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阳明祠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阳明祠栏目,提供与阳明祠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阳明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阳明祠是三组古建筑的总称,它包括阳明祠、尹道真祠、扶风寺三部分。三组古建筑共同组成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的扶风山风景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曾赞之为“插天一朵青芙蓉”。阳明祠是后人为了纪念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1472年—1528年)而建立的祠堂。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祠内林木葱茏,根雕、盆景千姿百态,桂树浓香四溢,碑刻甚多,曲径回廊,清幽 宜人。祠内现存有王阳明先生朝服线刻大像。祠内左右两壁还嵌有王阳明先生的《训士四 条》和《论语四条》木刻。建祠以来,文人墨客吟唱题赞,佳作不乏。

王阳明名言精选

08-06

 

王阳明的名言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王阳明名言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1、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

  2、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5、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7、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8、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0、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篇二:

  11、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

杜公祠诗话

08-20

标签: 诗话

 散文标题: 杜公祠诗话
关 键 词: 诗话写景散文
散文分类: 写景散文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西安南郊,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分布——这里是西安人十分钟爱、引为荣耀的文化城。南郊韦曲镇西太公路之东,双竹村的房舍高低不一、错落有致,一条斜向东北方向的缓坡弯道,穿过村庄,直通高踞少陵原西坡的杜公祠青石台阶之下。杜公祠崭新油亮的朱漆大门,面阔一间,虽无雄伟景象,却敦实古朴,须仰视才见。

登阶而上,两旁顺坡朝上的石雕玉柱连缀的立体方块石板,镌刻着杜甫的诗句,动情地倾诉盛唐的繁华似锦,乱世的悲欢离合。翠叶藏飞莺,啭枝黄鹂近,鸟儿圆润的歌喉,似乎在为大唐诗人伴奏着沉郁雄浑的韵律。进入居高临下的杜公祠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间享殿正中的杜甫铜像。享殿中门两侧的铁红圆柱上,金字楹联分外亮眼:

一代悲歌斥叛乱忧黎元世称诗圣,

千年传唱化邪恶启民智人尊文昌。

好一幅楹联!笔力纵横,意境生风云,汪洋恣肆,雄视凌八荒,使得享殿之内2m高的杜甫坐像,一下子高耸云霄,大放光彩,驻足瞻仰者即刻感受到爱国诗人的伟大力量。

杜公祠小巧玲珑,砖木结构,是一个仿唐式四合院建筑群。它背倚少陵原,俯临樊川,东西窄,南北长。庭院内外,林木环绕,松柏参天。冬雪腊梅幽香,春初紫荆吐艳,盛夏紫薇盛开,穷秋枫叶含紫。古柳老槐,碧桃银杏,枝干遒劲,盘根错节。山门之内两侧、面东的长长游廊砖墙上,整齐地挂着各式各样的精致镜框,里面的文字以不同的书法风格,展示着杜甫诗作及关于杜甫的经典评述。享殿北院座北朝南的三间厢房内,墙上挂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的,都是杜甫寄居长安13年期间的作品及研究杜甫的文献古籍,例如现存于世杜甫唯一的墨迹《府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石碑墨拓本,就收藏在这里。享殿南院的厢房内,收藏展出杜甫写于长安的“三吏”、“三别”、《洗兵马》等篇什,以及以杜诗为内容的名人书画。赏画诵诗,使人慢慢沉入悲怆苍凉的战乱年月。在享殿与北厢房间隔的东壁(从上到下直切的陡坡),是短短的一排碑廊,青砖砌墙,嵌入明、清及民国时代修造杜公祠的碑刻、题记等,历述杜公祠之始末轨迹。

偏居少陵原黄土高坡,丛林掩映,北傍牛头寺,南望翠华山,小小杜公祠,貌不惊人。然而,千百年来,这儿却搏动着一颗强劲的心脏,“砰砰”作响的心音,记录了古老民族一段欢乐悲辛的历程,绘制了一幅盛唐走向危世的历史画卷,足以使秦岭震撼,大地颤动。在杜公祠的春花秋月中,杜甫的才思达到顶峰,他的创作进入黄金时期,一生流传下来的1400余首诗,其中400余首写于留居长安(746年—758年)时期。许多脍炙人口、历久不衰的代表作品即产生于彼时彼地。在诗人的心目中,杜公祠所在的少陵原是自己的故乡。祠内的《创建唐工部员外郎杜子美祠堂记》碑刻记述:“……余考杜子,生于京兆之杜陵,而长安乃其生里”。其祖父“杜审言,为学士、尚书,累居京师,以官为家;父(杜)闲,徒杜陵,生公,而少陵乃公故里,故公诗曰:‘故里樊川菊’”。

杜甫的十三世祖是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居官之地在襄阳。《晋书﹒杜预传》记载:“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据此可以说少陵原本是杜甫的祖籍所在地。许多书籍,包括工具书《辞海》在内,都说杜甫是河南巩县人。这是因为...

