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44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44

虚词语病例说 王建文 虚词,词汇意义比较虚,它是汉语语法意义的主要表现形式。除副词能单独充当状语外,其它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 由于虚词在句子中主要起语法作用,因此,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常常与病句的考查相结合。可是有大部分考生不知道虚词的这一考查形式,在语病辨析中往往忽视虚词,结果造成语病选择题的误选,实在令人遗憾。 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谈一下虚词所造成的语病。 一.虚词的不搭配造成语病 关联词语(连词)常成对成套运用,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例1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2004年湖南卷第5题) 此句的语病类型是“搭配不当”。句中的连词“而是”不能与副词“没有”搭配,应该将“没有”改成“不是”。 语病中常出现的不搭配的虚词还有“不管……这么”、“不管……和”、“无论……和”、“不能……得以”、“因为……因而(因此)(为此)”、“不只是……而是”等等。 二.虚词的位置不当造成语病 关联词的位置在复句中是有限制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前一分句中的连词放在主语后;分句主语不相同时,前一分句的连词放在主语前。后一分句的连词不论分句主语是否相同... [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44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43

文言文翻译技巧 江苏/李春梅 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比如《...[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42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五步走 江苏/张 华 主持人:现代文阅读题是中考中仅次于作文的重头戏,也是历届考生感到茫然的一道大题。考生答题时,总感到没有读懂文章,抓不住文章的要点,解题就靠“蒙”。编者将在本期的“名师在线”中,邀请江苏的张华老师带领我们“五步”走出现代文阅读的迷谷。 行走路线:解读题目——阅读文章——仔细审题——再读原文——准确答题 站在迷谷入口的你,拿好路线图,出发吧! 1.第一步:解读题目...[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41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 [专家概说]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应引起我们的继续关注。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所以难度不大;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为此,我们平时诵读古诗词时要善于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2006年中考中不少地区由客...[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40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 [专家概说]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应引起我们的继续关注。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所以难度不大;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为此,我们平时诵读古诗词时要善于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2006年中考中不少地区由客...[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9

诗歌的语言特色及修辞方法 云南 刘远征 语言方面有清新、质朴、绚丽、含蓄等多种特色。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是一种清新的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平易近人,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不加修饰,是一种质朴的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8

古代诗词鉴赏技法指导与训练之“语言” 山东 孙伟       近年来各地中考的诗词鉴赏题,难度越来越大,分值越来越高。而有不少考生要么望而生畏,要么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一是积累少,文学积淀不够深厚。二是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含意丰富,考生缺少对诗歌语言规律的了解。本文试图和大家一起,揭开诗歌语言的“神秘面纱”,抵达诗人的内心深处,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风采。     诗歌的语言,强调字句的锤炼,讲究...[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7

古代诗词鉴赏技法指导与训练之“形象” 湖北 李先诰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如画面、事件、景物、人物、抒情的主体和抒情的对象等等。这些形象,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诗人在对社会现象选择、集中、提炼和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典型。     形象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有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两大类,其中,景物形象包括物象和意象,人物形象...[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6

文言文阅读要善于借助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易丢分的一项。中考的文言文阅读,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扫读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要知道写的是谁,大致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具体语句上,要把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暂时放过去,顺着往下读,借助文段的题目,借助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借助设题和选择支,先弄懂文段的大致意思。然后,借助这个大致意思,反过去读第二遍,由于...[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5

聚焦中考对名著的变通考查 ——中考名著考查创新题型例析(一) 山东滨州 刘晓梅 张以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且在附录部分重点推荐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的篇目。让学生拥抱经典,与文学大师对话。这是对人类文明精髓的传承,是让学生在卷帙浩繁的人类文化记忆中汲取营养。与此相衔接的是近两年中考名著题在题型设置、能力考核上出现了一些创新的题目。现从...[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4

聚焦中考对名著的变通考查 ——中考名著考查创新题型例析(二) 山东滨州 刘晓梅 张以明 创新四:开放性与自主性表达结合 (山东烟台2006年中考试题)请你写出课外所读名著中主要人物有代表性的话语,并以此分析其性格特征。 话语: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无暇读完原著的同学们来说,这个题的确有一定难度,也许原来看过的影视剧可以成为你做题的灵感,...[ 查看全文 ]
2012-06-01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2年度述职报告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2012年12月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1月 2012年3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2012年6月 2012高考人数 宁夏2012年高考试卷 2011高考语文安徽卷 2012江苏高考理综 2012年海南高考化学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2013中考 中考辅导网 中考分数线
热点推荐
中考语文答案 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英语试卷 中考化学题库 中考政策 中考生物真题 中考历史答案 中考成绩查询网址 中考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