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香蕉人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香蕉人栏目,提供与香蕉人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香蕉人是什么意思

 

  香蕉人是什么意思?香蕉人就是指黄皮白心,长着华人的脸孔,内心却彻底西化的人,香蕉人一般不会看、写、说中文,也不怎么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甚至连中餐都没吃过几回。一句话讲,香蕉人就是指长着华人脸孔的洋人。下面,请随出国移民网来看看一位香蕉人是怎么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吧。

  他们称我为“香蕉人”,但是我自认为是个“柠檬人”

  如果你是所谓的“BBC”(British-born Chinese,英国出生的华人),”ABC”(”American-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华人),或者”CBC”(”Canadian-born Chinese”,加拿大出生的华人),你一定对“香蕉人”这个词并不陌生。“香蕉人”是指国外出生的华人,无论他们是英国人(BBC),美国人(ABC),还是加拿大人(CBC),都统称为“香蕉人”;他们拥有黄种人的外表,白种人的思维方式。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香蕉人”,因为我出生在中国——我自诩为北京人——直到8岁才离开祖国去了加拿大,14岁才到英国。也许正是在中国的那8年时光让我保留了我黄种人的本质。毕竟,没有什么事情比二年级时站在天安门广场一整天——向毛主席表忠心来获得梦寐以求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象征,红领巾——更能触及你作为中国人的一面。

  保守与自信

  据我观察,东西方最大的差异在于所推崇的性格品质不同。当然,这一点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并且时代也不同了;然而,我认为这个差异仍然表现在我们交往、学习与恋爱方式的不同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认识到:中国人更加保守,而西方人更加自信。

  社交圈小

  表达爱意时我们中国人态度内敛,同样,日常社交中,无论是吃夜宵还是唱卡拉OK,我们也更青睐熟悉亲密的社交圈。中国人所珍视的友谊归结为三点,就是亲密,奉献,持久。最近我祖母的葬礼上,大部分出席者自高中起就是我父亲的朋友,甚至有些从小学就是他的朋友,而我父亲十几年前就离开了祖国,仅仅依靠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中国人珍视这种集体感和归属感——而对西方社会重视的自由和自信,比如派对或俱乐部里与陌生人跳舞,似乎觉得可以算一种罪过了。在西方社会,寒暄闲聊是一项必备技能:在我工作过的英国投行,建立关系网是固定项目。而中国人建立关系时,则更重视对前辈领导的礼节和尊重。

  教育中的谦逊

  这种内敛可能源于中国文化所推崇的谦逊,主要表现在友谊、爱情和学习中。中国有句古话叫“枪打出头鸟。”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往往勤奋钻研老师传授的知识,能将其牢记于心并逐字逐句地复述。相反,西方鼓励学生提问、创新、挑战权威。中国学生的内敛与中国人好面子(“尊严”的常用说法)有关,因为不说出可能错误的答案,就不会有丢脸的风险。相反,西方教育中,大家则更熟悉“无关对错”这一措辞。

  学会讨论

  曾经,我也对参加西方会议时无果而终感到恼火——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性在作祟。我对于到底谈论了什么感到困惑。我经常想,遵循以前的成功经验岂不是更有效率?我的“面子”使我只有在确信我想法精准或可操作时才讲出来供人参考。中国人不太讨论进程和问题,只说成果——甚至连成果都不常提,因为...

外媒体:文化缺失显弊端 旅西华人忧“香蕉人”子女婚姻

02-19

标签: 弊端 缺失

 2012年02月19日,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报道.

香蕉人又叫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泛指海外华人移民子女。他们虽长着东方面孔,却是“黄皮其外、白瓤其内”,眼看他们逐渐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的担忧却越来越强烈。

“不许她嫁给老外!”

