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通用

字典 |

2023-07-22 08:59

|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出国留学网整理了以下可能与您有关的“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想了解更多欢迎到我们的官方网站。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1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 红色记忆

  (一课时)

  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美术作品形式。教学难点: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作品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硝烟》《胜利渡长江》。(2)介绍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创设和渲染学习气氛。

  (3)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对美术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2、深入理解

  (1)欣赏教科书中美术作品《启航》、《占领总统府》、《开国大典》、《太行铁壁》等革命美术作品。

  问:你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

  以上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采用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董希文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评价:“ 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开国大典》总体性说就是极端严谨的素描,饱满而富装饰性的色彩,线条流畅的对称性构图

  素描和色彩在作为油画中的主要元素在各个时期有各自的强弱地位,并不能一味的说哪一方多么的重要,并且近现代绘画在构图元素反面也有很深入的研究。

  油画材料本身的特点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这给了画家很大的发挥空间。个人认为油画的特点只能从跟其他画种的特点对比来说明。油画材料总的效果厚重饱满,可以描绘很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制造出丰富的机理效果,同时其也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迷人的光泽,这些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特点。

  油画以其特有的写实表现力和长于以现实主义方法表现社会性题材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风格、新内容的作品,如《开国大典》(董希文)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

  《开国大典》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3)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4)欣赏《太行铁壁》、《狼牙山五壮士》

  讨论:艺术家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

  你能体会艺术家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创作与探索?(5)试着从题材、构图、内涵来分析《母亲》。

  3、欣赏评述。

  第二课 鲁迅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了解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并尝试以课本剧的方法探索表现鲁迅的文学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及其人格魅力。

  4.设计一张封面。

  二、重点:了解鲁迅生平事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同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评述版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具备综合探索的能力,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难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分析欣赏鲁迅及其笔下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评述。

  (1)教师放映录象《鲁迅》,让学生感性认知鲁迅的形象。

  (2)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谈谈对鲁迅的感受和评价。

  (3)引入本课的学习,在欣赏评述中归纳鲁迅的相貌特征与精神气质。(4)发现另一个鲁迅。

  2.加深理解,提升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鲁迅的收藏和作品《火鸟》、《猫头鹰》。

  (鲁迅很喜欢猫头鹰,有人称先生为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曾说:“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不大吉利的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2)鲁迅小时候在读私塾时,“就喜欢有插图的书,并且经常加以描绘。”(3)鲁迅少年时购买的部分画谱(从鲁迅的自述和别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少年时期的鲁迅对于美术的喜好是出于天性的,而且这一喜好伴随了他的一生。)(4)欣赏《北大校徽》

  能说说北大校徽的设计特点吗?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五四”前夜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对人的价值、尊严、个性与创造精神进行肯定与张扬的表现。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大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成就了现代标识史上的经典作品。)

  “过去所出的书,书面上或者找名人题字,或者采用铅字排印,这些都是老套,我想把它改一改,所以自己来设计了。”

  ——鲁迅

  (5)分析《呐喊封面》

  暗红的底色如同腐血,包围着一个扁方的黑色块,令人想起他在本书序言中所写的可怕的铁屋。黑色块中是书名和作者名的阴文,外加细线框围住。“呐喊”两字写法非常奇特,两个“口”刻意偏上,还有一个“口”居下,三个“口”加起来非常突出,仿佛在齐声呐喊。鲁迅只对笔画作简单的移位,就把汉字的象形功能转化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设计元素。

  (6)分析《引玉集》苏联版画集

  版画家们的姓名被横排置入中式版刻风格的“乌丝栏”中,和左边竖写的“引玉集”三个大字相映成趣。圆形阴文的“全”字将方形构图打破,红底黑字的方框顿时便活络起来。封面最左边有一黑色边线,漫过书脊,充满整个封底。红与黑、与封面的白底形成强烈对比,是中国出版物的经典用色。

  (7)分析《木刻纪程》、《三闲集》、《二心集》、《心的探险》、《桃色的云》等封面设计。

  请你说说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有哪些特点?

  3、巩固新知,课外拓展 设计特点 A、以字为主 变化无穷 B、简单 大气 内涵丰富 C、讲究构图 巧妙组合 D、熟悉材料 印制技术 E、“书卷气”与“民族味” F、注意整体设计

  4、作业练习

  1、在网络、书籍等载体上搜集和鲁迅有关的美术资料资料

  2、对自己的美术本进行封面设计

  第三课 手绘校园风景

  (第一课时)

  一、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3、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二、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三、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各种风景以及本校风景:只要你主动发现,校园处处是美景。

  2、感受

  仔细观察画面,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同样宽的路,在画面里会不一样,为什么?(引出“透视”)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透视现象?

  *风景画是如何表现空间感的?(两张画进行对比)

  3、探究

  (1)欣赏系列风景画,研究问题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利用取景框在收集的各种风景图片中找出风景画是如何表现空间感的?(2)视平线: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平行透视:视点与画面处于平行状态的透视

  成角透视:画面与视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

  4、作业分析:

  (1)欣赏校园风景(校园照片)。(2)介绍透视特点(近大远小)。(3)教师示范、讲解写生过程和步骤。

  5、作业练习

  (1)、对校园的风景照片进行写生(2)、教师巡回指导

  手绘校园风景

  (第二课时)

  一、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3、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二、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三、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四、教学过程

  1、校园风景写生。

  2、取景框的使用

  3、强调透视观察。

  4、教师示范、讲解写生过程和步骤。

  五、练习

  1、对校园的风景进行写生

  2、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 标志设计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警醒标志作品欣赏,对学生起到了安全教育功能。

  2、通过标志设计练习,让学生了解标志的作用和设计原理及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特点。

  难点:标志象征意义的表现,色彩在标志设计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学。

  猜一猜,这是什么?(各国公路零公里标志)

  2.深入教学。

  (1)标志:现代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

  特点:直观生动、易于识别和记忆。

  (2)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示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哪些特点?(3)解读杭州城市标志。(4)标志的作用(传达信息)

  (5)标志的形式:根据基本构成因素,标志可分为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图文组合标志。

  (6)优秀标志的标准:构思新、形象简洁明了、具有美感,易于识别记忆。(7)说一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标志所含的意义

  (8)标志的主要类别:商业性标志(商品标志、企业标志)、非商业性标志(国家、城市标志、社会团体标志、交通运输标志、安全标志、运动会标志、旅游标志等)

  (9)演示一系列交通和公共场所标志。

  第二课时

  1.教学设计。

  (1)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A.准确恰当地表现 标志的内容和涵义。B.造型简洁,易于识别和记忆。C.独特的创意构思。D.具有较强的视觉美感。(2)标志设计的步骤:选题构思-选择形式-设计草图-配色-确定图形-定稿-精确绘制

  (3)色彩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A.原色配置:原色的颜色单纯、强烈、鲜艳夺目,艺术效果和传播效果显著。B.同类色配置:只选择一种颜色,依靠色彩明度的变化,如用桔红、桔黄、中黄、浅黄进行搭配,形成由浅入深的过度色视觉,能表达出动态感。

  C.互补色配置:对比鲜明,图形格外醒目鲜艳,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4)作品范例欣赏。2.作业(任选一个)

  (1)为自己的学校或班级设计一个标志。

  (2)根据学校的主题活动,比如学校运动会、学校社团文化节等,设计一个标志。

  (3)为社区的艺术节、科技节等设计标志。(4)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校园环境标识设计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习以协作的方式进行整体设计。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标识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难点: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及其制作。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能帮助你快速感知方位的是什么? 2.深入教学

  (1)环境标识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用较为清晰的文字、图象符号组合成人们易于识别的信息,用来传递信息或吸引注意力,以帮助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判断。

  作用: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中,使得陌生访客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2)标识的种类及形式。

  (3)指示导向标识:也称导向标识系统,实质上就是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的有机结合体,也就是一种风格统一、信息明确的路标、路线导向的标牌。

  (4)识别标识:显示不同的场所,以供判断和选择。

  (5)警示规则标识:引起人们注意,提醒人们可以做什么或不可以做什么。(6)装饰标识:美化和装饰环境。

  (7)标识的两种形式:平面标识和立体标识。(8)标识设计的原则:醒目,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并且注意与环境相协调。(9)标识设计的要素:清晰的文字、简洁的图形符号、醒目的色彩(10)讨论: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什么材质的标识?

