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数轴的课件(集锦8篇)

字典 |

2023-07-11 08:28

|

推荐访问

数轴课件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数轴的课件(篇1)

  教学目的

  使学生灵活应用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灵活应用解题步骤。

  2、难点:在“灵活”二字上下功夫。

  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2、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例1.解方程(见课本)

  分析:此方程的分母是小数,如果能把各分母化为整数,那么就可以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求解了。那么怎样化简呢?引导学生分析,并求出方程的解。交流体会。

  例2.解方程(见课本)

  例3:已知公式V=中,V=120、D=100、∏=3.14,求n的值。(保留整数)

  分析:在公式中,V、D、∏都已知,只要把它们的值代入公式,就可以得到关于n的一元一次方程。

  三、巩固练习。

  根据公式V=V0+at,填写下列表中的空格。

  VV0at

  028

  48314

  1554

  76137

  四、小结。

  若方程的分母是小数,应先利用分数的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此时分子要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补上括号,注意不是去分母,不能把方程其余的项也扩大若干倍。

  五、作业。

  教科书第13页第3题

数轴的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

  《数轴》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①了解数轴的概念,学会如何画数轴;

  ②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过程与方法:

  ①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②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三、重难点

  重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难点:

  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

   四、教学教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法:“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观察温度计,体会数、形对应。学生观察温度计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零上5℃怎样表示?

  ②零下10℃怎样表示?

  ③0℃怎样表示?

  2、画情境图,体会方向与距离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处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1、提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

  2、丰富数轴的内涵:分数和小数在数上怎么表示?

  3、观察数轴上的有理数排列的大小?

  4、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边,距离原点的距离是()。

  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小结

  ①位于数轴左(下)边的数总比右(上)边的数小。

  ②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

  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学生讨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2、画数轴并表示出下列有理数,—2,2,0,

  3、指出数轴上A、B、C、D、E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四)归纳总结强化思想

  1、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五)分层作业强化思想

  1、教材第12页第

  1、2题。

  2、补充练习。

  ⑴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

  ⑵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1000,5000,—2000。

  ⑶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⑷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

  3、思考练习

  在数轴上能否实际画出表示一千分之一的点?这个点存在吗?

数轴的课件(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数轴》。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有理数” 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教学的重点:1)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2)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的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 教材的处理

  1)通过观察温度计及师生互动表示课本第10页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美妙之处。

  2)通过讲解数轴的概念,概括出数轴三要素,指导学生正确地画出数轴。

  3)通过练习,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会用数轴表示有理数,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

  4)通过课本第11页的归纳,使学生深化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技能

  1)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任何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2.数学思考

  1)通过观察与思考,建立数轴的概念。

  2)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解决问题

  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4.情感态度

  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结构和教学媒体设计

  1.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 —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互相讨论,一步步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有方法就要有手段进行依托,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发言。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从而突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形象。

  2.学法指导

  现代新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单调刻板的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的问题情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为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强调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才能改变学生原来的那种“学而无思,思而无疑,有疑不问”的旧学习方式。

  要达到学生主动的学习,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学生的工具:直尺或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温度计,并填空:

  ℃ ℃ ℃

  师生行为:老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并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温度计并填空,为学习数轴概念做好铺垫。

  2)课本第10页问题: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师生行为:老师发问:“请同学们思考: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方向、距离)?”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画出图形。老师巡堂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请最先做好的两个小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考虑东西方向马路上一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从而需要用正负数描述。

  3)再次观察课本图1.2-1、温度计,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师生行为: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发表意见,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学生容易发现正数、0和负数都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点表示出来。

  活动2学习数轴的概念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为正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师生行为:老师讲解数轴的概念,说明画数轴说要满足的条件,并提醒学生数轴的三要素;学生观察、理解。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数轴的概念及其所需要的条件。

  活动3数轴概念的应用

  1)讨论下列数轴画得对错?并思考你认为画数轴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① 师生行为: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老师进行总结,并概括数轴

  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反思,使学生认识数轴的三要素。

  2)画数轴

  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师生行为:师生共同归纳画数轴的步骤,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数轴,并互相交流,老师巡堂并参与交流使学生弄清如何画数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数轴,交流和反思,使学生真正掌握数轴的概念。

  3)在数轴上表示右边各数:0.5 +2 -0.3

  4)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解: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D表示-1。

  师生行为:观看课件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自己所画的数轴上完成,再由老师演示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活动4数轴概念的深化

  填空: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 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 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 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 右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 左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

  师生行为: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的点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

  活动5巩固数轴的概念

  课堂练习:

  1)课本第12页的练习1、2题

  2)强化练习(1)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2)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的整数。

  师生行为: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数轴的概念;强化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课本第17页习题1.2第2题;学生用书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多做同步训练。

  五、教学评价设计

  这节课,我通过五个活动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总之,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索新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联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数学,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价值取向。我相信,有了快乐,数学课堂将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谢谢大家!

