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辨解说词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第三集

清浊之辨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那么,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人又是怎样去激浊扬清、追求公平正义的呢?《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解说词

(字幕):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

  解说词:公元1727年1月,清王朝陕西、河南等地的官员们发现,在数千公里的黄河河段上,昔日浑浊的黄河水突然变得清澈见底,这个罕见的自然现象在朝廷引起了震动。远在北京的雍正皇帝特意写文章感谢上天,并派人到河南焦作武陟县的嘉应观祭祀河神,在此立碑纪念。

  几千年来,在黄河水清浊这个自然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人们对政治清明和太平盛世的向往。历史上尽管不断泛滥的黄河水一次次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人们仍然用海晏河清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期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那么,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人又是怎样去激浊扬清,追求公平正义的呢?

(片名):第三集 清浊之辨

  解说词:汩罗江,一条中国人不会忘记的河流。每年端午,汩罗人都会用这种隆重的方式,来纪念两千多年前的一位楚人——屈原。南北朝梁代的文学家、史学家吴钧在他的《续齐谐记》中这样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也是目前我们找到的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这一说法的最早出处。

  汩罗江和屈原,早已在历史的深处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两千多年前的一场战争,使这里成为屈原最后的归宿。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兵大举进攻楚国,入侵的秦军一举攻占楚国经营了几百年的都城郢,这个几百年间称霸南方的大国,从此一蹶不振。此时的屈原由于受到小人的诬陷,已被放逐江南。郢都被秦军攻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屈原耳中,当意识到自己深爱的国家已经没有了希望的时候,这一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怀着绝望和悲愤的心情,来到汩罗江边,抱石投江自尽。相传屈原在流放途中,在江边偶然遇到了一位渔夫,于是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为什么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谁能让自己洁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尚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屈原怀着这样的信念,投进汩罗江,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向一个走向腐败和灭亡的政权作出了最后的抗争。在清浊之间,屈原用生命作出了最后的选择。

  尽管屈原所效忠的楚国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屈原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却被一代代中国人所铭记。他的高贵人格和道德信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一座丰碑,直到今天还在照亮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屈原的故事一直在拷问着后人,那就是在清浊是非之间究竟该何去何从?

  与汩罗江一年一次的祭祀屈原不同,在广东新会三江镇新江村,每到傍晚,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便喜欢拿起乐器,从村子的四面八方赶村中的赵氏祠堂,大家坐在一起,弹几首乐曲,缓解一天的疲劳。他们弹的乐曲名叫《崖山哀》,描写南宋王朝灭亡时的一段悲壮历史。曲调清幽哀怨,如泣如诉。

  7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这里还是珠江入海口零丁洋的一部分。

  公元1279年,南宋的最后一支军队和元朝水师,在离这里不远的崖山海面进行了最后一场战斗。黄昏时分,宋军战败,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让妻子跳海自尽,然后背上幼帝昺蹈海殉国,演绎了惊心动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壮一幕。接着,杨太后及随从官员、宫人纷纷投海而死。据《宋史》记载,七日后,海上浮尸十余万,山河为之变色。而南宋的历史也因此在新会画上了句号。

  在南宋生死存亡的最后阶段,一位清廉而有操守的官员面对危局挺身而出,成为中国精神世界中的一座丰碑。

  公元1275年,元军大举进攻南宋,在南宋王朝濒临覆亡的时刻,担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财,起兵勤王。此时南宋的覆亡已经难以挽回,明知不可而为之,文天祥成为悲剧英雄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就在文天祥起兵勤王的时候,把持朝政十多年的权臣贾似道在人们的唾骂声中被罢官流放。

  公元1268年,蒙古军集中兵力进攻南宋军事重镇襄阳,时任右丞相的权臣贾似道束手无策,竟然向朝廷封锁了这个消息,以至于在襄阳被围困多年后,皇帝和大臣们对此还一无所知。在元军向南宋加紧进攻的时候,边关文书接二连三地传来,但是贾似道仍然沉湎于西湖的湖光山色和宫人娼尼美色之中,以玩乐为首,国事其次之。这位喜爱蟋蟀的南宋末代权臣,聚敛了大量的古玩字画和奇珍异宝,他还曾经专门写了《促织经》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 杰:“贾似道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满朝哗然,举国震惊,当时纷纷地要求就是要杀掉贾似道,以谢天下。那么朝廷无奈只得把贾似道贬到了现在广东这一带。”

