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统计图教案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统计图教案栏目,提供与统计图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小学统计图教案集合

 

小学统计图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的例2,练习十五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具准备:准备复习用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例2的统计表以及未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十五第5题已画好坐标轴而未画直条的统计图的胶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幸福小学五年级有3个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如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幸福小学五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统计图

  40401998年1月制

  35

  3026

  252018

  2016

  15

  10

  5

  0数学小组语文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体充小组

  教师出示幸福小学五年级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后,让学生先观察,根据表和图列出数据的情况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归纳出以下五个问题:

  (1)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多是多少人

  (2)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少是多少人

  (3)体育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人数的多少倍

  (4)平均每个课外小组有多少人

  (5)平均每个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多少人

  然后,教师指名回答以上五个问题。

小学统计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对相关素材的理解和分析,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在学习中,要体会到各种统计图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提问:

  1、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几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出示扇形。提问:什么叫圆心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圆周角多少度?(360度)

  3、口答:

  (1)360度的50%是多少?

  (2)360度的30%是多少?

  (3)360度的12.5%是多少?

  (4)360度的20%是多少?

  4、画一个圆心角是45度的扇形。(交流画法后再动手画图)

  5、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面积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分为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

  第1课时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

四年级下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案是对教学内容、教学 步骤、教学 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四年级下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实验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教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

  教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教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如果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教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教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

  教师:现在用1格表示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的统计表。

  教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教师: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07年的苹果产量是2004年的2倍……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

  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讲述:拆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教师提问: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二)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出示例3.某地2000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师讲述:制拆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制作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提问:想一想,制作统计图的第一步干什么?

  (2)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的间隔.

  教师提问:制作条形统计图第二步干什么?

  (适当分配各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拆线统计图是描出各个点,应当怎样做?

  (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间的间隔)

  怎样划分间隔?根据是什么?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教师提问:这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气温是多少?(32.5 ℃)

  垂直射线应如何划分?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三)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如果不是为了爱情 我不会长大 因为长大意味着

  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八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二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三、四月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十、十一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3、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哪个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知道了它与条形统计图的...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l.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两幅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说明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说明: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它是用一个圆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这种统计图清楚地反映出各个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例题。

  (1) 出示例题.根据扇形统计图的表示形式,讨论制成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得出步骤井板书:

  ① 计算百分数;

  ② 计算圆心角;

  ③ 画出圆和扇形;

  ④ 标明百分数。

  (2)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一步,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同时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用加法检验各部分百分比的和是不是100%。

  (3) 先说明一个圆的度数是360度,再让学生按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求出表示各部分数量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检验几部分圆心角的和是不是360度。

  (4) 分割成扇形。

  老师说明画法,同时板书:先画一个圆,说明表示总数量;再分割成3个扇形,说明各表示哪个数量。

  (5) 标明各部分数量名称和百分数。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扇形各表示哪个数量,占百分之几,老师在图中板书。让学生自己画圆、分扇形并标明各个部分数量的名称和百分数。

  (6) 区分各部分并写出统计图名称。

  说明要用阴影或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扇形,写出统计图名称,并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自己的统计图上。集体订正。

  (7) 小结过程。

  提问:谁来看图说说刚才制作这幅统计图的过程?你能说一说这幅统计图的意思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课堂练习

  l.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计算后填写课本上的表格。出示表格,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每一个数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这个圆等分成多少份?每份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多少度?请大家先计算每项收入相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再画出扇形统计图。老师巡视辅导。提问学生每一部分所占扇形是图的20等份里的几份。

  四、课堂小结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怎样根据统计数据来制作扇形统计图?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读懂折线统计图上所表示的数据,学会分析数量变化情况。

  2.能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能对数据进行简单有效地分析和预测,并能进行比较。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归纳复式统计图的特点。 2.复式统计图中图例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要想有强壮的体魄,那课余时间我们应该积极参加什么呢?(体育锻炼) 很好,那你们知道中国队在历届亚运会上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吗?

  生:不知道。

  师:电脑博士帮助我们整理了一组详细的数据,请看(出示中国队在9至14届亚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信息。)(课件: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表)

  师:(指着课件)这是一张什么?

  生:单式统计表。(提醒学生标题不能漏)

  师:看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还是掌握得很好。

  二 新授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统计表中,能直观的看出中国队在9至14届亚运会上金牌枚数的增减变化吗?