  3.课堂练习:设计一个“洗手间”的标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欣赏标识作品:与环境相协调的校园标识,不仅起到指向、警示等作用,还给校园增添不少亮色。标识上的图文设计怎样才能最佳地传达意图?(文字清晰、图形符号简洁、色彩醒目)

  2.小组派代表汇报前期的准备情况,大家共同讨论为学校环境设计的方案。(1)标识的内容。(2)摆放的位置。

  (3)所使用的材料(以纸材为主)。(4)文字和图形的基本构成形式。(5)如何分工。3.欣赏优秀作品。

  4.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副校园标识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第六课 诗情画意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树、石、云、瀑布的画法,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难点: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创作具有意境美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2.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初步掌握诗意画的创作步骤与画面意境的处理方法。

  3.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山水画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节奏感不同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一段古琴音乐,组织课堂教学。演示古代山水名家的精品范画,教师简要地介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使学生对作品有较详细的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示学生思考: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2.深入教学。

  (1)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音乐,配上诗朗诵,朗诵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感受诗词中山河雄伟的气势。

  (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的意识,分别从绘画角度、历史背景角度、文化角度、作者的生平或创作心理角度进行欣赏。

  (3)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各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诗情画意?

  (4)组织学生分析: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教师归纳总结。

  3.布置作业。

  让学生归纳出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在表达意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4.课堂延伸。

  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山水画作品,体会不同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教师提示:创作优美的山水画必须先掌握山水画基本要素的画法。

  (2)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树,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树的基本结构——由干、枝、叶组成,引出本课内容——树的画法。

  2.深入教学。

  (1)要求学生根据演示中对树的认识,结合生活中关于树的印象,用笔墨的形式把树表现出来。

  (2)教师展示关于如何画树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对于树的结构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3)教师从用笔、用墨、勾线、画枝、添叶、渲染等步骤详细讲解并逐步示范,使学生对树的画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4)讲解树枝的画法,树枝一般可分为鹿角枝和蟹爪枝,并说明鹿角枝和蟹爪枝各适合于表现哪些树。

  (5)讲解树叶的画法,树叶一般可分为夹叶和点叶,并说明夹叶和点叶各适合于哪些树。

  (6)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布置作业。

  综合运用画树的知识,观察自然界中树的样子,画出一棵树。

  4.课堂延伸。

  收集古今山水画名家作品,观摩其中树的画法。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宣纸、中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

  (教师)关于山石画法的课件、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展示名山的风景图片,分为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两大类,请学生分析这两类山有何不同。

  (2)教师画一山石,加以皴、染,请学生观察,山石就是山的模型,而山就是由山石组成的。引出本课内容——山石的画法。

  2.深入教学。

  (1)鼓励学生画出石的造型,根据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强调说明石的造型是不规则的,用笔应挺劲有力,用墨应干湿结合。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让学生观摹。

  (2)请学生讨论回答:北方的山与南方的山有何不同?创作时应如何去表现这些特点?

  (3)教师作出总结:北方的山宏伟、雄奇、险峻,适合用斧劈皴表现,而南方的山多秀丽、平缓,适合用披麻皴表现,并分别就这两种皴法逐一作出示范。

  (4)再次展示这两类山的图片,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5)要求学生进行画石的练习,并分别用斧劈皴和披麻皴表现,体会这两种皴法所表现出的意境。

  (6)教师示范,用色、墨结合的方法给皴好的山石染上颜色。

  3.布置作业。

  用色、墨结合的方法表现山石。

  4.课堂延伸。

  有条件的地区,让学生对着周围的山、石进行写生。

  第四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录像、挂图、背景音乐、毛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背景音乐,放映表现黄山云雾的录像,请学生留意观察并说说各自的感受。

  (2)播放一段表现瀑布的背景音乐,放映瀑布和溪水的录像,放映后让学生说说瀑布、溪水的特点。

  (3)教师作出总结:云、水是山水画中表现意境的重要因素。

  2.深入教学。

  (1)放映表现黄山景象的录像,配上抒情诗朗诵,使学生体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2)讲解云、水是山水画表现意境的重要媒介,介绍画云、水的基本知识,并作范画。

  (3)综合山水画的知识,教师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并题上诗词,让学生观摩。

  (4)选一首李白或其他作者的诗词,仔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组织学生讨论:创作何种形式的山水画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这种意境?

  (5)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自己学习山水画的心得体会。

  3.布置作业。

  选出几幅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其意境的体会,分别题上相应的诗句。

  4.课堂延伸。

  了解某一著名诗人(如李白等)的生平、时代背景、思想情感,择其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根据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

  第七课 暑假生活记录册

  【重点难点】

  重点: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和整体设计方案。

  难点:书籍整体设计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习封面设计、版式设计。

  2.通过制作记录册,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事先规划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的点滴进行记录和感悟,进而懂得珍惜光阴的道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几本不同装订形式的书籍、纸张

  (教师)几本开本不同、装订各异的书籍、教学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以录像或幻灯演示书籍发展史,内容重点在于比较古代书籍与现代书籍在形式、装订方面的区别。

  (2)提示学生思考:现代书籍与古代书籍相比,有哪些优点?

  (3)演示“暑假生活记录册”资料图片,请学生回答:生活记录册与书籍有何区别?

  (4)教师说明:生活记录册实质上就是书籍,引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深入教学。

  (1)请学生观察自己的书本,了解书的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书的了解作简要介绍。

  (2)教师示范一本标准书籍,详细介绍书籍的基本结构及其名称。

  (3)请学生将准备好的整开纸对折,再对折……折六次,体会书籍开本大小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哪些书适合用大开本,哪些书则适合用小开本?教师说明:根据特殊需要,还有异形开本的书籍。

  (4)用实物或录像展示装订风格各异的书籍,让学生分析哪种装订方式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5)教师讲解装订知识及其技巧,并操作演示其中一种装订方法。

  3.布置作业。

  设计一本16开本空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并装订成册。

  4.课堂延伸。

  组织学生到印刷厂参观,观摩书籍的制作程序。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形式及内容的图书

  (教师)中外优秀封面设计图片、不同风格的内页设计的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课件演示中外优秀封面设计作品。

  (2)请学生思考:封面设计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如何编排才能使形式美观?

  (3)教师提问:封面设计与书籍内容应是一种什么关系?