“自由恋爱可以,但是不许她嫁给老外!”这是华商李先生对他19岁的女儿小兰的唯一要求。

西班牙欧华网报道,李先生1991年来到西班牙,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在服装外贸领域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女儿小兰在西班牙出生,是一个地道的香蕉人。

李先生称:“创业初期十分艰难,全副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因此疏忽了对女儿的教育。这是种无法弥补的无奈和遗憾,让女儿在纯粹的西班牙文化中成长,客观上割裂了女儿与中国文化的联系。虽然也有强迫她去学习中文,但是她的中文水平仅限于日常会话。”

李先生认为,香蕉人的悲哀就在于对文化冲突形成负作用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意识不到表里不一造成的各种生活中的阻碍。尽管她自以为是个西班牙人,但黑头发、黄皮肤是不争的事实,其他人、甚至整个外部环境都不可能把她当作一个地道西班牙人去对待。无论她的西班牙语水平多高,都无法扭转给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因为缺少中华文化的传承,她从小就处在一个矛盾的环境里。学校生活是西班牙式的,家庭生活又是中国式的,许多风俗习惯都不同,而作为一个小孩子根本无法理解这种冲突是怎么产生的。而父母忙于事业,所以把教育子女的大部分责任托付给学校,所以孩子的思维方式更趋近于西班牙人,但却在潜移默化中沾染了中国习俗西班牙人比较强调个人自由,相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庭伦理观念比较弱一些。这对女孩子来说,婚后生活可能会比较吃亏。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婚姻,不仅仅是两个年轻人的结合,同时也是两个家庭的妥协及融合,这种融合在一个传统中国人家庭和西班牙人家庭之间是不太可能完成的。

李先生还告诉记者,“跨国婚姻看上去很美,混血儿也很漂亮。但是每一段跨国婚姻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痛楚,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的孩子已经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点。人们都说生活习惯可以磨合,但是支撑这些习惯的伦理道德、文化属性是很难磨合成功的,也许只有经历过才明白那种无奈和痛苦。”

“会说中国话的西班牙人”

侨胞陈女士旅西20多年,前些年依靠承包建筑工程赚了不少钱,那时西班牙的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热,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一批承建商、包工头因此而成为百万富翁。陈女士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大学三年级,小女儿今年参加西班牙的全国高考。这两个女儿都是在西班牙出生、长大的,也是典型的香蕉人。

陈女士笑称自己的两个女儿是“会说中国话的西班牙人”,她进一步解释,两个女儿从小在西班牙长大,思维方式完全是西班牙人的。虽然她俩都不曾放弃对汉语的学习,但是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学习工具,没有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生活,中文、黑头发、黄皮肤都是表象,内在的东西都是西班牙人的。陈女士的感触跟李先生类似,也是在创业期没有把子女教育放在首位,作为孩子接受的更多的是西班牙学校的影响。虽然在日常生活习惯上还是保留了一定的中国传统,但是骨子里或者说内心深处的想法,已经与西班牙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关于女儿将来的婚姻大事,陈女士认为,“她俩的朋友圈子绝大多数都是西班牙人,想让她们跟中国人谈恋爱都难。女儿大了不由娘,作为家长说什么其实都不管用了,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她们对中西两国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不愿子女成为"香蕉人"留加海归变身职业农民

01-13

标签: 香蕉 海归

 本文《不愿子女成为"香蕉人"留加海归变身职业农民》由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01月13日转载于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久前,她从加拿大来北京校阅书稿,我认识了她。总认为,她会跟我谈“书”,却没想她总是跟我谈“土地”。后来才明白,她不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还是一个大农场主,在加拿大拥有约6万亩的土地。她就是加拿大华侨、加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朱晓鸣。

为“根”而归

“我们全家是1994年从美国归来的,也算较早的一批海归了。”朱晓鸣说。

1991年,朱晓鸣全家从河南到美国求学,在德克萨斯州A&M大学待了近三年。最初,她没有想到这么快回国,因为丈夫在大学已经有了稳定工作,他们在美国又生下第二个女儿。但是有一天,她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很严重,那就是大女儿越来越不想说中文。她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女儿成为外黄里白的“香蕉人”。由于丈夫工作期限未满,她决定先带两个女儿回国。