  生:不能。

  师:聪明的你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让别人直观看出中国队获得金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生:可以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吗?

  生:因为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反应出数据的增减变化。

  师: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可以制作一幅单式折线统计图,来反应中国队获得金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课件出示:一张统计图)

  师:接下来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折线统计图?

  生5:描点、标上数据、(把所有的点都找出来后)连线。

  师:你回答得很完整,真棒!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刚才发的那张练习纸,请根据大屏幕上的统计表,把这张统计图补充完整。现在动手画。

  (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并选两位学生的作业展示)

  师:从一张单式折线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生:,,,,

  师: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但是,我们在清楚自己的同时,还要注意了解我们的对手。俗话说的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那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队是什么情况呢?

  师:电脑博士也帮助我们整理了一组详细的数据。那我们要怎样得到韩国队在第9——14届亚运会获金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呢?

  生:可以在刚才的统计图上再作出韩国队的折线图。

  (课件:韩国队获金牌折线统计图)

  师:那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生:第一,制作起来不是很困难;第二,可以方便的比较出两个国家的金牌枚数的变化情况;第三,还很环保(节约用纸)。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师:同学们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

  师:那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情况吗?

  教师出示: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

  提问:这样表达大家认为好吗?为什么?

  教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学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教师投影出示:

  提问:从这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

  学生观察后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

  3、掌握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让学生同坐之间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提问: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

  学生充分探讨,然后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6、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师: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大的优点,那怎样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的画法。

  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第110页例2,教师课件出示“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提问:观察与前面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理解纵轴上0~50厘米用折线表示的意义(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选择正确而合理的刻度)。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

 

  《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制条形统计图的第(2)、(3)步,即分配条形的位置和决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长度.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

  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拆线和扇形统计图(用投影器逐一显示)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条形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

  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特点: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

  l、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图中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请你看看水平射线和垂直射线分别表示什么?

  3、每个车间多少人?哪个车间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二)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3、遇到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用下划线和?标记出来。便于交流时提出。

  4、自己的建议、体会、方法可以在旁边作好批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乐自学

  你喜欢运动吗?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根据下面的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说一说: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我知道这是一幅( )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

  3、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 ),它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要想清楚地知道百分比这样的信息,我们可以选用( )统计图。

  4、一起来认识扇形统计图吧!自学教材第107页,注意拿笔勾画哦!.

  (1)计算出各运动项目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扇形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各个数据的?它有什么特点?

  1、我发现扇形统计图中的( )代表单位“1”,表示( ),各个扇形面积表示( ),扇形的大小说明了( )。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

  3、生活中,你还从()见到过扇形统计图?

  三、学习小结

  我们已曾经学过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还有()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我们今天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四 、智勇大闯关,我是小擂主

  1、第一关:小练兵。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

  2、第二关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五、学后反思

  1、我的收获:

  2、自我评价:我对我的课堂表现( ),因为(

  )。

  六、作业

  1、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五的第3题

  课后习题

  1、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五的第3题。

  《扇形统计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并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对比图例,引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收集了我国1997年和1999年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如下:

  1、课件出示统计表:我国1997年和1999年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表

  年 份 国家级 省 级 市 级 县 级

  1997年 124 392 84 326

  1999年 155 402 138 449

  你们根据统计表能绘画条形统计图吗?生说能。老师也画了两张,你们看:

  2、课件出示统计图。

  提问:根据一张统计表,老师画出了两张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主要是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变化)

  师:图2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刚才通过两种复式统计图比较,我们知道横向复式统计图与纵向复式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较为方便。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例2。

  1、谈话引入: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家里都买上了小轿车、面包车等,为了给这些车辆停车带来方便,我们会修建很多停车场,让不同类型的车辆停放在停车场的不同位置。并对停车场的各种车辆数量进行统计,然后从统计的数据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呢?这就要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出示例2统计表出示:

  课件出示: 甲乙两个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表如下。

  种类 数量 停车场 轿车 面包车 大客车 货车

  甲 28 12 6 4

  乙 24 10 7 3

  ①提问:请大家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教师:这是一张复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知道有甲乙两个停车场,分别停有轿车28辆和24辆,面包车12和10辆,大客车6辆和7辆,货车4辆和3辆。

  ②教师引导:通过这个复式统计表,(课件出示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我们可以绘制出前面对比过的那种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③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前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请大家根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