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让人倍感惋惜。接下来,出国留学网为您带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更多精彩读后感尽在出国留学网,欢迎大家的关注和阅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xx,来自xxx中学。

  我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进行说课。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五篇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今天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写了罗布泊由昔日美丽的仙湖变成今日的荒漠,揭示了一个生态环境蒙受人为破坏的个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在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两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读、说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放在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难点是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从中总结教训。

  3、学情分析

  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八年级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也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第二部分: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师应为学生个性化的学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景创设法

  搜集大量的图片,既有仙湖美景,也有荒漠惨像,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通过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朗读,想象昔日罗布泊的美丽,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3、讨论法

  利用质疑,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部分:学法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领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4、查阅资料: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阅读量的要求,鼓励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以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句公益广告: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有这样一首印第安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出示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融入到文本的主旨中来。

  二、解题: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明确: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如今消逝了。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快速阅读,解决问题。

  因为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的核心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

  三、整体感知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学生进行文本阅读。

  出示“仙湖”课件。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教师过渡:昔日的罗布泊是一个水乡,那里水平如镜,花草繁茂,是各种鸟儿栖息的天堂,牧民们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养活了成群的牛羊。我们仿佛听到林边牧民在放歌,就连那牛羊仿佛也在歌唱,我们记忆中的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仙湖。可现实中的罗布泊呢?

  学生明确:沙漠。

  出示“沙漠”课件。

  提出问题,思考: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河流改道、人口激增、盲目取水。

  目的是通过课件从视觉角度打开学生想象空间,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归纳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合作探究

  过渡:仙湖消逝了。

  追问: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理解“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上游利益,不顾下游利益;只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脑中没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心理基础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五、品味语言

  1、过渡:“仙湖”消逝了,那号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呀,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我们似乎还听到了胡杨的诉说。

  出示课件:胡杨。如果你是胡杨,你想说些什么?

  因为个性化的阅读,主张有创意的阅读,这种设计主要为了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发表独到见解。

  2、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

  自由、自为、自愿是个性化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体现。

  此环节能让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六、拓展迁移

  听了胡杨的诉说,我们痛惜,我们难过。这时我及时小结课文,进一步明确主旨。可是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

  P95 青海湖解说(略),点击出示:青海湖图片。

  P95月牙泉解说(略),点击出示:月牙泉图片。

  教师讲解:看着这些画面,听到这些数字,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在这广袤的地球上,又何止青海湖、月牙泉面临如此的遭遇?联系生活,谈谈你所知道的关于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有人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布置作业

  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写一篇倡议书,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

  本作业设计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谴责人类的盲目行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八、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母亲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系统完整的印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下面我就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我的教学思路。

  一、 教学内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作家吴刚的一篇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在文中具体形象地报道了昔日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却变成今天一望无际、干枯萧条的茫茫荒漠的现象和原因,向人们强调了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更能唤醒和强化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明白罗布泊消失的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中查找、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

  二、 学生情况

  八年级的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方式,也掌握了一些阅读、分析教材的方法。据了解,绝大部分同学也已经能够在网络上查找和运用资料,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些都为本课教学内容的落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初中学生仍处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段,因此,在教学中,我多次采用分组竞赛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随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 教学方法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先后运用情境导入法,想像联想法,分组讨论竞赛法,对比感受法,朗读法,换位思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习惯,我布置两项课前预习作业:预习课文并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在网上查找关于报告文学的文体知识。

  四、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翻开课本前,我先放映两组给人感觉截然不同的风景图片,让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自由讨论图片的内容以及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初步领略罗布泊由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一望无际、了无生气的茫茫荒漠的景象。然后告诉学生这两组图片都是罗布泊的景象。那么,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于是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目的:把学生导入学习本课所需要的情感氛围,初步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

  第二环节:课内求知

  1、请同学介绍关于报告文学的文体知识。(目的:A、鼓励学生网络求知的积极性,B、使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准确的新闻性和具体形象的文学性。)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分男、女两大组竞赛,从文中找出描述罗布泊过去和现在情景的语句,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然后说说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目的: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的能力和朗读能力。)