最初,孩子不适应中国的教育方式,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但她没有放弃,坚持让大女儿在中国读完中学,小女儿读完小学。之后,她才把孩子带到加拿大接受大学教育。她说:“因为回国前我已经承诺过女儿。但我和丈夫都是大学教师,仅靠我们的工资,是供不起的。为此,我选择了辞职下海创办企业。”

铆住她脚步的另一个根须是农业。她说:“土地,是中国人的根。我是河南人,生长在黄河边上,对生我养我的土地有着挥之不去的情感,总想为家乡的农业发展做点什么。”于是,当她创办公司挣到第一桶金后,便把全部资产和精力都投入了生态农业的科研和生产项目中。

她的公司目前已经成为集农产品开发、生物肥料生产、生物技术研发、文化传媒、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公司是从生产我自己的发明专利‘有机无机复合液肥’开始起步,慢慢成长壮大起来的,最后到养生态岛、养文化。”她勾勒公司发展轨迹时说,“集团公司的主营项目目前仍然是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但这还不是我土地梦想的全部。”

“土地”梦想

朱晓鸣说:“农场、土地、河滩、草丛,情系着我青少年时的现实与梦想,也成就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土地情结。即使后来住在大都市里,我也总爱往乡间、原野里跑。闻着泥土、青草的芳香,心里就会特别地宁静。从此便有了一种向往:终有一天,我要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家园。”

2004年初,她带女儿移民加拿大时,已经是河南的“小地主”、“岛主”了。2011年5月,当她来到加拿大西部萨斯喀彻温省,看到那一望无际的金黄麦田时,当即决定:“我要做这里的农场主,要做一个大农场主。”

加拿大近一半的可耕地就在萨省,农地里大部分种的是世界闻名的加拿大优质小麦,这里是加拿大的“面包篮子”。她说:“为这个世界贡献优质的粮食,才是我土地梦想的全部。”

过去9年中,世界谷物消耗量有8年都超越了生产量。谷物存量已少于消费量,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全世界仍然面临粮食危机,寻找到大批量的高品质的谷物越来越难。而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则是:肥沃的良田急剧消失,曾经肥沃的土地被占用、被污染,土地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萨斯喀彻温省是个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原始和自然,各类物种和谐地生存在自己的属地,很少受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她说:“我一踏上这块土地,就感受到了足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使我的生命活力四射。我要做金黄麦田的守望者,这块土地...

留学 当“香蕉人”还是“芒果人”?

11-12

标签: 芒果 香蕉

 

一次宴会上,我无意中听到一个中国留学生的话:现在,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就变成了香蕉,只剩下皮是黄的,里面的瓤子变成了白色;也有一部分留学生永远不改其色,皮和瓤子都是黄的,那就如芒果。我深有同感!

刚到法国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韩国人举办的宴会。在邀请的客人当中,有一个中国女学生,身边依偎着一个法国小伙子,男的模样我确实不敢恭维,但是似乎从她的眉目之间可以看出,这个女学生是相当心满意足的。我主动和她攀谈起来,她对我显得有点鄙视,好像是由于我和她是同族人。她喜欢操着一口不流利的法语不停地与周围其他族别的客人问候搭讪,似乎汉语已经为她所厌恶。我在愕然之余,从她的只言片语中,得知她来法国不到半年,比我略长一点,但也绝对是一个新手无疑,却好像就因为一双脚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凭借着父母给她的一点国人姿色,就挽上一个地道的法国小伙子,刹那间好像已然从一个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公主。她似乎要与过去决裂,与汉语拜拜,与国人隔离。我还有自知之明,径自走开了。我与她就好比两条平行的铁轨,距离不远,可纵然走到地老天荒,也不会有交叉。整个宴会,我们就没有再说上一句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接触了一些类似的人和事,已经见怪不怪了。反倒让我体会到这是大千世界的一种现实——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外边的世界很无奈。确实在一些留学生中存在着这种现象,来到法国后,为了能够留下来定居等等各种目的,就千方百计地与法国青年接触交友。不管对方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丑是美、是老是少,一律来者不拒。好像“异域爱情”的开花,就等于与海外世界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在前不久的一次欧洲旅游中,我还亲身体验了一把“美利坚”的漠然。欧洲的青年旅馆是男女混住的,我居住的大房间里,就有一名女学生。看样子,像是同族,我就主动用汉语问候她。交谈中,我得知她是一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我问她是不是一个人来旅游,她不耐烦地蠕动嘴角,表情冷漠,原来她和对面一个洋小伙子是一道的。随即,她用一口洋音和同屋的各国友人畅所欲言,似乎把我忘到了九霄云外。这种情况一目了然,因为我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国人,而不是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我躲在墙角,反倒悟出了一个新的道理,“发展异域爱情”不是一个在法兰西独有的现象,在美国亦然。

