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赵长平决战

字典 |

2012-11-19 01:40

|

推荐访问

中考历史

【 liuxue86.com - 中考历史 】


  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2000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他们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深知秦军厉害的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

  《史记》中写到: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以年轻的赵括代替了老帅廉颇。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部署,向秦军主动进攻。而秦王也秘密换上战国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白起为秦军总指挥。

  当赵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白起认为战胜对手的机会已经来临。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讨论,一个大胆的计划诞生了。秦军主力开始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队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

  赵括果然中计,率领赵军主力离开大本营,进入了秦军的口袋阵。

  在夜幕的掩护下,两支背负使命的秦军悄悄地离开了营垒。一支2.5万人去断赵括的后路,另外一支5000骑兵直奔赵军大本营。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两支部队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彻底改变相持局面。

  今天,这条将整个长平谷地一分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当年包抄赵军的秦军,就穿过了这条河流。

  然而,军事专家对这两支秦军部队一直心存疑惑。2.5万名奇兵属于哪一个兵种?5000名秦国骑兵究竟如何作战,这一切都没有人确切地知道。

  2000多年后,在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人员发现了秦军的战马。专家测量了100多匹陶土战马的身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133厘米。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秦律规定如果发现马匹不堪使用,或者在奔驰、羁羁系时不听指挥,县司马、县令、丞都要处罚。已经挑选的马匹,送到军中之后还要再次进行考核,如果马被评为下等,县司马、县令、丞同样也要受处罚。看来,秦人对战马的选择十分严格。

  据史书记载,秦马“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就是说秦马奔跑时前蹄子往前一趴(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蹶后),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可达一丈六之远,这样的马多得很,数都数不清。充分说明了秦马的优良。

  秦国对骑士的挑选也相当严格,要有良好体质和才智的人才能被选中,秦军的骑兵在战国时期非常著名,在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秦国骑兵俑,平均身高在1.80米以上,体型匀称,神态机敏。精心的选择造就了一支无往而不利的秦军骑兵。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赵国是创建中国骑兵的第一个国家。但是,这个仓促的结论忽略了秦人的一段历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组建骑兵时,要比秦国晚了300多年。

  3000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高原,那里草场肥沃,最适宜养马,秦人就是以养马而起家。

  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为了对抗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秦襄公利用这支骑兵吞并掉西北的广大地区,把许多骑马的游牧部落纳入到秦国的管辖范围。据《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曾发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帮助晋文公重耳返回晋国,这里的畴骑,即指骑兵。但是,秦国的骑士在哪里呢?

  在那个仍然覆盖着黄土的大坑下面,就肃立着一支完整的秦国骑兵部队。

  这就是秦国的骑士:他们身材修长、装束简洁,独特的皮帽紧紧地勒在下颚上。专家发现,和赵国早期的骑兵相比,秦军的马鞍先进了许多,它的两头微翘,已经有了现代马鞍的雏形。但是,一个最关键的发现是:秦骑兵仍然没有马镫。

  事实上,最早的骑士,都是骑裸背马,既无马鞍,也无马镫。后来,原始的马鞍开始出现,就是在马背上放一块坐垫而已。在兵马俑坑,我们发现,马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两边微微翘起的低桥鞍开始出现了,这可以说是今天马鞍的雏形。高桥鞍的出现和完善又花费了很多年,一直到唐代才基本定型,在形状上已经与今天的马鞍基本相同了。

  对于骑兵而言,马镫甚至比马鞍更为重要。考古证实,俑坑中的战马并没有马镫,秦军的骑兵是没有马镫的。由此可以断定骑兵们在上马时,是按着马背跳上去的。由于没有马镫,骑士的两脚悬空,没有着力点,无法用小腿来控制战马,双手也就不能完全腾出来全力挥舞兵器作战。

  没有马镫的秦骑兵究竟如何作战呢?

