  ④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人口课件 篇12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教材为学生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两个背景材料:(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因果联系分析方法。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基于这些感受和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地理学也涉及到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本节教学应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在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主题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概括和总结。也可采用讲、议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呈现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在呈现相关内容时,应当尽可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现以后一种教学思路为例,说明教学实施的程序。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阅读相关内容,开展讨论。

  展示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相关内容,以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为例,讨论:

  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为什么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表现出“J”型增长?

  3.中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什么?

  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涉及的问题较多,本节教学应抓住生态学上的问题来展开讨论),认识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尽可能在“人口增长”与“影响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因果联系(参考教材图6-2)。

  各小组交流、说明讨论的结果。

  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设计若干个主题,例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等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小组完成一个主题。要求建立的联系科学合理、符合逻辑,并区别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以“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素材为载体,让学生学习因果关联分析方法。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调查。

  在课堂上可讨论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案。

  提出问题:运用上述方法,进一步分析“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即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结合教学中的情况进行小结。

  这是本节的重点。让学生通过自身经历(调查),形成在当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感性认识。

人口课件 篇13

  一、复习导入。

  师: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数字我相信大家都正确读出来?

  出示课件:1998、4008、2036、7521、4640、10000(指名读)

  2、出示课件:五千八百六十四六千八百五十

  四千零四十四七千零九

  (1)你能写出上面这些数吗?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订正。

  师:看来万以内的数大家掌握得很好。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更大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课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一)自主探究,学习读数

  1.课件出示56页插图。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插图下面的文字,有困难的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生自主读,师巡视,了解学生读数情况,相机指导。)

  2.师生交流。

  师:谁先读第一幅图下面的文字?

  师:好!继续第二幅图。谁读?

  师:谁能读读第三幅图下面的文字?

  (师指名读,同时板书)读作:一万七千五百零一读作:二万八千一百五十三

  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六百七十二读作:三十八万四千四

  (二)自主探究,学习写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会读更大的数了,收获可真不小!那么你们想不想把这些书写正确呢?好,请同学们观察数位顺序表,仔细看看和我们以前的数位表有什么不同?(每位学生发一张数位顺序表)

  1、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3、师总结说明: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向左四位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省略号表示千万位左边还有很多数位。

  4、师:你们能把图片中的这些数填在数位顺序表中吗?

  生自己填写师巡视

  5、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给大家展示一下?说说每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的意义?

  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尤其是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更要让学生明确。

  (三)根据数位顺序表,总结读数、写书的方法

  1、看课件:请你看着数位顺序表再把刚才的数读一读。

  2、师:(以675672为例)板书:67|5672

  (1)分级|

  (2)问:万级的数是多少个万?怎么读?(67万),个级的数怎么读?

  连起来怎么读?(六十七万五千六百七十二)

  (3)板书: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3、出示课(1)小组讨论、读数。

  (2)指名读数

  4、.写数

  (1)出示课件,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师巡视指导然后订正。

  (2)出示课件,以74017为例,边提问边板书:

  5、提问:先写那一级?(万级)再写那一级?(个级)

  板书:七万四千零一十七写作:7|4017先写万级,再写个

  三、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指名连一连。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亿以内的大数,生活中还有很多更大的数,今后我们要继续学习继续探索!

  五、作业:完成57页3题,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设计:认识更大的数

  读作:一万七千五百零一读作:二万八千一百五十三

  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六百七十二读作:三十八万四千四百零二

  675672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七万四千零一十七写作:74017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人口课件 篇14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2自然资源(必须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3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1)矿产资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2)水资源:淡水储量只占世界总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储量的0.03%左右。

  (3)土地资源: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森林资源(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有限性资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若过度开发,可再生资源有可能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注:科技开发水平决定开发资源的数量 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资源的数量)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5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佳人口数量)

  注:重点阅读P14页,区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含义,了解三者的联系即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1)与自然资源储量(首要因素)成正比

  (2)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比(3)与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4)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

  7分析地区人口容量需要考虑的因素:

