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苻坚一意孤行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苻坚一意孤行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苻坚一意孤行 头几年苻坚还能想起王猛的话,时间一长也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看到天下只剩东南一块还未统一,苻坚总也放不下心来。几年间,他不断地向东晋发动试探性攻击。 公元382年,苻坚再也忍耐不住了,他决定要攻打东晋。这一年十月的一天,他在皇宫召集大臣商量此事,他说:“我一辈子打惯了仗,只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统一天下。现在只有东南部的晋国还不肯降服我们,我打算率领全国兵马讨伐,你们认为怎么样?” 大臣们一听,纷纷表示反对。有个叫权舆的大臣说:“晋国虽然弱小,但现在有谢安、桓冲等大臣掌权,内部团结。我们要攻晋,恐怕还不是时候。” 苻坚听了权舆的话,一脸不高兴。武将石越又说:“晋国有长江天险作屏障,再加上老百姓都向着它,只怕我们打不赢。” 苻坚没想到身为武将的石越竟会说出这样气馁的话,非常生气,他大声说:“哼,长江天险有什么了不起,我有百万大军,把马鞭子投到江里,也可以把长江的水堵住。看他们还能拿什么来做屏障。”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了半天始终没有结果。苻坚不耐烦了,他让大臣们都散去,只留下他的弟弟苻融。 苻坚把苻融拉到自己的身边,说:“自古成大事,总是一两个人决定的。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苻融满怀忧虑地回答:“我看攻打晋国的确有许多困难。再说,我军连年打... [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苻坚一意孤行的相关文章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李后主亡国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李后主亡国 宋朝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原先各地的一些割据势力仍还存在。当时除契丹建立的辽国以外,五代时期的十国,北方有占据太原的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国。在湖南等地,也有人割据。 宋太祖稳定了内部以后,开始考虑怎样消灭这些割据势力。究竟先解决北方呢,还是先解决南方?宋太祖日夜盘算这个问题。他想先南后北,但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天,风雪交加...[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先天下之忧而忧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王安石变法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他们有的享有免役特权,有的利用权势瞒产漏税,沉重的赋役都压到农民身上。再加上政府每年还要付给辽国和西夏大量银绢,也得由农民负担。各地常有农民起义发生。国家田赋收入没有保证,开支却越来越大。北宋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xū)即位。这一年,宋神宗才二十岁,很想有所作...[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吴王夫差...[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素材,希望对2014年高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本站时时更新,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以获取更多资料!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近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例句]南朝·宋·范晔...[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掘地见母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掘地见母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十三棍僧救唐王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十三棍僧救唐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生。那时候,洛阳城郊十五里的柏谷庄,有少林寺千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有武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园。一日,饲养牲口的和尚智守,听见有人在谷草垛后嘀嘀咕咕说,原来他们是青泥沱人,听说唐王那里年景好,在闯潼关逃荒...[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历史典故):老子留下五千言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历史典故):老子留下五千言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则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时代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历代不知有多少人考证过老子的姓名、字号。 按照《老子内传》的说法,他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所以号为“...[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苏秦合纵联六国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苏秦合纵联六国 战国七雄中,就数秦国最强盛。楚、齐、魏、赵、燕、韩六国诸侯联合起来,用“合纵”的办法结成南北联盟来抵抗秦国呢,还是联合西边的秦国,用“连横”的办法结成东西联盟来保存自己呢?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洛阳人苏秦,他主张合纵;另一个是魏国人张仪,他主张连横。他们俩是同学。 苏秦在洛阳时想去见周天子,只恨没有人向周天子推荐。他知...[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素材,希望对2014年高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本站时时更新,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以获取更多资料!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苏秦游说六国,采用合纵战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张仪则帮着秦国到各国游说,要这些国家与秦国联合攻击别国,叫“连横”。 六国中,齐国和楚国比较强大,两国结成同盟,对付秦国...[ 查看全文 ]
推荐访问
运作文员 国际海运操作文员 高中历史、政治、地理教师 2015高考英语冲刺 2005上海高考作文试卷分析 2011重庆高考作文试卷 2007重庆高考作文试卷 2008天津高考作文试卷 2008安徽高考作文试卷 2006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08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15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05广东高考作文试卷 2008河南高考作文试卷 2007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08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11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05河北高考作文试卷 2006河北高考作文试卷 2008山西高考作文试卷
热点推荐
高考化学答案 天津教育考试院 高考家长 高考心理 高考物理辅导 高考化学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生物真题 高考科目 高考理综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