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13中考政治备考:八年级下册综测答案(一轮)

字典 |

2012-11-01 21:17

|

推荐访问

中考政治

【 liuxue86.com - 中考政治 】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D10. C11. C12. D13. B14. A15. A16. C17. D18. D19. C20. D21. D22. C

  三、辨别分析

  23.漫画中坐在阅览室说话的同学的说法是片面的。公民虽然有言论自由,但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在阅览室看书,需要保持安静,大声讲话是对其他读者权利的损害。我们应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四、阅读思考

  24.(1)说明了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权利。

  (2)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我们享有权利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25.(1)王亮的“小小年纪还未成为公民”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年龄没有关系。

  王亮的“这又是家务事,别人也没什么办法可以帮他”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受教育权是赵晓明应该享有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帮助他。“只能靠他自己的运气”的说法不正确。权利受到侵害,只能依法维权,而不能靠运气消极等待。

  (2)赵晓明可以先向父亲说明接受教育是自己的合法权利,父亲不让他上学是违法行为。如果父亲还是不同意,可求助于老师、亲戚甚至村委会、执法人员等来解决,还可以向法院起诉父亲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6.(1)王某及其儿子是受害人,姚某一开始也是受害人,但最后却成了侵害人。

  (2)王某不支付姚某工钱,侵犯了姚某的合法权益,但姚某采取非法的手段来维权,结果成了违法者,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3)公民在维护自己权利时,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

  27.(1)错误。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在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2)错误。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我国法律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

  (3)错误。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要以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4)错误。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五、探究体验

  28.(1)提示:如我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各项权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障。

  (2)略。

  (3)略。

  29.(1)张强的说法是错误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忍气吞声是公民缺乏维权意识的体现。林刚的主意更加错误,公民不能以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张天的主意也是错误的,公民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2)立即向附近公安机关报案。

  第二课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A10. B11. D12. D13. B14. B15. C16. C17. B18. B19. C20. D21. C22. C

  三、辨别分析

  23.小明的想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只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之一。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还包括:法律鼓励做的,应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只有同时做到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才是忠实履行了法定义务。

  四、阅读思考

  24.(1)这位家长“聪明”过头了。依法纳税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拒不纳税和偷税漏税都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还有依法服兵役、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等基本义务。

  25.(1)刘刚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这属法定义务。李丽履行了尊敬老人、帮贫扶弱的义务。这属于道德义务。

  (2)因为刘刚和李丽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地履行了公民的义务,以实际行动表达了爱国之情,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26.做法一是十分错误的,属于违法行为。因为采用非法手段侵占、哄抢他人财产是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这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体现。

  做法二也是不恰当的。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是法律鼓励公民做的,积极做法律鼓励做的事也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体现。

  做法三是正确的。这是积极履行公民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体现。

  27.(1)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

  (2)道德义务。这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3)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现在社会需要丛飞这样的人。只有广大社会成员都能像丛飞那样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才能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五、探究体验

  28.略。

  29.略。

  第一单元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D12. C13. B14. C15. D16. D17. D18. C19. B20. A21. C22. D23. C24. A25. B26. A27. D28. D29. C30. A

  三、辨别分析

  31.他们都没有正确行使权利。①小周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损害了国家、社会的利益。②小芳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所谓的自由权利超出了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③小明个人人身权益受到侵害后,没有按照法定方式讨还公道,而是采用了非法方式,背离了法律。

  四、阅读思考

  32.(1)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2)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33.(1)①基本权利有:文化教育权,社会经济权,批评、建议、检举权,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基本义务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劳动和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2)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做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34.(1)法律提倡和鼓励做的公民应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公民应坚决不做。

  35.(1)①他俩不懂得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以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为前提。②对于法律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做的行为,他俩没有认真去履行。③他俩没有认识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提示:要从正确行使受教育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角度去考虑。

  36.(1)沈芳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有:受教育权,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通信自由权,著作权,出版权等。