浙江余姚阳明温泉导游词

 

  阳明温泉山庄坐落于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之称的余姚市陆埠华安山脚下,距沪杭甬高速5公里,距宁波30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不到一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捷。山庄以明朝心学大师,余姚四大贤人之一王阳明先生命名,整体建筑呈现明清风格,设计典雅清奇,自然中彰显奢华。其建筑群由酒店主楼、别墅、健诊中心、室内外温泉区等区域组成,集温泉度假、商务会议、高端宴席三大经营主题。倾力为您打造温泉、大自然与明文化的综合体验之旅。

  酒店拥有温泉汽车旅馆、总统套房、阳明套房、特色家庭套房、精致客房及温泉客房等各种类型的客房280/间套。50平米以上超大的客房空间,每间都拥有景色怡人的休闲阳台,部分客房设有24小时的天然温泉泡池,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天然温泉的健康呵护。晨闻鸟鸣,暮听溪潺,茶山,庭院,置身于天然森林氧吧,让您的身心彻底放松。

  阳明温泉取自地下洁净无污染的基岩深处,出水表层温度达42度,深层温度达72度,PH值为8.3,属弱碱性氟、偏硅酸型淡温泉水,含有氟、锂、锶、锰、偏硅酸及其它微量元素等多种有益矿物质,对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均有辅助疗效,同时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山庄拥有室内温泉和露天温泉,其中露天温泉包含特色泡池区,水疗区,戏水区,石板温泉区以及VIP汤屋区,共有泡池40多个,为宾客提供不同的特色体验。

  酒店中餐厅,其装饰极具中式韵味,菜肴主要以经营本地特色食材和当季农场自产绿色农产品为原料,结合舟山岛鲜活肥美的上乘海鲜,推出迎合大众口味的新概念健康养生绿色膳食。您会喜欢上这透过窗户能望见的满眼碧绿,喜欢这里飘忽之间的超脱风雅之感,喜欢那些色淡若雾的明青花之雅致器型。山庄拥有各类专业会议场地14个,其中有900平方米的多功能宴会厅——阳明厅、梨州厅、董事会议室、圆桌会议室及其他中小型会议室。

...

王阳明在江西“露峥嵘”