  (1)气候的两要素 气温影响农作物的热量,降水影响其水分(2)地形(3)经济,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费水平)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气候干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积小(2)深居内陆,对外开放程度低(3)经济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对人口容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状况良好(2)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水平高(3)地区开放程度高 我国南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气候适宜,热量降雨多,农作物成熟快(2)经济科技水平高

人口课件 篇15

  高中地理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对于这个标准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能够粗略了解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提出的意义。

  第三,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四,学生能够分析、比较、交流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明确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五,学生能够体会这两个概念所蕴涵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等方面。

  第六,学生能够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必修《地理 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基本过程之后,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答案。但是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材最后安排了一个“活动”意在使学生领悟到人口剧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知道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完成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人口基本过程的学习,为本节的学习奠定知识背景。

  (2)能力基础:经过一年多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特征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但在归纳总结方面还有待提高。

  (3)心理基础:高二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探究需求,渴望提出个人观点,也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但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

  设计理念首先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其次,是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实现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本质联系;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

  基本思路是:创设情境并引入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重点阐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简单介绍“三种观点”——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和相关问题的紧迫性、政策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讨论不同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并能以此认识“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的事例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以及探讨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学难点: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 量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设计

  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选择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加速增长)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任由其发展,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大值将是多少人?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

  如果在这个图中添加上资源数量曲线,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数量这条曲线将如何变化?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资源将会枯竭,人类终将灭亡。那么,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呢?

  环境承载力: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那么,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呢?

  过渡:大家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话应该都知道,目前为止只发现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口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人口增长要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呢?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环境人口容量:从这两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内涵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致的。都是指环境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两个概念的这很好理解。同学们可以环顾一下我们的教室,你们觉得我们这间教室最多能坐多少人呢?我们这间教室,作为一个小环境,里面包括很多因素,比如说光线、空气、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容纳这些因素的空间等等。那你们觉得什么是限制我们这间教室容纳更多人的最主要因素呢?对,是空间资源!

  引入“木桶效应”:这个原理其实和木桶效应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之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每块木板长短不一,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是取决于长的木板还是短的木板呢?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资源直接关系我们人类的生存,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水、粮食、油气资源)。如果这里有一个资源木桶,每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桶板的长短表示各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的多少.因为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桶板的长度,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这里的数量最少不是指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这么多数量的资源所能供养人口的多少。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911805.html
延伸阅读
以下为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长辈在婚礼上的致辞范文,语言是人类目前最高效直接的沟通方式,我们经常被鼓励踊跃发言。为了让自己在发言时不会出错,事先有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己的发言稿该
2023-06-03
感恩告诉我们,只有心存感激,才能更加美好地生活。~~我想你一定对这方面的句子感兴趣,经过收集,栏目小编整理了感恩节的发朋友圈的句子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恩节的发朋友圈
2023-06-03
只要坚持努力,不断超越自己,你就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你欣赏这些短句吗?或许"中考句子摘抄励志语录锦集"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1、无
2023-06-03
加油吧!奋斗吧!为加薪,为升职,向前冲吧!为满足你的需求,我们特地编辑了“假期收收心文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沟通很重要,很多人会选择通过文字把自己不同
2023-06-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在聚会上,我们可以分享一些关于疑难杂症和健康自我疗法的经验和心得。这些分享不仅可以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还可以唤醒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2023-06-03
笔者的“谢谢课件”知识总结详实全面,欢迎大家查阅,望本文对您有所启发。每位教师备课都需要精心准备教案和课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的反应多种多样,可以提供不同的
2023-05-14
如果你需要相关推荐关于“老舍猫课件”,以下建议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在教学要求之下,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的撰写是不能草率
2023-05-16
教案和课件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教学步骤和课程标准,所以每个老师都必须认真规划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确保重点内容不被遗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算优
2023-05-14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向您介绍有关“天气课件”的相关信息,方便后续阅读时收藏本文。每一堂课老师都需要一份完整的教学课件,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教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指南。天气课件(篇1)一
2023-05-28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和课件的完善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您可以考虑阅读一下胡杨课件栏目小编认为它对您会有所启发,感谢您的阅读!胡杨
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