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经济师考试考点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经济师考试考点栏目,提供与经济师考试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要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广大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正常发挥。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1.市场结构的含义:

  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是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类型。

  2.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

(1)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一个行业内企业数目越多,其竞争程度就越高,垄断程度就越低。

(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3)进入障碍的大小

进入障碍越小,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

  经济师考试频道推荐阅读

  2017年经济师考试动态

  

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需要与激励

 

  要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需要与激励”,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广大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正常发挥。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需要与激励

  需要与激励

  第一节 需要与激励概述

  一、需要与动机:1、动机有三要素:①决定人行为的方向;②努力的水平;③坚持的水平。2、动机又分为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外在动机)。

  二、激励: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的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激励的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层次。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强度并不都是相等的,他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主要观点

  1、人均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2、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的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低层次的需要被合理的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三)在管理上的应用:1、管理者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2、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的需要;3、该理论表明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二、双因素理论

  (一)主要内容:1、由赫茨伯格提出,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满意”的反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反面是“没有不满意”。2、激励因素指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等因素。具备这些因素可以令员工满意,但不具备也不会招致员工不满。3、保健因素指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具备这些因素只能使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但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需要层次理论针对的是人类的需要和动机,而双因素理论则针对满足这些需要的目标或诱因。保健因素相当于低层次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高层次需要。

  (二)在管理上的应用: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工资、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使员工不致产生不满,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工作本身对员工价值这类激励因素去激发其工作热情。

  三、ERG理论:奥尔德佛提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同时提出“挫折——退化”的观点,认为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四、三重需要理论:1、麦克里兰提出,认为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

  2、成就需要高的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有较强的责任感;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倾向于选择适度的风险。3、管理上的应用:在对员工实施激励时需要考虑这三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以便提供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激励措施。...

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要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广大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正常发挥。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激励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基本核心是强调通过电话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2、目标管理的要素:目标具体化、参与决策、限期完成、绩效反馈。

  二、参与管理:1、参与管理就是让下属人员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2、实施参与管理不但可以发挥员工的专长,提高其对工作的兴趣,而且可以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有利于决策的执行。同时,也是促进团队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参与管理尤其受到年轻一代和高学历员工的重视。3、参与管理要有成效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①在行动前,要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参与;②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自身利益相关;③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技术、沟通技巧等;④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⑤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4、质量监督小组是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模式。

  三、绩效薪金制:1、绩效薪金制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计件工资、工作奖金、利润分成、按利分红等。

  2、绩效薪金制的实施必须以公平、量化的绩效评估体制为基础。3、绩效薪金制同期望理论关系比较密切。

  第三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组织设计概述

  一、组织设计的主要概念

  (一)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1、组织设计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所进行的设计,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①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对新建企业和现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②保证企业组织结构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兜缁巴方法设计。2、组织设计从形式上可以分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只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称之为静态组织设计,同时对组织结构和运行制度进行的设计称之为运态组织设计。3、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它包含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

  (二)组织结构设计:1、组织结构(又称为权责结构)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①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企业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②设计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③组织结构的内涵是企业员工在职、权、责三方面的结构体系。2、组织结构实际中通常以组织图或组织树的形式出现,这个结构体系的主要内容有:①职能结构;②层次结构(纵向结构);③部门结构(横向结构);④职权结构。3、组织结构包含三个要素:①复杂性;②规范性;③集权度。4、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包括特征因素和权变因素:①特征因素包括: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专业化程度、地区分布、分工形式、关键职能、集权程度、规范化、制度化程度、职业化程度、人员结构。②权变因素包括:企业环境、企业战略...