数轴的课件(篇4)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数 轴

  一、学生起点分析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生活经验基础,是学生便于理解数轴概念.二、学习任务分析

  数轴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基础.本节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②会指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并能把有理数在数轴上用点准确的表示出来; ③数轴上点的大小关系,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意识.3、情感与态度:通过数轴与生活实物对应对比,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规范画图,培养学生细致准确习惯,扶植勇于探究的精神.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①情境导入、适时点题 ;

  ②问题探究、形成策略 ; ③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④小试牛刀、自我检测 ; ⑤快乐课堂、思维晋级;⑥师生归纳,布置作业。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适时点题 活动内容:

  1.你能说说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吗? 2.问题1:(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温度计读数,并且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2)温度计上的刻度数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能准确的说出每一个度数?

  (3)你能借鉴温度计,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目的: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问题情景设置,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点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由点题,今天学习的课题《数轴》.第二环节 问题探究,形成策略 活动内容一:

  1.师生动手画数轴.(边画边强调数轴画法和要点)数轴三要素: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师: 好像一个平放着的温度计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归要点,从而得出一条规范的数轴要具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第三环节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

  1.问题1:请你思考: +3,-4,0分别在数轴的什么位置?

  1,-1.5呢? 42.问题2:指出数轴上 A, B, C, 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问题3: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33,-3.5,0,5,-4, 思考:怎样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有理数-4 ? 数轴的作用有哪些?

  活动目的:

  通过问题驱动探究,寻求策略及解决,得出结论,观察归纳得到正有理数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所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问题2是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由“形”到“数”;问题3是给定的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是由“数”到“形”;它们从两个侧面体现出数形结合思想.思考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归纳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大方法,和数轴的作用.第四环节 小试牛刀,自我检测 活动内容:一组检测题

  1.下列各图表示数轴是否正确?为什么? ⑴ ⑵ ⑶ ⑷

  2.指出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并说出他们的相反数.3.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2-4,3.5,-1.5,1,0 ,2.5.3再按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这些数重新排成一行.活动方式: 学生练习,学生互评,订正强调要点;归纳出: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活动目的:

  检测学生知识的运用与掌握情况 第五环节 快乐课堂,思维晋级 活动内容:

  1.问题1: 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⑴-2 和 +6;⑵0和-1.8;⑶3和-4;(4)3.8,-4.1,-3.22.问题2:写出5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将它们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3.问题三: 在数轴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什么数?与表示数2的点距离3个单位的数是多少? 活动方式: 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活动目的:

  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数形结合”的典型应用,同时也可以借助正负数的大小规律来比较.有意识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注重知识的延伸与拓广,分类思想的渗透.活动实际效果:

  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基本能掌握本节知识。第六环节 师生归纳,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问题:本节课你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这节课收获.活动目的:

  把所学知识条理化,学生把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都有所发展.作业:习题2.2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从生活中的经验引入数学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兴趣,采用学生主动探究数轴的设计画法从而规范数轴三要素,学生的知识发生发展自然合理,易于理解.4

数轴的课件(篇5)

  《数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②会指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并能把有理数在数轴上用点准确的表示出来; ③数轴上点的大小关系,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意识.3、情感与态度:通过数轴与生活实物对应对比,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规范画图,培养学生细致准确习惯,扶植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①情境导入、适时点题 ; ②问题探究、形成策略 ; ③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④小试牛刀、自我检测 ; ⑤快乐课堂、思维晋级;⑥师生归纳,布置作业。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适时点题 活动内容:

  1.你能说说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吗? 2.问题1:(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温度计读数,并且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2)温度计上的刻度数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能准确的说出每一个度数?(3)你能借鉴温度计,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目的: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问题情景设置,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点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由点题,今天学习的课题《数轴》.活动的实际效果: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此内容很感兴趣 第二环节 问题探究,形成策略

  活动内容一:

  1.师生动手画数轴.(边画边强调数轴画法和要点)数轴三要素: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师: 好像一个平放着的温度计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归要点,从而得出一条规范的数轴要具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自由发言,情调要点,规范画法,加深理解.第三环节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

  1.问题1:请你思考: +3,-4,0分别在数轴的什么位置?

