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易设误的成语类型 1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易设误的成语类型 1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 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一、考纲要求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2)表达应用 E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要求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二、历年高考成语规律总结: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1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熟语总的来说,考得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各省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所以重点仍在成语。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轮美奂、 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特别提醒: 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 [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易设误的成语类型 1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熟语名题剖析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D级(表达运用) 正确理解词语(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1)成语辨析。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 (2)谚语、俗语、歇后语和惯用语辨析。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几类。 1、(2008年广东)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熟语考点分布探究

“正确使用熟语”属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能力等级为D,具体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个别省份出现了将熟语与成语结合起来的混合考查题,并出现了一些主观题型。据此分析,熟语检测今后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及热点之一,选材将会更贴近时代,同...[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高考熟语精练题

(一)选出下列各题中正确的答案: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B.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拖泥带水"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拖泥带水"就不可避免。 C.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解析熟语命题规律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正确使用熟语”是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多年来,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仅限于成语,每年都有1题,分值3分,从历年试题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且近几年都是要求考生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2...[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高考熟语分类

1、歇后语 歇后语是广大民众喜闻乐道的生动形象而诙谐有趣的口头语言,分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高考熟语金题传真

通关目标6:正确使用熟语 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 “正确使用熟语”属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具体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个别省份出现了将熟语与成语结合起来的混合考查题,并出现了一些主观题型。据此分析,熟语检测今后仍将是高考命...[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解题思路

在文言实词和虚词当中,实词是一个难点。因为文言虚词是有限的,掌握了常用虚词的用法,就可以举一反三。而文言实词则是极丰富的,存在着许多生词、偏词、怪词、多义词、特殊用法的词等等。这就给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涵义增加了难度。要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必须掌握实词的一般知识,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些特殊的办法。这样,我们才会做得从容,做得巧妙。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备考四个技巧

备考文言实词,最根本的还是要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和用法,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但在具体的考试做题中也存在一些容易掌握的破解词义的技巧,这里介绍四种技法。 一、通达分析语法结构来确定实词的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词的词性与现代汉语...[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知识梳理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知识与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006年17套高考试卷均考查了实词,可见其重要性。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复习小结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这个规定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常见实词”,它是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的,指文言文中常用词和次常用词,有些是古代汉语中常用而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如“俾”、“敕”、“俟”、“谒”等,有些是古今都常用但有区别的,如“坐”、“引”、“穷”、“微”、“因”、“信”等;二是说“在文中的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2年度述职报告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专项资金审计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2012年12月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1月 2012年3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2012年6月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2015北京高考总分 2005上海高考英语 北京高考总分
热点推荐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题库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新课标英语 海南省考试局 高考试卷 高考饮食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征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