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题破山寺后禅院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题破山寺后禅院栏目,提供与题破山寺后禅院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及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翻译: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指钟、磬之声。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宋欧阳修曾感慨地称赞道:"我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曲径通幽”之美学在中国古典园林上有广泛运用。

  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是一首山水诗,诗中不仅写景,也表达了作者的壮阔胸怀。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清晨登上破山,进入兴福寺,此时,旭日冉冉升起,阳光洒落在山林间。诗人没有说“深林”,而是说“高林”这个充满禅意的词语,暗颂禅院,烘托了充满禅意的玄妙而又深沉的意境。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穿过寺中竹林间的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看到讲经诵佛的禅房就在花木深处。“竹径”、“禅房”都是高洁的事物,“幽”、“深”都烘托了幽静的气氛。这是一个多么高洁幽美的环境啊,这不禁令诗人心情舒畅,陶醉其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诗人抬头仰望寺后的青山在阳光照射下,越发生机勃勃,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歌唱。走到水潭边,只见潭水清澈,倒映着周围景物和自己的身影,看着水中空明的倒影,心中的一切凡尘杂念顿时消失殆尽。“悦”和“空”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诗人此刻静静地站在潭边,周围的所有声音仿佛都消失了,只有古寺中的钟声,发出悠扬而洪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空灵纯净的境界。诗人欣赏幽美的景色,感悟忘却尘世的意境,都表现了遁世绝俗的情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小学六年级作文600字:20091204周记 题破山寺后禅院 改写

 作文标题: 20091204周记 题破山寺后禅院 改写
关 键 词: 周记 改写 小学六年级 600字
字    数: 6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六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网(zw.liuxue86.com)有话说: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大家喜欢的留学网站,出国留学前记得过来溜达下.谢谢了!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六年级600字的作文,题目为:《20091204周记 题破山寺后禅院 改写》,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20091204周记 题破山寺后禅院 改写》,“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六年级作文”,请随时关注!
(20091204周记)题破山寺后禅院(改写)    来自:作文大全   来源:作文网 zw.liuxue86.com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我漫步在一条小道上,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远处,一座古寺在竹林中若隐若现。我很是惊讶,心想:这里居然有一所古寺,以前来散步时为何没有发现?我快步向前,寺院渐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敲了敲门,没有人应答。我便推门走进这寺院中。朝阳射下来的点点光芒,映照着肃穆的高林,让人感到十分的庄重。
   猛然,在寺院的竹林深处,我发现了一条小路。阳光透过竹叶在路上留下斑斑点点,一阵风吹来,竹子微微晃动,竹叶翩翩起舞,路上的斑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望着小路远处,却是一眼望不到头,花木掩映着的经房更显得分外幽静。
   我缓缓地走在小路上,观赏者那被誉为四君子的——竹子。听着风吹过竹叶发出的轻响,呼吸着竹林中的新鲜空气,欣赏着古寺在阳光下的身姿。忽然,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婉转的啼叫起来,在青山绿叶的光彩中欢声歌唱,歌声时而快时而缓,时而好似涓涓溪流,时而好似滚滚波涛。我停下脚步,细听这只鸟儿的歌声,忘记了自己。清潭照影,在我的心里顿时一片空灵。
      鸟儿的歌声停止了,像一位歌唱家一样,向我点了几下头,拍着翅膀飞走了。一瞬间,大自然似乎也变得寂静起来,没有一点声音,我抬头向天空望去,只听见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延伸……                       《20091204周记 题破山寺后禅院 改写》这篇优秀的“六年级作文”由作文网收集,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投稿,仅供参考和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七年级上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名篇名句积累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010年 二模 徐汇卷

  7.诗中的“万籁”是2分)

  8.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2分)

  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叹。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 2010年 市调研B卷

  7.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五言(2分)

  8.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2分)

  A.“通幽处”写出环境的凄清,表现诗人心情的落寞。

  B.“钟磬音”是以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安静。

  C.这首诗描写了古寺肃静、幽深的环境氛围和美好的山水。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011年 二模 卢湾卷

  7.诗中的“万籁”是8.下列对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曲折脱俗、鸟语花香。

  B.颔联中“幽”和“深”两字写出了后禅院因少人问津而显得荒凉冷僻。

  C.颈联中“空”字表现出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自由、超脱之感。

  D.诗歌表达了诗人进入深山古寺后,时有发现,流连忘返的愉悦兴奋之情。 2011年 二模 静安卷

  7.诗中的“万籁”是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初日照高林”一句中初升的太阳令整个画面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机。

  B.“潭影空人心”的含义是清澈的潭水能令人忘却所有的事情,内心只余空白。

  C.“但余钟磬音”,这里凸显钟磬的声响主要是为了点出“古寺”,首尾呼应。

  D.作品中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与古寺禅房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清幽脱俗之感。 2012年 一模 松江卷