  3、让学生当一回公安战士,每四人为一个小组,在文中寻找毁灭罗布泊的罪魁祸首,并用课文中的材料来概括说明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用文字概括。(目的:培养学生寻找主旨句、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也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严重后果,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4、让学生当一回律师,全班同学分两大组,分别从文中和网络中寻找证据来给人类定罪,可以运用文中的材料进行文字描述,也可以用网络中的图片来展示说明,力求用鲜明对比的方式来控诉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罪恶行为。(目的: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5、让学生当一回法官,提醒人们要赶快醒悟过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经济建设的征途中,走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紧迫性。)

  第三环节:课内拓展

  1、让我们一起去思考,去寻找,看看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步伐是否停止?当学生从文中找出青海湖和月牙泉这两个例子后,播放背景音乐《月牙泉》,让学生在忧伤的旋律中到网络中去查找还有哪些江、河、湖、海由于人为的原因而正在萎缩、消失?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目的:让学生在查找、浏览、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课堂小结: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网络资料的浏览,学生已清楚地知道了罗布泊消失的原因,也了解了正在萎缩或已消失的艾比湖和艾丁湖等的情况,接下来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环保现象,提一些看法和建议,也可以拟写一些环保标语。(目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环节:

  课外延伸作业:

  让学生放学回家后,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以地球的口吻写一篇题为《人类,我想对你说》的作文,并发往网上的相关论坛,然后再把作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同时把自己作文在网上的发表情况告诉老师。(目的:培养学生查找、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并督促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记得有位老师曾这样说过:“如果把网络当玩具,我们将误入歧途;如果把网络当工具,我们将受益无穷。”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效果如何,还有待各位评委和同仁指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因而,本文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与目标目标: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学会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

  难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四、学法分析:

  我班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受外在条件的限制,对查找和收集资料有一定困难,仅有极少学生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有限的帮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圈点勾画式、合作讨论式、学生纠正补充式、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整理、迁移知识的能力。

  五、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我用一课时完成,我确定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兴趣诱导法,朗读式,指导点拔法,竞赛式,探究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随机相应地提示、点化、诱导。

  六、教学程序的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创设情景(3分钟)

  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音乐《月牙泉》,在凄美的旋律中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广袤的草原,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牛羊成群,然后画面一转:最后的泉眼,枯死的胡杨,哭泣的荒漠,风沙漫漫。

  (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画面,就是罗布泊。现在的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而以前的罗布泊是绿树环绕、牛马成群。为什么发生如此大的变故?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凝聚了学生的思维,导出了课堂探究的问题,让一个本来与大家相隔很远的事物如在眼前。)

  阅读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呢?生讨论交流

  就如同学们听说的那样,罗布泊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你再读一读题目,应带着怎样的感情呢?(生交流)还有更惋惜,难过的呢,老师带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罗布泊的过去,罗布泊的现在。

  多媒体呈现图片,学生欣赏,师解说图片内容。

  (视频中强烈、鲜明的画面对比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造成罗布泊生态破坏的深层原因。图文并茂,文字与解说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环节:阅读指导(37分钟)

  (一)略读课文,整体感悟(12分钟)

  我们在欣赏图片之后,深刻的感受到美景已不存在,现状不堪目睹。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的。小组讨论完成图表“罗布泊今昔对比图”。

  多媒体呈现表格:

  对比的事物

  (写了什么)

  对 比 情 况

  (怎么写的)

  心灵感受

  (为什么这么写)

  过去

  现在

  胡杨树

  用“看到这些变化,我想说……”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塔里木河

  罗布泊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25分钟)

  本文是篇报告文学,它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报告文学可以广泛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下面同学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以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并做点赏析,并试着带着感情来读读。(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大大强化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直接抒情具有的强大力量,由此再让学生感悟升华,使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学生边读边听背景音乐,使文本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这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文字所不能达到的。)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通过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朗读,想象昔日罗布泊的美丽,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曾几何时,罗布泊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但是现在的罗布泊却成为一个至今仍没有单身一人尝试穿越罗布泊无人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麽?(多媒体出现罗布泊“今昔对比篇”:出现今昔对比图片)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答案。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心理基础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视频中强烈、鲜明的画面对比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造成罗布泊生态破坏的深层原因。 )

