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巡借箭抗敌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巡借箭抗敌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素材,希望对2014年高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本站时时更新,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以获取更多资料!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巡借箭抗敌 唐玄宗一路西逃,但忠于朝廷的官员们却纷纷带领军民,奋起抵抗叛军。其中,最早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和他的堂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 颜真卿是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唐代初期的学者颜师古的后代。早在安禄山谋反朝廷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时,颜真卿就开始备战了。他借口预防大雨,派军民修缮城墙,召集壮丁,加强城防,还储藏了很多粮食。安禄山叛乱后,河朔(黄河以北地区)一带全都陷入叛军之手,只有平原城的防守是完好的。唐玄宗刚听到河朔沦陷的消息时,悲叹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当他听说平原城仍在坚持抵抗时,转悲为喜,说:“不知颜真卿是什么模样,竟能做得这样好。” 颜杲(gǎo)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的叛军到达藁(gǎo)城(在今河北省)时,他就招募了一千多名士兵,准备抵抗。安禄山攻下洛阳后,颜真卿在十天内招募了一万人,并与颜杲卿联合讨伐安禄山。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用计占领了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截断了安禄山的退路,河北军民士气大振,二十四郡中... [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巡借箭抗敌的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历史典故):孙氏兄弟踞江东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历史典故):孙氏兄弟踞江东 正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这就是由孙策、孙权两兄弟打下的东吴江山。 兄弟俩的父亲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历史典故):周瑜赤壁布火阵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历史典故):周瑜赤壁布火阵 曹操统一北方后,继续派兵南下,进攻刘表和孙权。 这时,刘表刚死,继位的次子刘琮被曹军的气势吓破了胆,立即派人求降。驻守在樊(fán)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听说曹操大军南下,急忙撤退。曹操亲自率兵追赶,在长坂(bǎn)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大败刘备,刘备只得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汉),曹军依然紧追不舍,形势万分危急。 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凭借长江天险,...[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关羽败走麦城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素材,希望对2014年高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本站时时更新,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以获取更多资料!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关羽败走麦城 刘备占领益州后,又出兵对付曹操的军队,把他们赶到了长安。这样一来,刘备在益州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就自立为汉中王。接着,刘备又派关羽攻打樊城,恰好这时汉水暴涨,关羽利用大水淹没了曹军大将于禁的七...[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苻坚一意孤行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苻坚一意孤行 头几年苻坚还能想起王猛的话,时间一长也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看到天下只剩东南一块还未统一,苻坚总也放不下心来。几年间,他不断地向东晋发动试探性攻击。 公元382年,苻坚再也忍耐不住了,他决定要攻打东晋。这一年十月的一天,他在皇宫召集大臣商量此事,他说:“我一辈子打惯了仗,只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统一天下。现在只有东南部的晋国还不肯降服我们,我打算率领全国...[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李后主亡国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李后主亡国 宋朝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原先各地的一些割据势力仍还存在。当时除契丹建立的辽国以外,五代时期的十国,北方有占据太原的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国。在湖南等地,也有人割据。 宋太祖稳定了内部以后,开始考虑怎样消灭这些割据势力。究竟先解决北方呢,还是先解决南方?宋太祖日夜盘算这个问题。他想先南后北,但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天,风雪交加...[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先天下之忧而忧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王安石变法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他们有的享有免役特权,有的利用权势瞒产漏税,沉重的赋役都压到农民身上。再加上政府每年还要付给辽国和西夏大量银绢,也得由农民负担。各地常有农民起义发生。国家田赋收入没有保证,开支却越来越大。北宋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xū)即位。这一年,宋神宗才二十岁,很想有所作...[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2013高考已经结束了,为了给同学们作文写作提供帮助,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及素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CTRL+D即可收藏)以获取最新最全2014高考信息!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吴王夫差...[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素材,希望对2014年高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本站时时更新,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以获取更多资料!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近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例句]南朝·宋·范晔...[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掘地见母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掘地见母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 查看全文 ]
推荐访问
运作文员 国际海运操作文员 高中历史、政治、地理教师 2015高考英语冲刺 2005上海高考作文试卷分析 2011重庆高考作文试卷 2007重庆高考作文试卷 2008天津高考作文试卷 2008安徽高考作文试卷 2006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08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15浙江高考作文试卷 2005广东高考作文试卷 2008河南高考作文试卷 2007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08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11江西高考作文试卷 2005河北高考作文试卷 2006河北高考作文试卷 2008山西高考作文试卷
热点推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地理知识点 高考政治试题 高考第二轮复习 高考查分时间 高考物理辅导 高考满分作文700字 高考作文预测 高考文综辅导 高考历史