  沈芳履行的义务有:接受教育的义务,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和关爱父母的义务,普法宣传的义务。

  (2)①提示:如“商品‘三包’有法依,维修记录要牢记”、“购买商品有发票,权益保护才可靠”、“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短信有陷阱”、“明明白白消费、安全健康生活”等。

  ②与商家交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首先,消费时要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其次,一旦碰到突发性产品责任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并尽快请有关人员到现场勘察,获取尽可能多的证据。再次,协商、投诉或提起诉讼注意时效性。(提示:说得有理就可。)

  (3)作为一个小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五、探究体验

  37.略。

  38.略。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D10. B11. B12. D13. D14. B15. B16. B17. B18. C19. D20. B21. C22. D

  三、辨别分析

  23.赵某的言行是错误的。因为注重自身生命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人具有社会性,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另外,赵某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

  四、阅读思考

  24.(1)不能强行搜身。我国法律禁止对公民非法搜身。王某强行搜查女店主的身体,侵犯了女店主的人身自由权利。

  (2)不正确。其丈夫应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其妻的权益。其打人行为属于非法行为,已经侵害了王某的生命健康权。

  25.(1)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爱与敬畏。

  (2)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我们也要关爱生灵,它们也同样享有自然界赋予的生命健康的权利。我们应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26.(1)见义勇为、关爱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

  (2)小布丁的这种行为并不可取,因为他不仅没有救起落水者,反而把自己也置于险境。

  (3)略(提示:可从自护和救人的角度去分析)。

  27.选③。因为第一种做法是不注意、不珍惜自己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是对自己生命健康不负责任的行为。第二和第四种是不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的表现。选择第三种,既做到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又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是可取的。

  五、探究体验

  28.(1)三幅图片共同说明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非法侵害。

  (2)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等。

  (3)略。

  29.略。

  第四课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C10. C11. C12. A13. C14. D15. D16. B17. C18. D19. C20. C21. C22. D

  三、辨别分析

  23.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无论什么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只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自己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为一个旁人,无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四、阅读思考

  24.(1)王明等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强的姓名权和名誉权。

  (2)可以直接告诉那些同学,自己对此很反感。如果他们还是这样做,可以不理会他们,每次他们这样叫时,别回答,久而久之,那些同学觉得没劲,也就不会再叫了。此外,也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制止他们。如果因为同学起外号造成严重的后果,还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味地忍气吞声或者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25.(1)孙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严。因为他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李某,使得李某的名誉受到了损失,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2)略。

  26.(1)侵犯了主持人的名誉权和肖像权。因为法律规定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该公司未经同意,把主持人的肖像制作在商业广告里,并造成了不良影响。

  (2)可通过协商、诉讼等法律途径替自己讨回公道(如获取赔偿、消除不良影响等)。

  27.(1)是。药店侵犯了他的姓名权。药店未经学生同意,擅自使用他的姓名用于广告宣传,抬高药品身价,谋取不正当利益,属于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

  (2)可以与药店论理、协商,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要求药店停止侵权,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五、探究体验

  28.略。

  29.略。

  第五课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A10. A11. B12. A13. D14. A15. C16. D17. C18. D19. B20. B21. D22. A

  三、辨别分析

  23.这种认识有些道理,但不全面。这里强调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保护,包括对自己隐私权的保护、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但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我们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更要充分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真诚相处,社会才能和谐安定。

  四、阅读思考

  24.(1)私人电话、家庭住址、投资情况等都是钱先生的私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

  (2)房地产中介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中介公司非法收集、利用了钱先生的私人信息,干扰了钱先生的生活安宁。

  25.(1)不正确。隐私应该是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王军拿同学的手表侵犯了同学的利益,不属于他的个人隐私。

  (2)赵敏应该把这件事及时告诉王军的父母或者老师,做好王军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他改正错误。

  26.(1)妈妈的做法属于侵犯子女隐私权的行为。

  (2)母女俩要加强沟通交流,小娜要体谅、理解妈妈这样做主要是出于关心爱护自己,平时应主动向妈妈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情况,妈妈也要尊重女儿,多关心女儿等。