  解说词:公元1275年9月,贾似道在流放途中,被押解他的官员杀死。这位在国家危难之际,以贪腐和生活奢侈而被记入正史的贪官,终于走上了穷途末路。

  公元1278年12月,文天祥兵败被俘,当押送他的船只经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元军首领张弘范逼文天祥写信,劝降张世杰、陆秀夫。于是,文天祥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七言律诗《过零丁洋》表明自己的心迹。“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几百年来,文天祥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 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么一种精神和他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大无畏、大丈夫气概,成为历朝历代中华民族仁人志士面对外敌和入侵,能够做到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所以他这种民族的精神,激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解说词:在历史的天空中,无数的中华优秀儿女,用自己的苦难、牺牲和奋斗,展示着坚贞不屈的道德操守和清浊分明的立身之道,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校正着是非清浊的定海神针,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

  在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屈原和文天祥是君子的代表。而陷害屈原的权臣和像贾似道一样的贪官,则被视为小人。正是这些小人,使危难中的朝政更加腐败、混乱,从而加速了这个国家的灭亡。中华文化对个体道德的清浊之辨,集中体现在对君子和小人的褒扬和鞭笞上。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 杰:“那么君子和小人之分,在孔子以前,主要区分的标准是社会的地位。那么到了孔子时代,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主要就是道德标准。”

  复旦大学副教授姜 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是《论语·里仁篇》的一句名言。什么叫义?义者天理之所宜。什么叫利?利者人情之所欲。”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 杰:“君子做任何事情,他都是以道德,以道义为先。而小人他在往往做事情看到的是利益。”

  解说词: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在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武侯祠中,21块石碑形成了一道长长的走廊,它们完整镌刻下了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前后出师表》。在这篇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文章中,诸葛亮用贤臣和小人这两个概念,对西汉和东汉400多年兴衰沉浮的历史规律作了一番总结。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贤臣一定是有利于这个政权健康的生存这样的人,小人一定是危害这个社会,危害这个政权的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诸葛亮在写《出师表》的时候,是要告诫刘禅在用人的问题上是关系到王朝的兴亡这样一件大事。”

  解说词:“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作为东汉末年乱世和衰亡的亲历者,诸葛亮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几千年来一直没有被人们忘记。

  西汉初期,经历过秦末农民战争的国家,满目疮痍。汉高祖刘邦乘座马车出行的时候,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而他手下的大臣和将军,只能坐牛车。面对这个国家一片残破的景象,开国皇帝刘邦和他后面的几位继承者,任用萧何、曹参、周勃等贤明的大臣治理国家,他们吸取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尽快恢复生产。西汉立国之后,很快就出现了群贤毕至,政治清廉的崭新气象。刘邦之后的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以勤俭从政而被后人传颂。据《史记·孝文纪》记载,有一次汉文帝准备修建一座露台,然而在动工之前,汉文帝却决定停止这一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因为在古人的思想当中,认为天上露水有长生不老的这样一个作用,汉文帝当然他是一个皇帝,他有这些想法也很正常。但是后来他找人算了一个账,说建这个露台需要百金。需要百金大概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在西汉大概相当于中产以上十家人家的财产。那么汉文帝一听,太贵了,那就算了吧,我就放弃了。”

  解说词:诸葛亮曾经说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西汉建立之初,皇帝崇尚节俭,宁静澹泊,选贤用能,践君子之行,整个国家政治清明。经过60多年休养生息,天下承平既久,百姓安居乐业,人们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西汉王朝就这样造就了中华民族第一个盛世辉煌,中华文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西汉王朝之后的东汉,也延续了西汉的辉煌。然而到了东汉后期,整个国家却走上了衰亡的不归之路。那么历史上的东汉最终是如何败亡的呢?

