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国考降温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国考降温栏目,提供与国考降温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6年国考“降温”分析:国考热回归理性

 

  2016国考笔试如烟花般绚烂绽放之后又回归夜的平静,国考“降温”在引起一阵热议后,这个话题继续升温未降,大量数据显示今年的国考“降温了”,你又是如何看待的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出国留学网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为你收集整理带来:2016年国考“降温”分析:国考热回归理性,快看看吧。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于29日举行笔试。从此前报名数据来看,2016年国考竞争比为50:1,降至新的低点。一些受访者认为,简政放权、反腐、隐性福利减少正不断稀释着公务员“金饭碗”的含金量;也有考生指出,公务员只是职业选择之一,与个人追求、性格和能力相关。

  竞争比50:1国考热逐渐降温?

  一本“行测”,一本“申论”,北京交通大学大四学生孙宪钢坐在自习室里进行着国家公务员考试最后的复习冲刺。孙宪钢学的是英语,报考了外交部一岗位。

  数据显示,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工作,共计划招录2.7万余名公务员,截至10月26日18时,总计网上报名人数199.8万人,已通过资质审查的139.46万人。计算可得2016年竞争比约为50:1;2015年约为64:1。

  不过,体制内的吸引力仍旧存在。人民大学法学院研三学生蔡中强告诉记者,他身边就有不少同学在准备公务员考试,自己选择报考了只招一人的中国证监会打击非法证券期货局。“公务员能够解决进京户口,这对京外生源尤其重要。”蔡中强说,国考相对公平,而且是进入一个领域不错的选择。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受访学生在择业阶段都抱有“多条腿走路”和从众心理。有同学则表示,国考只是择业季中的选择之一,在进入面试范围之前,很少有同学真的把国考作为“攻关项目”。

  一位女同学则表示,选择报考公务员是由于自己性格沉稳细致,较为适合。“虽然薪资不高,但是户口等福利条件以及社会地位都很不错,而且从总体上考虑,公务员的待遇并不差。”

  千人抢一岗部分职位门槛低

  同往年一样,2016年国考也出现了“千人过独木桥”,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根据统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能竞赛处(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其竞争比达到2847:1,成为2016年度最热门岗位。历年发布的国考报名信息显示,成为“最热”的岗位几乎都来自省级以上的职位:2012、2014年度的最热门职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职位;2015年最热门职位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

  “这些岗位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耸人听闻的竞争比,是因为门槛较低,基本上不限专业、不限政治面貌,没有基层工作年限的要求。”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这种情况逐年减少是因为国考报名的资格设置更加科学。

  以2012和2014年为例,同是民委招收岗位,其2012年招录岗位要求是人文社科类、硕士、中共党员、对基层工作年限无限制,而2014年的岗位要求降低了,要求文科类、本科、对政治面貌无限制,对基层工作年限无限制。

  “往往打算‘练手’的应届生都会扎堆儿报考门槛较低的岗位,造成了考录比悬殊这一现象。”一位从事国考培训的教师对记者说,“目前很多企业或事业单位笔试形式与国考相似,同样催发了不少同学参加考试培训的念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国考出现最热岗位,报考集中在北上广也在情理之中。“...

2016年国考降温了,考生选择理性了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如昙花一现般结束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相关资讯总会引起一阵热议,有人认为今年的国考“降温了”,你又是如何看待的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出国留学网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为你收集整理带来:2016年国考降温了,考生选择理性了,快看看吧。

  今年国考招录人数之所以突破2.7万,主要是因为几个系统人数比较多且大的中央直属机构,其由于历史原因,今年到达退休年龄的人数相对比较集中,所以很多岗位需要补充较多的新生力量。

  “国考”降温了?

  11月29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6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省(区、市)47个城市的 900多个考点同时举行,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计划招录2.7万余人,比去年增加了5000余人,创历史纪录。

  与此次国考招录人数再创新高相对的是,招录和报考过审人数的比例首次下降至1:50,被称为“最好考一年”。与此同时,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国考降温的信号。

  但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实地采访来看,“降温”于考生而言,个体感受还是有差异,大部分考生并未感受如此。记者采访的5位国考考生中,有4位就属于第二次参考,且都报考的是国税系统。

  “虽然大家都说降温,但是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还是有很多人把国考当一个选择。”西北政法大学一位考生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相比于其他职业,公务员不一定非是首选,但依旧是最体面稳定的工作。