  2.深入教学。

  (1)讲解构成封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展示封面设计常见的四种结构,提问学生:哪种结构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

  (2)教师讲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思考:根据内容应采取什么形式的封面结构?

  (3)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根据内容需要,应采取何种色彩来表现?

  (4)展示一本标准书籍,请学生观察书籍内页设计的版式构成,教师讲解版式设计的构成及其名称。提示:内页设计应不拘形式,一切为内容服务。

  (5)请学生思考:暑假生活记录册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采取何种版式?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的兴趣?

  (6)教师可演示一本简易生活记录册的制作。

  3.布置作业。

  在制作好的空白生活记录册上添加封面设计和内页设计,可用手写或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本完整的生活记录册。

  4.课堂延伸。

  将制作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放入学校展览橱窗内展览。

  第八课 北京故宫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宫藏品的艺术特色,认识我国传统艺术种类,体会古典绘画的魅力。

  难点:理解传统艺术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藏品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2.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独立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

  (教师)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录像机或多媒体设备、故宫藏品资料、《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录像放映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配上背景音乐和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师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特点及功用,说明故宫在明清时期作为皇宫,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现在被作为国家博物院,保存着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2.深入教学。

  (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让学生欣赏作品《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中的重要作品,设色光彩鲜亮。教师讲解北宋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点,提示学生思考:北宋青绿山水与现代重彩山水有何区别?

  (2)作品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将图中的五个局部分别放大,供学生更清楚地观察韩熙载本人的不同神情。提示学生思考:韩熙载与众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分析作品形式及意义。

  (3)作品赏析《清明上河图》。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按照画面顺序从左至右,犹如沿途观赏一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提示学生联想:自己在家乡的庙会、集市是否观察过类似场面?

  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民间风俗画,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景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教师对故宫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等文物作简要介绍。

  3.布置作业。

  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或互联网,让学生查找、欣赏一些具有传统价值的中国画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九课 巴黎罗浮宫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雕塑、绘画的风格及艺术特征。

  难点: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深远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罗浮宫内藏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欧洲古典艺术作品。

  2.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多元文化的艺术修养。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罗浮宫的相关资料

  (教师)录像机、罗浮宫三宝图片等相关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将罗浮宫平面图通过录像放映出来,先整体放映,后局部放大,标出

  参观路线。

  (2)带领学生网上游览罗浮宫。通过网络教学,首先观赏罗浮宫的建筑外观,然后进入博物馆内部。

  教师逐一向学生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罗浮宫作为艺术博物馆的特征。

  (3)教师提示:学习本课应与上一课的北京故宫联系起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比如:同样因为是艺术博物馆而闻名,但罗浮宫作为中世纪城堡,故宫作为皇宫,其建筑风格迥然相异,所收藏的艺术品也有很大不同。

  2.深入教学。

  (1)展示罗浮宫的雕塑作品时,重点讲述作品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在西方艺术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欣赏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绘画风格以及故事情节两方面加以关注。

  (3)《自由领导人民》是一幅气势庞大的战争题材美术作品。在欣赏该作品时,录像放映法国大革命的影像资料片断,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作品的艺术特点与风格。

  (4)利用录像或多媒体演示其他作品图片,并加以讲解。

  (5)组织学生讨论欣赏后的体会。

  3.布置作业。

  (1)组织学生制作一个网站,内容以欣赏欧洲古典美术作品为主,然后在网上发布。

  (2)以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的区别和联系为题,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表述。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2

  1、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2.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重点、难点。

  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水的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

  (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

  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

  (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

  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

  (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

  (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

  (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

  (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

  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

  (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

  (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浪费水的现象

  (2)小组交流:生活中 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缺乏水的结果)

  (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

  (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

  (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

  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

  2、砖石上的雕刻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浮雕的特点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类。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秀浮雕艺术的欣赏感受,试制作一件半浮雕或线刻作品。3.通过欣赏和创作,感受浮雕具有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雕刻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浮雕。

  难点:根据材质进行合理的作品创作,表现一定的主题。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欣赏评述。(1)课件出示放大的瓦当图片,师生交流该图片的有关信息。(2)引导学生谈欣赏感受。

  2.区别体验。(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图片,比较瓦当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间的区别。(2)教师小结:浮雕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和纪念意义。3.寻找体验。(1)师生交流生活中的浮雕作品。

  (2)多媒体展示:硬币、玉佩、笔筒、椅子靠背、房屋装饰(如石膏线、墙体浮雕装饰等)、纸浮雕等浮雕作品。

  (3)学生谈感受。(4)教师小结浮雕的种类及表现形式。材质归类:泥板、木板、竹板、玉石板、金属板、纸板; 表现的面:单面[玉佩]、双面[硬币]、组合等。4.制作创新。(1)师生探讨浮雕的组成与制作方法。组成:底版,凸起的形象;制作方法:

  一是在泥板上画出形象,将需要的形象保留,剔去不需要的部分,使形象凸起;二是在泥板表面从下往上层层粘上泥块,使形象凸起;三是用泥模印制,再加工。(2)引导学生创作,并思考创作意图(教室的墙面装饰,送给朋友的纪念品等)。(3)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

  学生根据能力、兴趣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制作:可单张的简单作业,表现最简单的图案内容;可用多件组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可改变方形的泥板,可以是圆、三角、组合形等。

  5.成果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互评,教师表扬作品有创意的同学。

  6.课外拓展。有兴趣的同学课外继续搜集有关雕刻的国内外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3、墙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2.让学生尝试着能运用各种材料和学过的造型方法创作出一堵“墙”。3.从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在了解探索墙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墙文化,能用不同材料创作一堵“墙”。

  难点:感受墙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灵活运用学过的各种技法创作一堵“墙”。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篆书的“墙”字,请学生猜字。

  2、关于墙,你想了解些什么?

  3、“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墙,感受墙文化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观察课题“墙”字,说说它让你产生哪些联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说说墙的内涵、结构等。)

  2、板书墙的结构:墙檐、墙体

  3、介绍中国有特色的墙 4、欣赏现代建筑墙的材质之美

  “刚才我们欣赏的墙大多是砖、石、木头构成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墙的构建材料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5、寻找温州有特色的墙,尝试着去了解这堵墙的相关知识,并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自己搜集的墙的照片,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美)

  三、欣赏名家作用,感受墙的绘画艺术美

  师:“墙的美是如此千姿百态,激发了许多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A.师:“你认为这幅作品变现了怎样的一种美?”(示图《老墙》)B.欣赏、比较、讨论《雪景》、《石塘渔家》的艺术风格

  师:“这2幅画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他们在色彩与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四、表现墙

  如果让你来表现墙,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材料?

  4、家乡的古塔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能创造性地表现塔。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

  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

  (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

  (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 3.小组分工。

  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

  (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

  (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

  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

  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

  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

  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

  (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

  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

  (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

  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

  (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

  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

  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

  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

  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

  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2.塔有哪些用途?

