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小区改造方案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小区改造方案栏目,提供与小区改造方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旧小区改造方案9篇

 

  若想让事情有条不紊地展开,必须充分准备,以备随时投入工作。此时,我们需要认真制定方案,这对我们个人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出国留学网编辑根据您搜索的标题“旧小区改造方案”整理了相关资料,供您参考。欢迎阅读本文!

旧小区改造方案(篇1)

  2、降低供配电线路损耗

  线损是供配电线路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居住小区的供电线路一般为10kV或35kV、380V/220V系统。特别是较早规划设计的居住小区采用架空或电缆供电。随着电气负荷的增长,供配电线路并未进行技术改造,从而导致供配电线路在非经济状态运行。大量电能损耗在了供配电线路上,致使供电电压质量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用经济电流密度确定导线和电缆截面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线损。我国规定的经济电流密度见表1。多年的设计和运行经验表明:对锅炉供暖动力系统,用电负荷稳定,即使遇到寒冷的冬季,将备用的锅炉循环泵投入运行,用电负荷最大值也在原设计计算值范围之内。加之冬季的环境温度对导线和电缆散热好,所以按表1参数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是可行的。我国规定的导线和电缆经济电流密度(A/MM2)表1 线路类别 导线材料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H)

  3000以下 3000-5000 5000以上 架空线路 铝 1.65 (1.10) 1.15 (0.77) 0.90(0.60) 铜 3.00 (2.00) 2.25 (1.50) 1.75 (1.17) 电缆线路 铝 1.92(1.28) 1.73 (1.15) 1.54 (1.03) 铜 2.5 (1.67) 2.25 (1.50) 2.00 (1.33) 如按表1参数选择给居民住宅楼供配电的导线和电缆显得裕度较小,还应充分考虑到供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初始投资、安装施工、用电负荷功率因数以及整个电缆经济寿命中损耗费用之和达到最小等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不断地涌入家庭,居民用电负荷增长很快,特别是在夏季,居民用电负荷出现高峰,按表1参数选择给居民住宅楼供电的导线和电缆电流密度时应留有1.5倍的裕量(参见表1括号内数值)。根据北京地区1992年~2000年8年期间居民用电量情况统计分析,居民用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6%。居民用电量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用电量的增长率,居民用电量的增长还有很大空间。居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目前在12%(北京地区)。中西部地区居民用电量远低于这个比例,说明居民用电量增长空间极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居民用电量增长到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0%左右时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应考虑到居民年用电量平均增长率约16%这个重要因素。为降低供配电线路损耗,可采用增设并联导线和电缆或其它技术手段来实现降低损耗。

  现举一实例,一居民住宅楼3200m2,48户,1988年设计时按10W/m2计算,计算负荷Pjs=19.2kW,计算电流Ijs=Pjs/×Ue×cosφ=19.2/×0.38×0.9=32A。1999年夏季用电负荷最高峰时日平均最大负荷Pav.max=48kW,日平均最大负荷电流Iav.max=81A,由于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少于3000小时,取经济电流密度Jjil=3A/mm.2,导线截面Sjil=Ijs/Jjil=32/3=10.6mm2,实选氯丁橡皮线BXF-3×16+1×6mm2架空线。1999年供配电技术改造时,选取经济电流密度2A/mm2,导线截面Sji2=Iav.max/Jji2=81/2=40.5mm2,...

小区改造方案

 

小区改造方案(篇1)

  一、改造范围

  东胜区建成区域内的老旧小区。主要对象是20_年以前建成的小区。

  二、改造目的

  通过改造,使老旧小区达到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节能环保、适宜人居的目的。

  三、改造内容

  1、供热系统改造

  包括室内系统分户控制、热计量改造,实现单户可控,室内温度可调,可按计量收费的目的。室外供热系统的改造,按照节能建筑的用热指标对管网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加装平衡、控制、计量装置,做到按需供热,减少热量损失。热源系统改造,对换热站(锅炉房)进行供热能力核算,对供热设备进行优化,通过智能控制、变频控制来降低电能、热能的消耗。

  2、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主要指建筑物的外墙保温、屋面保温、门窗气密性改造、阴阳台封闭。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可大大降低热损失,提高人体舒适感。

  3、供水管网改造

  原有的供水管道大都老化严重,跑冒滴漏司空见惯,常常因为故障而停水,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有的供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并行,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将原有的供水管道更换为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塑料管道,提高管道使用寿命。

小区改造方案(篇2)

  2、降低供配电线路损耗

  线损是供配电线路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居住小区的供电线路一般为10kV或35kV、380V/220V系统。特别是较早规划设计的居住小区采用架空或电缆供电。随着电气负荷的增长,供配电线路并未进行技术改造,从而导致供配电线路在非经济状态运行。大量电能损耗在了供配电线路上,致使供电电压质量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用经济电流密度确定导线和电缆截面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线损。我国规定的经济电流密度见表1。多年的设计和运行经验表明:对锅炉供暖动力系统,用电负荷稳定,即使遇到寒冷的冬季,将备用的锅炉循环泵投入运行,用电负荷最大值也在原设计计算值范围之内。加之冬季的环境温度对导线和电缆散热好,所以按表1参数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是可行的。我国规定的导线和电缆经济电流密度(A/MM2)表1 线路类别 导线材料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H)

  3000以下 3000-5000 5000以上 架空线路 铝 1.65 (1.10) 1.15 (0.77) 0.90(0.60) 铜 3.00 (2.00) 2.25 (1.50) 1.75 (1.17) 电缆线路 铝 1.92(1.28) 1.73 (1.15) 1.54 (1.03) 铜 2.5 (1.67) 2.25 (1.50) 2.00 (1.33) 如按表1参数选择给居民住宅楼供配电的导线和电缆显得裕度较小,还应充分考虑到供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初始投资、安装施工、用电负荷功率因数以及整个电缆经济寿命中损耗费用之和达到最小等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不断地涌入家庭,居民用电负荷增长很快,特别是在夏季,居民用电负荷出现高峰,按表1参数选择给居民住宅楼供电的导线和电缆电流密度时应留有1.5倍的裕量(参见表1括号内数值)。根据北京地区1992年~2000年8年期间居民用电量情况统计分析,居民用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6%。居民用电量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用电量的增长率,居民用电量的增长还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