  27.(1)说明现实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比较普遍。

  (2)同学甲的态度不对,这种态度在我们周围普遍存在,说明人们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有待增强。

  (3)提示:能做出合理推测并说明理由即可。

  五、探究体验

  28.略。

  29.略。

  第二单元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A12. B13. C14. A15. B16. D17. C18. B19. C20. C21. C22. D23. C24. D25. C26. B27. B28. C29. A30. C

  三、辨别分析

  31.许某的做法不合法。我国法律规定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非法使用童工是严重摧残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行为。许某这样做尽管是出于好心,但他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权。许某可以资助这个孩子,让他去上学,接受教育。(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思考

  32.图1,隐私权;图2,生命健康权;图3,人身自由权;

  图4,姓名权;图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隐私权。

  33.(1)因为他不尊重同学。给同学乱起绰号是污辱同学人格的行为,散布小道消息、打听别人的隐私是侵犯同学隐私权的行为。抄袭作业是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

  (2)略。

  34.(1)他把小强当做猴子模特,这是对小强人格的污辱,侵犯了小强的人格尊严。

  (2)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35.(1)来老师关心学生,担心学生早恋影响学业。来老师虽然是出于好心,但他的行为侵害了李谓同学的隐私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违法行为。

  (2)李谓可以找老师交流沟通,向来老师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同时,也向老师说明,这是同学间正常的交往,不会影响学习,请老师放心。(言之有理即可。)

  36.(1)王某偷拍李某照片并利用李某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王某偷拍并传看李某生活照片,公开他人隐私,侵害了李某的隐私权。王某散布对李某的一些诋毁性语言侵害了李某的名誉权。

  (2)拿起法律武器,追究王某责任,要求王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精神痛苦,可提起诉讼,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五、探究体验

  37.(1)①中学生年幼力薄,经验不足,各方面都不成熟(或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见义勇为”有利于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③这样既不会使未成年人作无谓的牺牲,又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①提醒被偷的乘客加强防备;叫其他乘客一起同小偷作斗争;拨打110报警;建议司机将车开到派出所,将小偷抓获;等等。

  ②如现场只有你一人或地处偏僻,明摆着势单力孤,可先假意顺从,再寻找机会反抗;可故意大声说话,吸引附近群众,吓退抢劫者;记下抢劫者的面貌特征,等待机会到附近求援或报警(如拨打110);遭遇抢劫后,要立即报告老师、家长、警察,或向青少年维权中心投诉;等等。

  38.略。

  期中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B12. A13. C14. D15. B16. C17. C18. B19. A20. B21. D22. D23. C24. A25. A26. C27. A28. B29. A30. D

  三、辨别分析

  31.徐涛的指责不对,公民享有肖像权等各项权利,但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负有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徐涛把摩托车开到旅客进出路口的中间以招徕生意是妨害交通的行为,应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当然,马云的行为也有不妥之处,如对照片作一些技术处理可能会更好些。

  四、阅读思考

  32.(1)监督权和批评建议权。(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不得利用言论自由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否则要负法律责任。(3)我们要增强公民意识,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

  33.(1)图一,社会经济权利(或劳动权);图二,受教育权(或文化教育权利);图三,生命健康权。

  (2)首先,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应是统一的。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图中的“逃跑者”只行使自己的权利,而逃避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因此,他的行为违法。

  其次,我国宪法又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图中的“逃跑者”在行使权利时,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因此,他的行为是违法的。

  34.(1)生命健康权。(2)①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轻生等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②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作为医生尤其要尽救治的义务,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35.(1)肖像权、名誉权。

  (2)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来追究侵权人的责任,以讨还公道。

  36.略。

  五、探究体验

  37.略。

  38.(1)刘大军侵犯了丁小明的生命健康权。

  (2)张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丁小明给同学起绰号是侵犯他人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违法行为,是错误的;在遇到敲诈的时候也不应该像张同学说的给钱就没事了,因为这样做会助长不法行为。