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四节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四节”,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四节

  第四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一、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

  工商企业管理: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的总称。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自学考试学科调整后产生的新专业。这一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经过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应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有广泛的知识。熟悉各类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能够胜任企业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二、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

  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1.计划职能

  计划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

  3.指挥职能

  4.控制职能

  5.协调职能

  6.激励职能

  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人、财、物、信息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总称。

  特点:

  “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有共性,又有差异”,“有章法可循”,“人、物及经济活动”,“管理职能实现”,“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动态过程”。

  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关

  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

  1.计划职能---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保证

  3.指挥职能---手段

  4.控制职能---解决增效问题

  5.协调职能---解决失效问题

  6.激励职能---基础和动力

  经济师考试频道推荐阅读

  2017年经济师考试动态

  

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三节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三节”,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节 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

  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企业应与其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地位相适应,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其职能。我国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把国家和客户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

  (2)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

  (4)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使企业和相关方受益。

  (5)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员工收入。

  (6)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7)注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8)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具有经济性、社会性、独立性、盈利性四个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

  (一)获取利润

  (二)满足社会需要

  (三)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润的关系

  企业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润两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

  首先,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

  其次,利润也是企业满足或继续满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前提;

  再次,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因此,获取利润与满足社会需要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满足社会需要,企业才能够取得利润;同时,只有取得利润,企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三、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对股东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保护股东及其他出资人的投资,并使之得到合理的收益。

  对于新闻媒体,企业的责任是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及时,维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原则,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在社区环境中,企业应当通过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持环境清洁,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

  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是认真遵守政府的有关法令和政策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或管理,自觉履行作为公民应承担的各项义务。

  就消费者而言,企业应当把满足消费者需要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担负起教育、引导消费者的职责。

  总之,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协调外部关系的基础。

  (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有利作用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客户忠诚度<...

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一节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一节”,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 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独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就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注册登记,有固定场所,有独立资产,独立核算。

  (二)企业的形成

  关于企业的形成,存在两种普遍认同的理论观点: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

  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提出的。

  交易费用(交易成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

  二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在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

  (三)企业的发展

  1.企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1)手工生产时期。手工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2)工厂生产时期。

  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3)企业生产时期。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1)企业发展的两个基本要求: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良好的企业素质。

  第一,经营机制。是指能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系。主要包括:

  动力机制:一个企业必须具有内在强大的经济动力,资产和利益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企业始终追求资产和利益的增加。动力机制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积极性。

<...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重点:我国产业布局的演变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重点:我国产业布局的演变”,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重点:我国产业布局的演变

  我国产业布局的演变

  我国产业布局的历史轨迹,表现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1949-1978年: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建国初,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工业,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京、南京、无锡化市的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94%,内陆地区近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所以,采取大规模向内地推行工业化模式,以求均衡发展。

  均衡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评价:当时的产业布局主要是以政策导向为主,重工业不仅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继续发展,而且在中西部也大规模推进重工业化过程,选择的布局地点也以战备为需要。因此,我国重工业化布局不具有比较优势特征,是缺乏效率和效益的重工业化。同时,这种又 调生产力 的均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政策,造成了我国工业体系“遍地开花”

  改革前我国政府对空间公平的追求基于对效率的提高,用整体的效率损失换取区域的均衡发展,表现为近30年时间全国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都处于增长缓缓乃至停滞状态。

  (2)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1978年以后,在对传统计划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主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侧重公平转向侧重效率,一改过去的均衡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引进外资、国家投资、优惠政策方面,产业布局政策都倾向于东部。

  第一,非均衡产业政策对我国的积极的影响:产业布局经历了从均衡到非均衡较转变后,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开的布局;根据各地域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一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增强,有效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劳动作用增强,形成了工业密集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

  第二,非均衡产业布局的负面影响:地区经济差距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980~1992年群间,中部同东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了43.1%,西部同东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43.8%扩大到50.5%;区域经济磨擦,地区封锁日趋强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财税实行“分灶吃饭”和分权体制改革以来,区域中的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当大的权力,区际关系开始按市场规则行事,由于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磨擦,使区域经济形成经济活跃经济紊乱并存的局面;产业布局非区位化,引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布局中重复引进,浪费现象严重;注重地区经济倾斜,忽视产业倾斜。我国在产业布局实践中对东部进行了全面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的农业、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重点:产业布局的原则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重点:产业布局的原则”,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重点:产业布局的原则