  1,-1.5呢? 42.问题2:指出数轴上 A, B, C, 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问题3: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33,-3.5,0,5,-4, 22 思考:怎样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有理数-4 ? 数轴的作用有哪些?

  活动目的:

  通过问题驱动探究,寻求策略及解决,得出结论,观察归纳得到正有理数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所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问题2是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由“形”到“数”;

  问题3是给定的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是由“数”到“形”;它们从两个侧面体现出数形结合思想.思考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归纳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大方法,和数轴的作用.第四环节 小试牛刀,自我检测 活动内容:一组检测题

  1.下列各图表示数轴是否正确?为什么? ⑴

  ⑵

  ⑶

  ⑷

  2.指出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并说出他们的相反数.3.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4,3.5,-1.5,123,0 ,2.5.再按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这些数重新排成一行.活动方式: 学生练习,学生互评,订正强调要点;归纳出: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活动目的:

  检测学生知识的运用与掌握情况 活动的实际效果:

  刚学数轴,强调运用中的规范性准确性;强调错误的认识与体验。第五环节 快乐课堂,思维晋级 活动内容:

  1.问题1: 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

  ⑴-2 和 +6;⑵0和-1.8;⑶3和-4;(4)3.8,-4.1,-3.22.问题2:写出5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将它们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3.问题三: 在数轴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什么数?与表示数2的点距离3个单位的数是多少? 活动方式: 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活动目的:

  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数形结合”的典型应用,同时也可以借助正负数的大小规律来比较.有意识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注重知识的延伸与拓广,分类思想的渗透.活动实际效果:

  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基本能掌握本节知识。第六环节 师生归纳,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问题:本节课你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这节课收获.活动目的:

  把所学知识条理化,学生把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都有所发展.活动实际效果: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不仅有知识上的收获,而且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4

数轴的课件(篇6)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数与形是数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而数轴是数形结合的高度统一。数轴是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再介绍的。通过数轴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并为后面引出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学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有理数运算法则、平面直角坐标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此阶段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而且富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还是较容易出现理解局限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技能:

  1、理解数轴概念,会画数轴。

  2、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B、数学思考:

  1、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2、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C、解决问题: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D、情感态度:通过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重点、难点(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我确定为:数轴的概念。

  因为:只要数轴概念真正理解了,画数轴、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等也就容易了。

  本节课教学难点我确定为: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刚开始萌芽。

  教有教法,学有学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谈谈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五.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1、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互相讨论,一步步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发言。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从而突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形象。

  2、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思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告诉学生,学习数学不是简单模仿、机械操练,而是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成功的一半。

  六.教学准备

  老师:要充分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具

  学生:要认真预习,准备直尺或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思维的主战场。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通过对已知知识的回顾复习,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知识。

  (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为了使学生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美妙之处,我设计了:

  观察温度计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为学习数轴概念埋下伏笔。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温度计分小组讨论观察,共同发现数与形的对应关系。

  接下来,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随后我提出问题:“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学生小组讨论后再派代表回答)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考虑东西方向的马路上一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从而需要用正负数描述。

  前面几个活动之后,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已有所体会,为此我让学生:

  再次观察所画情境图、温度计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将其抽象成一条直线。

  这样,就把正数、0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点表示出来。

  (三)、学习概念,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观察、比较,我引出了新课:

  1)学习数轴的概念

  我先进行讲解: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当然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为正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再画数轴

  师生共同归纳画数轴的步骤,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数轴,并互相交流,老师巡堂并参与交流使学生弄清如何画数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数轴,交流和反思,使学生真正掌握数轴的概念。

  3)在数轴上表示右边各数:

  4)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下一个活动,填空: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的点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

  课堂练习:

  1)课本第12页的练习1、2题

  2)强化练习:

  (1)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2)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的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数轴的概念;强化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数轴的步骤:

  1.画直线;

  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

  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

  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作业:课本第17页习题1.2第2题;学生用书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多做同步训练。

  八、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通过五个活动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习任务分析:

  1、要求学生会正确画出数轴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2、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3、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初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通过数轴上点的移动说出表示点的数

  三、目标分析:

  1、通过回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

  2、通过动手画数轴和数轴的概念,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了解点与数之间的关系。

  3、通过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数形结合。

  4、通过实例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实践生活离不开数学

  四、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模拟演示、启发引导、学习应用、发展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直观、感性的支持,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启发诱导,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节课的引入采用先回忆再从实例引入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概念的得出采用比较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动手画数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改变原来的“听数学”为“做数学”。

  数轴应用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基本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一面。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

  1、正确画出数轴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首先回忆小学生学过的知识直线上用点表示数量数轴的三角形,再通过实物如:标尺、温度计等,要求同学们通过观察能建立数轴的概念模型通过提问:标尺及温度计上的数据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出数轴的方向性及数轴的原点和单位长度,上面的过程可以由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从而概括数轴的概念即三要素。

  2、变式;从而也可归纳出数轴商店表示即,数与点的对应关系。

  通过例题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画出数轴并描述点

  说明:

  (1)可能有不少学生会忘记正方向

  (2)原点左边的数的表识会发生标反的错误。

  (3)数轴上的正方向,同时也表示由小到大的方向。

  (4)单位长度的截取可以是任意长度,不是唯一的。

  (5)数轴的方向也不是唯一的,如温度折线图等,方向也可以是向上的。

  3、正确画出数轴后,即使点在数轴上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强调一下,分数和小数的表示是这一节课的难点,首先通过例题:

  通过在数轴上描点:4,-2,-4,5,1/3,0

  先对数进行分类,正数,零,负数,负数在0(既原点)的左边,正数在原点的右边再按整数和分数描点,通过练习巩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什么数?

  P23练习中第3题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下了铺垫,即数的大小比较,这里要求学生能在新排列一下,使学生能了解数轴哂纳感,负数、0、正数,之间的关系。

  4、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在+3和+4之间没有正数

  (2)在0和—1之间没有负数

  (3)在+1和+2之间有无穷个正分数

  (4)在0、1、和0、2之间没有正分数

  这题通过数轴的直观描述进一步说明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5表示。

  (2)零下15°C用-15表示。

  (3)0°C用0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B、C、D、E、F、A、B、C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的例1,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12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

  (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数轴》。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有理数” 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教学的重点:1)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2)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的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教材的处理

  1)通过观察温度计及师生互动表示课本第10页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美妙之处。

  2)通过讲解数轴的概念,概括出数轴三要素,指导学生正确地画出数轴。

  3)通过练习,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会用数轴表示有理数,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

  4)通过课本第11页的归纳,使学生深化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

  1)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任何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2.数学思考

  1)通过观察与思考,建立数轴的概念。

  2)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解决问题

  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4.情感态度

  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结构和教学媒体设计

  1.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 —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互相讨论,一步步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有方法就要有手段进行依托,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发言。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从而突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形象。

  2.学法指导

  现代新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单调刻板的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的问题情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为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强调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才能改变学生原来的那种“学而无思,思而无疑,有疑不问”的旧学习方式。

  要达到学生主动的学习,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学生的工具:直尺或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温度计,并填空:

  ℃ ℃ ℃

  师生行为:老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并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温度计并填空,为学习数轴概念做好铺垫。

  2)课本第10页问题: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师生行为:老师发问:“请同学们思考: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方向、距离)?”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画出图形。老师巡堂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请最先做好的两个小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考虑东西方向马路上一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从而需要用正负数描述。

  3)再次观察课本图1.2-1、温度计,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师生行为: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发表意见,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学生容易发现正数、0和负数都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点表示出来。

  活动2学习数轴的概念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为正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师生行为:老师讲解数轴的概念,说明画数轴说要满足的条件,并提醒学生数轴的三要素;学生观察、理解。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数轴的概念及其所需要的条件。

  活动3数轴概念的应用

  1)讨论下列数轴画得对错?并思考你认为画数轴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① 师生行为: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老师进行总结,并概括数轴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反思,使学生认识数轴的三要素。

  2)画数轴

  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师生行为:师生共同归纳画数轴的步骤,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数轴,并互相交流,老师巡堂并参与交流使学生弄清如何画数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数轴,交流和反思,使学生真正掌握数轴的概念。

  3)在数轴上表示右边各数:0.5 +2-0.3

  4)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解: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D表示-1。

  师生行为:观看课件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自己所画的数轴上完成,再由老师演示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活动4数轴概念的深化

  填空: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 边,距原点的距离是,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 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 右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 左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

  师生行为: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的点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

  活动5巩固数轴的概念

  课堂练习:

  1)课本第12页的练习1、2题

  2)强化练习(1)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2)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的整数。

  师生行为: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数轴的概念;强化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课本第17页习题1.2第2题;学生用书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多做同步训练。

  五、教学评价设计

  这节课,我通过五个活动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总之,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索新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联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数学,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价值取向。我相信,有了快乐,数学课堂将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谢谢大家!