  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

  (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

  (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

  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

  (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

  (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

  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

  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

  (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

  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

  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

  5、美术档案袋

  一、教学目标:1.了解纸材容易造型的特点,懂得用纸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成长记录袋的功能。2.设计并制作各种形式多样、功能齐全、造型美观的成长记录袋。3.培养学生爱惜自己每一张习作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成长记录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如何将成长记录袋的功能和它的设计与制作紧密连接,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1.演示——卡纸变纸袋。

  (1)出示一张彩色卡纸:我能用一秒种让它大变身。

  (2)我还能继续变:将对折的卡纸两边粘贴,展示并追问:“卡纸变成了什么”?(3)出示一位学生的美术作品,轻轻装进纸袋内,由这个动作引出新课:七彩足迹——成长记录袋设计。

  2.探究——多变的卡纸,个性化的档案袋。(1)思考:你希望你的成长记录袋有哪些功能?(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出示四款不同设计风格的“成长记录袋”。请各组同学仔细观察后,找出不同的设计方法和细节。将“成长记录袋”分发给四个小组,每组一个,并根据课件呈现的问题展开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

  ①你组的作品属于下列的哪种样式:折叠式、插入式、书本式、屏风式? ②袋子的内部有没有独特的设计亮点? ③袋子的外部是否个性化设计?

  ④仔细观察你组的作品,尝试还原它的制作过程,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4)以组为单位,在实物投影仪上边展示每组探究的个性化设计作品,边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

  (5)你还有更好的创意设计这四款记录袋吗?(可以是针对整体的设计,也可以是针对其中的一个细节)

  3.实践。(1)美好的创意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得到体现和推广,动手做一做,你将有更多的发现。要求:根据自己喜欢的造型,设计并制作成长记录袋;给主体袋面设计一张“有个性的脸”。4.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学生的设计。

  讨论自己觉得不满意的细节,大家共同开动脑筋帮助解决设计制作中的疑难问题。

  6、眼镜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眼镜的造型、色彩、材质。

  2、创造性的体验造型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眼镜的基本结构,并学会在结构上大胆想象创作。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导课:

  1、同学们,看看老师在黑板上贴的这两个圆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请举手告诉老师。(像红绿灯、像车轮、像眼镜„„)

  2、大家的想象力都不错,由圆组成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但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刚才的xx同学一起,把它变成(出示课题:眼镜)好吗?(用简单线条把黑板上的2个圆组成眼镜)

  二、授新:

  1、师:眼镜出来了,可老师觉得它太单调,没有特色,同学们有没有同感呢?(有)正因为这样,劳师也为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世界各地比较(补充课题:新颖的)眼镜,同学们想不想看?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出示课件——各地夸张的眼镜造型)师:这些眼镜的造型非常的夸张,也能给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有许多眼镜是有主题的,比如„„,你还能找出拿些是呢?(教师举例引导,学生描述)

  2、师:这些眼镜你们喜欢吗?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觉得它们漂亮极了,在设计上也非常的大胆和夸状(有的像„„有的像„„)但老师又觉得这些作品大多过于成人,不大适合你们,相信老师这的眼镜你们会更喜欢(幻灯出示课本教材)哪幅是你最喜欢的?它有什么特点?第一眼吸引你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板书:造型、色彩、材质)

  3、有的同学喜欢星星、喜欢蝙蝠造型的,这说明这些眼镜的外型?有的同学喜欢红色的,有的觉得金色的好看,这说明它们的颜色?有的同学喜欢羽毛制作的,有的喜欢木制的,这说明它们的选材?

  4、同学们都总结的很好,相信观察入微的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它们这变变,那变变,都只在哪进行了改动?(出示板书:镜架、镜片)

  5、镜架和镜片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又是怎样改造,使它变得新颖?(教师讲解并通过幻灯进行演示)

  三、学生练习: 1、2个同学一组,拼起你们的智慧一起动手设计一幅大胆、夸张、有创意的眼镜。

  7、椅子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功能及造型的椅子,初步学习椅子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够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型及不同功能的椅子,运用立体纸工的形式来表现。3.培养学生热爱设计、敢于创造、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立体纸工的形式来设计。制作各种不同造型和不同功能的椅子。难点:启发学生探索创新。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肢体表演。教师:椅子不但提供人休憩,还记录着不同的故事。无论儿童的小木椅,还是老人的竹摇椅,都让人充满着记忆。请你试着用肢体来表现一种椅子的造型,可单独进行也可和同学合作来表现。

  教师边检查学生摆的各种不同的人体“椅子”造型,边尝试去坐坐这些“椅子”,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

  (2)仔细回想在你生活中看过的各式各样的椅子,你觉得哪一张最特别而让你印象深刻?揭示课题《椅子设计》。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图片及其他艺术家的各种设计作品,启发设计灵感。(1)认识不同功能的椅子造型的差异。

  (2)比较平日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椅子和艺术家所创作的椅子有什么差异。3.自主研究,激发创意。

  (1)引导谈话: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造型和不同功能的椅子,例如口腔医院提供给病人所使用的椅子,它的功能中就有一种是为了让病人在看牙齿时能转移疼痛注意力,椅子上加装了电视和按摩设备呢。(2)同学相互交流感受和设计意图。

  ①你想设计一把怎样的椅子?你觉得你梦想中的或是未来的椅子会有哪些功能? ②你设计的椅子会提供给哪些人使用?它有什么特色?适合摆在什么地方? 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用立体纸造型来设计、制作椅子,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造型新颖、功能多样、色彩和谐的椅子纸作品。(2)可另附设计说明。5.展示作业,学习评价。

  8水墨画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感受水墨画-鱼的独特表现方法。

  2﹑学习用水墨表现鱼的技法,进一步体会笔触和墨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3﹑感受水墨画独特的美感,激发对祖国传统美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水墨画鱼的魅力,领悟水墨画的意境

  难点:探究水墨画鱼的技法,提高学生国画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准备:水墨画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水墨画课程,来画画鱼。尝试学习其中一种鱼的画法。感受水墨画的特点与乐趣。

  (二)讲授技法: 示范

  先看看画鱼的顺序与步骤,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画鱼时的用笔跟用墨的方法。

  1,鱼的背部——鱼鳃——鱼腹

  2,鱼尾——背鳍

  3,鱼眼——鱼嘴——腹鳍

  4,鱼鳞

  分析用笔与用墨

  学生跟画

  (1)侧锋入笔画背脊,鱼腮,做到一笔下去有浓淡变化。

  (2)中锋淡墨勾出鱼腮鱼腹轮廓

  (3)笔尖浓墨,侧锋两笔画出鱼尾,就着笔里的余墨,侧锋画出背鳍

  (4)浓墨中锋画出鱼头,一气呵成,不调墨,自然出现浓淡变化。

  (5)调顺笔毛,画出两片腹鳍,注意腹鳍的位置在腮后。

  (6)浓墨点出鱼鳞

  (二)欣赏-朱耷作品。出示课件:作品《鱼》

  (1)分析鱼的笔法墨色

  (2)分析整体构图

  (3)观察鱼的表情

  (4)了解作者生平,画作背景

  朱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他笔下的鱼会有如此桀骜的表情?