  7.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2分)

  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了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了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

小学五年级作文500字:(20091204周记)题破山寺后禅院(改写)

 作文标题: (20091204周记)题破山寺后禅院(改写)
关 键 词: 周记 改写 小学五年级 500字
字    数: 5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五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网(zw.liuxue86.com)提示:我们欢迎所有使用和拷贝我们的作文,只需在页面保留我们的版权信息即可。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五年级500字的作文,题目为:《(20091204周记)题破山寺后禅院(改写)》,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20091204周记)题破山寺后禅院(改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我漫步在一条小道上,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远处,一座古寺在竹林中若隐若现。我很是惊讶,心想:这里居然有一所古寺,以前来散步时为何没有发现?我快步向前,寺院渐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敲了敲门,没有人应答。我便推门走进这寺院中。朝阳射下来的点点光芒,映照着肃穆的高林,让人感到十分的庄重。
   猛然,在寺院的竹林深处,我发现了一条小路。阳光透过竹叶在路上留下斑斑点点,一阵风吹来,竹子微微晃动,竹叶翩翩起舞,路上的斑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望着小路远处,却是一眼望不到头,花木掩映着的经房更显得分外幽静。
   我缓缓地走在小路上,观赏者那被誉为四君子的——竹子。听着风吹过竹叶发出的轻响,呼吸着竹林中的新鲜空气,欣赏着古寺在阳光下的身姿。忽然,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婉转的啼叫起来,在青山绿叶的光彩中欢声歌唱,歌声时而快时而缓,时而好似涓涓溪流,时而好似滚滚波涛。我停下脚步,细听这只鸟儿的歌声,忘记了自己。清潭照影,在我的心里顿时一片空灵。
      鸟儿的歌声停止了,像一位歌唱家一样,向我点了几下头,拍着翅膀飞走了。一瞬间,大自然似乎也变得寂静起来,没有一点声音,我抬头向天空望去,只听见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延伸……
...

小学五年级作文500字:题破山寺后禅院

05-01

 作文标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关 键 词: 小学五年级 500字
字    数: 5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五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大全网(zw.liuxue86.com)提示:我们希望您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广大学生服务,提供最好的作文给大家参考和学习。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五年级500字的作文,题目为:《题破山寺后禅院》,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题破山寺后禅院》,“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初二作文”,请随时关注!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天上下起一层薄薄的雾,我漫步在有些微微潮湿的路上。不知不觉中,我便走到一座寺庙前面,我抬起头一看,上面写着:兴福寺。 来自:作文大全  走进这座古老的寺庙,太阳才刚刚升起。微弱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高高的山林中。 来源:作文网 zw.liuxue86.com  过了一会儿,雾全部散开了,太阳的光亮也由弱渐渐过渡到明亮,寺庙里的景物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我看的见,我的脚下有一条窄窄的小径,这条小径弯弯曲曲地通向幽静的深处,在远处有一片翠绿的竹林,竹下还有大片的花草,而在竹林之中,禅房在那儿静静地坐落着。
   现在,太阳已经完全暴露在我的视野之内,这下,美丽的事物就更清楚了。
   山峦翠滴,光彩悦目,蔚蓝的天空下有一片翠绿的竹林,竹林上停留着几只可爱的小鸟,不时地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微风吹起,竹林发出“刷刷”的响声,使人心旷神怡;看着碧绿的山和水,让人去除尘世俗心。
   看着这一切的一切,此时仿佛身在世外桃源,仿佛这些景物只属于我一个人。突然,耳边响起了美妙的钟磬声,这个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听着听着仿佛身边的一切声响都在渐渐消失,只有这个钟声,仍然漾在耳边……  《题破山寺后禅院》这篇优秀的“初二作文”由作文网收集,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投稿,仅供参考和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13初三学生寒假复习:《题破山寺后禅院》详解

02-01

标签: 中考语文

 

  总结初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情况,从整体上说,绝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不大,但从卷面上看,学生们对细节问题的掌握不是很到位。比如,修改病句的问题并不是难点,但很多学生由于审题不准而导致丢分,这就是对细节的把握失误。 寒假期间,初三学生在语文复习方面应主要以阅读和积累为主,可利用休息时间阅读美文和名著,这是一个很好的积累阶段。学生们要将眼界放开,注重培养语文素质,把握中考语文试卷中各个部分的考试要点。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课中注释 ☆】

  [曲]一作“竹”

  [初日]早上的太阳。

  [禅房]僧人的房舍。

  [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俱]一作“都”

  [但余]一作“惟闻”,余:剩下。

  [磬](qìng )一种打击乐器。寺院诵经、斋供时敲钟击磬,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空]: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