至于此,中国留学生口头禅中就有了精辟的“香蕉与芒果”的理论。有人以当“香蕉”为最高追求;有人却以保持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和作为一名华夏儿女为无上光荣,保持着“芒果”的本色。

积极接受西方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西方国家的语言,结交不同国家的友人等等,无可厚非。不管是公派自派,出国的目的就是要睁眼看世界。但是,留学人员不能只是一味地为一己之利,采取各种手段来留居海外。目前中国有大量的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归国创业,报效祖国的人占有相当的比例;但是同样也有一部分留学人员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祖国。我认为,追求崇高的爱情是每一个海外学子的自由,爱情无国界,婚姻无国界。但是,如果只是怀着攀上一门洋亲的心思,那就有点让人心寒了。

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海外学子,你们的根系在中国。

...

"香蕉人"?"芒果人"? 美国华裔二代的困惑:我是谁?

02-23

标签: 美国 华裔

 

近日,美国休斯敦大歌剧院上演歌剧《场边》,生动表现了华裔二代如何争取身份认同,如何为了寻求归属感而挣扎,引发了人们对华裔二代身份困惑的关注。

艺术源于生活

《场边》的主人公杰森是出生在美国的二代华人,但是他并不认同母亲希望他在学业上出类拔萃、上名校作白领、出人头地的传统中国价值观。杰森认为,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未来。他疯狂地痴迷于篮球,并希望以此对抗对华人少数族裔的偏见,如“只会数学”以及“不爱运动”的质疑。为此,他与母亲矛盾重重。而另一方面,在一场比赛发生的冲突中,对手用侮辱性的字眼辱骂他,气愤的杰森与之当场发生肢体冲突。

有作家曾说过,生活远比艺术更戏剧化。“我究竟是谁?”在美国,外黄里白的“香蕉人”被贴上“中国人”标签。而在中国人面前,他们又发现自己离中国文化已经太过遥远。其实,“香蕉人”这一称呼已足以表现其尴尬,也难怪有些“香蕉人”开始努力向外黄里黄的“芒果人”努力。

不同方式寻找自我

华人在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劳工时期。然而,直到今天,华人作为一个族群离“融入主流”似乎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在逐渐融入的过程中,有人拥抱美国的主流文化,尽显张扬个性。有人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带上了一丝极端的色彩,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极火的“虎妈”蔡美儿。还有人在写作中找到了自我。成为美国常春藤名校理事会中唯一学生理事的华裔二代喻俐雅,很长时间里,在别人问起她是哪国人时,她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她说:“是写作让我走出危机。”

此外,有些华裔二代戏称自己为“国际公民”,“效忠”对象是全人类,而非某个国家。不过,分析认为,这部分人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会同时对多种文化产生认同,但内心却很容易陷入对自我身份的彷徨。“国际公民”更像他们对身份认同的逃避。

身份困惑不易解决

最近,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与马里兰大学美籍亚裔中心联合发布的“2011年美国华裔人口动态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美国华裔人口达到363.9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占美国亚裔人口的比重达到22.2%,比2000年增加33.3%。而且,华裔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水平均高于美国平均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前往美国的华人数量也在增加,而且开始呈现新的特点,比如,赴美留学的华人学生年龄趋小,而且,到美国投资的华人增多。

对于许多第一代移民来说,移民是在无数次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然而,华裔二代却注定了从懵懂时便要面对中西方文化的撞击。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华裔二代的身份困惑不会很容易解决。(记者 张红)

...