  (5)感受画作整体意境

  在八大山人的画面上,经常出现大面积的留白,更加显得鱼是孤独的,鸟是寂寞的,正是大片的空白,给了观赏的人无限的遐想,有了一种悠远的意境,创造出中国水墨的空灵之美。

  (三)作业要求:用简练的笔法,有变化的墨色,画一条或几条鱼,使画面有情趣,有意境。

  (四)学生作业。

  (五)作业展示

  10花鸟小品

  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准备教具:欣赏用的花鸟画作品数幅、影像资料、画写意画所须的工具。2.准备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二引导阶段:

  1.播放逛动物园的视频让同学欣赏,导入新课。在视频中看到许多的花鸟鱼虫等,导出——如果把它们用中国写意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画就是写意画鸟画。2.自然界的花卉、花鸟给人美的享受,结合人的直观感受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这些花鸟美景的——展示历代花鸟画家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3.引入写意花鸟画的章法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a.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b.墨法:泼墨、破墨、积墨

  c.笔法:中锋用笔、侧锋用笔、逆锋用笔、拖锋用笔

  三。发展阶段:

  1.播放齐白石老人的作品《虾》,教师展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虾》的挂图。

  2.示范画虾的步骤:侧锋画头、身、尾;中锋画爪、钳、须、眼等。

  3.另外出示荷花的绘画方法。

  4.同学们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评:找几位同学的作品展示,并让同学们自己讲述作品的特点。

  五。总结:

  1.花鸟画的概念。

  2.花鸟画的基础技法。

  3.一幅完整的花鸟画小品的绘画步骤。

  11漫画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二、重点、难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1.情境激趣。(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揭题:《漫画与生活》)

  2.模仿尝试。(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

  (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 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

  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

  《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 《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 《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 4.尝试创作。

  (1)讨论创作内容。

  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 《拔牙》

  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5.作业展示。

  12给同学画漫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漫画作品,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

  2、学习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能根据自己或同学的面部特征,或某一个主题画一些有趣的漫画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概括力及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以幽默的心态对待生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

  二、重点、难点

  创作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意。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1、导入新知,引导思考。

  (1)出示一幅有生活气息的儿童漫画,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漫画的初步感受。(2)教师小结并示范漫画。

  (3)提问:漫画有什么特征?跟其他画种有什么区别?

  2、欣赏讨论,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中外名作、范作、学生作品等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2)请学生谈谈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说说感受。(3)欣赏课本中的漫画。

  (4)师生共同概括构思,可以从造型(漫画可以夸张、变形)、线条、色彩等来比较。

  3、学生创作,提供建议。

  根据下面的主题建议,结合以上的欣赏、分析,让学生创作。(1)为自己或同学画张漫画像。

  (2)创作建议: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可以夸张、变形;投入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发挥作画工具的特性,使材料、工具的使用更能表现作品的主题。

  4、指导创意,因材施教。(1)表扬大胆创作的同学。(2)表扬作品有特别含义的同学。(3)指出共同不足的地方。

  5、作业讲评,加强体验。

  (1)对作品优点、缺点进行讲评,并指出创作的内容走向。(2)课外收集生活中感兴趣的素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准备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的工具材料等。(教师)优秀漫画作品以及有关的录像、照片等。教学过程

  1、作业展评,引导方向。(1)复习上节课的漫画知识。

  (2)作业展评:表扬画得有特点和夸张有趣的画,共同探讨平淡的作品的修改思路。

  2、师生作画,合作研究。

  安排一至二个主题,如环保、学习等,共同创作。

  3、学习技法,加强感悟。

  主要对线条、构图、造型和形式感等加强指导。(1)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

  (2)师生共同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元素。(3)教师小结。

  4、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创作要求:自定主题,要求新颖、深刻;运用所学漫画技法进行创作;融入自己的情感。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评比作品,追求情趣。

  (1)举办班级漫画展,评选漫画大师;

  (2)评价建议:画面是否夸张有趣;主题是否有特定的含义;作品是否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3)小结: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小漫画师出现,优秀的作品可以送去投稿。

  6、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收集一些漫画作品,还可以写漫画日记,创作连环漫画等。

  13自己做图画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来完成图画书的设计过程。

  2、通过课前大量各种类型的图画书的欣赏,以及课堂经典图画书的欣赏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图画书的设计过程和表现方法。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图画书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

  三.教学重点难点用临摹或改画的方式,也可以自己创作表现好看的图画书。自己创作作品,作品要有自己的风格。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儿童图画书、图画书范画。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图画书,作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蜡笔等)。五.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拿出带来的图画书向学生介绍,引导:好看的图画书是我们多年来最亲密的朋友,给了我们美的熏陶、有趣的知识,还有无穷的想象力。今天我们学习图画书的临摹或创作的方法(板书课题)。

  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检查学习用具、图画书等。新授:(1)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图画书,为什么?

  (2)图画书有何特点,我们喜欢的图画书里有什么地方吸引人。(3)让学生说说准备如何去临摹或制作怎样的图画书。(4)引导学生联系书本欣赏精品图画书的

  精彩之处:色彩的搭配、运用,文字与图画如何有机的谐和等。(1)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图画书作一介绍。(可以上前讲)(2)学生讨论,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表述。

  (3)学生思考说说临摹图画书的方法或者自己创作的构思。

  作业: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对图例进行临摹或改画,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故事自己创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作业。

  小结下课:教师对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可以组成评议团,对自己或周围同学的作品作一具体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想象力

  2、学习连环画的创作知识

  3、掌握连环画的编绘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面和内容相符

  2、用各种方法绘制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好看的图画书

  二、讲授新课

  师:好看的图画书是我们多年来最亲密的朋友,给了我人美的熏陶、有趣的知识,还有无穷的想像力。

  1、欣赏范画

  2、讲解创作过程

  (1)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已所熟悉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分析这些小故事的内容,可将故事分成几段或几个情节,在大脑中将每一个故事情节构思好,构思一定要围绕故事片的主要内容。

  (2)当自已脑海里对画面已有了构思,最好赶快先用铅笔把它勾勒下来。

  可以先多画一些小草图,构草图时要考虑构思,草图作为落稿时的参考。

  (3)画草稿

  根据情节和小草图,将不同的几个画面完成,注意每幅画面要有一定联系,前后呼应。

  (4)最后将草稿勾为正稿,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最好改动不要过大。

  (5)添上一定的文字说明。

  注:形象尽可能符合故事情节需要,并独具个性。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选用水粉、水彩等工具对例图进行改画,也可以按自已按自已的想法,选择喜爱的方法作画。

  4、作业评价

  14为自己的书设计封面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构成的视觉形象。.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封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及设计步骤。

  技能目标: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构成的视觉形象。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导入: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一本书不仅仅有好看的内容,还要有好看的封面设计,这样才能给读者有较深的印象,那么怎样来设计一本好的封面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我喜爱的书——封面设计》

  1、对于书籍的封面设计你又了解多少呢?