  (3)王老师的话告诉我们,平时我们就要注意约束自己,要遵纪守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否则,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

  二、最佳选择

  7. A8. A9. B10. A11. C12. B13. C14. B15. D16. A17. C18. A19. C

  20. A

  三、辨别分析

  2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法律规定,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因此,高考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有权利接受教育,对此感到新鲜好奇大可不必。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知识激增,要生存,要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就必须接受教育,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不断学习。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老年人参加学习和高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他们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阅读思考

  22.(1)因为她受尽了没有文化的苦。

  (2)她的经历说明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向个人传递文化,是个人获得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前提。教育能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23.(1)学生A是不对的,他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按时入学,不得中途缀学,必须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家长B是不对的,他没有很好履行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职责。

  (2)法官C的做法说明了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3)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24.(1)外来民工子女在本地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途径:和父母沟通,说服父母让他上学;求助报社,取得社会资助;求助政府,要求减免部分费用……

  (2)启示:我们应该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学会学习。

  25.国家为保障我们接受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是我们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你爸爸同意你辍学打工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是违法行为;我愿帮助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努力,共同进步。

  五、探究体验

  26.略。

  27.略。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A10. C11. C12. A13. D14. B15. A16. C17. C18. B19. C20. C21. B22. B

  三、辨别分析

  23.两个儿子的说法是错误的。

  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为法定继承人。继承法所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女儿也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而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不管她有没有出嫁,只要尽到了孝敬父母的义务,都应该获得继承权。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没有继承权”的说法是对妇女的一种歧视,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和法律依据,是违背我国继承法的。

  四、阅读思考

  24.(1)在这一天张先生所接触的财物中,属于张先生的合法财产的有:工资的存款利息、购买的辅导材料、单位的奖金。

  在工作中私自获取“回扣”,其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这2 000元钱不能作为其合法财产;拾得的名种小狗是他人的遗失物,张先生不具有所有权,因此也不是其合法财产;笔记本电脑是单位的物品,归财政局所有,张先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张先生对自己的合法财产行使了不同的权利:获取工资的利息,是收益权;用钱购买辅导资料,他行使的是使用权和处分权;领取奖金,他行使的是占有权。

  25.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应当提出如下建议。

  ①技术人员开发的新型文具符合申请专利的条件,企业应当尽快向有关部门申请专利。

  ②企业可以为该产品选定一个好的商标并申请注册,以寻求法律的保护。

  ③在文具的表面绘上“蓝猫”、“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的做法不妥。因为“蓝猫”、“米老鼠”、“唐老鸭”已是他人的知名商标和专利,未经所有人授权或同意,擅自将他人的智力成果用于商业目的,属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会给企业带来麻烦,也不合法。如果真的要用,一定要征得所有人的同意或授权。

  26.(1)在这个故事中,三个儿子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来继承遗产的,这个方式属于遗嘱继承。其优点就是能够按照被继承人的意愿来实现遗产继承。

  (2)如果没有买买提老人的遗嘱,那么就只有采用另外一种继承方式即法定继承方式来分配遗产。所谓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原则是: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在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3)阿凡提是这样分的:首先,他把自己的骆驼牵入骆驼群中,这样一共有18头骆驼。然后,他把总数的三分之二即12头分给哈里;再把剩下的6头骆驼中的三分之二即4头分给克里木;现在,就剩下2头骆驼了,把2头骆驼中的二分之一即1头骆驼分给阿齐兹。最后,剩下的一只骆驼正是阿凡提自己的。

  27.(1)财产所有权。说明了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2)当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应当寻求法律帮助,依靠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探究体验