数轴的课件(篇7)

  一 说教材 数轴说课稿

  数轴这节课是来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 2 有理数在数轴的表示方法 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四 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强化概念,深入理解

  (四)、分层练习,加强能力

  (五)、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六)、布置作业,引导预习五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三支温度计,并提问:(1)零上5°C用 什么表示?(2)零下15°C 用 什么 表示?

  (3)0°C 用 什么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并且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强化概念,深入理解

  1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根据数轴的三要素判断哪些是数轴? 2 判断完后,再次强调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那么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吗?(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分层练习,加强能力

  我为学生设置了三个练习题:课后练习

  1、可以准确地将已知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2、在这基础上会画数轴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五)、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六)、布置作业,引导预习必做题:第10页 1、2题 选做题:第51页 第 2题

  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数轴的课件(篇8)

   学习目标

  1.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2.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巩固在数轴上由数找点、由点读数的方法;

  4.会借用数轴直观的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重点是掌握数轴的概念和画法,明确其三要素缺一不可;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归纳出一般规律。

  难点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的理解是难点。教学中要求学生多动手,增强对“形”的感性认识,培养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二)、导学练习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3.思考:

  ①零上25℃用正数()表示。0℃用数()表示;零下10℃用负数()表示。

  ②什么叫数轴?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

  ③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④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

  ⑤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4.数轴的画法,有哪几个步骤?

  5.我们还可以更简便的得出数轴的定义:规定了 、 和 的直线叫做数轴。

  、 和 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的。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

  6.温度计里的大小: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发现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高。类似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的数总比 的数大。

  进一步观察数轴,发现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这说明什么?

  正数都 0;负数都 0;正数 一切负数。

  (三)自学疑难摘要:

  组长检查等级:

  二合作探究

  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2.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3.5

  (2)-5,0,+5,15,20;

  (3)-1500,-500,0,500,1000。

  想想看,第(3)小题数据比较大,那怎样表示呢?

  3.把下列各组数用“

  (1)–10,2,–14;

  (2)–100,0,0.01;

  (3),–4.75,3.75。

   三、展示提升

  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

  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

   四、反馈与检测

  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

  (1)

  2.下面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

  (2)

  3.将-3、1.5、-6、2.25、-5、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画一条数轴,并在上面标出下列的点。

  ±100±200±300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999448.html
延伸阅读
宝宝一周岁生日宴会邀请函亲爱的朋友们:我们诚邀您参加我们宝宝一周岁生日宴会。这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庆祝宝宝的成长和祝福他/她健康快乐地成长。时间:2023年3月10日(周
2023-07-11
质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质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是指在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时,为保护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经济发展,制定的应对和处理方案。以下是一份常见的质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1.定义:质量事故
2023-07-11
父母的包容和理解是我们成长的基石,为我们打造了沟通的桥梁。带着感恩之心去迎接新的人际关系与友谊,感恩来自远方的知识和文化它们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有什么关于感恩的句子让我们倍
2023-07-11
根据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证券公司述职报告”,希望我的观点能够引发您的共鸣。处理文档已成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核心技能,借助范文在写作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学习范文,
2023-07-11
每天拼命地工作,尽情体验下班时的轻松和愉快。为了方便您,我们已经整理好了"正能量下班句子",并且我们会不断提供相关的句子。以笑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孤独和寂寞也阻挡不了我。每个人生阶段
2023-07-11
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数轴课件》。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可
2023-04-30
在老师上课之前,他们要准备教案和课件,这是工作中负责任的表现。每天,老师都要尽责地撰写每一份教案和课件,因为只有在教学前做好前期准备,学生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中的知识点。如果您阅读
2023-06-28
笔者为大家挑选了一篇标题为“圆柱的认识课件”的文章,期望大家能够喜爱,深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所需的内容。新晋入职的教师必须备妥上课所需的教案课件,每日教师均须打造自己的教案课件。对于
2023-06-27
您将会在下文中了解有关新概念课件最新的科技应用,敬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以免遗忘。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编写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
2023-04-28
在本文里,笔者详尽地概括了“摆的课件”相关的知识,还请妥善保留,以便今后阅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上课所讲知识,教师在上课前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若尚未完成,需引起足够重视。充分而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