  [1]书籍的封面有什么作用?(保护书页,宣传作用,欣赏收藏价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封面,犹如人的脸面各不相同,究竟封面上有些什么呢? 导入封面设计的三要素

  (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出版社、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

  教师总结: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

  A、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 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分析是用什么技法绘制的。

  教师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4、封面设计步骤:(1)构思立意(2)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置(3)图形的设色或制作,可以用笔直接画和设色,也可以运用学过的镂刻版画的技法上色,甚至可用有色纸剪贴(4)上颜色

  5、、学生创作练习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要求:(1)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本你们共同喜爱的书的封面。(2)图形装饰、文字突出、颜色鲜明。(巡回指导)

  15正负图形

  教学目标:1.学生欣赏正负图形,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2.学生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大师设计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解构与重构、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构成方式和形成风格上的区别。3.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教学难点: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教学过程: 1.观察“错觉图式”的导入。

  (1)游戏激发兴趣。提问:是你的眼睛骗了你,还是精心设计的图形迷惑你了?它们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共用的关键线形,同时课件显示“图”与“地”的区别。它们的创作分别有什么含义吗?(2)广告引导探索。畅谈:直觉与联想,在正形与负形中完美体现,使招贴的主题淋漓尽致。那么要如何进行图形的表现,实现图形创意的视觉化呢? 一般来说有:形的重复表现、多形组合表现、解构与重构、同构异质表现、形的矛盾表现、形的虚实表现、形的谎诞表现等等。

  2.体验“正负变异”的情感,设疑解惑。

  (1)课件播放埃舍尔的作品集《错乱空间》,让学生解析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①形的重复表现。②多形组合表现。③同构异质表现。④解构与重构。⑤形的虚实表现。

  (2)课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比较性的教学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正负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负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 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3.实践“正负变异”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2)学生为自己创设一种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或对立或依存的关系,比如“大鱼吃小鱼”,“风车转”“蚕吃桑”„„(3)学生随堂剪纸作品尝试:

  16剪纸喜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2.欣赏评析。(1)想一想。

  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 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

  3.活动表现。(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4.学生作业。巡视加以个别指导。5.作业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象、红绸带。教学过程 1.内容回顾。

  (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

  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

  (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

  (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5)小组讨论。

  (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

  (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8)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3.课后评价。

  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

  17生肖贺卡

  教学目标:

  1.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认识十二生肖的基本特征。2.大胆运用绘画、剪纸等表现方式,抓住十二生肖的特征,表现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动物。3.在欣赏生肖动物的过程中,引导了解祖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激发创新意识,采用各种方法表现生肖动物。生肖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谜语揭题。(1)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2)出谜面:“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你猜这是什么?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课题(即谜底):《十二生肖》。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问:你知道家里亲人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他们的属相是什么?(2)提问:你知道十二生肖是哪十二种动物?(3)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3.发展创新,引导探究。

  (1)对课本、图片和实物进行研究,提问:民间美术课的生肖属相与真实的十二种动物的不同?

  (2)小组探究:课件欣赏有关十二生肖的邮票、剪纸、泥塑、卵石画,提问:这些作品采用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想出哪些创作方法?你受到哪些启发?有更好的创意吗?

  (3)总结创作方法:夸张、变形、添加、简化,带给我们一种装饰性的美感。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

  给每个组发一个有关生肖的不同的创作作品,如邮票、剪纸、泥塑、卵石画,让学生自由触摸、研究。

  (1)提问:经过研究,我们知道了基本的创作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手里的这些作品,看看它们利用了哪些材料,是怎么完成的?你能说说它们的制作步骤吗?

  (2)引导学生讨论,尝试:每个组派代表将自己组的作品材料,设计创意和制作步骤进行介绍。5.作业辅导,完善实践。

  18青铜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有所了解,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教学重点:

  1.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重点应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教学难点: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这一讲,就向同学们介绍青铜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及主要艺术特征。(出示课题)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1)礼器:(2)乐器:(3)兵器(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 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

  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录象:曾侯乙编钟)

  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 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三。小结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3

  蘑菇

  活动目标:

  1.会用大小不同的椭圆形和半圆形画出蘑菇的基本形状。

  2.学习使用多种颜色来装饰蘑菇。

  3.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的涂色技巧。

  活动准备:

  小兔头像、蘑菇图片,范画、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一边出示小兔头像,一边说:今天小白兔早早起床,拿了一只篮子要到树林里去它边走边唱,非常高兴,因为它要到树林里采它最喜欢吃的蘑菇。终于来到了树林,可这时太阳公公却躲起来了,还下起了毛毛雨,小白兔没带雨伞,怎么办呢?你猜猜小白兔想到了什么办法来避雨吗?(幼儿自由议论)

  2.原来小白兔一口气跑到了蘑菇地里避雨,这里的蘑菇可神奇了(出示蘑菇图片),大大小小的,不仅有小白兔喜欢吃的小蘑菇,大蘑菇还可以做小兔的蘑菇房,这不,小白兔跑到大蘑菇下避雨来了,所以小兔子最喜欢蘑菇,它想摘很多很多回去送给它的好朋友们,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它吧,画些漂亮的蘑菇送给小兔子的朋友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作画

  1.出示范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蘑菇长什么样子的?怎么画呢?(幼儿观察后自由讨论)

  2、教师请幼儿说说,总结画蘑菇的方法,创编成儿歌的形式(PPT出示):圆圆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伞,一个个,地上长,小白兔,真喜欢。

  3、幼儿跟读儿歌。

  4、教师边念儿歌示范画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画椭圆形或半圆形的蘑菇顶,在蘑菇顶中间底下画上蘑菇柄,然后在蘑菇顶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或者斜纹作装饰,最后给蘑菇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示范时,强调涂色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

  5、带领幼儿边说边画: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边读儿歌边画蘑菇。(书空练习)

  三、幼儿作画,教室巡回指导

  1.发放画纸和油画棒,鼓励幼儿大胆落笔,画出大小不同的蘑菇,并提醒幼儿作画时注意顶和柄的衔接。

  2、会用多种颜色给蘑菇画上漂亮的花纹。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画好蘑菇顶,并鼓励孩子自己模仿作画。

  四、讲评作品

  1、收拾作画工具(请幼儿自行将油画棒收拾好,摆放到指定位置)

  2、老师对幼儿的作品做适当的点评:表扬画得又多又漂亮的小朋友,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多作鼓励。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4

  花手帕

  文本分析

  在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园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就是历史悠久的染色工艺——染缬。染缬,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为了创造多种艺术特色,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古代民间艺人发明了许多印染方法。从制作方法上古代印染工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绞缬(今称为扎染)、蜡缬(今称为蜡染)、夹缬(今已失传)。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

  本课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活动一”的设置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活动二”的设置即制作扎染作品。工场扎染比课堂要复杂得多,一般要经过染前处理一捆扎布料一浸水一染色一冲洗晾干一熨平完成等工艺程序,色料的配置需用专门的印染色料,并加入食盐等,使染色后不褪色。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教学准备: 生宣纸、颜料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欣赏感量: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3.板书课题:花手帕(一)纸手帕

  二、方法指导

  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小结板书:折纸,染纸)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三、观察分析

  1.欣赏纸手帕作品(优劣对比)。提问:你喜欢哪块纸手帕? 为什么?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自主表现

  I.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五、分析交流

  I.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2.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②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活动二:

  一、尝试表现

  1.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回顾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导人新课,提问引导思考:制作纸手帕染前要先折。那么,制作布手帕在染前,你准备将布料做怎样的处理? 3.学生讨论、尝试。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仿效民间艺人的手法,制作扎染手帕。5.板书课题:花手帕(二)布手帕

  二、方法指导

  1.观看幻灯片,了解民间扎染的发展、制作过程、方法,以及民间扎染作品欣赏,画面配讲: ①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 2 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凡是扎了的部分染料进不去,这样就保留了布料原有颜色的面貌而形成图案,因此叫扎染。

  ②在机器印染术出现之前,人们的服饰花纹、家居用品等就是用这种手工工艺制作而成,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扎染作坊,如湘西凤凰、云南大理、贵州等。③扎染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味。

  2.教师模拟民间扎染作坊师傅的身份,示范、讲解课堂制作扎染花手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1)捆扎布料。(2)浸染布料。(3)展开呈现。