  28.小江和王宁的要求都是合理的。

  分配方案如下。

  先继承小王父母的遗产:第一步,确定父母的遗产是6万元;第二步,确定继承人是小江和王宁;第三步,两人各分配3万元。

  再继承小王的遗产:第一步,确定小王遗产5万元;第二步,确定小王的继承人为小江和儿子,儿子已死,遗产均由小江继承。

  29.略。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C10. B11. C12. A13. B14. B15. A16. C17. C18. A19. A20. D21. B22. A

  三、辨别分析

  23.这一行为是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权利,而且打击了违法犯罪,保护了其他消费者。并且,对维护经济秩序、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都有好处。(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合乎情理和法律要求即可。)

  四、阅读思考

  24.(1)市场上的商品并不都货真价实,可能良莠不齐。

  (2)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3)消费者应炼就一双“慧眼”,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消费知识,学会正确选择商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树立维权意识,自觉运用法律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25.(1)通讯商的行为侵犯了赵先生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从内容可以看出,通讯商在赵先生不知情、并没有作出明确表示的情况下,擅自划拨话费,这属于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2)赵先生可以根据情况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和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6.(1)因为“苏丹红一号”是一种人工染料,长期食用会致癌,损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国家封杀“苏丹红一号”,是运用法律武器打击非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这家食品店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

  (3)第一种方法是该教师自认倒霉,姑且忍受。这等于放弃本该属于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会助长一种不好的风气。

  第二种方法是该教师纠集亲朋好友打伤店主或损坏该店财物。本来他自己是受害者,是“原告”,这样一来,他自己就因为触犯了法律而变成了“被告”,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第三种方法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等。

  (4)提示:我们作为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做到有理有据,保留所有的凭证。

  27.(1)在本案中,本来是李某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他完全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通过有关部门来合法解决,使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得到维护。可是在商场主动提出更换或全额退款并补偿李某的误工费和交通费的情况下,他却纠集二十多个同乡好友到商场骚扰滋事,并将一名营业员打伤,导致商场部分财物被毁,商场无法正常营业。其行为触犯了法律,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侵犯了他人的人身安全,其结果肯定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一定要通过合法途径、用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投诉,甚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五、探究体验

  28.略。

  29.(1)生命健康权、知情权、依法求偿权。

  (2)提示:可从引起事故的主客观原因分析。材料中是由于游客本人嬉闹而失足落水,故游客方应负主要责任;游船方没能提供足够的安全设备、告知以安全知识、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应负次要责任。(只要能够写出足够的法律依据即可。)

  单元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D12. C13. B14. C15. D16. C17. A18. B19. A20. C21. B22. D23. C24. B25. A26. A27. D28. C29. D30. A

  三、辨别分析

  31.甲、乙、丙三人的观点都不正确。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的应尽的义务。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四、阅读思考

  32.(1)不能。因为这是国家财产,个人不能占为己有。陈某的行为是侵犯国家财产的犯罪行为。

  (2)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有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33.(1)义务教育是国家给予保证的国民教育,国家着力普及义务教育。

  (2)①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改变命运。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教育能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②对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4.(1)他们的做法不对,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

  黄某的说法是错误的。初中教育是适龄少年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初中学生是否接受学校教育不是个人自由的问题。学校有保障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学校要求黄某返校学习,是依法履行学校的责任。

  小刚的家长没有按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保证小刚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没有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家庭责任。

  乡镇企业老板招收童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没有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社会责任。

  (2)提示:围绕题意提出两到三条办法。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35.(1)坚决反对盗版行为,因为盗版侵犯了智力成果权、违反国家法律(言之有理即可)。

  (2)略。

  (3)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不买盗版光盘。可向有关部门举报该商店的违法行为。

  36.(1)小陈的观点较可取,因为寻求消费者协会帮助,是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之一。

  (2)其他三种说法都是缺乏维权意识的体现。老张“就当花钱买个教训”的说法是消极、退让的表现。小王“只能怨自己不识货”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有权获得有质量保障的商品。老王“去修一修”的说法也不合适,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找商家或厂家解决,以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3)首先可以去商店和经营者协商,要求调换或退赔。如不成,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还可以向工商部门申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探究体验