  招录人数大增致竞争比下降

  来自国家公务员局数据显示,本次招录人数为27817人,较去年增加了25%,创十年新高;报考过审人数为139.46万,较去年仅减少了1%。

  令人觉得“降温”是在于国考竞争比的下降,从招录和报考过审人数的比例来看,其从2010年的93:1,下降到此次的50:1。但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国考招录人数的不断创新高。

  据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国考招录人数之所以突破2.7万,主要是因为几个系统人数比较多且大的中央直属机构,其由于历史原因,今年到达退休年龄的人数相对比较集中,所以很多岗位需要补充较多的新生力量。

  事实上,我国从1994年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开始,当年仅招录取490人,报名人数也仅为4400人,也就是将近9个人竞争1个岗位。

  但自2003年开始,国考招录人数迅速增加:2003年当期招录5475人;到2006年,国考招录人数首破1万;到2015年,国考招录人数首破2万。

  这意味着,从1994年到2016年这22年内,国考招录人数扩大了56倍。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预计,未来5-6年内国考招录人数还会继续扩大,因为1978-1982年这批集中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人员开始陆陆续续进入退休高峰期。

  比招录规模逐年扩大更为明显的,是报考人数的激增,22年来更是扩大了316倍。

  从1994年的4400人,2003年达到12.5万人,2009年开始首破百万大关,并在2014年达到新的高峰152万人,虽然到近两年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总体维持在140万人附近,像此次过审报考人数为139.46万人。

  竹立家认为,目前国...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国考降温

 

  【背景链接】

  据人民网报道,截止到10月18日8时,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整整进行了48小时。根据今天8时统计总体审核通过人数为124493人,较去年同期的122430人,上升了2063人。平均竞争比例达6.4:1,较去年同期的 5.86:1有所增大。从报名头两天的数据来看,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的报名劲头十足。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其一,国考火热表明大多数考生认为它是最佳选择。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火热基本都如此,一方面这是考生们的最佳选择,尽管事实证明可能远非如此;另外一个方面这也是对于中国目前就业市场的理性选择,在各个职位类别中,人们会自动进行自由选择。而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考生一边骂城管,一边又拼命考城管职位”的论调,其言外之意明显,那就是考生不应该报考城管岗位。其实,这样的论调本身就是错误的,将原本紧张的就业形势转嫁给考生,这样的思路本身也是有问题的,更是一种掩盖主要矛盾的思路,不会得出最终的结论。因为公务员考试,尤其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热度并非考生能够决定的。

  其二,整个社会对于职业的社会观念也会导致人们对于选择的倾向性。在社会观念的职业成就感中,公务员无疑是位列比较高的位置,其次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这样的一个序列本身也就在说明,考生们蜂拥而至到公务员的考试中,并非仅仅是自身能够左右的。比如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尽管很有成就感,但是不能被社会认可就是一件悲催的事情。不过,当城管的人相亲很多次都不能如愿的时候,人们是否也应该反思这样的路径呢?社会对于职业倾向性的认识有的时候是错误的,甚至在误导人们的选择,公务员考试的热度就说明了这一点。

  [启示]

  平心而论,公务员考试吸引大量报考者,有利于国家机关选拔人才,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素质提升,这对国家未尝不是好事。但“公务员热”如果发烧过度,甚至变成“职业崇拜”,就有问题了。眼下的“公务员热”虽然有些盲从,却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现实逻辑。青年报考公务员未必是寻求安逸,而是一种寻求社会保障的“恐慌性”报考;未必是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规划,更多考虑的是社会保障和社会认可度。就此而言,如果社会保障能够早日均等化,让人们不再因为身份而焦虑;如果就业创业环境能够更加优化,让人们对市场竞争有更多信心,“公务员热”才会真正降温。

  [措施]

  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一方面,要破除公务员“职业崇拜”的根源。“公务员热”的形成,有传统社会官本位意识在作祟,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职业的超越其他行业的“含权量”和“含金量”所致。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权力运行体系中,权力的行使还不够透明,对权力的制约还不够完善,权力的运行还不够规范。这样的大背景,很容易引发人们对公务员职业隐性收益的过度想象。假如这一点得不到解决,公务员职业难免始终是普罗大众热切向往的美味“蛋糕”,“公务员热”也就不可能真正降温。

  另一方面,就是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社会就业渠道的拓宽,创业创新机制和环境的完善。比尔·盖茨、乔布斯,从大学就开启了自主创业之路,美国“硅谷”更是因斯坦福大学学生的创业实践,成就了无数高科技企业。年轻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