  从考古挖掘看,专家们在骑兵纵队中没有找到适于马背作战的长矛和战刀,却找到了箭头、弩这样的远射兵器,秦军骑兵竟然是用弩在马背上作战,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正是骑兵处在发展阶段时的形象。

  可以相信,在长平战场上,直扑赵军大本营的5000骑兵还无法像后来的骑兵一样,挥刀舞枪冲击敌人。他们的任务很可能是监视赵军大本营的动静,袭击赵军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队。这种以弓弩为武器的骑兵部队,非常机动灵活,可散可集,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实现长途奔袭,对敌人进行突然地远距离攻击,常常以出奇制胜的方式完成统帅的战术意图。

  秦人同时也深知骑兵作战中配合协同的重要性,在厚厚的黄土下面,这支秦国的骑兵部队井然有序。他们四骑一组,三组一列,八列共108名组成一个纵队。骑兵的行动贵在迅速,但又必须保持严整的队形,不然就会变成乌合之众。考古证实:秦骑兵已经具有非常严密的组织,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

  由于有复杂的编队,秦骑兵的整体攻击力要超过散兵作战的北方少数民族;由于深厚的养马、训马和骑兵传统,秦人的骑兵比起东方各国,同样具有很多优势。在统一战争的交响乐中,这支骑兵部队无疑是一支最有杀伤力的先锋部队。

  战国时代,因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机动能力,骑兵部队在秦军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攻击力量。长平之战,5000秦骑兵最终截断了赵军的粮道,为彻底包围对手发挥了关键作用。

  山西省的高平县,有个村庄叫三军村。2000多年前,赵军的统帅部就设在这里。赵军被围后,立即建筑工事,等待救援。这时,司马迁写到,秦军统帅白起并不马上发起总攻,而是围而不打,只出动轻兵反复袭击、折磨被围的赵军,他准备用更加残酷的办法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

  围困持续了46天,在那悲惨的日日夜夜里,在成群饥饿疲惫的赵军士兵中反复冲杀的秦军轻兵,究竟是什么部队呢?

  在众多的陶土战士中,有这样一群,他们没有任何防护铠甲。在冷兵器时代枪林箭雨的战场上,这种装束的战士不是连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格斗技术,就是拥有非凡的勇气。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这些战士很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谓的“轻兵”。但是,其它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个俑坑,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战车的残迹,当探测结果全部出来的时候,专家们却颇感意外。

  在秦的时代,车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战方式。在庞大的战车后面,总有步兵跟随,进攻时车步总是一齐向前推进。车驰卒奔的作战方式曾经风行1000多年。

  但是,这里的探测结果却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黄土下,埋着一支纯粹由64辆战车组成的部队,他们的后面没有步兵跟随。

  这些战车车体窄小,仍旧由四匹马拉动。可以推想,由于没有步兵跟随,他们完全可以跟上骑兵的速度。战车上的士兵配备着戈、矛等刺杀兵器,正好弥补骑兵无法近身攻击的缺憾。

  一些专家认为,袭击被困赵军的轻兵,应该就是这种独立战车,将赵军一分为二的2.5万名士兵很可能就有这种独立战车部队。

  赵军主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传到咸阳,忐忑不安的秦昭王喜出望外,他立即亲自赶赴前线,将15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征召,组成一支大军。这支临时拼凑的秦军从战场的两翼,一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赵军的后路。

  赵军统帅赵括终于意识到,形势已经极度危险,他把部队分为四队,拼死突围。司马迁没有提赵括是向哪个方向突围,合乎逻辑的推测应该是,向赵军的大本营方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赵军必须闯过一关,就是那2.5万奇兵,正是他们,关闭了赵括与大本营守军会合的铁门。

  可以想像,在整个包围圈上,这里曾经发生过最为惨烈的战斗。这支“绝赵军后”的秦军部队,如果没能顶住赵军的拼死突围,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会被改写。此时,除了士兵的勇敢,没有什么比精心组织的军阵更有效了。

  在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军阵。排列在军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在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至今还埋在地下,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后卫。而且这三排弩兵排成横队,其中有一排面朝后,它的这种布置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背后的袭击。

  在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墙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视眈眈。这样布置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个军团两翼的护卫队。