  公元185年2月的一天,东汉王朝首都洛阳的皇宫突然发生火灾,大火过后,皇宫成为一片废墟。此时,帝国境内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刚刚被镇压下去,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和早已崩溃的财政预算,汉灵帝怎样才能筹集到巨额资金重修宫殿呢?这时,皇帝最为宠信的几个宦官提出了一个建议,全国田赋每亩增加10钱,除此之外,各级官员在升官上任之前,也要先向朝廷交一笔钱,用来修建宫殿。汉灵帝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帝国官员在上任之前,一律要向皇帝先交一笔钱。当时,钜鹿太守司马直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命,根据皇帝的命令,司马直上任前要向朝廷交一笔钱,这位因为清廉而享有声誉的官员,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后汉书》记载,司马直接到任命诏书以后,不愿意靠剥削百姓去缴纳买官钱,但又不能不去上任,于是在赴任途中,司马直服毒自杀。《后汉书》说,当时有很多人选择了自杀,汉灵帝也暂时停止了修宫捐的征收。不过此时的东汉朝廷,在宦官和外戚交替掌权的恶性循环中,已经过了将近100年,清官廉吏和有操守的人不断被淘汰出局,到司马直自杀的时候,东汉已经进入死亡的倒计时。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在外戚和宦官的最后一次争斗中,中央政府的统治瓦解,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大动乱时代。在改朝换代的残酷战争中,无数的百姓在战乱中死去,十室九空,成为这个时期中国人命运的真实写照,沃野千里的中原大地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经过了4个多世纪,这种分裂和战乱才宣告终结,那些开创盛世的明君贤臣,长久地受到了人们的赞誉,成为后世政治家们效仿的楷模,而那些导致国家衰亡,揭开乱世序幕的亡国之君和贪官污吏,则被后世的史官记入史书,接受历史的审判。

  公元1329年,一场大旱降临陕西关中平原。灾情传来,元文宗下诏任命隐居多年的张养浩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负责赈济灾民。张养浩隐居8年间,朝廷六下诏书封官。然而,这位以清廉正直闻名的官员均不为所动,而这次,已年近六旬的张养浩接到诏书后,旋即散其家之所有,星夜奔赴陕西。

  元史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张养浩这个人是元朝中期比较有名的一个,也是比较廉洁刚直的一个北方的士大夫。”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杨建祥:“他19岁开始做官,他做过县尹,做过监察御史,也做过礼部尚书等职。”

  复旦大学副教授姜 鹏:“他59岁那年,陕西发生大旱灾,这个时候张养浩觉得,如果我不出去的话,是对不起老百姓,对不起生命。”

  解说词:张养浩到陕西就任之后,目睹了饿殍遍地、饥民人相食的悲惨景象。于是他竭尽全力去赈灾济民,最终积劳成疾,死于任上。据《元史》记载,张养浩去世之后,关中的老百姓异常悲哀,就像失去了父母一样。在清浊之间,张养浩恪守着为官做人的本分。在清廉与贪腐之间,张养浩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在那个腐败成风的时代,张养浩成为难得一见的清官楷模载入史册,被后人长久地铭记,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为官者在清浊之间,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一生清廉为官的张养浩,还为人们留下了一部著作《为政忠告》,告诫后世的官员们要为政以廉,勤政爱民。在张养浩看来,一个朝代惟有吏治清廉,官员体恤百姓,忠于职守,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过。《为政忠告》后来被多次印刷,成为为官者为政修德的教材。

  复旦大学副教授姜 鹏:“《为政忠告》它分三个部分,所以也叫《三事忠告》。《为政忠告》它第一个部分叫《牧民忠告》,就说你做地方官,你应该注意什么?还有一个叫《风宪忠告》,你在这个位置上面,你的这个位置,赋予你的职责是什么?你就应该勇于地要去承担。还有一个就是《庙堂忠告》,就是在庙堂上面,你直接面对皇帝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宋代的时候,范仲淹讲过一个名句,就是你当官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就是你私罪,你品德上的事情,为了自己去贪污一下,挪用公款,这个事情你千万不能做,私罪不能有。但是公罪不可无,什么叫公罪不可无呀?就是你要有担当,你要敢得罪人。这是《为政忠告》。”

  解说词:一生为官清廉、正直的张养浩,始终言行一致,在《为政忠告》中,张养浩从自己的仕途经历出发,告诫官员们要勤政爱民,廉洁公正。张养浩认为,对官员来说,自律、修身是第一等重要的大事。张养浩说:“忠以事上,正以处事,廉以律身,勤以率百僚。”这是最好的为政之道。