  三、观察分析

  1.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扎、染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进行设计。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创作表现

  1.学生动手制作扎染手帕。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

  五、评析交流

  1.将学生的扎染作品悬挂在教师课前牵扯的铁丝或绳线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2.提问:

  ①你是如何做出扎染手帕的?有小窍门吗? ②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③再给你一块白布,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成花手帕?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5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春节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事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目标: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教学难点:

  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曲子,思考你听过这首曲子没有?在哪里听过的? 倾听歌曲《春节序曲》。

  2、同学们听过之后,想到没有你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吗?小组讨论讨论。

  四、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①我知道了了过春节的时间。②我学会了春节都有什么习俗。

  第2课: 变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化表现手法。

  2、能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观察与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

  3、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透过变形现象,寻找变形的规律与特点。教学难点

  通过对事物整体外形变化的关注,创造独特的新形象。教具准备

  课件、凸面镜、不锈钢勺子。画好变形后脸部线条的作业纸、相框。学具准备

  彩色作业纸、2B铅笔、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沟通交流

  师:孩子们,能和你们一起上课,心里特别高兴!真想永远记住你们,你们想永远记

  生:是映在玻璃上的。生:是在窗子上的。

  师:孩子们,这不是玻璃。当我们透过窗子看窗外的景物时,它有变化吗?没有!这是玻璃幕墙。在玻璃幕墙上,每一块玻璃都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景物倒映在上面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变形的现象。

  2、自主学习,观察现象。

  课件出示:我思考,我快乐: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变形现象? 生:哈哈镜前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生:汽车后视镜里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生:透过盛水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筷子像折断了一样。生:透过鱼缸看见鱼好像变大了。„„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现象。

  师总结导出课题:是呀!这些变化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平添了几分魅力。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想象和创造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大胆地进行创造,体会变化的魅力。板书课题:变化的魅力

  3、合作探究,感受变形带来的趣味,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

  利用凸面镜和不锈钢勺子做游戏,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利用已知的变形方法,进行创作尝试。

  师:先和同学们做个小游戏,轻轻地拿起你面前的小袋子,从里面拿出我们的教具。师拿出凸面镜,请小组内的同学看看镜子里你的脸变了吗?变成什么样子了?

  先让学生猜猜画的是谁?从哪儿看出来的? 让被画的同学提意见,做哪些改正会更好。

  7、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第3课 春天来了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生机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色彩变化,有意地选择色彩和搭配颜色,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表现春天的美丽。

  教材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春天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彩纸剪贴等,以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

  三、教学重难点。

  5.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色彩整体倾向;(2)表现方法。

  7.作业展示,评议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

  (2)让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8.延伸部分。

  (1)提问:你还能换种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春天美景。

  第4课 我爱校园

  教学目标:

  1、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3、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2、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5课

  蔬果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2、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蔬菜、瓜果、雕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 绎,激发兴趣

  1.教师演示课件: “池塘里的小青蛙”。

  2.学生欣赏、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二、深入感 知,巧妙联想

  1.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联想

  形体(圆鼓鼓)

  南瓜 色彩(黄绿色)青蛙

  纹理(黄绿相间的条状花纹)

  4.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分组展开联想,然后集

  1、熟练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2、养成细心、耐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等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 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课件展示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课件展示各种下花、绢花、塑料花、纸花等图片

  二、方法探索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逐枝欣赏,并设疑:这么 多种不同的纸花,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 2.学生翻阅教材,发现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制作方法。师: 原来这么多种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同学们也 来试试吧。

  3.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叠绕纸花。

  4.收集学生做的几枝纸花,探究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5.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6.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

  (1)小游戏:板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 做出哪种花形。

  (2)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 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3)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展示一瓶纸花实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发展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

  刻剪人物的外形和细节。

  五、学生准备:

  红纸、剪刀、刻刀、胶水、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草地喂松鼠的故事”。(贴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纸的故事”

  4、剪纸的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呢?

  5、指名学生回答。

  6、剪纸是我国民间的装饰艺术,它主要是用剪刀剪和刻刀刻统称剪纸。

  二、故事交流

  1、在你身上或你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53、能具体细致的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4、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用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教学难点:能具体细致的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白纸或速写本、课本、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1.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静物一家教案: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课题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4.寻找生活中的静物,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5.静物分类 游戏“静物找朋友”(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二、自主探究 认知体会

  1.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4.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71、欣赏卡通毛笔动画

  2、思考:用什么工具画的,这种画称为什么画?

  3、小结:毛笔、颜料、墨、宣纸等为中国画的工具。

  4、板书课题

  (二)、尝试感受

  1、学生用毛笔蘸墨在生宣纸上尝试练笔(点与线的组合)

  2、思考:画出来的画有什么特点?

  3、小结:纸能渗透、墨有浓淡的特点。

  (三)、欣赏比较:

  1、欣赏范作。

  2、思考:自己的作品与范作有什么不同。

  3、小结: 范作:

  (1)线条有粗细、长短、浓淡的变化。

  (2)点有大小、浓淡的变化。

  (3)画有虚实的变化。

  4、这种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四)、新授

  1、教师示范四幅小作品,学生观察,思考这四幅小图的区别在哪里?

  2、小结:

  ①用笔调淡墨后,在笔锋上蘸浓墨完成;

  ②用笔调墨后,在笔锋上蘸 较浓的颜色一笔完成; ③先用墨画,再用色染; ④先用笔画,再用墨点。

  3、学生尝试练笔。

  (五)、拓展思维

  1、学生欣赏教材上的中国画、花卉图片。

  二、新授

  1、“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小组讨论:你听过有关龙的故事吗?你了解龙的文化吗?

  5、龙文化的广泛运用。欣赏:

  a、邮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四、学生作业

  1、“原来龙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

  2、听音乐《龙的传人》,激起学生的民族热情。

  3、“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小组合作一起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五、教师辅导

  13、教师拿一长线,演示线绕画。

  ①让学生欣赏到在随意的线绕中发现有趣的东西有趣的线造型。②对绕出的形象进行想象。

  ③教师小结,根据学生想象教师进行涂色、添画。

  4、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用长线在桌上尝试绕线,随意地绕,注意线条流畅。

  5、欣赏讲评

  你们绕地的图形像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绕线时要有重叠、流畅。

  二、讨论与制作

  1、提问:用什么方法固定线?

  2、小组讨论:固定方法是什么?

  3、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演示固定方法。注意:胶水不可太多,保持干净。方法①边绕边涂胶水,固定。②涂好胶水再绕线。

  4、学生绕线练习

  选择喜欢的纸与线,边戏边贴。

  三、发散思维:

  1、想一想

  欣赏绕好的画,想象一下象什么?