  第三环节 :拓展延伸,超越自我(5分钟)

  师:昨天的罗布泊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罗布泊似的悲剧”却还在我们身边上演,(多媒体呈现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学生生活中的浪费水及水污染现象等方面的图片制成连环画面,在学生眼前掠过。)面对今天的“罗布泊似的悲剧”,你想说点什麽呢?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图片的出示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母亲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系统完整的印象。)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可以和语文学科有利整合,尤其是这一类科普文,初中语文每一学年都有此类文章,可以推广采用。由多媒体进入文本,先闻其声,引人入胜,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2、注重朗读,以读悟情。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由朗读,提倡个性化阅读,根据画面及背景音乐的渲染,不断地读、评、读,最终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不足之处就是,我把“悟情”作为重点,学生虽然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做到了人文性,但相对于工具性来说的“语文味”廉顾不足。

  3、理解“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上游利益,不顾下游利益;只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脑中没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4、我认为自己在教学课文中落实得比较好的地方是注意挖掘文章写法上的特色,引导学生把握好文中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直接抒情具有的强大力量,由此再让学生感悟升华,让环保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神话传说中的太行、王屋二山被操蛇之神移走了,换来了愚公的出行方便,现实中的“山”被伟大的人类“移”走了,换来的却是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部分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和矿物的枯竭!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出现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应运而生。

  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开始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但还是难以把保护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如何拨动学生心底的那根环保之弦成了我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而且,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说明文和新闻的知识,所以在文体之上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学会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四、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我用一课时完成,我确定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兴趣诱导法、诵读法、指导点拔法、探究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随机相应地提示、点化、诱导。

  五、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圈点勾画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学生纠正补充法、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整理、迁移知识的能力。

  本课运用的教具: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

  教师:印发余秋雨的《沙原隐泉》与潘岳的《西风胡杨》推荐学生阅读,推荐歌曲《月牙泉》让学生欣赏。这样做有三个目的:一是尽量增加学生的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二是尽可能多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触动,为课文的教学构建良好的氛围。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阅读教师印发的材料;欣赏教师推荐的歌曲;查找有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被污染的事例。(图片、书籍、相关报道均可)

  七、教学程序的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及题解

  我是直接导入这一课的,再结合课题中的“泊”字依次提出几个问题:

  ①“泊”的偏旁是什么?

  ②这说明“罗布泊”原来跟什么有关?

  ③“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④你能从课文的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⑤通过对课题的分析,你觉得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课文?

  ▲设计此项环节的目的:通过对课题中关健字词的分析,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角度分析了课题之后,也让学生弄清楚了课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环节:阅读指导

  步骤一:教师逐个打出表现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图片,并依次简单解说。在看完所准备的6幅图片之后说:美丽的罗布泊怎样会变成了现在连一滴水都没有的罗布泊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比如默读、高声朗读等方式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

  1、通过截然不同的两类图片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引起强烈的学习欲望;

  2、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清全文的思路。

  步骤二:教师当所有的学生都读完课文后打出一幅再现罗布泊过去状貌的图片,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配合这个画面的文段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根据图片上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就找到第8段中的这段文字:“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当学生找到了之后,教师就问:这样美丽的仙境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欢快的、愉悦的)哪位同学能给大家示范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做适当的简单的点评。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通过图片再现罗布泊的昔日美景,帮助学生找到朗读的感觉,这种昙花一现的欢快愉悦之情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步骤三:点击鼠标,打出一幅展现罗布泊现在状貌的图片,请学生也从课文中找出可以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

  可以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在课文中有两处,第一处在课文的第3段自然段: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天气温高达70°C。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第二处是课文的第22自然段:“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第一处因为比较靠前,学生大多能较快的找出来,在学生找出之后请学生概括说出此时罗布泊给人的感觉,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处可能需要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被发现,当学生找到后,结合文段中的“裸”、“尽”挖掘隐含在文字之中的讯息,在学生领悟到了这段文字其实是在说大地的植被被破坏之后,再分析这段文字所采用的拟人修辞的好处和意义。最后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想象罗布泊满目疮痍的现在,如泣如诉的朗读更能激起我们心底强烈的环保意识。

  步骤四:从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罗布泊,成了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围绕核心句子“‘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设计几个问题:

  ①我们平常听到的都是“吸血鬼”,这里为什么不说“吸血鬼”而说“吸水鬼”呢?

