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实验设计方案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实验设计方案栏目,提供与实验设计方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11篇

05-04

标签: 实验设计方案

 

  出国留学网内容专辑推荐:“实验设计方案”,敬请浏览。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制作方案也是在给自己留退路,在收到临时的任务通知时。我们应该在此之前做好方案的准备工作,方案可以弥补工作的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你有了解过方案应该怎么写吗?或许你需要"实验设计方案"这样的内容,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实验设计方案(篇1)

  1.实验器材

  低频信号发生器(EE1641C型),便携式电脑小音箱,仿真蝴蝶(冰箱贴),BNC转双鳄鱼夹线。

  2.演示方法

  2.1演示声音具有“音调”这一特性

  将仿真蝴蝶用胶水粘在音箱的纸盆上,用BNC转双鳄鱼夹线将低频信号发生器与音箱相连。经过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选择”按钮,使信号源的频率在“10”、“100”、“1K”三个档位之间进行切换。这时,音箱既能够发出低沉的声音也能够发出尖锐的甚至是刺耳的声音,音调变化十分显著。由此,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声音可高可低,具有“音调”这样的特性。注意事项:实际上,在调节信号源频率时,声音的响度也会发生变化。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音调的变化上,能够适当地提高音箱的音量,因为当声强大于85dB时,耳朵对各个频率声音的灵敏度基本上相等。

  2.2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将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档位选择在“10”,转动“频率微调”旋钮,对信号源频率进行连续调节,能够观察到:蝴蝶振动速度发生变化的同时,声音的音调也发生了变化。蝴蝶振动加快,音调变高;振动变慢,音调变低。这样的实验现象强化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学生作出合理猜想和进一步的实验检验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学生“频率”概念的建立。注意事项:必须要在“低频”档对信号进行“连续”调节。声音控制在低频是为了人眼能够观察到振动,对信号频率进行连续调节能够使音调以及振动速度的变化更易察觉。

  3.演示用途拓展

  此套装置除了能够很好地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外,还能够演示其他一些声现象,并且效果也相当不错。

  3.1演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箱发出声音的同时,蝴蝶也在振动,音箱不发声,蝴蝶振动停止。借助于这一现象,学生能够猜想到: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2演示“声音是一种波”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在频率较低的情景下,能够清楚地看到烛焰周期性的来回晃动,借助于此实验现象,教师能够引出“声波”的概念。

  3.3演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在小音箱的喇叭口置一透明容器,将橡皮泥捏成的小球放在音箱的纸盆上,调节音箱的音量,能够控制小球的弹跳高度。小球的重量较轻,在不一样响度的声音下,小球振动幅度的变化较为明显,这一现象能够演示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的关系。

  3.4演示“次声波”和“超声波”

  从“0”到“10M”顺次切换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档位,能够发现人耳并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听到。借助这一现象,教师能够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以上介绍的演示实验,现象新奇、直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帮忙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期望能为教师们的实际教学供给些许参考。

实验设计方案(篇2)

  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实验设计方案集锦

04-20

标签: 实验设计方案

 

  出国留学网内容专辑推荐:“实验设计方案”,敬请浏览。

  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实验设计方案》。只有事先作好了方案,才能从容地完成重要的事,为了下个阶段的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要用心写一份有关工作的方案了,方案可以为组织活动制定目标、指标、步骤、进度和预期成果。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实验设计方案(篇1)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化学实验的重点资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是经久不衰的热点,重点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推理和想象的本事以及知识的迁移本事。

  研究近几年来的高考,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方面的要求不外乎下头几个方面: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设计物质制备实验;设计物质性质实验;探究性实验,这也是命题的重点。

  考查的重点在于对化学实验中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实验原理的掌握、过程与设计本事。实验细节和中间环节,命题的趋势由设计实验向评价实验优化实验方向转变,而一个完美的实验必须保证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正确,也就是实验方案的科学性。用药及操作要注意安全,注意环境保护等问题,也就是实验方案的安全性,更要满足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也就是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还要使装置简单、步骤少、药品用量少、时间短,即实验方案的简约性。

  高考中运用已有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去设计实验方案,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本事和对知识迁移本事的很好的考查,并能实现对实验题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考核。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目的

  也就是审题要细,这是一切学习解题的关键步骤,明确命题的实验目的要求,新命题中往往是没有直接系统实践过的,必须弄清题目有哪些新信息,从信息加工角度分析解答时,还要能够敏捷地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选择调用已储存的相关知识,经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目的。

  二、设计原理

  经过对新信息的加工及知识的迁移明确指定的设计要求,从设计的要求选定实验方法,这是从宏观上对实验的要求,因为实验方法主要受制于实验原理,并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再就是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设计,装置和操作属于实验方案细节的设计,其重点在考查实验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积累扎实的实验知识、经验。

  三、仪器、药品的选择

  了解以上实验要求后,根据实验目的中设计的装置和操作选择适宜的仪器和药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以及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可控制等。

  四、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的设计,力求合理、最简,但细节不能忽略,通常要研究以下细节:(1)气体参与反应的装置气密性的检验;(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3)有没有必要设计冷凝回流装置;(4)冷却装置的选择;(5)实验中有加热操作的要防止倒吸,如气体易溶于水的要防倒吸;(6)还有一些改善装置作用的分析;(7)拆卸装置时的顺序要注意科学性和安全性。

  五、现象及结论

  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考查,有的是直接考实验现象,也有的由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能够将有关实验现象与实验方法及正确的结论等联系...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10篇

02-21

标签: 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 篇1

  制作“叶脉书签”设计方案

  20102401172 刘灯媛  20102401159 吴婉娴

  20102401034 沈于如  20102400111  王能

  20102401013 罗俊杰  20100004010  刘洋

  指导老师:罗秀玲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1、涉及的中学化学知识

  本探究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57页的家庭小实验—叶脉书签的制作,其制作原理涉及到碱的腐蚀性问题。碱会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因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碱性的溶液能够将脂质带走,其实质也就是碱能与酯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使叶肉容易被刷去。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同学们可以对强碱NaOH的腐蚀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2、选题的意义(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叶脉书签制作,培养学生动手、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采集各种形态的植物叶片并制作成精美的叶脉书签,使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进而提高审美情趣。(3)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叶片的选择,制作时溶液的浓度、加热时间,漂洗的工艺,染色效果等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出一套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方案。学生亲自动手,并积极参与集体讨论,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加深对相关生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验反应原理

  叶片的叶肉中含有大量多糖物质(淀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发生腐烂。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叶脉(纤维)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因此,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网状叶脉)的树叶,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留下网状脉,制成叶脉书签。

  三、实验所需药品仪器

  1、药品

  树叶:比较坚硬、网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如桂花树叶、白玉兰花叶、紫荆叶、芒果树叶、木瓜叶、榕树叶等。

  颜料、NaOH固体、Na2CO3固体、20%的双氧水或漂白液

  注:需要配制的溶液浓度有:2%、4%、6%、8%、10%NaOH溶液

  需要称量的药品有:氢氧化钠2g、4g、6g、8g、10g各一份

  碳酸钠5g共五份

  2、仪器

  烧杯(500mL)、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天平、镊子、牙刷、试管刷、玻璃板、报纸、滤纸

  四、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与实验装置图

  (一)基本步骤

  1、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片,用清水洗净备用。

  2、配制实验所需溶液。

  3、加热:把碱液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近沸时把叶片浸入溶液内,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时间长短要根据叶片而定,以叶肉容易被刷掉为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即可。

  4、漂洗:停止加热,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漂洗干净(一般在两次以上)

  5、刷洗:将叶片放在玻璃板上,加入一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