  2、添一添

  教师以蝴蝶为例进一步诱导:这些色彩所占面积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学生回答,教师迅速在黑板上按比例画出色彩。2.教材分析。

  请同学们看课本。原来这些色彩给人以浓浓的秋天的感觉。3.作业步骤。

  (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组颜色涂绘。4.作业要求。

  (1)两只蝴蝶和鹦鹉的颜色任选一组。

  (2)颜色面积配置与自然物图片的色彩大致相等。

  (3)涂色尽量匀整。

  5.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展评,小结。

  第13 藏书票

  教学目标:

  1、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第14 风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学具准备: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教学过程

  一、(1)活动1 有关风筝资料的收集:

  ①小组准备工作:

  a.将全班同学4人一组(以居住地或同学自由组合,教师做好联系调配工作),分为若干组,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b.各组选举组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分配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c.组长要建立本小组工作目录,在目录下记载本组同学的学习过程资料,方便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d.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因特网、书本,或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图片等实物、信息资料,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小课题调查报告,各种风筝展。

  c.可以再次上网查询资料。

  (3)活动3 放飞风筝。

  在一个晴朗有风的下午,在学校举行放风筝比赛。

  老师的活动建议:

  ①小组内分好工,让每位组员都参与放飞,跑步快的同学建议做领跑员,其余同学做风筝的架飞和保护工作。体验放飞风筝成功的快乐及小组合作放飞。

  ②如果几次放不上去,请同学不要灰心,放的时候要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起飞角度。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出色表现!

  ③活动后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把放风筝的场面和放风筝的体会画下来写下来,如果你用其他的形式表现也可(如摄影)。

  ④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放飞奖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4)活动4 个人、小组空间展示《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展览——(评价)。

  老师和各小组长进行讨论,如何办好我们班级的《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的展览。

  第15课

  银饰之美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金银材质的认识。

  2.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掌握银饰品基本款式的表现技能,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构想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重点 :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6

  《花手帕》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的第2课,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在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园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就是历史悠久的染色工艺——染缬。染缬,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为了创造多种艺术特色,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古代民间艺人发明了许多印染方法。从制作方法上古代印染工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绞缬(今称为扎染)、蜡缬(今称为蜡染)、夹缬(今已失传)。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

  本课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活动一”的设置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大致在10—11岁之间,根据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要认真做到生动有趣,并尽量贴进生活,让学生在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和设计、创造生活的练习中增长才干。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染制“花手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多种折叠方法,染制出色彩图案美丽的纸手帕。

  教学难点:折法多样,色彩搭配合理。

  五、教学准备:

  教具:花手帕若干、彩色彩笔水、纸巾、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生宣纸(纸巾)、彩色彩笔水、报纸、调色盘等

  六、教法:1.启发法2.演示法 3.交流法

  学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

  2、合作交流法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段

  1、请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准备所需材料

  2、学生分组,并分发“美术课堂评价表”

  (从材料准备,课堂纪律,回答问题,作品,卫生等方面进行加星,评价贯穿课堂。)二课内段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丢手绢”的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不过今天我们要根据教室上课的情况改一下规则,请同学们趴在桌子上,老师来丢手绢好不好?

  生:好!

  (播放“丢手绢”的音乐,教师到学生当中丢手绢)

  师:请同学们找找谁那有老师的手绢?学生们找一找,上台说一说,手中的手绢和平时我们用的手绢有什么不同?

  生:是纸做的,颜色很鲜艳…… 师:同学们,手帕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想不想也做一做这漂亮的花手帕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纸制作的“花手帕”。

  3、板书课题:花手帕

  二、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手中的花手帕,小组讨论一下花手帕是怎样制作的呢?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小结板书:折 染)

  2、折法启示(课件展示两种基本折法): ①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演示这两种简单的折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课件展示):

  ①教师示范:点染、浸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示范)②通过示范,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B.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4、学生欣赏课件中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块纸手帕? 为什么?(色彩搭配鲜艳,染形美观)由此引出,课件展示制作评价标准。

  三、有效训练

  1、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播放音乐)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

  四、分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课件展示评价标准)。

  2、评选优秀作品,优秀小组。(小组投票的方式)

  3、交流:

  ①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②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总结:灵巧的手加会创新的脑,平凡也能幻化出神奇。

  三课后段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制作出很多漂亮的纸质花手帕,你们可真棒!

  想一想 试一试:你还能用其他材料制作手帕吗?尝试做一做吧!【课后反思】

  这节课按教材是推荐用生宣纸和皱纹纸染色完成,在准备前期可以说我是花了很多心思来尝试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因为当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即会变暗哑;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后。我就想用餐巾纸是不是会更合适。首先餐巾纸本身的意义就是手帕;再者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自行反复尝试。在染制了范品之后,我就觉得效果非常好,彩水的鲜艳性在纸巾上丝毫没有减弱,而且吸水性恰到好处。因此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学生在展开纸手帕发现美丽得出乎他们意外时,我看见他们是异常兴奋的,学习的热情也在这种成就感中得到了极大的激励。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7

  大班绘画活动

  《放烟花》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画的形式拉出线条。

  2.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烟花录像、深蓝色的纸、毛线,各种颜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烟花录像,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

  1.播放烟花录像,幼儿观看。

  2.提问:烟花有哪些颜色?谁能用好听的词来说一说?看上去像什么?

  3.老师小结:五颜六色的烟花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喷泉,有的像彩带。

  4.提问:这么漂亮的烟花,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出来呢?

  (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欣赏烟花电脑视频,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观察后说说烟花的样子、颜色,并把烟花形象化,说成“烟花象花朵、烟花象喷泉……”烟花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

  二、学习用颜料表现烟花

  1.提问:烟花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放的?那我们可以用什么颜色的纸来表现夜晚呢?

  2.教师示范

  (1)学习“放烟花”的方法:躺下来,拉一下。

  (2)学习换色:我愿意尝试用不同的颜色,看,我又选择了什么颜色?

  2.个别幼儿练习

  提问:你们和我一起在夜空里合作了一幅画,这让你又想到了什么?

  3.老师小结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想象在纸上又添上了几笔,现在又让你想到什么?”用玩的方式划出几笔随意的线条,这样的想象有利于拓宽幼儿的想象。)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换色

  2.鼓励构图丰满

  四、展示评价作品,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烟花?为什么?

  (最后环节引导幼儿带着想象与美好的审美感受去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5026743.html
延伸阅读
随着时间的流逝,合同变得越来越重要。合同是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文件,属于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经过笔者的用心整理和总结,本次"承运合同"内容丰富多样,对你的成长将有所助益!承运合同篇1土石
2023-07-22
每一次努力都比昨天更加优秀,每一次尝试都是变得更好的证明。~~网上传播较多的类似句子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励志正能量句子高级文案57句”,欢迎阅读,希望你
2023-07-22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会分享给大家看到的句子,分享的观点或者心情在句子表露无遗。你认为那些句子才算是好句子呢?为了让你
2023-07-22
我想你可能此时正准备来写范文?我们的工作离不开文档的收集整理和编制,在处理这些文档之前,就需要运用到相关范文,以下为我们为您分享的“企业工会述职报告”。企业工会述职报告篇1尊敬的各
2023-07-22
处理大批量的文档我们使用了多种工具,看看好的范文写作可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行业知识和趋势,你知道范文具体要怎么写吗?编辑为您提供了以下可能有用的“乡医个
2023-07-22
人美版五年级教案篇1第7课飞天畅想教学目标及要求: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
2023-07-04
每位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都需要制作教案和课件,这需要我们自己花费时间来完成。教案是塑造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我们在这里向您介绍
2023-05-16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脸谱的特点、样式及有关知识,学习脸谱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创造性地画出一个脸谱样式,提高对中国戏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
2023-07-03
秋天教案四年级语文【篇1】读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我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掉了下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这篇感人的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对生活完全
2023-05-06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不过在写时,需要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每个知识点。以下主题为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为出国留学网编辑特意向您推荐的,
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