08-25

标签: 江西 王阳明

 散文标题: 王阳明在江西“露峥嵘”
关 键 词: 江西 王阳明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人们熟悉的王阳明是个哲学家。??人们只知道王阳明的历史功绩就是创立了他的“心学”思想。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而“致良知”。??以此,王阳明继承并大大发展和完善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很难想象,除此之外,王阳明还会打仗。殊不知,他在江西“秀才用兵”,凭谋略,“偶尔露峥嵘”,并力挽狂澜,为朝廷立下了卓著功勋。??话还得从朱元璋说起。??明太祖为了自己朱家皇权永续,便将他的24个儿子都封为亲王,每人都给了他们三护卫的军队。其中,封在边疆地区的九个儿子还可以统率边防部队。他们之中的才干要数四子燕王朱棣和十七子宁王朱权最为杰出。史称宁王善战、燕王善谋,宁王封地大宁,在喜峰关外,东连辽东,西接宣府。他手下有八万军队,六千革车,还有骁勇善战的蒙古兀良哈朵颜三卫骑兵,且与燕王友善。??后来建文帝即位,开始削藩。不到一年就让自己的五个叔叔丢了王位。燕王于是起兵“靖难”,其实是要夺取侄儿的帝位。他知道光凭自己势单力薄,于是约宁王一同起兵。据说他许诺如得逞便与宁王“中分天下”。果然,在宁王的帮助下,这位四哥即燕王心想事成,变成了明成祖。??然而明成祖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将宁王封地从大宁调到了江西南昌,并让他在养花种竹中度过了一生。而宁王在忍气吞声中居然活到了四哥朱棣的曾孙明英宗时代。??百年弹指一挥间,宁王由朱权变成了他的后代朱宸濠。他可不是我们在《唐伯虎点秋香》里见到的动不动就要发飇的不良老头,而是一个野心勃勃而又孝顺母亲的年青人,他的孝行还多次得到过明武宗正德皇帝的奖励。??然耳而忠孝难以两全,朱宸濠既然“孝”,就不“忠”了。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生日次日,南昌文武百官来祝贺王爷生日,却见到院子里站着几百个带甲露刃的壮汉。宁王命令紧闭大门,大声说道,当年孝宗被太监李广所误,抱养民间子,使我列祖列宗不得血食十四年。今张太后密诏,令我起兵讨贼,尔等知道吗?众官惊疑不定,巡抚孙燧与按察副使许逵上前质问,被朱宸濠下令推出去斩了,两人骂贼而死,剩下的官员都投降了,宁王下令把这些人套上铁链关进监狱里。??宁王为这次起兵做了充分准备,起兵后,四月十六日就攻克南康府,十七日攻克九江府,大江南北都被震动了。其实早在正德初年,他就对皇位怀有野心,他做出一番礼贤下士、孝敬母亲的姿态,博得了贤孝的美名,并且用大批金银财宝贿赂武宗身边的亲信,使自己取得了不少江西的地方权力。他招兵买马,请来了李士实、刘养正等人为他出谋划策。还有不少明朝的宗室如宜春郡王、瑞昌郡王支持他。所以宁王起兵四日就占领了两座府城。宁王又命令刘养正起草檄文指责武宗,使朝廷的官员都觉得十分棘手,这种皇室内讧,站错了队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前的燕王靖难,不就成功了吗?胜者为王,败者为贼,燕王成了著名的永乐皇帝,反对他的人下场如何,大家都知道。所以这次宁王一造反,很多官员都举棋不定的,有的甚至投奔了宁王,准备做...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之“四句教”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临终遗言

  以下摘录,皆出自王阳明《传习录》等著作。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如今于凡忿?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

包公祠导游词

 

  包公祠简介:

  开封包公祠是专为纪念我国北宋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历史先贤。

  开封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中,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与位于包公东湖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包公祠内分主展区, 园容风景区,功能服务区。主展区内有大门、 二门、照壁、碑亭、 二殿、大殿、东西配殿。以文物、 史料典籍、铜像、蜡像、模型、拓片、碑刻、 画像等形式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园容风景区内假山起伏,瀑布飞泻,玉桥卧波,锦鲤戏水,石雕精美,四季满目翠绿, 月月花香扑鼻,处处幽雅宜人。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包公名人故事包公,名拯,字希仁(999-1062),北宋名臣,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知县。因其双亲年高体弱,需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视事。父母谢世后,才出任长县知县。嗣后,包拯任端州(今肇庆)知郡事,《宋史·包公传》中称其“颇有善政”,三年后得到升迁,后历任监察御使、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瀛州、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开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而卒,追赠礼部尚书。八卦包公祠

  廉泉廉泉位於包公祠東,是花亭裏的一口水井。井沿是黑褐色的青石,石壁內側,是一道道被井繩勒得極深的紋道。傳說廉泉有一種特別神奇的地方,就是會因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味道。普通老百姓喝了會解渴;清官喝下去,清冽可口,甘醇香甜;但是如果貪官喝下去,必定苦濕難咽,像有芒刺封喉,而且當場頭痛欲裂,無藥可醫。唯一能夠減緩病痛的偏方是:喝一碗狗尿。故此,明朝张好宁作一首《廉泉》诗篇:

  香花墩上有奇泉,

  饮罢头痛始觉贪。

  争得长江大河水,

  悉于廉泉得其源!

  缺题名碑包公祠还遗留着一座缺题的名碑,据说庭院里的小鸟在柏树周围绕来绕去,却从来不在缺题名碑上停留,有人说小鸟一想起包拯的威严,所以不敢在此停留。包龙图黑脸包拯因胸襟坦白而显得无比威严,他敢于向皇帝直言,更藐视那些皇亲国戚,和有权有势的人。当年包拯在开封府断案,惊堂木往桌上一拍,坏人无不被吓破了胆,至今还能在阴曹地府听到那如雷一样的回声。

...

晋祠导游词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晋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晋祠导游词【一】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绵山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

  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

  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