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栏目,提供与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3中考历史备考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02-05

标签: 中考历史

 

  2013年参加中考的同学已开始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备考阶段,为帮助初三学生更全面,更及时的掌握中考历史知识,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精心为大家汇总了中考历史备考资料,可以供同学和家长们参考。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为大家介绍的是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有关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知识点,希望一定要认真的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

  1、1405-1433年,郑和 前后 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派遣郑和下西洋。

  3、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这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是最根本的原因。(2)、唐宋以来,我国的造船技术不断提高,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等,这些都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科学技术条件。(3)郑和从小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影响):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二、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 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 抗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海波平”的意思是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句话表现了他不求名利的高尚品德,表达了他抵御外辱,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1553年,葡萄牙 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 澳门 的居住权。

  相关链接: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 《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中考语文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郑和下西洋.jpg

  1.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

  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

  推荐阅读: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青铜文明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西域与丝绸之路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贞观之治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隋唐文化

...

2014中考历史基础知识集锦: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07-26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1、

  我国航海历史上,

  郑和七次下西洋,

  亚非经济大交流,

  友好关系长又长。

  2、

  民族英雄戚继光,

  抗倭战斗是名将,

  英勇善战戚家军,

  九战九捷平浙江。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2中考历史复习 对外的交往与冲突

05-31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对外的交往与冲突

  甘肃省岷县城关中学 吴自兴

  一、知识梳理

  1、郑和下西洋

  背景及目的: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过程:1405—1433年,郑和的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意义和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背景: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寇与奸商勾结为患,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

  过程和影响:戚继光组建出“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后又赴福建、广东与当地军民并肩抗倭。抗倭取得重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1)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及意义,它与西方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即郑和下西洋是以和平为目的的,为世界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带有侵略和掠夺的性质。(2)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3)葡萄牙殖民者于1553年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发达的造船业、科技(主要是指南针的发明)和国家的强盛。另外,明成祖开拓疆域,积极外交的国策和郑和个人的勇敢也是主要原因。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应该知道,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倭寇为患,这一变化的过程,是我国海上力量衰弱的表现,并由此可以引申到我国海防、边防、军事力量的衰弱,国家经济的衰退,王朝进取精神和开拓气象的委靡。这种衰退并不是几个爱国将领能够改变的,这样,我们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萌发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使自己今天的学习行为有厚重的历史感。

  三、学法指导

  1.细读课文,弄清“西洋”、“倭寇”的概念。“倭寇”最初指日本的海盗,后来也包括与之勾结或者将巢穴移至日本的中国沿海之奸商、地痞、无赖人等。

  2.关联比较法: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背景的分析和比较,知道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

  3.教师通过讲述《明史》相关列传的记载,让学生加深对郑和下西洋及戚继光抗倭事迹的了解。

  4.读图识记法:通过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明确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到达的地区。

  四、中考命题分析

  中考命题大都会以时事热点或者历史情景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通过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考查我们对本课知识的把握,以培养我们的爱国、兴国之心。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7年内江)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的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古里和锡兰

...

与同伴交往

03-20

 作文标题: 与同伴交往
关键词: 同伴 交往 小学一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一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一年级的作文,题目为:《与同伴交往》,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交友的好处

与同伴交往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这些孩子总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 就像把自己关在一间黑乎乎的小屋里,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我曾经也是一个这样的人,但渐渐的,我发现同伴已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意思是有了同伴,使自己与别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可见,拥有许多同伴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啊!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没有了朋友就像一间没有门窗的房子,使自己的心门不能打开。同伴同伴,一同作伴,拥有同伴,优点如下:

1、有一个知己知彼的同伴会让自己非常痛快,因为不管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都可以给朋友诉说,同伴是一个尽职的“收音机”,说出不快,使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畅。

2、同伴可以在放学上学时陪伴自己,使自己不再孤单。

3、遇到不会的问题,同伴一定会耐心的帮你解答,直到你明白了为止。

······

怎样与同伴交往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交友可以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博大,使自己变得更加沉着。因为与同伴发生小摩擦可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冷静的思考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对,而不是去想同伴的过错。事过以后,我们应该主动向同伴道歉。这样一来,是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而不是小人之肚。

  如果你阅读了以上文字,那你一定会拥有朋友满天下的!

...

共存与冲突

12-27

标签:

冲突与发展

12-27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