  37.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

  提出方案:①确定遗产:10万元和运输车;②确定继承人:儿子、女儿、老母亲;③分配:老母亲多分点,儿子和女儿可平分。

  38.(1)虚假广告往往对产品质量或效果夸大其词,从而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误导,对消费者的财产、人身、精神可能造成损害。

  (2)略。

  (3)提示:从依法维权角度回答即可。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九课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A10. B11. C12. A13. A14. A15. D16. C17. B18. B19. B20. C21. C22. D

  三、辨别分析

  23.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但是,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例如,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比旧社会少数人专制公平得多,但还存在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差异,存在侵犯公平权利的现象,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国家从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阅读思考

  24.(1)体现了公平意识。(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这反映出我们的精神境界,体现了高尚的道德修养。在社会合作中,要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25.(1)第一拨人显得不高兴是因为第二拨、第三拨人的工作时间比他们少却得到了同样报酬,他们觉得不公平。第二拨人觉得第三拨人的工作时间短,而取得的报酬却与他们一样,显得不公平,但与第一拨人相比则是占了便宜,因此保持沉默。第三拨人觉得高兴是农场主信守诺言,给了他们每人一个金币,而与前两拨人相比,无疑占了很大的便宜,因此他们非常高兴。

  (2)略。

  26.(1)如矮个子聪明、灵活,许多伟人都是矮个子等。

  (2)这告诉我们,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困惑时,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也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27.(1)甲强行要求其他两个人都应该服从他的安排,公司的利润也由他分配;悄悄地把部分利润转到自己的账户;经常粗暴对待乙、丙;并且自作主张把仅有的一辆运输车出借,导致公司长期无法经营;在出了问题后不肯承担责任等,都是违反公平原则的。

  (2)应规定三人各承担什么责任,以承担责任的多少来分配利润。在决定重大事项时,三人应协商,大家共同经营、共负盈亏,要尊重各自的人格,公平对待其他人,账目要公开等。

  (3)告诉他,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为了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这样,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公司高效和谐地运转。

  五、探究体验

  28.略。

  29.略。

  第十课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

  二、最佳选择

  9. A10. B11. B12. A13. D14. A15. D16. D17. A18. D19. C20. A21. C22. B

  三、辨别分析

  23.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就是在维护正义。不遵守制度、规则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因此,遵守制度规则,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和文明素养,而且体现出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能否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四、阅读思考

  24.(1)正义。(2)不公正的问题。(3)不能。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要采用正当的有效的方式去解决,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向人民法院起诉等,而不应采用这种无效的做法。

  25.(1)正义感,为人正直,无私无畏,见义勇为等。

  (2)因为宣传这种行为可以维护社会的正义,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3)我们要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26.(1)直接原因是受害人胆小,担心“得罪”这个抢匪,日后会招麻烦,或者怕他的同伙报复;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像材料一中的受害人那样,那么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

  (2)社会并非没有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就能够产生正义的力量。正义的力量一旦生成,足以令邪恶者魂飞魄散。

  (3)略。

  27.(1)愤怒、不满等。

  (2)略。

  五、探究体验

  28.略。

  29.略。

  第四单元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C12. D13. B14. D15. C16. B17. B18. C19. A20. C21. A22. C23. C24. C25. C26. B27. A28. B29. B30. C

  三、辨别分析

  3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两者都是正义的行为,只是“为”的方法不同。我们未成年人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但要掌握“为”的方法,尽量做到见义巧为,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四、阅读思考

  32.(1)波尔的做法体现了他遵守体育比赛的规则。他崇尚公平和正义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崇敬。我们要从小树立以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2)略。

  33.启示一:要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公平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启示二: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34.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趋势更加明显,现代社会的分工更加精细,一个人即使再优秀,如果不与他人合作,没有一个优秀的集体,也难成就什么事业。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依靠集体、依靠大家的共同合作。因此,作为员工必须具有公平合作意识。