  位于河北保定的直隶总督署,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每天这里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在衙署二堂前挂着的这块匾,给许多前来参观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块匾上的文字,就是第十四任直隶总督孙嘉淦写的《居官八约》。“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他告诫为官者要做到对国君忠诚而不自我炫耀;对同僚尊重而不骄傲自大;不争权夺势;不追逐功名;办事兴利除弊;说话简明扼要;不结党营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持清政廉明。短短的42个字,孙嘉淦却概括了为官做人的基本原则。孙嘉淦家境贫寒,一生正直清廉,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直受到皇帝的赏识与重用,在宦海的风风雨雨中,孙嘉淦始终保持着敢言直谏的优秀品质,成为当时受人敬慕的一位官员。

  几千年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屈原、文天祥、张养浩、孙嘉淦的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他们用自己的人生沉浮,告诉人们什么是清?什么是浊?在清与浊、正与邪之间,到底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不仅拷问着居于庙堂之上的官员,也摆在了无数市井百姓们的面前。

  在江苏省苏州市繁华的闹市区,有这样一方幽静的空间,这里埋葬着五位为正义而慷慨赴死的普通百姓,它记录了300多年前数万苏州市民一次震动全国的抗争,他们的对手是以太监魏忠贤为首的明朝最黑暗、贪腐和残暴的阉党集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明朝天启年间,朝政由宦官魏忠贤掌握。魏忠贤不遵法纪,在地方上袒护了许多黑恶势力。周顺昌在苏州担任知府,这时候和这些黑恶势力过不去,这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就弹劾周顺昌,皇帝偏听偏信,就派人到苏州去捉拿周顺昌。周顺昌是一方的清官,他是为了百姓而得罪了这些黑暗势力,所以当锦衣卫的缇骑前往苏州去捉周顺昌的时候,激起了当地市民的激烈反抗。为首者是谁呢?颜佩韦。当时闹事的很多,朝廷要平息这个事端,怎么办?颜佩韦等五人,说我们挑的头,我们主动承担责任。”

  解说词:事后,参与这场抗议运动的苏州市民颜佩韦等五人被官府处死。于是,当地人将他们合葬在苏州虎丘的旁边,这就是一直保存到今天的“五人之墓”。明代文学家张溥特意为他们写了一篇悼念文章《五人墓碑记》。张溥《五人墓碑记》中说,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要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篇文章告诉人们,生死的意义很重大,即使是一个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苏州城里这方饱经沧桑的墓地,就这样成为中国人与腐败和邪恶抗争的见证。五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也因此受到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敬仰。

  正义可以迟到,却不会缺席。不到一年,魏忠贤的阉党集团就被新即位的崇祯皇帝一举清除,走投无路的魏忠贤在流放途中上吊身亡。随着魏忠贤阉党集团的覆灭,冤死的苏州市民和那些遭到陷害的正直官员也全部得到平反。

  公元1695年,一代大儒顾炎武的遗著《日知录》在福州刊印成书。在这部书里,顾炎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梁启超将它概括为一个让中国人热血沸腾的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说,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

  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奋斗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也许,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889218.html
延伸阅读
孩子们毕业了,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你是否给孩子们一个合适的评语了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毕业班主任评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
2020-07-21
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作为班主任的你,是否应该给学生一句评语呢?那么有哪些评语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对学生评语2020”,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班主任对学生
2020-07-21
早安的问候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快快准备起床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安问候一句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早安问候一句话【一】1. 把昨天的疲惫让梦带走,
2020-07-20
美好的一天总是从一句正能量的早安开始的,快快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天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早安短语正能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早安短语正能量【一】
2020-07-20
简短的早安问候,可以带来一天的快乐!快准备好你的早安问候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安短语一句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早安短语一句话【一】1. 明白的
2020-07-20
在这秋高气爽,黄花满地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军训阅兵。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新生军训阅兵解说词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18新
2018-08-22
初中每一年都会有一次秋季运动会,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们的体魄,而且还能够缓解一下来自书本的压力。以下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秋季运动会入场解说词初中”,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
2018-09-29
经过了一些日子的训练,迎来了军训阅兵。朋友,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新生军训阅兵解说词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一新生军训阅兵解说词
2018-08-22
班级入场解说词是对班级整体的描述,是对班级的颂扬,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运动会班级入场解说词初中”,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运动会班级入场解说词初中
2018-10-24
看,这整齐的步伐,展示出了他们的纪律严明,他们昂扬向上,你看他们稚气未脱的脸上,其实表现的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以下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秋季运动会入场解说词小学”,希望对您能够有所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