  它有前锋,有后卫,有两翼,在四面围绕之下,中间是一个庞大的军阵的主体。

  这是由38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相互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它是个囤居聚的阵势,兵书上有记载,当阵形没展开的时候,坚若磐石,一旦展开,如万弧挺刃,好像一把刀,一下子挺开了。

  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在这样的军阵前,赵军难逃厄运。

  附近有个村庄叫白起堡,传说是当年秦军统帅白起的指挥部,作为最高统帅,白起怎样指挥他那庞大的军阵呢?秦军投入到长平的总兵力在50万以上,即使在一个局部战斗中,恐怕也有成千上万的士兵。

  古代兵书上说,军队是靠擂鼓和鸣金来指挥作战的,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军阵的指挥车上果然发现了指挥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烂,但这个青铜铎留了下来。2000多年前的秦军战士,就是听着它的声音从战场撤回。鸣金是收兵,而击鼓则是前进。各级军官根据旌旗的指示改变击鼓的节奏,士兵们根据节奏行动,这样,在指挥官的意志下,成千上万的士兵作为一个整体进退攻守,互相配合。

  在长平战场,战争已经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40万赵军被秦军死死围住,四次突围均告失败,断粮已经40多天,伤兵的惨叫和哭声弥漫四野,活着的人把伤者杀死吃掉,秦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惊恐不安。绝望像瘟疫一样蔓延。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在高平的谷地,有一个围城村,当年赵国的士兵很可能被秦军围困在这一带,绝望中的赵括挑选了精锐的战士,准备做最后一搏。

  合理的推测应该是,当年亡命突围的赵军,正是撞在了秦军无坚不摧的军阵前,这是一架真正的战争机器。

  万弩齐发,赵军一个个倒下。统帅赵括就是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的。残余的士兵惊魂未定时,青铜戈矛组成的方阵已经像一座座山一般压了过来。绝望中赵军的战斗意志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200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激战早已化为司马迁笔下简约的描述。

  40万受尽折磨后向秦军投降的赵军,除去240名幼小的士卒外,其余都被白起下令活埋。

  在古战场的遗址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成堆的白骨。尸骨的边上还遗留着士兵们的兵器和随身携带的钱币。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这场前无古人的大战,震惊了山东六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它诸侯国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秦统一中国的脚步。

  长平之战结束的那一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就是未来的秦始皇,那个即将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想了解更多中考历史网的资讯,请访问: 安徽中考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715077.html
延伸阅读
坚持“复习”;放宽“心态”;积极“面对”;获得“成果”!不懈追求,便是成功!祝愿你:大获全功,“金榜题名”!出国留学网中考栏目为大家提供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9-06-15
2019年中考,愿你能够好好利用自己的天赋,珍惜每一刻学习的机会,保持着轻松镇定的心态,怀抱着远大的梦想,写出优秀的文章与答案,那么便一定可以收获成功的未来。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大
2019-06-15
态度决定一切,在中考之中要重视一切的细节,大家才能距离美好的未来更进一步。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中考栏目为您整理的“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进来了解一下吧!2019年四川
2019-06-15
刚刚经历了这么一场紧张的考试,走出了那压抑的考场。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提供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更多中考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
2019-06-15
今年的中考已经落幕了,许多的考试真题和解答也已经公布了,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估分。更多中考分数线、中考成绩查询
2019-06-15
中考历史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一起来看看吧!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两种制度:分
2018-11-05
小编精心整理了《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内容答题公式》,希望您能有所收获,祝考生们考试取得好成绩。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的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内容答题公式历史内容即客观
2018-11-07
你准备好考试了么?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背景答题公式”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帮到您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背景答题公式历史背景、目的和
2018-11-06
本网站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2019年中考历史:记忆技巧”,希望有所帮助,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本网站的及时更新哦。祝同学们金榜题名!2019年中考历史:记忆技巧“一切知识最终不过体现为
2018-11-06
考试准备得怎么样啦?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中考历史题型分析,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题型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历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