  35.略。

  五、探究体验

  36.略。

  37.略。

  期末测评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A12. B13. B14. B15. D16. C17. C18. B19. D20. B21. B22. D23. A24. B25. D26. C27. B28. D29. A30. C

  三、辨别分析

  31.两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关键要看起绰号的性质。如果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就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小刚因为长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绰号。如果是因为同学的特长或优点而给他起善意的、赞赏的绰号,用来表示对同学的欣赏和敬重,则不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如小田因为跑得快而被其他同学起了“飞毛腿”的绰号。

  四、阅读思考

  32.(1)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唱歌确实是朱某的权利,但朱某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朱某唱歌到深夜影响了他人休息,是损害他人休息权的表现。

  (2)侵犯了朱某的财产所有权。

  (3)启示:公民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自己的权利。否则侵害他人利益,容易构成违法犯罪,自己的合法权利也难以维护。

  33.①拒绝,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依据: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

  ②找妈妈谈谈,指出其行为是错误的,要求妈妈改正。依据: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和通信自由。

  ③要求照相馆改正其做法,并给予一定精神赔偿(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公民依法享有肖像权。

  ④指出出版社的行为是侵权的违法行为,要求支付稿费;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著作权)。

  34.(1)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也给分。)

  (2)主要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3)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如不成,可向有关部门申诉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5.(1)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劳动安全权(或生命健康权);依法纳税。

  (2)大江同学维权意识淡薄,要向老师说明或找小明沟通;小王应索要发票,以便日后维权时作凭证,可以通过工商等部门依法维权;章师傅要敢于向有关部门揭发检举,与矿主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敢于维权,并善于维权。

  36.(1)正义行为:青年人见义勇为,制服歹徒。非正义行为:歹徒抢劫女士皮包。缺乏正义感的行为:围观人群面对他人危难不给予救助及不愿为正义行为作证;被抢女士不愿作证,偷偷溜走。

  (2)他们面对非正义行为,选择消极的态度,这只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会危害整个社会。

  (3)应见义巧为。例如,拨打“110”电话报警;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匡扶正义,勇敢站出来为那位见义勇为的青年人作证。

  五、探究体验

  37.(1)生命健康权。

  (2)略。

  38.(1)版权又叫著作权,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保护版权的意义略。

  (2)略。

  (3)略。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想了解更多中考政治网的资讯,请访问: 呼和浩特中考政治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686356.html
延伸阅读
中考开始了,但是真正能够在最后胜利的人都会永远保持冷静的心态,只有冷静的心态才能在考试中从容的应对。发挥出超神水平!出国留学网中考栏目为您提供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9-06-15
中考虽然艰难,但你并不是孤身一人!出国留学网为你精选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做你背后的伙伴,为你解析每一道题目的得分利弊,让失分不再迷茫,得分尽在掌握!2019年四川
2019-06-15
中考之后记不住考题?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带来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已公布,为你整理真题认清考点,不再为不知失分为何而烦恼。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更新中考成绩,还请
2019-06-15
准备了那么久的考试终于结束了,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山东德州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已公布,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2019年山东
2019-06-14
正在复习中考考试的你,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2019中考政治复
2019-05-30
让学生知道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心理冲动的方法,考试栏目组小编为你提供了2019年中考一轮思想品德复习知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中考一轮思品复习
2019-02-13
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自己的高雅生活情趣,来看看考试栏目组小编为你提供的2019年中考一轮思想品德复习知识考点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
2019-02-15
青春期是学生容易滋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特殊时期,使青春期的中学生觉得“活得太累”。考试栏目组小编为广大考生准备了2019年中考一轮思想品德复习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2019
2019-02-14
政治也就是思想品德,面临着“考考考,考试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你的政治备考做好了吗?考试栏目组小编为你整理了中考政治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2019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汇
2019-01-09
走向世界,就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问题,需要具有平等参与意识,还要参与学习,小编这给考生们整理了2019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快来学习一点知识吧!2019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世界三
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