  ②老师知道,“盲”是指盲目,那“盲目”又是什么意思?

  ③“盲目”与上文中的哪个词相照应?

  ④文中又说“四盲”是巨大的“吸水鬼”,这“巨大”到底有多大?书里告诉了我们,请大家找一找。

  ⑤这巨大的吸水鬼对罗布泊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呢?

  在学生回答出第④个问题时,穿插介绍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让学生试着再在文中找出其它运用此种说明方法的句子。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了解罗布泊消亡的深层原因。

  步骤五:这个教学环节我主要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

  ①悲剧仅仅是罗布泊吗?(请结合课文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

  ②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呼吁“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那么该怎么救呢?

  ③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能为这伟大的拯救行动做些什么呢?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分组合作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意识,又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从探讨的内容来看,又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步骤六:作者把令人恐怖的罗布泊呈现在我们眼前,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也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写罗布泊美丽的过去?把对罗布泊美丽的过去的描写去掉好吗?为什么呢?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指导写作。

  步骤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沉湎在对昔日美丽仙湖的沉痛追忆之时,是否想过: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要想不重蹈罗布泊消逝的覆辙,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通过假想训练促进阅读的深层理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三环节:布置作业:成立环保青年志愿者小组,分别给自己居住的社区或村庄写一封呼吁环保的倡议书。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在歌曲《月牙泉》声中说出结束语)罗布泊的消逝,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悲剧,但悲剧仍在继续。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吧!

  附: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作者:吴刚

  罗 布 泊

  仙湖——————————荒漠

  改道、“四盲”

  保护环境 持续发展

  八、教学反思:

  当我翻开八年级下册课本的目录时,我就被这一课的标题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它。可当我看完之后,一种源自心底的失落和无奈震撼着我的心灵!那时我就想:一定要把这一课上好,让我的学生能从这一课中懂得更多、反思更多、收获更多。所以,当听说要举行说课比赛时,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课。

  虽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限于文章篇幅比较长,部分学生可能还是难以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所以我没有完全地放手让学生自学,而是采取“以读带学”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地找和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罗布泊消逝前后景色的语段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觉得我的这种做法应该是成功的。文中对罗布泊消逝原因的理性分析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学和分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也符合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而多媒体的介入不仅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我的胆子不够大,放得不够开,引导的多了一些,给学生自主探讨的时间少了一些,我想,这也是以后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也请各位专家、同行不吝赐教!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389231.html
延伸阅读
孩子们毕业了,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你是否给孩子们一个合适的评语了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毕业班主任评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
2020-07-21
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作为班主任的你,是否应该给学生一句评语呢?那么有哪些评语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对学生评语2020”,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班主任对学生
2020-07-21
早安的问候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快快准备起床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安问候一句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早安问候一句话【一】1. 把昨天的疲惫让梦带走,
2020-07-20
美好的一天总是从一句正能量的早安开始的,快快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天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早安短语正能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早安短语正能量【一】
2020-07-20
简短的早安问候,可以带来一天的快乐!快准备好你的早安问候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安短语一句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早安短语一句话【一】1. 明白的
2020-07-20
中考是在进入高中之前的一次筛选考试,为高考打下基本的条件。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备战中考的励志的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备战中考的励志的句子(一)1.再苦再难
2018-08-11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后心情也会非常不好,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挫折后的励志的句子”,更多精彩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挫折后的励志的句子(一)1.20xx真挚总结如下:
2018-08-10
一杯咖啡苦不苦,不在于你放没放糖,而在于你用没用心去搅,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艺的甜品的心情语录”,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文艺的甜品的心情语录(一)1.我心里藏
2018-08-03
高考我们每位学生都应该为之努力,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努力的励志的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点击阅读。高考努力的励志的句子(一)1.我们在人生中,要用积极的心态不
2018-08-11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自己往往就会获得收获,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坚持加油的励志的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点击阅读,一起来欣赏吧。坚持加油的励志的句子(一)1.强烈的信
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