  产业布局的原则

  (1)全局原则

  产业布局应该以一个国家的地域为界限,因为它是国家干预本国经济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涉及领土问题,因此必须以国家的领土主权为基础,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上进行自己的产业布局的。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一方面,国家必须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各地区的专业化方向,明确各地区在全国经济的角色和地位;另一方面,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确定若干重点发展的地区。在此全国规划的基础上,各地区再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好本地区的产业布局,而不能不顾国家整体利益,一味地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必须在广阔地域上进行分工和协作。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专门化的产业部门,形成规模优势。当然,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在重点布局专门化生产部门的基础上,还要围绕专门化生产部门布局一些相关的辅助性产业部门和生活配套服务部门,以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门化生产部门的良好运行。随着部门分工的深化,地区生产专门化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协作自然也就越发重要,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地区间的协作条件。我国“三线”建设时就把一些企业布局在交通不便的山区,致使企业间协作困难,也影响了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率。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产业的空间发展过程总是先在某一地域聚集,然后再向其他地域扩散。在发展的低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集中发展的极核发展形态;在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全面发展形态。一个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该以产业空间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因此,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杜会条件优势的地区;而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任何时候效率和协调都是产业布局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一个国家整体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重点确“所不同而已。在优先发展某些优势地区时,必须把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不要使贫困差距过大而引发过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但是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规律,因此在重点发展落后地区时,也要保持发达地区的继续稳定发展,使其产业结构向更高的层次升级,而不要追求地区间发展的绝对平衡。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其中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攫取资源,不可避免地向自然界排放废物,从而对自然生态环...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1、金融市场的涵义

  金融市场指有关主体,按照市场机制,从事货币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各种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简而言之,是资金融通的场所。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包括金融市场主体、客体、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

  (1)金融市场主体——参与者

  从资金角度看:资金的供给者和资金的需求者。从主体性质分: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2)金融市场的客体——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3)金融市场中介:金融市场中介指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从事交易或促使交

  易完成的组织、机构或个人。金融市场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维持市场运行等。

  (4)金融市场价格

  通常表现为金融工具的价格。有效的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的价格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其代表资产的价值。

  金融市场构成要素中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价格是重要组成部分。

  2、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金积聚功能: 将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为能供社会再生产使用的大额资金。

  (2)财富功能: 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储蓄财富、保有资产和财富增值的金融产品。

  (3)风险分散功能: 金融市场为参与者提供了防范与分散资产风险和收益风险的众多手段。

  (4) 交易功能: 金融市场增加了金融产品流动性,使交易更容易完成、降低交易成本等。

  (5)资源配置功能: 通过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有效配置资源。

  (6)反映功能: 金融市场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7)宏观调控功能: 金融市场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场所。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均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1、金融风险

  (1)概念:是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2)基本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3)金融风险有四种类型:

  ——由于市场因素(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

  ——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

  ——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重点:税制结构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重点:税制结构”,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重点: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是指国家为了达到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的目的,在按一定标志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税种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根据税种的多少,可以把税制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图13-1)。单一税制是指以一种征税对象为基础设置税种所形成的税制。复合税制是以多种征税对象为基础设置税种所形成的税制。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设置多个税种,使各税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更好地发挥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的作用。从目前各国的税收实践看,由于单一税制过于简化,缺少弹性,难以发挥筹集财政收人和调节经济的功能,因而,世界各国没有实行单一税制的,普遍实行的是复合税制。

  在复合税制下,税制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税种的选择;二是辅助税种的设计;三是税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税种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如何等。一个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和具体要求,可以设置很多种税。从各种税占财政收人的比重和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来看,整个税收体系中总有一种或两三种税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居主导地位的税种就构成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而其它税种就是辅助税。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1.纳税人

  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理解:

  (1)负税人足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负税人=纳税人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负税人≠纳税人

  (2)扣缴义务人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它既非纯粹意义上的纳税人,又非实际负担税款的负税人,只是负有代为扣税并缴纳税款法定职责的义务人。

  2.课税对象

  也称作“征税课体”,即税法规定的征税目的物,它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现代税制下主要的课税对象有所得、消费和财富,与之相关的概念是税源、税目和计税依据。

  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税目: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制度。

  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3.税率

  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