中西文化差异 美国华裔忧子女沦为香蕉人

12-12

标签: 中西文化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罗兰岗高中校长卡萝西讲述了一个故事,里面反映出华裔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影响到子女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参与。
 
卡萝西介绍说:每年的圣诞和新年期间,学校都会组织联欢晚会,号召所有的学生都来参加。但去年一名华裔学生因此和家长闹翻了,导致家长找到学校要和校长 理论。“这位家长刚从中国移民美国不久,她认为学生聚会不如让孩子在家复习功课更重要,所以不同意儿子来学校参加圣诞晚会。”经过校长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卡萝西最后说服了这位母亲。
 
校长表示:中国的应试教育让这位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中国人也讲“入乡随俗”,来美定居的华人要想 在美国生根安家,就应当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尤其是要支持子女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公益活动,让孩子们尽快熟悉和了解美国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而不是把 他们关在房间里与社会隔绝,一门心思地死读书。
 
身边的一些朋友陆续有出国的,有带着孩子去的,也有在国外生了孩子的,这一批孩子基本都是90后,最大也不过十五六岁,相比国内有些教育环境,他 们大概不会知道什么奥数、剑桥、公英、考级等这些让国内家长和孩子整天焦头烂额的名词,他们能在一个相对优越宽松的环境里成长,想来应该是极幸福的。但朋 友们回来探亲,谈论起他们的孩子,言语里却总有些焦虑不安。
 
阿珊和老公早年跑去日本闯,结局总算不错。阿珊在一日本化工公司做检验师, 老公做对外贸易,都拿了绿卡,并在日本生下了女儿香香,如今香香已经9岁了。阿珊从香香五岁开始,每到学校放假他们就把她扔回江西的老家。阿珊和老公在日 本呆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自己的根还是在中国,虽然孩子小无法理解他们俩人的用心,但阿珊希望这样的短暂回归不仅能让香香学学中文,也能让香香知道自己始 终是中国人。
 
香香第一次回江西,完全不适应,最困难的是上厕所,总是憋到实在憋不住了才去,问为什么,香香说嫌脏。阿珊没想到香香的反 应如此强烈,但他们想着孩子过一段就会适应,所以三年来坚持这样,而香香始终都很不情愿地接受这种回归方式。回老家,香香总算能简单地说一些中文,但只要 回到日本,她坚决一句中文都不说。当初生香香想中文怎么也是母语,就没怎么教过香香,就想着让她把日语学会再说,现在再教回去却又难了。
 
最痛苦的是无论阿珊他们怎么跟香香讲她是中国人,香香始终不明白。一旦说到这个问题,香香就用那种逆反的腔调来一句:“我就是日本人!”阿珊的心每每听 到这句话都被刺得七零八落,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来改变香香的观念,阿珊明白,香香再大点,估计连回老家都会拒绝了。看着香香流着炎黄的血脉,而说话行事却全 然跟一个日本孩子并无区别,阿珊很是无奈。
 
而蓉一家三口是三年前去的美国,当时儿子中华上小学一年级,中华在那边适应得很快,蓉每每听 到老师对中华的不停夸赞,觉得特别自豪。今年蓉带着中华回家探亲,中华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大家都羡慕不已。但很快蓉就发现,同岁的小表妹,在其它方面比中华 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中华的英语是会说不会写,而小表妹在单词拼写上远胜于中华。小表妹做的那些数学题,中华看起来就是天书,还有小表妹的那些什么舞蹈、 声乐、钢琴的才艺,中华更是一窍不通。蓉忽然发现,中华在国外的学习生活除了快乐之外,她都不知道还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